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大鼓小玲教案反思

教案反思受欢迎的小玲员中班
1个回答2024-01-06 18:38
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世界观的基础。古语道,“三岁看到老”。一个人在幼儿期受到的教育对终身都有影响。德育要从幼儿时期开始,我们教师要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而《不受欢迎的客人》这个故事形象生动,富有很强的教育性,故事情节、角色对话通俗易懂,通过学习,幼儿从中得到教育。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中有趣的情节。
2、懂得有礼貌地与人交往。
3、喜欢倾听故事,尝试模仿故事中角色的对话,态度自然大方。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懂得有礼貌地与人交往。
教学难点:尝试模仿故事中角色的动作和语言,态度自然大方。
活动准备
视频动画、(小象、小猪、小马、小兔、小鹿)头饰、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组织幼儿谈话,请幼儿说一说去别人家做客时怎么做有礼貌的客人。鼓励幼儿大胆回答,激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二、倾听故事。
1、听故事录音,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提问:“这个故事的名称叫什么?故事里有谁?发生了什么事?”,鼓励幼儿积极回答。
2、欣赏动画,理解故事内容。
引导幼儿观看动画,并提问:“谁家盖了新房子?他请谁来做客?”“小猪是怎样进小象家的门的?小马对它说了什么?”“小猪踩了小兔的脚后是怎么做的?小兔说了什么?”“小猪拿书看时,小鹿对它说了什么?它又是怎样回答的?”“下午大家回去时,小象是怎么做的?”鼓励幼儿根据故事内容大胆回答。
三、谈话活动。
组织幼儿讨论:“小象为什么没有对小猪说‘欢迎你下次再来玩’?”“你们喜欢小猪吗?怎样做一个有礼貌的小朋友?”指导幼儿尝试用清晰的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小结。
小猪来小象家做客时不讲文明礼貌,不受欢迎,小朋友要懂得讲文明、有礼貌才能受到大家的喜爱,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在日常生活中要使用文明礼貌用语,懂得有礼貌地与人交往。
五、活动延伸。
指导幼儿带头饰表演故事。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结合了新的辅助教具——课件,课件的声形并茂深深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兴趣较高,能积极参与活动,孩子们愿意说、大胆说、连贯说,说出了整个故事的主要情节内容及角色对话,引导他们进行角色表演时,不断积累了幼儿的经验,发展幼儿的观察、思维、语言、动作能力,又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活动组织各个环节较紧凑,动静搭配合理,整合了健康领域、语言领域、社会领域、科学领域,幼儿得到综合性的学习。不足的是,个别幼儿在表演的过程中语言的连贯性不够,还需进一步加强。由于活动时间有限,还有一些幼儿没能参加表演,最好能把这一活动延伸到课外,满足幼儿的表演兴趣,照顾到全体幼儿,并且渗透到各个领域,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小班绘画教案小鼓
1个回答2024-02-28 23:34
活动方向:
1、通过身体乐器巩固歌曲《大鼓和小鼓》的音乐节奏,并用乐器演奏歌曲。
2、通过《芝麻开门》的游戏学习8拍的即兴节奏。你知道小班音乐游戏。
3、通过游戏学习英语:Openthedoor,Closethedoor。看看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
活动准备:对比一下小班美术教案。鼓,小班奥尔夫音乐教案(大鼓和小鼓)。<大鼓和小鼓>的音乐,
即兴节奏游戏《芝麻开门》
(1)老师念童谣《芝麻开门》,与幼儿创编童谣里的人物。看着小班音乐游戏教案。
芝麻开门快点开,你看小班音乐游戏教案。我带弟弟一起来。
芝麻开门快点开,我带老鼠一起来。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小植物可以用英语来说,学会教案。如moush\\cat\\rabbit……)芝麻开门快点开,小班美术教案。我带xx一起来。(孩子的名字)
(2)老师念完童谣带领幼儿即兴节奏(8拍),小班奥尔夫音乐教案(大鼓和小鼓)。老师以铃鼓敲8拍,稳定孩子的节奏。小班。
(3)指挥孩子以拍腿、拍肩的形式以显示8拍
Titititititita
芝麻开门快点开,
Titititititita
我带弟弟一起来。大鼓。
活动经过:
一,学会小班音乐活动教案。让孩子练习节奏。
A:把膝盖变成大铃鼓,敲膝盖——嗵嗵;
B:把双手变成小铃鼓,看看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拍手——咚咚咚
二,延续交流拍打大小铃鼓,巩固孩子拍打的节奏。
2.歌曲《大鼓和小鼓》
儿歌:小班音乐游戏。大鼓的声音嗵嗵,小鼓的声音咚咚咚,学习小班奥尔夫音乐教案。大声是大鼓,小声是小鼓,嗵嗵、咚咚咚。音乐。
①教师手摇铃鼓,相比看小班音乐活动教案。幼儿感知铃鼓声音的粗细和音的高低。
②教师手拍铃鼓,幼儿感知铃鼓声音的粗细和音的高低。
(3)以游戏的形式幼儿进行拍膝盖练习大铃鼓tongtong的节奏,学习小鼓。拍手练习小铃鼓。奥尔夫。dongdongdong的节奏。看着小班音乐游戏教案。
