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怒斩陈世美评书

包公怒斩陈世美
4个回答2023-12-23 03:03
包拯(999-1062),人称包公、包青天,北宋著名的清官。其廉洁公正、执法严谨、不畏权贵的形象,深入民间。包公断的最著名的案子,莫过于怒斩陈世美。陈世美本有妻子秦香莲和女儿,高中状元后,冒充未婚,娶了皇帝的女儿,当上驸马。秦香莲携女进京找陈世美,陈世美不认,还派人去追杀母女灭口(未遂)。秦香莲拦轿喊冤,包公开堂审案。皇后和公主为陈世美求情,包公不理,即使丢官,也要斩陈世美。陈终于人头落地。陈世美仅因重婚,就丢了性命。今日三妻四妾、享齐人之福者不知凡几,包公在世的话,他那三把铡刀,必定每天24小时都斩个不停。
包拯为啥斩陈世美
1个回答2024-02-02 04:11
根据明代《包公案百家公案》和清代《三侠五义》及其续书《续七侠五义》改编的戏曲《铡美案》又名《秦香莲》[1],这是包公故事里一个很有名的段落,讲述了陈世美家境贫寒与妻子秦香莲恩爱和谐,十年苦读的陈世美进京赶考,中状元后被宋仁宗招为驸马。秦香莲久无陈世美音讯,携子上京寻夫,但陈世美不肯与其相认,并派韩琪半夜追杀。韩琪不忍下手只好自尽以求义,秦香莲反被误为凶手入狱。在陈世美的授意下,秦香莲被发配边疆,半途中官差奉命杀她,幸为展昭所救。展昭至陈世美家乡寻得人证祺家夫妇,半途上祺大娘死于杀手刀下,包拯找得人证物证,欲定驸马之罪,公主与太后皆赶至阻挡,但包拯终将陈世美送上龙头铡。

该故事被改编为戏剧和影视作品,戏剧有京剧、秦腔、豫剧、海丰白字戏、海丰西秦戏,也是潮剧经典剧目之一。

中文名
铡美案
别名
秦香莲
出处
包公案
人物
秦香莲
根据明代《包公案百家公案》和清代《三侠五义》及其续书《续七侠五义》改编的戏曲《铡美案》又名《秦香莲》[1],这是包公故事里一个很有名的段落,讲述了陈世美家境贫寒与妻子秦香莲恩爱和谐,十年苦读的陈世美进京赶考,中状元后被宋仁宗招为驸马。秦香莲久无陈世美音讯,携子上京寻夫,但陈世美不肯与其相认,并派韩琪半夜追杀。韩琪不忍下手只好自尽以求义,秦香莲反被误为凶手入狱。在陈世美的授意下,秦香莲被发配边疆,半途中官差奉命杀她,幸为展橡侍亮昭所救。展昭至陈世美家乡寻得人谈逗证祺家夫妇,半途上祺大娘死于杀手刀下,包拯找得人证物证,欲定驸马之罪,公主与太后皆赶至阻挡,但包拯终将陈世美送上龙头铡。
铡美案:《包公案》和《三侠五义》的交叉体现
铡美案戏曲剧照
“驸马爷近前看端详 上写着秦香莲三十梁宽二岁 状告当朝驸马郎 欺君王瞒皇上,悔婚男儿招东床,杀妻灭嗣良心丧 逼死韩琪在庙堂”随着这句经典唱腔,铡美案被大家广泛认知。
其实在明代根据元曲整理的《包公案百家公案》里第26回《秦氏还魂配世美》陈世美中状元不认妻子儿女的故事和现代铡美案剧情差距很大。那么现代的铡美案和包公百家公案又有什么区别呢?
包公案里陈世美没有做驸马。
秦氏不叫秦香莲。
陈世美“久贪爵禄,不念妻子”两年未回家,秦氏带两个孩子寻夫,在陈世美过寿的时候扮作弹唱女子在其同僚面前为其献琵琶曲,陈羞脸难藏散席后把秦氏抓来棒打一番赶出城去,觉得秦氏行为“羞杀陈门概族人”派骠骑将军赵伯纯赶到白虎山下一剑杀之,要接
历史上真有 包公怒斩陈世美 的案件吗
1个回答2023-11-03 18:40
这好象是真的吧。全中国几乎把这故事都传遍了。
嗜血 怒斩 斩杀 宏
1个回答2023-06-04 18:21
JD战斗中不触发斩杀FM效果的情况下,满怒斩杀能爆7000,致死接近5000,怒气...还有一点 补...
曲剧斩陈河剧情介绍?
1个回答2024-04-29 20:42

