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无云音菩萨

菩萨下云中意思是
1个回答2022-12-26 00:06
显宗梵呗唱诵里面的。
古文的“颠倒句”,把“下”挪到后面即可。
菩萨从云中落下来,来到这里。
西游记之火云洞菩萨收红孩读后感
1个回答2024-02-24 04:30

西游记}里的牛魔王有个儿子叫红孩儿,後来被观音菩萨收服,改名"善财童子"。

以西游记的情节内容来看, 善财童子本是火云洞的红孩儿,被观音收伏後才为善财童子。

西游记之火云洞菩萨收红孩读后感
1个回答2024-03-17 03:27
唐僧师徒一路西行,一天,来到一片密松林,顺着山涧一直往里走,前面有一座回山洞,叫答火云洞。洞中有一个妖怪,叫圣婴大王,小名红孩儿,是牛魔王的儿子。他听说吃了唐僧肉能长生不老,便想出了个主意,把自己吊在树上,大喊救命。唐僧听到后便让悟空去救他,于是红孩儿趁机捉走了唐僧。孙悟空几次去火云洞叫骂都被红孩儿的三味真火打败了。无奈之下,悟空请来观音菩萨帮忙,观音收服了红孩儿,并将他留在自己身边修行。唐僧解救后,一行人便继续西行了
这故事告诉我们,事物的表面并不一定是真实的,我们不能轻信别人,要学习孙悟空,即使被红孩儿打败了,也不气馁,冷静面对,才能取得成功。
菩萨是那里来的,为什么我们不是菩萨呢,菩萨一生来就比我们大吗?
2个回答2023-02-11 23:45
菩萨是从我们的本性中化现出来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本来具有的品质,但我们的内心被分别和执著所障碍,所以菩萨的品质被隐藏起来,不能发挥。
菩萨是为大家服务的心态,服务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大家的欲望,而是为了使大家的内心得到觉悟,摆脱分别和执著的心态。
菩萨是菩提萨埵(音多)的简称,为梵语,意为觉有情。
为啥菩萨非菩萨是名菩萨?
2个回答2023-07-26 20:51
菩萨由于有菩萨的相,所以名为菩萨, 但实际菩萨也是因缘和合随缘显现,所以菩萨非菩萨
《风云》中的泥菩萨什么来例?
2个回答2023-08-23 05:10
泥菩萨 在剧中 所起的和价值 就是剧透.用几句话推动 故事 进展 下去!
虚云老和尚是哪位菩萨转世
1个回答2024-04-02 06:59
这个他本人才知道:三界混起,同归一心,前佛后佛,以心传心,不立文字。问曰:‘若不立文字,以何为心?’答曰:‘汝问吾即是汝心,吾答汝即是吾心。吾若无心因何解答汝?汝若无心因何解问吾?问吾即是汝心,从无始旷大劫以来,乃至施为运动一切时中,一切处所,皆是汝本心,皆是汝本佛。即心是佛,亦复如是。除此心外终无别佛可得;离此心外觅菩提涅槃无有是处。自性真实非因果。法即是心义,自心是涅槃。若言心外有佛及菩提可得,无有是处。佛不度佛,将心觅佛不识佛。但是外觅佛者,尽是不识自心是佛。亦不得将佛礼佛,不得将心念佛。佛不诵经,佛不持戒,佛不犯戒、佛无持犯,亦不造善恶。若欲觅佛,须是见性,见性即是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念佛得因果,诵经得聪明,持戒得生天,布施得福报,觅佛终不得也。若自己不明了,须参善知识,了却生死根本。若不见性,即不名善知识。若不如此纵说得十二部经,亦不免生死轮回,三界受苦,无出期时。昔有善星比丘,诵得十二部经,犹自不免轮回,缘为不见性。善星既如此,今时人讲得三五本经论以为佛法者,愚人也。若不识得自心,诵得闲文书,都无用处。若要觅佛,直须见性。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人,无事无作人。
大势至菩萨即是什么菩萨
1个回答2023-02-07 00:41
