相声的传承与发展现状

晋商文化发展传承现状
1个回答2024-02-01 22:52
晋商文化是中国商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是中国商业文化的代表之一。
晋商以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和商业文化,为中国商业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晋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诸多的困境和挑战。
一、晋商文化的现状与发展
晋商文化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很多传统文化正在被遗忘或者淡化,晋商文化也不例外。因此,我们需要关注晋商文化的现状与发展,以保护和传承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
1.现状分析
晋商文化的现状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1)社会认知度方面,晋商文化在全国的认知度和影响力较低,大多数人对于晋商文化的了解还停留在表面层次。
(2)遗产保护方面,虽然有一些政府和民间组织在晋商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方面做出了努力,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遗产保护意识不强、管理不规范等。
(3)文化传承方面,由于历史的变迁和现代化的影响,晋商文化的传承形式和内容也出现了一些变化。
2. 发展建议
(1)加强晋商文化的宣传推广。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加强晋商文化的宣传,提高公众对晋商文化的认知度和影响力。
(2)加强晋商文化的遗产保护。政府应加大对晋商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提高遗产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并加强管理规范。
(3)促进晋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应该加强对晋商文化传承人才的培养和支持,同时探索新的传承方式和内容,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晋商文化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晋商文化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因此,我们需要更加重视晋商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宣传推广、遗产保护和传承发展,以保护和传承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同时,晋商文化也应该积极融入现代社会,为当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多的贡
二、晋商文化的现代发展
随着时代的变迁,晋商文化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变。如今,晋商文化已经走出了山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一方面,晋商文化的传承依旧得到了重视,许多晋商后裔通过家族谱系、家训等方式传承着晋商文化的精髓;
另一方面,晋商文化也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1. 晋商文化主题博物馆
晋商文化主题博物馆是一种非常好的传承和发展晋商文化的方式。各地晋商后裔都在自己的家乡建设晋商博物馆,以此纪念先辈,传承晋商文化。
如山西省晋中市建设的“晋商文化博物馆”,该博物馆通过展示晋商历史、文化、商业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全方位展现晋商文化的魅力。
2. 晋商文化主题公园
晋商文化主题公园是一种非常好的晋商文化体验方式。如山西省太原市建设的“晋祠文化旅游区”,该旅游区集中了晋商文化的多个元素,包括“晋祠”、“晋商街”、“晋商博物馆”等,让游客在体验中感受到晋商文化的博大精深。
3. 晋商文化产业
晋商文化产业是晋商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晋商文化产业包括晋商文化产品、晋商文化旅游、晋商文化衍生品等。
如“太原晋商文化产品展销中心”,该中心集中了晋商文化的多个元素,包括晋商特产、晋商文化衍生品等,让人们在购物中也能够感受到晋商文化的魅力。
4.晋商文化节
晋商文化节是晋商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各地晋商后裔都在自己的家乡举办晋商文化节,以此纪念先辈,传承晋商文化。
三、结论
本文主要研究了晋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探究了晋商文化的内涵、价值以及现状。可以看出,晋商文化是一种充满创造性和进取精神的文化,也是一种诚信经商的文化,有着很高的价值。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经济的崛起,晋商文化正在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然而,晋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采取措施,促进晋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青年可以为戏曲传承发展做些什么
1个回答2024-02-11 03:17

青年可以积极参与戏曲传承发展,向老一辈艺术家多学习多请教。


青年人才培养是戏曲传承发展的根本保障。历史上,科班和师徒相传、口传心授的师徒制培养了众多名家。随着戏曲院校的相继成立,大班制、集体制培养了一大批后备人才。发展到现在,为更好地促进拔尖人才的涌现,文化部实施了“名家传戏——当代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希望推动以口传心授重点培养好苗子,也让名家好戏得以薪火相传。

吃饺子的传承发展
1个回答2024-03-04 16:09

饺子现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日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饺子形如渗物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亮孝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
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金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
有些地区的人家在吃饺子的同时,还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征全家幸福;吃柿饼,象征事事如意;吃三鲜菜。象征三阳开泰。台湾人吃鱼团、肉团和发菜,象征团圆发财。
饺丛键液子因所包的馅和制作方法不同而种类繁多。即使同是一种水饺,亦有不同的吃法:内蒙古和黑龙江的达斡尔人要把饺子放在粉丝肉汤中煮。然后连汤带饺子一起吃;河南的一些地区将饺子和面条放在一起煮,名日“金线穿元宝”。
饺子这一节日佳肴在给人们带来年节欢乐的同时,已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雷剧的传承发展
1个回答2024-03-13 04:45

