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圣贤二人转

人非圣贤 “圣贤”是什么意思啊?
1个回答2023-08-13 18:22

“圣贤”的意思是:圣人与贤人的合称,指品德高尚,有超凡才智的人。

人非圣贤

【解释】旧时指一般人犯错误是难免的。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谁能没有过失,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没什么比这更好的了。

【例子】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求全责备的话,天下哪有从不犯错的人?

【语法】复句式;作分句;用于劝诫人

【近义词】孰能无过、白璧无瑕、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反义词】完美无缺、无可挑剔

扩展资料

1、人非圣贤的近义词

金无足赤

【解释】足赤:成色十足的金子。比喻人也不能十全十美。

【出自】宋·戴复古《寄兴》:“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

【示例】黄金没有成色十足的金子,白玉都会有一些微小的瑕疵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2、人非圣贤的反义词

完美无缺

【解释】完善美好,没有缺点。

【出自】杨沫《谈谈林道静的形象》:“她显得还很脆弱,还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英雄人物。”

【示例】我们并不要求别人完美无缺,我们只要求他们的缺点不要妨碍我们。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人非圣贤什么
1个回答2023-06-25 22:10
人非圣贤意思是说,人不是对世间所有事物都了解的所了解的。
人非圣贤谁能无过
1个回答2024-02-17 10:47

人非圣贤谁能无过意思是: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不犯错?错了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出处:《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意思是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不犯错?错了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了。(出自士季,并非孔子)

故事背景:春秋时期,晋灵公十分残暴,滥杀无辜,大臣赵盾和士季,进宫劝谏,晋灵公态度冷淡,不情愿地认错。士季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晋灵公根本听不进,于是派人暗杀赵盾。人们奋起反抗,赵穿将穷凶极恶的晋灵公杀死。

有道德修养的人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有过能改,不再犯错误《尚书·伊训》中有“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的话,是说我们与人相处的时候,不求全责备,检查约束自己的时候,也许还不如别人。

要求别人怎么去做的时候,应该首先问下自己能否做到。推己及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才能团结别人,共同做好工作。一味地苛求,就什么事也办不好。

有道德修养的人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有过能改,不再犯错误《尚书·伊训》中有“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的话,是说我们与人相处的时候,不求全责备,检查约束自己的时候,也许还不如别人。

我们生活中很多的事情例子比比皆是,我给大家讲个古代发生的一件事情吧。

齐国的孟尝君事战国四公子之一,以养士和贤达而闻名。他的门客有时多达千人,只要有一技之长,就可以投其门下。他一视同仁,不分贵贱。他因养士而在一定程度上保全了国家。

有一次,孟尝君的一个门客与孟尝君的妾私通。有人看不下去了,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孟尝君:“作为您手下的门客,却背地里与您的妾私通,这太不够义气了,请您把他杀掉。” 孟尝君说:“看到相貌漂亮的就喜欢,是人之常情。这件事先放在一边,不要说了。”

一年以后,孟尝君召见了那个与他的妾私通的人,对他说:“你在我这个地方已经很久了,大官没得到,小官你又不想干。卫国的君王和我是好朋友,我给你准备了车马,皮裘和衣锦,希望你带着这些礼物去卫国,和卫国国君交往吧。”结果,这个人到了卫国并受到了重用。

后来齐卫两国故交断交了,卫君在他的劝说和威胁下,最终放弃了进攻齐国的打算。齐国人听说了这件事后,说:“孟尝君真是善于处事,转祸为福的人啊。”

人非圣贤谁能无过
1个回答2024-03-05 13:12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释 义: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不内犯错容?错了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出处:《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就像楼上说的,这不过是自欺欺人的说法,对自己犯错误的一种掩饰跟安慰。
人非圣贤的意思?
1个回答2024-02-06 12:32

人非圣贤意思是: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贤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出 处:《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意思是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不犯错?错了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了。故事:春秋时期,晋灵公十分残暴,滥杀无辜,大臣赵盾和士季进宫劝谏,晋灵公态度冷淡,不情愿地认错。士季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晋灵公根本听不进,于是派人暗杀赵盾。人们奋起反抗,赵穿将穷凶极恶的晋灵公杀死。造句: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他又年轻,有点错是难免的。2、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即使曾做过坏事,但回头是岸,只要肯改过,前途仍大有可为。相似词:举贤任能 嫉贤妒能 妒贤嫉能 大人不记小人过 举贤任能是一个成语,意思是举荐贤者,任用能人。嫉贤妒能指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妒忌。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中圣贤指什么?
1个回答2022-09-26 17:51
圣人与贤人的合称;亦指品德高尚,有超凡才智的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27 17:13

意思: 意思是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不犯错?错了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读音:rén fēi shèng xián,shú néng wú guò 

出 处:《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例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可偏偏就有人愿意用苛刻的眼光去看那个失误。

扩展资料

典故

晋灵公生性残暴,时常借故杀人。一天,厨师送上来熊掌炖得不透,他就残忍地当场把厨师处死。尸体被赵盾、士季两位正直的大臣看见后非常气愤,进宫去劝谏晋灵公。晋灵公知道了大臣的来历,假意说:“我已经知道自己所犯的错误了,今后一定改正。”士季就用温和的态度回道:“谁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能改正,那就最好了。如果您能接受大臣正确的劝谏,就是一个好的国君。”

但是,晋灵公并非是真正认识自己的过错,行为残暴依然故我。因赵盾屡次劝谏,晋灵下了狠心要杀掉他,但结果赵盾被卫士救出,他的阴谋又未能得逞。最后这个作恶多端的国君,终于被赵盾的弟弟赵穿杀死。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出处?
1个回答2024-03-02 00:42

【出处】《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人非圣贤,孰(shú)能无过。出 处:《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意思是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不犯错?错了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了。(出自士季,并非孔子)

扩展资料:

出处《左传·宣公二年》。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释义:“非”,不是。“孰”谁。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没有过失?

故事: 晋灵公生性残暴,时常借故杀人。一天,厨师送上来熊掌炖得不透,他就残忍地当场把厨师处死。

正好,尸体被赵盾、士季两位正直的大臣看见。他们了解情况后,非常气愤,决定进宫去劝谏晋灵公。士季先去朝见,晋灵公从他的神色中看出是为自己杀厨师这件事而来的,便假装没有看见他。直到士季往前走了三次,来到屋檐下,晋灵公才瞟了他一眼,他轻描谈写地说“我已经知道自己所犯的错误了,今后一定改正。”士季听他这样说,也就用温和的态度道:“谁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能改正,那就最好了。如果您能接受大臣正确的劝谏,就是一个好的国君。”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1个回答2024-03-03 23:22
【出 处】《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示 例】必自责了~

【反义词】 十全十美

【故 事】春秋时期晋灵公十分残暴滥杀无辜大臣赵盾和士季进宫劝谏晋灵公态度冷淡情愿地认错士季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晋灵公根本听进于派人暗杀了赵盾人们奋起反抗赵穿穷凶极恶晋灵公杀死
古人云人非圣贤
1个回答2024-02-29 02:56
有一句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
其实这句话有不对的地方。因为说这句话的人没有弄清楚什么人是 “圣人”、什么人是 “贤人” 。
孔子是大圣人,也有错误。颜回是大贤人,错误就更多了。
原来,圣贤也有 “过” 的。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