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评书

成语评价王昭君
1个回答2024-02-01 22:55
美若天仙沉鱼落雁气度非凡丰容靓饰光明汉宫天生丽质聪慧过人琴棋书画绝世才貌和平使者昭君出塞忍辱负重大局为重名传千古
名人对王昭君的评价?
1个回答2024-01-04 13:59
人民网 :王昭君化身和平使者,远嫁胡地,身在异乡的她做了许多实事。如今,王昭君墓的"青冢"出现在很多地方,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历代人民感念她的大德。【历史网】王昭君远嫁匈奴。王昭君本人的想法具体如何已经不要紧,倒是透过后人对此事的解读,能看出历朝历代的婚姻观、地域观和审美观等。
王昭君一生历程是什么样的?昭君出塞讲的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7 10:50
昭君出塞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真实故事。王昭君,名嫱(音qiáng),字昭君,原为汉宫宫女。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同西汉结好,曾三次进长安入朝,并向汉元帝请求和亲。王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和亲。她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阏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后”),象征她将给匈奴带和平、安宁和兴旺。后呼韩邪单于在西汉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从而使匈奴同汉朝和好达半个世纪。后也有根据这个故事创作的诗歌、琵琶曲、戏剧、电视剧等艺术作品。
唐人是如何评价王昭君的,宋人又是如何评价王昭君的?其他的,,比如像李白之类的
1个回答2023-01-07 16:40
庾信《王昭君》
  拭啼辞戚里,回顾望昭阳。镜失菱花影,钗除却月梁。围腰无一尺,垂泪有千行。绿衫承马汗,红袖拂秋霜。别曲真多恨,哀弦须更张。
庾信《昭君辞应诏》
  敛眉光禄塞,还望夫人城。片片红颜落,双双泪眼生。冰河牵马渡,雪路抱鞍行。胡风入骨冷,夜月照心明。方调琴上曲,变入胡笳声。
李白《王昭君》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燕支常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李白《王昭君》另一
  昭君拂玉鞍,上马蹄红颜。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骆宾王《王昭君》
  敛容辞豹尾,缄恨度龙鳞。金钿明汉月,玉箸染胡尘。
  古镜菱花暗,愁眉柳叶颦。唯有清笳曲,时闻芳树春。
杜甫《咏怀古迹》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王安石《明妃曲》
君子一言与王昭君有什么关系呢
1个回答2024-02-23 20:06
没什么关系哟
典出:《邓析子·转辞》
原文:一言而非,驷马不能追;一言而急,驷马不能及。
释义: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的快车也难追上。
喜欢玩王昭君的男生
1个回答2024-02-01 22:29
喜欢玩王昭君的男生,有着爱美之心,是个颜控,是个老实人。
形容王昭君的成语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23 06:14

形容王昭君的成语有:天姿国色、仙姿玉色、仙姿佚貌、仙姿玉质、花容月貌等。


天姿国色[ tiān zī guó sè ]天姿:天生的姿色;国色:女子美色冠绝全国。 旧时形容女子容貌极美。出自《公羊传·昭公三十一年》:“颜夫人者,妪盈女也,国色也。”《汉武帝内传》:“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

造句:她长得天姿国色,一头金发,脸蛋儿完美绝伦,衣着也雍容华贵。

仙姿玉色[ xiān zī yù sè ]形容女子姿态容貌极美。出自明·谢谠《四喜记·巧夕宫筵》:“宫中郑娘娘,乃是郑参政之女,数月前选入宫中,仙姿玉色,世上无双。”

造句:脑海中神念一动,就见双儿身上灵光连闪,云烟缥缈间,更显的仙姿玉色,就像在云雾间飞舞的天女一样。

仙姿佚貌[ xiān zī yì mào ]仙子的姿质,秀逸的容貌。形容女子出色的姿容。佚,通“逸”。

造句:两位天仙齐聚,都因对方仙姿佚貌而震惊了,两双盈盈秋水美眸遥遥相对,一人仰上,一人俯下。

仙姿玉质[ xiān zī yù zhì ]形容姿容清秀品格高洁。

造句:此时在另个一个地方正有一个面容娇好,仙姿玉质,风姿绰约的女孩子轻轻也在吟唱这首歌。

花容月貌[ huā róng yuè mào ]如花似月的容貌。形容女子美貌。出自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二回:“那公主花容月貌,有二十分人才。”