曲剧《斩陈河》唱的是汉武帝因大臣陈平劳苦功高,将其孙子陈河招为驸马。陈河是官三代,不珍爱自重反而无恶不作,胆大包天,为了霸占郊外遇到的纪夫人,把纪王爷骗之宫中饮酒,将其害死。文帝得知此事,下令斩婿陈河,陈河祖母上朝面君求情赦免。陈平回朝后,铁面无私立斩陈河,陈夫人碰头而死…

怒斩跟霸者之刃那个好
1个回答2023-08-14 20:50
黄泉训练营的毕业考试历来只有一项内容,那就是到!年轻人恨得牙根发痒,怒道:“这是
包公斩国舅读后感
1个回答2024-03-13 13:43
★怎样写读后感: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读后感的格式(简单的说):
  第一段 把书中主要内容,加以概括,作者写了什么,想表达什么。
  第二段 选择一个比较重要的点,也可以是自己认为重要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加以表达,我觉得哪哪哪比较好,我有什么样的看法。
  第三段 联系实际生活,把书里的和生活中的结合起来,抒发下真情实感,生活中怎么怎么样,我觉得怎么怎么样,我学到了什么。
  做到以上3点,那么这篇读后感基本就出来了
  当然 不一定就三段
  中间可以自己分,详略得当就好
  但是 结构层次一定要鲜明,读和感结合,重点在“感”上。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题目可以用《×××读后感》,也可以用《读×××有感》。?
  首先要审清题目。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其次要选择材料。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摘取其中的某一点做文章。?
  第三,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最后,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给你两篇范文参考一下:
  1、《老人与海》读后感
  失败,在许多人的眼中是非常可怕的,它一旦猖狂起来,就能击溃人的斗志,让人彻底崩溃,失去生活的希望。如果失败战胜不了你,而是被你踩在脚下,那么,成功必定属于你。
  著名作家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塑造的那位老人就是一位打不到的硬汉子。
  《老人与海》主要讲了一位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翁一次特别的打鱼经历。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有打到一条鱼后,他终于发现了一条巨大的大马林鱼。老人费尽心力,把大马林鱼扎死。然而,等待老人的是更大的考验。一群嗅着血腥味而来的大鲨鱼扑了过来。最后鲨鱼们吃光了大马林鱼,老人凭着顽强的意志胜利返航,尽管拖回的只是一副光秃秃的骨架……
  人生的道路是曲折坎坷的,遇到失败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我们应该时时刻刻拥有一颗坚强、不屈服的心来面对失败,成功就一定会向我们走来。
  2、《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笛福写的《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获益匪浅。
  在一次航行中,鲁滨逊遇到了可怕的风浪,翻了船,除他之外无一人生还。他流落到了孤岛上。凭着他惊人的毅力与勇气,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他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自己的小王国。二十八年后,他依靠自己的智慧离开了孤岛。
  在荒芜人烟的孤岛生活了28年啊!多么惊人的一个数字!读完之后,我不禁反省自己:如果我流落到孤岛,能活几天?一天?两天?我又能干些什么?会劈柴?会打猎做饭?我连洗自己衣服还笨手笨脚的呢!我觉得我要学习他这种不怕困难、乐观向上的精神,无论何时何地都要顽强地坚持下去,凭自己的双手创造新天地。
包公斩国舅的读后感好词好句?
1个回答2024-02-06 21:52

他的铁面无私、青天、认理不认亲、先斩后奏、大快人心、为民做主,值得学习他的问心无愧

包拯斩包勉是哪个四字成语?
1个回答2024-02-08 14:00

大义灭亲。解释:包勉是包拯侄子,包拯斩包勉可会意为大义灭亲。

包拯日审阳夜判阴,地府里怒斩红判官是什么电影
1个回答2022-12-21 00:56
包青天之探阴山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