雷剧是从雷州半岛的民歌雷州歌发展起来的,雷州歌源远流长。很久以前,本地劳动人民就有用雷州歌互相唱和、逗趣答辩的风习。明末清初,雷州歌对唱盛行,每逢喜庆之期,歌手会聚,即兴而唱,随问随答,比赛歌才,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据记载,雷州市白沙镇麻扶桥就是当地最早的对歌台。清顺治八年(1651年),此地兴建馆专供歌手往宿。此后,著名歌手常应邀到各地对唱,成为专业艺人,并雷剧风韵开始组合成立唱班后因有女歌手加入,群众则称之为娘歌班所谓娘歌班是以歌姑娘为主、歌童为辅的男女两歌手在舞台上对歌,对歌时男执一扇,女执一扇一巾,来往变换位置,边舞边唱。歌文内容大都是劝告世人去恶从善,如早期的劝世歌有《劝世戒烟》、《劝世戒赌》等。这些劝世歌开始只是根据当地的真人真事写成的叙事式的歌文,后来,艺人为了更深刻地表现其思想内容,便虚构情节,使其故事典型化,并按照人物分角色上场演唱,这就成为戏剧的雏形。
到了清康熙年间,不仅姑娘歌班出世歌农村业余爱好者也在农闲之时邀集起来,凑成班子,巡回演出,群众称之为歌班;后来广东大戏(粤剧)到雷州半岛演出,雷州歌班的艺人纷纷向大戏学习,把他们的表演形式、服装、锣鼓、音乐都学了过来,使雷州歌剧的表演完全成为戏曲的形式。歌班演出的剧本群众称之为本歌最古老的一出本歌《断机教子》,世传为清翰林院编修陈昌齐修改定稿。
从姑娘歌班过渡到雷州歌班,是雷州歌在向前发展中跨出的重要一步。雷州歌班到各地演出,逐渐发生了变化:有了固定的演出场所,出现了长年不散的歌班,产生了职业艺人,剧本、表演、音乐等也有所发展。但是,雷州歌班在旧社会发展缓慢,专业剧团也寥寥无几。据传第一个专业剧团是雷州市的北和雷歌班成立于嘉庆末年(大约1816年至1820年)。剧本、表演以及服装、道具、脸谱等,与当年粤剧无异。至于唱,还没有固定的板腔,一到唱歌,锣鼓息停,十分单调。直到解放前,雷州歌班还是不为人瞩目的一种汉族传统小戏。
解放后,班本歌易名为雷州歌剧。50年代未至60年代中,湛江地区设立了改革雷州歌和培养雷剧新人的机构,并把雷州歌剧更名为雷剧。雷剧工作者对雷州歌剧积极进行改革,着重解决唱腔问题,并对舞台美术、音乐作了全面的革新,经过20多年的努力,他们全部掌握了原娘歌班州歌班群众头歌各种唱腔和唱法,抓住特点,加以发挥,整理提高,形成了一整套声腔、板式;同时,广泛收集雷州半岛汉族民间乐曲,加以整理,作为场间气氛音乐;锣鼓也有所创新,使雷州歌剧具有完整的音乐体系和鲜明的地方特色,丰富了艺术表现力。实,湛江文化自古都是包容博大的,从历史来看,湛江有种古老的“流寓文化”就是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交融的结晶。湛江是古雷州的领地,有着较深远的历史渊源,湛江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在远古时期,便是“山高皇帝远”的蛮荒之地,史称“南蛮”。自汉代开海辟疆以来,先后在这片领地上建立过合浦郡、朱崖郡、朱官郡、海康郡、雷州府等,历经三千多年历史,是岭南建置较古的郡府。其开发较早,历史悠久,但文化落后,在唐宋以前,文化状态主要是落后的俚僚文化。湛江文化的发展,得益于唐宋以来先进中原文化的影响,而这种先进文化对落后文化的冲击与交融,一是移民文化,一是流寓文化。
所谓“流寓文化”,就是历代贬臣贬谪当地留下的文化遗产与人文精神,古雷州是这方面历史文化的集约地,自宋、明以来,雷州府区域内就曾多次有京城重臣贬谪至此或经此赴崖(海南古称崖州)。据不完全统计,自宋以来贬此的名人不下二十人,其中较有名望的便是宋代北宋年间的宰相寇准、南宋年间的宰相李纲及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苏氏兄弟(苏轼、苏辙),还有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等历代文化精英。
“流寓文化”是当时先进文化的代表,也是历史文化的遗传,流寓文化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一是流寓精英传播先进的中原文化,推进历史文明。二是汉族地方文化与民间艺术反哺了流寓精英,加强了文化交流。目前,弘扬“流寓文化”对重振湛江文化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一是可以延续历史文化,通过宣传和追忆历史名人在雷州的业绩精神,对雷州人是一种骄傲,是对先贤的认同与继承,是历史文化的发扬光大。二是可以延续古代文明,先贤对雷州的文化启蒙与文明开发,凝聚了历代贬臣精英的智慧与心血,是古代文明的结晶,三是可以为文化建设与旅游开发创造条件,“流寓文化”的名人效应是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一块金字招牌,利用得好,将给当地带来实际的经济社会效应。