造句:那姑娘长得花容月貌,性格温顺,手儿又巧,谁见谁夸。

关于王昭君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12:02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汉元帝时期宫女,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传。







王昭君与西施、杨玉环、貂蝉并称中国四大美女,





  昭君出塞 





 王昭君是汉元帝时以“良家子”的身份入选掖庭的。当时,呼韩邪来朝,汉元帝敕以五女赐之。王昭君入宫数年,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传》

  王昭君约于公元前52年出生于南郡秭归县宝坪村(今湖北省宜昌兴山县昭君村)。景帝在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分秭归北界为兴山县,香溪为邑界,汉王嫱即此邑之人,故云昭君之县。其父王穰老来得女,视为掌上明珠,兄嫂也对其宠爱有加。王昭君天生丽质,聪慧异常,擅弹琵琶,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娥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昭君的绝世才貌,顺着香溪水传遍南郡,传至京城。公元前36年,汉元帝昭示天下,遍选秀女。王昭君为南郡首选。元帝下诏,命其择吉日进京。其父王穰云:“小女年纪尚幼,难以应命”,无奈圣命难违。公元前36年仲春,王昭君泪别父母乡亲,登上雕花龙凤官船顺香溪,入长江,逆汉水,过秦岭,历时三月之久,于同年初夏到达京城长安,为掖庭待诏。传说王昭君进宫后,因自恃貌美,不肯贿赂画师毛延寿,毛延寿便在她的画像上点上丧夫落泪痣(此事无正史可考,但极有可能是杜撰。有诗云“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王安石《明妃曲》)。昭君便被贬入冷宫3年,无缘面君。

  王昭君  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汉朝,对汉称臣,并请求和亲,以结永 久之好。汉元帝尽召后宫妃嫔,命画师画美女的画像,后宫宫女纷纷贿赂,而昭君自信于自己的美貌,被画师丑化。被派遣。呼韩邪临辞大会,昭君丰容靓饰,元帝大惊,不知后宫竟有如此美貌之人,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便赏给她锦帛二万八千匹,絮一万六千斤及黄金美玉等贵重物品,并亲自送出长安十余里。王昭君在队车毡细马的簇拥下,肩负着汉匈和亲之重任,别长安、出潼关、渡黄河、过雁门,历时一年多,于第二年初夏到达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的盛大欢迎,并被封为“宁胡阏氏”,意为匈奴有了汉女作“阏氏”(王妻),安宁始得保障。

  昭君出塞后,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展现出欣欣向荣的和平景象。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亡故,留下一子,名伊屠智伢师,后为匈奴右日逐王。时,王昭君以大局为重,忍受极大委屈,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后母”的风俗,嫁给呼韩邪的长子复株累单于雕陶莫皋,又生二女,长女名须卜居次,次女名当于居次(“居次”意为公主)。王昭君去世后,厚葬于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后人称之为“青冢”;到了晋朝,为避晋太祖司马昭的讳,改称明君,史称“明妃”。

  李玉刚“镜花水月”王昭君扮相  王昭君的历史功绩,不仅仅是她主动出塞和亲,更主要的是她出塞之后,使汉朝与匈奴和好,边塞的烽烟熄灭了50年,增强了汉族与匈奴民族之间的民族团结,是符合汉族和匈奴族人民的利益的。她与她的子女后孙以及姻亲们对胡汉两族人民和睦亲善与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她得到历史的好评。

  元代诗人赵介认为王昭君的功劳,不亚于汉朝名将霍去病。昭君的故事,成为我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
形容王昭君精神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20 17:31
舍己为人 [shě jǐ wèi rén]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
褒义
出 处
《论语·先进》朱熹注:“曾点之学……初无舍己为人意。”
例 句
1. 共产党员要有~的共产主义精神。
近反义词
近义词
舍生取义 铁面无私 先人后己 大公至正 为国捐躯 公耳忘私 杀身成仁 光明正大舍身求法 大公无私 公而忘私
反义词
自私自利 损人利己 杀人越货 独善其身
王昭君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29 13:19
美若天仙
沉鱼落雁
气度非凡
丰容靓饰
光明汉宫
天生丽质
聪慧过人
琴棋书画
绝世才貌
和平使者
昭君出塞
忍辱负重
大局为重
名传千古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