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庄王二人转

与楚庄王有关的成语有什么
1个回答2024-01-29 16:13
一鸣惊人
楚庄王当政三年以来,没有发布一项政令,在处理朝政方面没有任何作为。有一个担任右司马官职的人,他给楚庄王出了个谜语,说:“臣见到过一种鸟,它落在南方的土山上,三年不展翅,不飞翔,也不鸣叫,沉默无声,这只鸟叫什么名呢?” 楚庄王知道右司马是在暗示自己,就说:“三年不展翅,是在生长羽翼;不飞翔、不鸣叫,是在观察民众的态度。这只鸟虽然不飞,一飞必然冲天;虽然不鸣,一鸣必然惊人。你放心吧,你不一定了解我啊。”半年以来,楚庄亲自处理政务,废除十项不利于楚国发展的刑法,兴办了九项有利于楚国发展的事物,诛杀了五个贪赃枉法的大臣,起用了六位有才干的读书人当官参政,把楚国治理得很好。不久,楚国称霸天下。

问鼎中原
春秋时楚庄王北伐,并向周天子的使者询问九鼎的重量,大有夺取周朝天下之势。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熊旅借伐陆浑之戎(今河南嵩县东北)之机,把楚国大军开至东周 的首府洛阳南郊,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即位不久的周定王忐忑不安,派善于应对的王孙满去慰劳。庄王见了王孙满,劈头就问道:“周天子的鼎有多大?有多重?”言外之意,要与周天子比权量力。王孙满委婉地说:“一个国家的兴亡在德义的有无,不在乎鼎的大小轻重。”庄王见王孙满拿话挡他,就直接说道:“你不要自持有九鼎,楚国折下戟钩的锋刃,足以铸成九鼎。”面对雄视北方的庄王,善辩的王孙满先绕开庄王的话锋,大谈九鼎制作的年代和传承的经过,最后才说:“周室虽然衰微,但是天命未改,宝鼎的轻重,还不能过问啊。”庄王不再强求,挥师伐郑,以问郑背叛楚国投靠晋国之罪。
楚庄王死于哪个故事
1个回答2024-01-26 18:18
前591年,英雄一生的楚庄王突然病重,他已经预感到自己不久人世,招重臣至病榻之前,望着太子审。其弟子重、子反,申公巫臣等在一旁听候庄王遗命,知会其意。

这年入秋,楚庄王终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与世长辞!令尹子重、司马子反依照庄王意志,拥立年仅十来岁的太子审为楚君,是为楚共王。公子婴齐摄君事,主内外,掌握了楚国的军政大权。
以下成语与楚庄王有关的是
1个回答2024-02-16 18:27

B

楚庄王是怎么死的
1个回答2024-02-20 15:13
楚莊王(?-前591年),又稱荊莊王,羋姓,熊氏,名旅(一作呂、侶)。郢都(江陵紀南城)人,楚穆王之子。中國春秋時期楚國最有成就的君主,春秋五霸之一。



春秋時期,先後有五位君主稱霸,其中以楚國的地域最大、人口最多,物產最豐,文化最盛。莊王之前,楚國一直被排除在中原文化之外,莊王自稱霸中原,不僅使楚國強大,威名遠揚,也為華夏的統一,民族精神的形成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楚莊王自前613年至前591年,共在位23年,後世對其多給予較高評價,有關他的一些典故,如「一鳴驚人」等也成為固定的成語,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
「楚庄王」
1个回答2024-03-22 19:28
楚庄王有别于其他的国君称为『王』,是因为楚国并非周王的封国。 春秋时代,虽然周室已经衰微,但所有受周室册封的『中原国家』(如晋、齐、宋、秦)国君的称号仍根据西周初年的封建制度,都不是能为王,当时中原只有一个王,就是周王(或称为周天子)。其他国家的国君是被周天子册封的,名义是周天子的臣下,只可以以封爵自称。 爵号也分公、侯、伯、子、男五级,封地则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而最初只有宋国国君封为公(因宋国其实是商朝的后裔,商朝被周室所灭,为表示周室尊重商朝遗民,故封宋国国君为最高等的公),至于与周室有姻亲关系的大封国如齐、晋等国国君称为侯,较小或较后期分封的封国国局称为伯(如郑国、蔡国)。但其实五级爵位的意思到春秋时代意义不大,因为很多国家不论国土多少,与周室关系怎样,只要有一定实力都以爵位最高的『公』为国君的称号,但春秋时代,中原列强国君最多敢称为『公』,未敢与周天子平起平坐,自称为王。 但南方的楚国本身并非西周的封国,楚国位于南方的长江流域,在西周至春秋早期都被视为蛮夷,并非属中华文明,而早在楚武王时代(公元前704年),楚国国君因周室不肯分封楚国为封国,而自称为王。同样是南方国家的吴国及越国,比楚国更远离中原,故立国时与周室毫无关系,故一早自称为王。故在春秋时代,楚、吴、越的国君可称王,晋、秦、齐等中原大国因名义上仍是周天子的封国,故国君只可称为公。 直到战国中期,魏惠王及齐威王在徐州举行盟会,互尊对方为王,各中原诸侯国的国君才纷纷自称为王,以下是各国首个自称为王的国君: 齐:齐威王 秦:秦惠王 魏:魏惠王 韩:韩宣惠王 赵:赵武灵王 燕:燕易王
参考: 本人之前的最佳回答
关于楚庄王的
1个回答2024-06-12 19:43
鼎是权力的代表。楚王问鼎发生在楚国大败晋国,一扫中原之际。问鼎中原表达楚国对周王室权威的藐视,也是要周王承认楚国在中原的霸主地位。
楚庄王的一生故事
1个回答2024-01-29 09:47
前614年,一代枭雄楚穆王含恨而终,嫡长子熊旅即位,是为楚庄王(前631——前591)。年纪轻轻的王子侣立,在令尹子孔监督与辅佐下,为先君穆王发丧。