中国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1个回答2024-05-23 21:26
种单一的三声腔外(即三音歌),尚有各种组织形式:有两个三声腔在四声音阶中一主一次交替行腔的;有几种三声腔在五声音阶旋律中交替行腔的;有各种三声腔混合行腔的;也常采取三声腔转调,例如湖北长阳县“跳丧鼓”《请出一对歌师来》,在一个不长的旋律中转调有5次之多(见《湖北卷》下卷1213页)。



各民族各地区的民歌旋律中的三声腔的组织情况也不相同。例如以宽(四二)三声腔的民歌为例:陕北民歌《脚夫调》旋律是sol-do-re-sol上下回旋进行的;福建连城县的宽(四二)的《丝绒搭桥俩人过》是so do re宛转进行的。三首民歌的三声位置各不相同,而显示出不同的地方色彩。又例如福建古田县民歌《担花诗》是sol-la-do上下进行的,终止于sol音上;而福建南安县的《牧牛歌》(《福建卷》上卷420页)却是以do-la-sol行腔,终止于la音上。两曲地方色彩也各有明显差异。



(三)不同行腔中的三声腔与方言字调



(1)语调腔:是旋律模仿词的方言声调(字调)而行腔的。旋律只是念而不歌唱。是语言的腔调,如福建同安县《草蜢公歌》《福建卷》上卷654页)。



(2)韵调腔:有韵词的腔。词的字声与三声腔互相模仿与互相制约行腔。如福建安溪县《日头出来红又红》是以la-do-mi三个音行腔为歌的。旋律似唱非唱,似念非念,音韵很协调动听。又闽南与台湾流行的《安童哥买菜》也是属于韵调腔的民歌,音韵节奏简单优美,可加上乐器伴奏(见《台湾民歌选》152页,福建文化局编)。



(3)山歌腔:即是农民歌师傅演唱山田歌的腔调。例如在长江流域,东汉流传下来的山田歌“薅草锣鼓”是歌师傅给农民薅草时唱的歌,起“一鼓催三工”的作用。歌师傅一唱好几天,一天从早唱到晚。有“锣鼓不出乡,各是各的腔”的美称(见《湖北卷》)。



(4)曲子腔:小调属于曲子腔的民歌,有部分小调是古代文人所作,后来成曲流传的。其传承方法是作为“曲牌”填词歌唱的。例如闽南惠安县的《五更歌》,是外地传来的小调《孟姜女》,为惠安人再填词歌唱流传的。曲中旋律出现升F音(见《福建卷》上卷456页)。“如《孟姜女》、《苏武牧羊调)等在传入闽南地区以后,它们往往也都被当地群众唱成了具有升F音的古老音阶形态”(刘春曙撰写《福建民歌概述》)。
当代幼儿游戏的发展的现状
1个回答2024-02-16 23:53
2005年7月,安溪县为应对农村幼教师资紧缺的现状,对超编的小学公办教师进行转岗培训,在编制、待遇、管理不变的前提下,转岗为幼儿教师。

去年9月,陈丽煌经过为期10天的培训后,由一名小学教师成功转岗当幼教。一年来,在不记名的投票中,她已经两次被评为“家长最满意的老师”,95%以上的家长投了她最满意的票。据统计,截至7月底,安溪县已有340名类似陈丽煌这样的小学教师参加转岗培训并获得岗位培训证书

就这两个你还看不出来发展的怎么样么`?
教育行业发展现状
1个回答2024-05-23 01:58

职业培训行业相关公司:中公教育(0026****)、科德教育(3001****)等。

本文核心数据:2021年职业教育相关重点政策、就业人员/待就业人员和企业的培训意愿、失业担心程度、职业发展状态、新职业选择

职业教育受政策推动

2021年1-7月,我国推出较多政策以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几近每月出台一个职业教育相关政策。2021年1-7月的政策覆盖了职业教育的法律制定、目标规划以及线上职业教育等方面。

职业焦虑带动职业教育

不仅仅我国政策在推动着职业教育行业发展,我国就业人员/待业人员对于职业的焦虑也或将职业教育行业的发展推上一个新的高度。

——企业和就业人员均希望参与职业培训

根据人社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发布的《新职业在线学习平台发展报告》对就业人员/待业人员以及企业对职业培训的意愿调查来看,96%以上的就业人员/待业人员希望学习新职业,90%以上的企业希望通过职业培训增强员工能力。

——80和90后曾有80%以上的人群遇到过职业危机/瓶颈

根据人社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发布的《新职业在线学习平台发展报告》对不同年龄段职业发展状态的调查结果显示,80后到90后中认为自己遇到职业危机/瓶颈的人占80%以上。

