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家庭教育学习指导

怎样引导孩子学会学习,教育孩子正确做事
1个回答2024-03-24 03:01
1、包办代替 孩子入学了,家长帮孩子抓好学习,这是正常的事,每位有责任心的父母都会这样做的。 我儿子健上学后,时常接到对面楼同学家长的电话,是孩子的妈妈打电话问健老师留的作业内容。健的作业都是自己完成的,我很少过问。同学的妈妈向我抱怨:“你们薛健多听话多让人省心呀,我天天陪着孩子写作业还不写呢,每天都要磨蹭到十点多,有时到十一点。”据我所知,家长一直在陪读,孩子题不会家长帮忙做,孩子的作业着急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连作业要做什么孩子都不愿意去记了,这又是谁的责任呢?孩子第一次没记清作业,家长帮忙问了,第二次又没记清,家长又帮忙了,那孩子还记它干吗,干脆省事不记了,等家长去问吧。这不,现在已经四年级了,开学的第二天家长就来家里问作业,第四天,同学的妈妈就打来电话还是问作业。 正是因为家长的包办,让孩子变得依赖,变得不负责,变得失去了动力——我不学家长着急,会替我想办法,那我还费劲地学什么?于是,孩子学习越来越不主动,家长只好越来帮得越多,帮孩子问作业,陪孩子做作业,帮孩子检查,还要为孩子收拾书包……,就这样,学习变成了父母的事情。 2、监督挑错 有些家长对孩子不信任,孩子做作业家长不放心,怕孩子边学边玩,或者家长追求完美,怕孩子写字不好看,作业不工整不正确,于是每当孩子做作业,家长就陪在孩子身边,“这个字不好看,擦掉重写;这个单位写错了,重来;这个数计算得不对,重算;你看你,怎么这么粗心呢,认真点好不好?……”于是孩子的作业只能在挑剔和指责中擦了写,写了擦。有些心急的家长还会说:“你怎么这么不用心呀,你的心在哪呀,是不是还在想着刚才的动画片?我就说了,不让你看动画片,你看看……”家长的态度让孩子做起作业来很紧张,生怕出错,可是越紧张越容易出错,家长越挑孩子的错就越多,家长的态度会越差,于是形成了恶性循环。这样的环境下,孩子哪还有兴趣认真写作业呢?孩子怎么会对作业没有恐惧感? 3、关注过度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写作业很辛苦,一会儿进来看看孩子还有多少没有写,一会儿告诉孩子先休息一下,一会儿送来一杯果汁,一会儿送来一个苹果……家长过多的关注,会打断孩子的思路,同时影响孩子的注意力,影响孩子的学习情绪,时常这样会让孩子觉得做起作业来很烦,是呀,谁会愿意自己专心做事时总被人打断呢?同时会让孩子觉得:原来写作业是这么辛苦呀,要不然妈妈怎么会这么关心我呀……家长的过度关心给了孩子一种错觉:学习是一种痛苦。谁会喜欢做让人痛苦的事情呀!于是,孩子慢慢开始不再喜欢学习,开始讨厌学习,需要妈妈督促着才不情愿地去学习。孩子学习的主动性、责任心和兴趣被妈妈关心掉了。学习成了为妈妈做的事情。 4、放手不管 还有一类家长,是顺其自然式。对于孩子的学习,家长完全放手不管。 健班上有个同学,父母上班忙,一直都是爷爷带,学习也是爷爷辅导,平时比较溺爱,从入学起,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都不好,时常要抄作业,爷爷也辅导不了,只能哄着写些作业。孩子的学习成绩一直都很不好,每次考前都要加课补习。家长不在身边,孩子对学习有困惑或有情绪时,家长不能及时帮孩子疏导,造成孩子对学习的兴趣降低,长期的积累,孩子便失去了主动学习的兴趣。 以上是家长最容易走入的误区,看看我们自己有没有这样的做法?那么我们怎样走出这些误区,正确引导孩子学习呢? 二、1、家长要转变观念 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存在着误区,他们以为学习时间越长,成绩会越好,所以当他们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满意时,就希望孩子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上,于是家长会给孩子报提高班,给孩子增加作业量,希望通过增加学习量来提高成绩。
有哪些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
1个回答2022-12-23 21:29

家庭教育:家长怎样让孩子快乐地学习?
1个回答2024-01-27 18:55

为了所谓的“赢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不顾孩子的感受,填鸭式地给孩子进行语数英的小学知识点灌输,这是适得其反的错误教育方式。

一方面,一年级的知识尽管非常简单,但是家长未必能正确的教给孩子,或者不能采取合理的方法,事倍而功半。如果家长采取了不适合儿童特点的方法,往往容易损害孩子对学习知识的兴趣。另一方面,孩子在家里学会了应该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以后,课堂上听讲的质量就大大下降,不容易养成良好的听讲习惯,影响的是以后的学习质量。