大势至菩萨梵名摩诃娑太摩钵罗钵眵,意译作大势至或大精进。略称势至菩萨、势志菩萨。大势至菩萨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众生离三途,得无上力;又彼行时,十方世界一切地皆震动,故称大势至。与观世音菩萨同为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之胁侍,为西方三圣之一。是现今在极乐世界,是第二顺位递补佛位的菩萨。大势至菩萨能够给您智慧之光,使您在人生道路上一帆风顺,事业有成,佛光永照,化煞化凶,吉祥如意,使您能够随佛光道路前进,发挥自我的一切智慧,达到理想的境界。
大势至菩萨是什么菩萨
1个回答2023-11-25 22:13
大势至菩萨摩诃萨是西方极乐世界无上尊佛阿弥陀佛的右胁侍者,又尊称大精进菩萨,与无上尊佛阿弥陀佛,以及阿弥陀佛的左胁侍观世音菩萨合称为“西方三圣”。大势至菩萨,根据《观无量寿经》云:白叙:大势至菩萨以独特的智能之光遍照世间众生,使众生能解脱血光刀兵之灾,得无上之力。大势至菩萨能够使信徒智慧之光,使信徒在人生道路上一帆风顺,事业有成,佛光永照,化煞化凶,吉祥如意,使信徒能够随佛光道路前进,发挥自我的一切智慧,达到理想的境界。大势至菩萨以独特的智慧之光遍照世间众生,使众生能解脱血光刀兵之灾,得无上之力量,威势自在,因此,大势至菩萨被认为是光明智慧第一,所到之处天地震动,保护众生,免受邪魔所害。
菩萨的名,一般都与其修行或功德相关,如观音菩萨得名,源于他以耳根证圆通、寻声救苦,这是因修行得名;地藏菩萨得名,是因为“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密藏”,这是从功德得名。大势至菩萨,便是因功德殊胜而得名。《观无量寿经》说:“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涂,得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名大势至。”用通俗的话讲,就是大势至菩萨用智慧之光普照众生,远离三恶道,得无上之菩提之力,故被称为大势至(得大势)菩萨。
观世音菩萨通常都是站在左边,代表慈悲,相信很多佛教信众都很熟悉,大势至菩萨站在右边,又称为大精进菩萨,代表“喜舍”,这两位菩萨则代表了佛教里的“慈、悲、喜、舍”的四无量心。很多人对观世音菩萨的故事都很熟悉了,但是对大势至菩萨的故事就少有人知道。他究竟是谁呢?
据《观无量寿经》记载:“以智慧力,拔三途苦,得无上力,故名大势至”。大势至菩萨法相和装饰都和观世音菩萨相同,主要的区别就是,大势至菩萨头上的宝冠是一个定瓶的标志,寓意着内装智慧光明,救度一切众生。而观世音菩萨的宝冠是一个小化佛的标志,观音菩萨是手拿金莲台,大势至菩萨则是合掌。观世音菩萨以慈悲之光遍照一切众生,大势至菩萨则是以智慧之光照耀众生。
据《观无量寿经》记载:大势至菩萨以独特的智能之光遍照世间众生,使众生能解脱血光刀兵之灾,得无上之力。因此,大势至菩萨被认为是光明智慧第一,保护众生,免受邪魔所害。《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记载:“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大势至菩萨“以念佛心,入无生忍”,就是说,大势至菩萨用念佛这个法门,从初发心,到一直成佛,这里的“无生忍”是成佛果位,大势至菩萨就是专修专弘这一念佛法门的第一人。
菩萨怎么做 我就怎么做 几位常见菩萨的精神内涵
1个回答2024-04-30 03:47
大行普贤菩萨
大智文殊菩萨
大愿地藏菩萨
大悲观世音菩萨
这是这四位菩萨代表的精神内涵,这不是说这位菩萨只有大行或者大智,只是这些方面更具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