——自60后到00后均有60%及以上的人担心过失业问题

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人群,均有不低于60%的人担心过失业,90后和80后对于失业的担心更甚。其中有95%的人认为学习新职业、提升自身发展潜力是走出职业危机的关键点。

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目前仍有一大部分的就业人员对其职业生涯存在一定的焦虑,且认为通过职业学习可以突破职业窘境,这种焦虑在一定程度上给职业培训领域带来一定的发展机会,前瞻认为,这种对职业的焦虑所产生的实质性教育需求在现在“内卷”的工作环境中将给职业培训带来较大的市场。

数字化管理师和电子竞技运营师可成为入局突破点

根据人社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发布的《新职业在线学习平台发展报告》对新职业选择的调查情况来看,数字化管理师受60后到00后的喜欢,成为选择最多的新职业。

从不同年龄层来看,60后和80后较喜欢数字化管理师和农业经理人作为新职业;70后和90后则仅偏向于数字化管理师;尽管00后亦有较多人选择数字化管理师这份新职业,但00后其实更偏向于选择电子竞技运营师。

根据综上对职业需求的分析,前瞻认为职业培训中数字化管理师和电子竞技运营师或将成为职业教育的新热门类型之一。

学前教育真正发展现状是怎样的
1个回答2024-01-23 03:14
随着“全面二胎”政策的正式实施,2016年中国出生人口数量达到1846万,同比增长11.5%,增长率较2015年提高约13%,中国学前教育行业将再次迎来人口红利。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学前教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学前教育市场规模在2016年达到4716亿元,2011-2016年CAGR约21.3%。城镇化进程、中产阶级扩大、可支配收入增长带来学前教育需求提升,预计2021年学期教育市场规模将达到9200亿元,增速达14.3%。
受益于中国经济多年快速发展的机遇,国内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升,加之城镇化率的稳步推进,以及二胎政策全面实施,学前教育市场需求巨大。新的教育相关政策法律逐步放开并鼓励社会资本对教育行业进行布局,众多利好因素给予幼儿教育市场极大的投资和创业机会。
上古时期世界发展状况
1个回答2023-06-06 07:36
刀耕火种,狩猎为主
灵异小说的发展现状
1个回答2024-02-03 22:17

已成为论坛新宠
灵异小说颇受欢迎,首先要归功于网络,很多灵异小说都是在网上受到强烈关注后才得到书商青睐,进而出版问世。记者随机进入几个文学论坛,灵异小说版块的点击量都是最多的,如搜狐的“灵异空间”、“校园有鬼”,天涯社区的“莲蓬鬼话”,新浪的“玄异怪谭”等。天涯社区最热的帖子《魂祭》开帖三个多月访问量已高达50亿次,如此蔚为壮观的点击量,堪称各文学论坛之最;纳兰元初的灵异小说《断龙台》最初在网上连载,创下百万点击量,图书发行后也卖出十万多册。如此种种,说明灵异小说已异军突起,成为文学论坛新宠。
缘何受到青睐
中国自古就有神话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造人等反映了上古人类勤劳勇敢,而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民间更是流传了不少鬼神故事,现代社会灵异小说的盛行跟自古流传的“鬼神之说”有着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现代灵异小说的作者与读者绝大多数都是“80后”,一方面年轻作者有将幻想诉诸文字的欲望,另一方面年轻读者喜欢看灵异小说来满足自己的好奇,这就使灵异小说有了极大的市场和生存空间。再者灵异文学的进入门槛很低,就连小学生有兴趣也可以写,所以在网络上异常兴盛。而“鬼神之说”往往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层层递进,连环解谜,恐怖悬疑,引人入胜,这些都是灵异小说颇受欢迎的原因。
警惕负面作用
灵异小说大行其道,然而其中的迷信成分,对青少年的负作用也不可不警惕。首都师范大学的陶东风教授曾撰文《中国文学已经进入装神弄鬼时代》对灵异小说进行了近乎刻薄的批评,认为灵异小说是在“装神弄鬼”,文中称“灵异文学不同于传统武侠小说的最大特点是‘它专擅装神弄鬼’”,“灵异文学的作者更以此来掩盖自己除装神弄鬼之外其他方面艺术才华的严重贫乏。装神弄鬼作为一种掩盖艺术才华之枯竭的雕虫小技,只有在想像力严重贫乏或受到严重控制的情况下才会出现”。由于网络的自由使得灵异小说良莠不齐,有反映现代生活的,也有宣传封建迷信、宣扬暴力至上的,《断龙台》的作者纳兰元初曾告诉记者他写书的过程中一直在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把负面效应降到最低,而灵异小说的鼻祖TINA就因其作品单纯写“鬼”而一直没有被出版成书。如何引导灵异小说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是值得每一位业内人士深思的问题。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