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量词相声

量词的妙用
1个回答2024-03-01 11:40
量词无时无刻不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它的修辞作用。吟诗作文中如果注意对量词的精心锤炼,往往可达到妙笔生花的效果。



一、巧用比喻修辞,量词可以加强对事物的描绘,使其更加形象生动。

1.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张岱《湖心亭看雪》)

这里的“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用词再准确不过了,极有层次感、对比感的写出了雪后银白世界中的景物。而“一芥”、“两三粒”,则以“小草”、“米粒”作喻体,更加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事物形状、大小。

2.应是水仙梳洗罢,一螺青髻鉴中心。(雍陶《题君山》)

整个诗句写君山之美,作者先以青髻的量词“螺”为喻体,说明水仙刚刚梳洗罢的乌黑发髻高高蓬起,就像螺壳那样的形状,真是美丽至极。作者又想象洞庭湖是水仙的一面镜子,仿佛水仙正对着镜子欣赏自己的青髻,娟秀挺拔的君山恰似镜中的螺形发髻高耸的样子。这种联想绝妙奇特,然而后面的联想完全是在前面“螺”这个量词比喻的基础上形成的,可见“螺”的美化作用的分量。



二、巧用移就修辞,量词可以化虚为实。

1.友人来访,不小心碰翻了一杯乡愁,浓浓的气氛四溢弥漫。(曲近诗)

“乡愁”是一种思想情绪,摸不着,看不见,而量词“杯”与之结合,便将其化为清香扑鼻的浓茶,浓香四溢,形象地展现出羁旅异乡的游子相聚,互吐思亲怀乡之情的动人场面。真是妙手著春。

2.习习的清风荏苒在面上、手上、衣上,这便又感到了一缕新凉了。(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新凉”是一种感觉,不具体,作者用“缕”加以修饰,化无形为有形;由于通感作用,仿佛立刻会使人感受到如丝拂身的清凉滋味。



三、有些量词牵动全文,有助于主题的表达,意境的形成

1.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西厢记。长亭送别》)

“鞭”用的形象贴切,使人仿佛看见四周山色中,渐渐西下的残阳,离山只有一鞭子高了。既写出了离别的时间,更曲折的描绘出了莺莺依依不舍的心理:张生的马已经望不见了,但莺莺那颗依恋的心,却还始终系牵在张生的鞭梢上。同时,“鞭”字还创造出令人销魂的意境:四围山色,黄昏笼罩,莺莺伫立凝望远方,张生的身影由近及远,逐渐消融在残阳晚照中,唯有那道鞭影时隐时现,依稀可辨,从而形象而有效的突出了“送别”这个主题。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苏轼《前赤壁赋》)

“叶”,不仅生动地再现了扁舟的形状特征,而且配合语境赋予扁舟以动人的美感,使其与清风明月、水波相映成趣,构成如诗如画的意境,使人遐想无穷:仿佛自己荡着苏子那轻盈如叶的小舟,凌驾于茫茫无际的江面上,体验着那飘飘然然“羽化而登仙”的感受。

再则,“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境界与“一叶扁舟”相形对照,大江水光更显浩渺无际,而小舟愈见像风中之叶,轻微飘忽,似有若无,自然而然的引出作者“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等一系列的人生感叹。



总之,小小量词不仅能令你的语言形象生动,引人联想,而且常常牵系着整篇文章的意境与主旨,所以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世界上有神秘的力量吗?为什么会遇到莫名其妙 出现一些不是自己想做而去做的事情?
1个回答2024-02-12 10:33
不想做而去做的~你可以举一个例子,神秘的力量是有~但你的不是
妙宅天地能量指的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6-25 12:18
天指的是太阳所释放的远红外,远红外被称之为“生命之光”,是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基本元素之一,而地指的就是地磁,众所周知,地球是一个大的磁场,人们每天都生活在充满磁场的世界里,天地能量就是指通过补充远红外、磁来实现改善健康的目标
妙觉佛有无量神通吗?
3个回答2023-06-30 16:20
佛的神通是圆满觉悟自性的结果,所以佛的神通是圆满的,而是不是我们凡夫所能想象的,也就是经典里常用“不可思议”来形容。
流量怎么会莫名其妙就没了?
1个回答2023-08-10 14:15
流量怎么会莫名档薯其妙就没了?哦哦这个我个人觉得不太可能,肯定是薯悔你一直在行手者看视频吧,看视频流量用的好快的啦。
《绝妙拍档 不可思议的力量》读后感怎么写
1个回答2023-12-20 08:00
呵呵呵呵呵呵呵
高质量睡眠小妙招
2个回答2022-06-08 14:23
耳塞是一个很好的东西,通过物理作用,可以降低环境噪声,但大而高亢的声音能被听到,如门铃声和闹钟等。
妙法莲华经和无量寿经的区别是什么
2个回答2023-03-07 14:21
南无妙法莲华经南无无量寿经
巧妙测量金字塔
1个回答2023-11-06 09:12

巧妙测量金字塔

2600多年前,埃及的一个国王想知道雄伟的金字塔到底有多高,可是他手下的大臣们谁也不知道该怎样测量。

后来,国王终于请到了一个名叫泰勒斯的学者来解决这个问题。泰勒斯选择了一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在国王和祭司们的亲自观摩下举行了测塔仪式。

看热闹的人当然不少,人们都很好奇,想看看这个学者到底是怎么测的。日近中午,当泰勒斯确知他自己的影子已等于他的身高时,他马上发出了测塔的命令,他的助手们很快测出了金字塔的阴影的长度DB。接着,泰勒斯就十分自信地报出了金字塔的高度。

国王听完泰勒斯的讲解后非常高兴,并给予重赏,大家也都非常佩服泰勒斯的聪明!

泰勒斯是怎样算出金字塔的高度的呢?他是应用几何学里的相似形原理来测算金字塔的高度。泰勒斯是在他的影子等于他自己的身高时才测量的。这时候,日光正是以45°的角度射向地面的,即:

∠CBA=45°

∵∠ACB=90°

∴∠BAC=45°

这时,由金字塔的顶点、塔底的中心点和阴影的端点所组成的三角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所以,它的两个边AC和BC必相等。金字塔底边的长度,泰勒斯是早已测量好了的,它的一半就是CD的长度,DB的长度是助手们测出来的,他把CD加上DB,就算出了金字塔的高度。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