另一方面,晋国正卿赵盾稳定了国内秩序,再度南下夺取郑国,郑穆公附晋。国内外形势还在一步步恶化,年轻的庄王能做的只能呆在郢都,远远的望着赵宣子收拾旧山河,无奈的目睹着先父十年间构建的中原堡垒又被赵氏捣毁。赵盾召集宋、鲁、陈、卫、郑、许、曹等国诸侯会盟于新城(今河南商丘市西南)。原来依附于楚的陈、郑、宋三国改服于晋,入秋以后,赵盾又出兵调停周王室纠纷,威势大振。
楚庄的人物生平
1个回答2024-01-18 18:44

1946年至1947年先后在北京大学燃辩、华北联合大学政治学院学习。
1947年至1953年历任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教师,石家庄市师范学校教师、副教导主任,石家庄市青联副主席。
1953年至1960年历任石家庄市工农速成中学教导主任、副校长,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委员、市人民委员会委员,河北省政协委员,民进石家庄市筹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1960年至1961年在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习。
1961年至1978年任河北省石家庄市图书馆馆员。
1978年至1982年任河北省石家庄教师世中进修学校(后改为学院)副校长(搜段山院长)、讲师、副教授,民进石家庄市委会副主委兼秘书长,民进河北省石家庄市副主委。
1982年至1985年任河北省石家庄市副市长、华人世界杂志社社长、主编,民进中央委员、中央执行局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
1985年后任民进中央副主席、名誉副主席,《民主》杂志社社长。

和楚庄王有关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27 19:09
楚材晋用
发音 chǔ cái jìn yòng
释义 楚国的人才为晋国所用。比喻本国的人才外流到别的国家工作。
出处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才,晋实用之。”
示例 我花了钱,教出了人,却教外国人去用,这才是“楚材晋用”呢。(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回)
近义词 楚才晋用
了解一下楚庄王
1个回答2024-02-12 09:11
楚庄王(?—公元前591年),又称荆庄王(出土战国楚简作臧王),芈姓,熊氏,名侣(一作吕、旅),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613—公元前59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称霸中原,威名远扬。楚庄王曰:夫文止戈为武;又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财者也。——《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是中华尚武第一人。春秋末期,孔子曾到访楚国,称楚庄王的政治思想与儒家的“仁”的思想相符。在楚庄王之前,楚国一直被排除在华夏文化之外;自楚庄王始、使楚国强大,为华夏文化的传播、和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巨大作用。公元前591年,楚庄王去世,谥号庄。后世对其多给予较高评价,有关他的一些典故,如一鸣惊人等也成为固定的成语,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一鸣惊人楚庄王当政三年以来,没有发布一项政令,在处理朝政方面没有任何作为.有一个担任右司马官职的人,他给楚庄王出了个谜语,说:“臣见到过一种鸟,它落在南方的土山上,三年不展翅,不飞翔,也不鸣叫,沉默无声,这只鸟叫什么名呢?” 楚庄王知道右司马是在暗示自己,就说:“三年不展翅,是在生长羽翼;不飞翔、不鸣叫,是在观察民众的态度.这只鸟虽然不飞,一飞必然冲天;虽然不鸣,一鸣必然惊人.你放心吧,你不一定了解我啊.”半年以来,楚庄亲自处理政务,废除十项不利于楚国发展的刑法,兴办了九项有利于楚国发展的事物,诛杀了五个贪赃枉法的大臣,起用了六位有才干的读书人当官参政,把楚国治理得很好.不久,楚国称霸天下.
楚庄王比较有名的故事就是一鸣惊人

追问:嗯嗯,老师好酷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