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田芳讲评书朱元璋与朱棣

朱棣和朱元璋的关系
1个回答2023-11-14 02:53

朱棣和朱元璋的关系是父子关系。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而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朱棣并不是继承了朱元璋的皇位,而是起兵推翻了他的侄子朱允_的帝位而得。朱棣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明朝建立后被封为燕王。在老家凤阳时对民情颇有所知。

就藩北平(今北京)之后,多次受命参预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建文帝即位后采取削藩政策,不仅监视朱棣,还欲调走他的军队,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1402年在南京称帝。



朱棣的故事:

在他17岁的时候,朱元璋就让他到外地当藩王,他的父亲对他的教育也很严厉,此外,还接受了师父们的教导,受到的都是正统的教育,多次参加北方的军事活动,加强了自己在北方军队的影响,在朱元璋晚年的时候,北方的军事发展很迅速,朱元璋这个时候就有些防范朱棣了。

但是这并没有阻止朱棣向南京发起攻势,在经过一番谋略后攻下南京,后来就坐上了皇帝位,同时也恢复了在建文年间贬斥的一些官员的职务,同时加强对地主的一些控制,因为朱棣十分重视北方的经营,征讨北部,巩固了北部的边防。

评书朱元璋最好的是谁
3个回答2023-11-14 09:16
刘兰芳。
刘兰芳,1944年1月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市。六岁学唱东北大鼓,后拜师学说评书。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可以在喜马拉雅上听刘兰芳说的评书《朱元璋演义》
朱棣造反的时候,朱元璋的儿子们在干什么?
4个回答2023-12-03 17:52
一、部分兄弟(含太子朱标)已经逝去或者早夭,共8人

明太祖共有二十六子,朱棣排行老四,在起靖难之役之时,已经是强藩之首,说明他前面三个哥哥已经逝去,这三个哥哥分别是大哥懿文太子朱标、二哥秦王朱樉、三哥晋王朱棡。

朱棣还有两个弟弟早夭,分别是九弟朱杞、二十六弟朱楠。

还有三个弟弟非正常死亡,分别是八弟潭王朱梓,十弟鲁王朱檀、十二弟湘王朱柏。

八弟潭王是因为岳父于显在胡惟庸案中被杀,他害怕牵连到自己,所以惶惶不安之下,被父亲朱元璋召见,误以为要赐死自己,害怕之下竟然与妃子自焚而死。

十弟鲁王则是年纪轻轻因为信道教,服金丹而死,朱元璋认为鲁王太过荒唐,还为其上谥号为“荒”。

十二弟湘王则是因为建文帝朱允炆削藩,以意图谋反罪来对自己下手,所以选择了自焚,来以死明志。

这么算下来,在朱棣起兵时,已经有八个兄弟逝去。

而这八个兄弟之中,太子朱标、秦王、晋王、鲁王都有后人在。

太子朱标就不用说了,继承者就是建文帝朱允炆。

二代秦王朱尚炳和二代晋王朱济熺,比较倾向于建文帝朱允炆。所以朱棣登基以后,先将朱济熺革去晋王爵位。又将朱尚炳的王府官吏都逮捕治罪,警告道:“晋侯惰玉,见讥无后,王勉之”。吓得朱尚炳连忙朝见朱棣谢罪,才是保住了王位。

至于二代鲁王朱肇煇尚且年幼,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也没有表现出什么明确立场,反而是因此落得一个好下场,朱棣登基以后对他还不错。