(4)教师带入歌曲《大鼓和小鼓》,幼儿几次练习边唱tongtong和dongdongdong歌曲部门,边拍膝盖、拍手。
(5)请两位幼儿上台演奏大鼓和小鼓,小班音乐游戏教案。其他幼儿用身体乐器演奏歌曲(拍膝盖、拍手)。
(6)幼儿分2组,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自选大小铃鼓,完整演奏歌曲。
三。活动自然竣事。
中班语言教案反思(星星和花)教学反思
1个回答2024-01-29 16:14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幼儿敢说会说,从身边最亲近的人出发,锻炼幼儿的胆量和表达能力。在活动中,老师充分运用鼓励表扬等方法,如:你真棒、你说得很清楚等,来激发幼儿讲的欲望,让幼儿感受到自己能行,自己一定能讲得很好,从而提高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满足感。
中班教案《玲玲的牙齿怎么了》
1个回答2023-12-17 09:50
设计意图:
  牙齿的好坏关系到幼儿的身体健康,孩子们喜欢吃甜食,有很多幼儿牙齿不好,设计这个教学活动是为了让幼儿了解牙齿,保护好牙齿,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此活适合在中班下学期进行。
  活动目的:
  1、通过观察,了解牙齿的形状、颜色、大小及作用;
  2、教给幼儿正确的刷牙方法和保护牙齿的知识;
  3、丰富词汇:刷牙、漱口
 活动准备:
  1、小镜子每人一面,牙刷每人一把,缸子每人一个。
  2、图片:牙齿 小姑娘。
  3、饼干每人一块。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请幼儿说说图上有什么?
  教师:“对,这是一张嘴,嘴里有牙齿,请小朋友看一看自己的牙齿长得什么样?”
  2、请小朋友拿出小镜子照照自己的牙齿。
  提问:①牙齿是什么颜色的?②牙齿的什么形状的?③牙齿有多少?④牙齿一样大吗?
  3、幼儿每人吃一块饼干,吃完告诉大家你是怎样吃的?
  教师小结:门牙咬碎饼干,后面的大牙磨碎食物,通过细嚼慢咽,可以帮助我们消化。
  4、①请幼儿照照牙齿上有什么?②饼干屑留在牙齿上好不好?③出示图片:讲故事:《玲玲为什么哭了?》
  5、丰富词:刷牙--用牙刷清洁牙齿,漱口--用水含在口里荡洗口腔
  6、请幼儿跟老师说儿歌《刷牙》。
  总结分享:
  幼儿练习漱口、刷牙的动作
  活动评价:
  1、知道牙齿的特征、功能。
  2、会嗽口、刷牙。
  3、喜欢说儿歌。
  附:
  儿歌:刷牙
  小牙刷,手中拿
  小朋友们爱刷牙
  早上起床刷
  晚上睡前刷
  上下刷,里外刷
  喝口水,漱漱口
  咕噜咕噜吐出来
  我的牙齿白又白
  附:故事《玲玲为什么哭了?》
  玲玲是中班的小朋友,最喜欢吃的东西就是糖和饼干,晚上临睡前还抱着饼干筒吃个不停。玲玲吃着饼干睡着了,牙齿里出来个小细菌,它说:哈,玲玲的嘴里真好,又暖和又香甜,?小细菌美美地吃了一顿,第二天,小细菌长呀长,又生出许多小细菌,它们把玲玲的牙齿咬了个大洞,玲玲疼得哭起来,脸也肿了。妈妈带玲玲去医院看牙,医生把玲玲牙齿上的洞补好了,告诉她以后要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玲玲记住了医生的话,牙再也不疼了。
中班教案《玲玲的牙齿怎么了》
1个回答2024-01-06 21:33
设计意图:
  牙齿的好坏关系到幼儿的身体健康,孩子们喜欢吃甜食,有很多幼儿牙齿不好,设计这个教学活动是为了让幼儿了解牙齿,保护好牙齿,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此活适合在中班下学期进行。
  活动目的:
  1、通过观察,了解牙齿的形状、颜色、大小及作用;
  2、教给幼儿正确的刷牙方法和保护牙齿的知识;
  3、丰富词汇:刷牙、漱口
 活动准备:
  1、小镜子每人一面,牙刷每人一把,缸子每人一个。
  2、图片:牙齿 小姑娘。
  3、饼干每人一块。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请幼儿说说图上有什么?
  教师:“对,这是一张嘴,嘴里有牙齿,请小朋友看一看自己的牙齿长得什么样?”
  2、请小朋友拿出小镜子照照自己的牙齿。
  提问:①牙齿是什么颜色的?②牙齿的什么形状的?③牙齿有多少?④牙齿一样大吗?
  3、幼儿每人吃一块饼干,吃完告诉大家你是怎样吃的?
  教师小结:门牙咬碎饼干,后面的大牙磨碎食物,通过细嚼慢咽,可以帮助我们消化。
  4、①请幼儿照照牙齿上有什么?②饼干屑留在牙齿上好不好?③出示图片:讲故事:《玲玲为什么哭了?》
  5、丰富词:刷牙--用牙刷清洁牙齿,漱口--用水含在口里荡洗口腔
  6、请幼儿跟老师说儿歌《刷牙》。
  总结分享:
  幼儿练习漱口、刷牙的动作
  活动评价:
  1、知道牙齿的特征、功能。
  2、会嗽口、刷牙。
  3、喜欢说儿歌。
  附:
  儿歌:刷牙
  小牙刷,手中拿
  小朋友们爱刷牙
  早上起床刷
  晚上睡前刷
  上下刷,里外刷
  喝口水,漱漱口
  咕噜咕噜吐出来
  我的牙齿白又白
  附:故事《玲玲为什么哭了?》
  玲玲是中班的小朋友,最喜欢吃的东西就是糖和饼干,晚上临睡前还抱着饼干筒吃个不停。玲玲吃着饼干睡着了,牙齿里出来个小细菌,它说:哈,玲玲的嘴里真好,又暖和又香甜,?小细菌美美地吃了一顿,第二天,小细菌长呀长,又生出许多小细菌,它们把玲玲的牙齿咬了个大洞,玲玲疼得哭起来,脸也肿了。妈妈带玲玲去医院看牙,医生把玲玲牙齿上的洞补好了,告诉她以后要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玲玲记住了医生的话,牙再也不疼了。
春天在哪里小班音乐教案反思
1个回答2024-01-21 20:10