因此,我们建议您不要在意孩子掌握知识的多少,而是关注孩子入学后能成为其学习基础的东西,诸如,学习兴趣、学习方法与能力、学习的情感和态度等。以下几方面您可以尝试着做。

1、让孩子说出自己所做事情的名称和内容,能够看图说话和复述所经历的事情。您还可以通过命名游戏、谈话、讲述、唱歌、猜谜、词语接龙等活动引导孩子运用口语大胆、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每天晚上安排一定的时间与孩子一同阅读。给孩子一些可以自己读的书(您可以从一页一幅的、语句简单的故事书开始),和孩子一起大声朗读。并仔细地倾听孩子对故事的描述,问一些和故事有关的问题。您就会知道孩子到底对故事理解了多少,从而了解孩子的阅读能力。

3、与孩子一起创设学习文字的环境。您可以和孩子一起为玩具、家里的物品贴上文字标签,在孩子的房间中有随手可取的带字书籍和书写工具,随时随地和孩子一起认读周围生活中遇到的有趣的汉字。注意,不是为了追求认字的数量多少。而是培养对汉字的兴趣与敏感。

4、从周围生活中引导孩子对数数、形状、数量关系等的感知和学习。您可以利用超市的排队长龙、屋顶的模样、餐前餐具摆放等事情来和,孩子一起学习。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孩子对数学世界的好奇、兴趣和探究的冲动。



要如何教育孩子明确学习目的?
1个回答2024-02-10 02:33
最好的方法是给孩子定目标。
一方面让孩子不再盲目,另一方面让孩子有积极性。
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
1个回答2024-03-08 19:07
是指由幼儿园组织的、以幼儿家长为主指导对象、以家庭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指导活动,是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的一种。
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是什么的一种
1个回答2024-02-08 08:12
是有机结合的一种形式。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是指幼儿园向家长提供关于幼儿教育的指导,帮助家长理解幼儿的成长发展规律,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促进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有机结合。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可以包括幼儿园定期召开家长会、家访实施指导、提供教材等多种方式,通过指导,家长可以获取更多的与幼儿成长相关的信息和知识,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更好地与孩子沟通和互动,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育儿作用,此外,指导还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与幼儿园和教师合作,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发展做出贡献。
如何正确引导教育孩子学会做人
1个回答2024-03-20 02:08
您好,我是苏州北美国际高中的老师,教育孩子学会做人,最重要的莫过于家长的以身作则,比如孩子的礼貌、修养、品质、为人处世的方式,都是以父母为榜样的,所以,家长应从自身做起,严于厉己,尤其是在和孩子的相处中,更是要对孩子言必行、行必果,不要说空话,不要说大话,认认真真做事,认认真真做人,比如说对待电子产品的态度,不要双重标准,不允许孩子,自己又天天去看。
孩子爱打人的正确教育方法孩子爱打人该怎么引导
1个回答2024-03-13 12:49
1、制止孩子分析打人原因,找到解决方法,不管孩子是因为什么打人,家长都要立刻制止,握住孩子的手,告诉他「不可以」,首先要做的不是责骂孩子,而是制止,不然责骂孩子就可能会给孩子强化打人这件事,特别是在孩子叛逆期,更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说出打人或不高兴的原因,然后进行分析。
2、引导孩子为自己的行为道歉,可以引导他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让他主动的和被打的人道歉,去抱一抱被打的小朋友,让两个小朋友拉拉手,表示歉意与谅解。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如果孩子的行为非常的强烈,没有任何语言嵌入的余地,这个时候,你可以做标准行为训练法,来掌控他。
3、标准行为训练法,如果孩子打人的这个行为非常的频繁,而且程度严重到不分青红皂白,见人就打。你可以对孩子进行标准行为的训练法。比如说,告诉他:“如果你再打人的话,我就要控制你的手6秒钟。”这样的话,你可以给他一个计时的提醒,危险的时候抓住他的手对他数1-2-3-4-5-6,如果不再打人我就放开。你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加长时间,比如说数到10秒钟。但是,重要的是这个方法不是在惩罚他,而是告诉他,你如果不打人,我就会放开你。这就叫做标准行为的训练法。
4、以身作则,不打孩子,有些父母看到孩子打人,就会很生气,不分青红皂白就打孩子,批评孩子。对于3岁之前的孩子基本是无法准确理解家长的这层用意的,父母的行为反而给他们做了一个错误的示范,让孩子学会了“原来就是可以打人的,因为爸爸妈妈也是这么做的”。永远不要小看榜样的力量,孩子最容易模仿的就是自己的父母。如果我们平时遇到问题,出现情绪失控,会发脾气骂人,甚至动手打人,这其实就是在告诉孩子,过激反应其实是可以接受的。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