春天在哪里小班音乐教案反思如下:

范文一:

《春天在哪里》是篇欢快、活泼的课文。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充分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人人参与。教学一开始我没有按照常规先学课文,而是播放了学生熟悉的歌曲《春天在哪里》,把学生带入了浓浓的春天的气氛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大多数学生对这首歌曲较为熟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想唱歌,想展示自己的欲望就非常强烈地表现出来。

范文二:

本课教学时,学生在《春天在哪里》这美妙的旋律中,感受到了春风的吹拂,春花的美丽,感受到春天大自然奇妙的景象。在音乐声中,学生唱起来,拍起来。这样一种教学氛围的营造,使学生的心灵产生一种愉悦,产生学习的冲动。在本课的学习中,没有让学生去抄写字词、造句,而是让学生去画画。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画出了美的画面。

范文三:

《春天在哪里》是一首孩子们很熟悉的歌曲。在本次音乐活动中,第一环节我先让幼儿通过欣赏歌曲来感知乐曲的欢快、抒情,从而熟悉歌曲的旋律。第二环节通过图片欣赏帮助幼儿再次感受歌曲的内容,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在幼儿熟悉了歌曲内容后,我一反以往老师教动作,幼儿学做动作的方式,而是给了幼儿自由创编的空间。

小班语言星星公主教案与反思
1个回答2024-01-29 19:33
活动反思:

  莎子为了给妈妈准备生日礼物,连汤撒了都没管、嘴巴也没来得及擦就出了门。当遇到小狐狸、小狼、小熊时,她一点儿都没害怕……这是因为莎子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妈妈,为了妈妈的生日能开心,她什么都可以不顾。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莎子爱妈妈的真挚情感。同时,也告诉孩子们用餐时要小心,吃完东西要擦嘴巴,要讲卫生的道理。
中班语言春天是什么教案反思
1个回答2024-01-22 04:36

一、活动设计背景
通过学习诗歌:春天是什么,使幼儿知道春天的特征,能过大胆明纯首确的的朗读诗歌,培养幼儿对诗歌兴趣. 了解春天是个万物生长的季节,让幼儿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
二、活动目标:
1 欣赏诗歌《春天是什么》尝试用完整的语言访编诗歌
2 萌发观察自然想象的兴趣
3 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幼儿能够访编诗歌
四、活动准备
1 诗歌《春天是什么》
2 音乐 各种图片照片
五、活动过程
1 播放音乐《春天在哪里》教师导入春咐拆天是什么样子的. 请孩子们自由发言. 教师利用图片展示说出春天的特征。燕子飞回来了吗,小河水融化了 ,花儿开放……
2 播放多媒体课件诗歌《春天是什么》随着音乐读:春天是小燕子温暖的泥窝, 春天是小鸭子欢腾的小河,春天是小山羊绿色的草坡,春天是小蜜蜂香甜的花朵。
3 游戏 小动物找家。小朋友戴上头饰寻找自己的家一起合唱《春天是什么》利用课间一张一张出示 有感情的大生朗读诗歌。说出小朋友的欢乐。
4 春天做简数在小朋友眼里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引导幼儿续编诗歌。例如 :春天是小熊猫碧绿的竹林。春天是小鱼蔚蓝的大海 ……
5 师小结: 春天有很多的不一样 . 各种各样的春天在小朋友眼里,都是一样的欢乐。我们一起到外面找春天的换了吧。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孩子们特别感兴趣 ,在对春天的描述中 ,说出了很多春天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 . 语言表达很清楚 . 在活动中教师做到 引导 合作 支持者. 让幼儿自访编诗歌 满足了幼儿创编的欲望. 也激发了孩子们热爱家乡 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本节课收获很大。

男孩女孩有多少大班教案反思
1个回答2024-01-28 19:23

大班男孩女孩有多少教案反思有:活动目标、活动打算、活动过程。

一、活动目标:

1、了解男孩女孩的性别差异,知道男孩女孩的喜好和性格方面的不同。

2、能愉悦的接纳自己,能相互观赏异性的优点。

3、培育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4、培育幼儿思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及快速应答实力。

二、活动打算:

1、课件:男孩女孩的图片各一张,分别配有不同发型、衣着、玩具。

2、男孩女孩各自喜爱的物品的图片。

3、辩论赛记录表、笑脸娃娃粘贴。

三、活动过程:

1、看图片,感受男孩女孩间表象的差异。

老师播放课件,供应两组图片,引导幼儿发觉男女性别表象的差异(穿着、发型、喜好等不同)。师:“今日我给小挚友带来了两位新的好挚友,我们一起来相识一下,看看他们的照片好不好?”提问:照片中的小挚友是男孩还是女孩,从哪看出来的?这两个小挚友有哪些不同?男孩子和女孩还有哪些不同呢?

2、猜一猜,老师拿出有男孩或者女孩特征的一些物品的图片,让小挚友们猜是谁喜爱的东西。

3、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由分成两组,觉得做男孩子好的为蓝队,认为做女孩好的为红队。老师宣布辩论赛题目:男孩好还是女孩好。

4、老师宣布辩论赛的规则:各选手要相互敬重对方,别人在发言时要仔细倾听。激励幼儿畅所欲言,呈现各自的性别特性,并能认可自我、悦纳自我,老师用笑脸娃娃来记录每队选手的成果。

小班语言教案我是好宝宝宝的教学反思
1个回答2024-02-03 13:29
 ①可利用每次角落游戏结束时,让参与表演角活动的幼儿来表现自己。教师可以情绪情感上点评幼儿的积极性,也可从幼儿的动作中点评幼儿的创造性。
  ②可利用集体活动让幼儿再次和教师共同表现歌曲,看看老师的动作、学学老师的动作、产生表现的欲望。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