二、部分藩王被废,共4人

建文帝朱允炆登基短短几个月,便是连削五王,有着朱棣的五弟周王朱橚、七弟齐王朱榑、十三弟代王朱桂、十八弟岷王朱楩,还有前文中交代的十二弟湘王朱柏,也因此自焚而死。

被废的四位藩王之中,周王朱橚是朱棣的同母弟,肯定是支持朱棣的,只不过被废,所以也没能起到什么作用。

三、部分藩王年纪尚小,并没有就藩,共6人

朱棣起靖难之役时,有六个兄弟因为年纪太小,并没有就藩,还留在南京城。

这六位分别是:二十弟朱松、二十一弟朱模、二十二弟朱楹、二十三弟朱桱、二十四弟朱栋、二十五弟朱。

这六个兄弟因为年纪尚小,没有就藩,留于南京,自然是被建文帝朱允炆给严加看管起来了,没有权力,更没有话语权,在当时属于是可有可无的存在,起不到任何作用。

四、被迫支持朱棣,共1人

明初藩王之中,实力较为强大的是边境上的九个藩王,是为九大塞王。

宁王朱权就是九大塞王之一,封地在大宁,史书记载“甲兵八万,战车六千”。

燕王朱棣起兵以后,宁王态度暧昧,朱棣去了大宁以后,趁其不备将其绑架,进而控制了他的军队,使自己兵力大增。

按史书记载来看,如果没有朱棣这出其不意的一招,说不定宁王也想掺和进来,来夺取天下,不过朱棣如此出其不意,宁王只能是被迫支持他。

宁王的下场也不太好,虽然他出力不小,但是也受到了朱棣的猜忌和不信任,所以朱棣登基以后,将朱权改封于南昌,并加以打压,朱权的后半生并不好过,最终是郁郁而终。

五、部分实权藩王,要么中立,要么支持建文帝,要么墙头草,共6人

说到这里已经交代了十九位藩王,而剩下的六位藩王则是属于有一定影响力的藩王,他们各自选择了中立,或者是支持建文帝,或者是墙头草随风倒。

朱棣的六弟楚王朱桢在当时属于实权派,坐镇武昌,选择的是中立。没有明确倾向于朱棣或者建文帝一方,不过这对朱棣来说,已经很不错了,所以朱棣登基以后,朱桢的待遇还不错。

十一弟蜀王朱椿,身在天府之国,属于中立派。靖难以后,待遇也不错,没有受到打压。

十四弟肃王朱楧,是九大塞王之一,可以说是实权派之一。建文元年因为封地太偏远,请求移镇兰州成功,忙着搬家,并没有掺和靖难之役。

十六弟庆王朱栴,属于明初九大塞王之一,但因就藩时间晚等因素,其实并不是多么强大,在靖难时选择了中立。

以上四位藩王兄弟,属于中立派。
朱元璋传奇
1个回答2022-04-28 12:45
你说的是电视剧吗?
朱元璋剥桔子给朱棣,马皇后听后为何让朱棣快跑呢?
5个回答2023-11-16 05:44

朱元璋召见儿子朱棣,并且剥了一个橘子赐给朱棣吃,朱棣很少被朱元璋如此宠爱,非常高兴,就去把这件事讲给马皇后听,马皇后听后认为朱元璋是对朱棣起了杀心,所以让他赶快离开。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一生勤奋治国,为大明朝打下良好的开端。朱元璋特别喜欢厚爱他的长子朱标,将朱标册立为皇太子,可惜朱标短命早早就去世了,一般皇帝遇上这种情况会再另选一个儿子来继位,朱元璋偏偏另辟蹊径,不能把皇位传给自己喜欢的儿子,就把皇位传给他最喜欢的儿子的儿子,他想让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来继承皇位,朱元璋有二十六个儿子,难免会心生不满,尤其是朱棣这个野心勃勃的儿子。

朱元璋当然心里知道这一切,深谋远虑的朱元璋自然会为皇孙继承皇位做好打算,他杀了很多功臣就已经在为朱允炆继位铺路了,大臣可以说杀就杀,不过虎毒不食子,虽然他知道儿子们心怀不满,虎视眈眈的盯着皇位,也不会轻易对儿子下手。有一天,朱元璋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人身穿黄金甲来找他要皇位,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他的儿子朱棣,朱元璋一下被吓醒。后来,朱元璋召见了朱棣,剥了一个大橘子给朱棣吃,从来没有受到父亲的如此爱戴,朱隶高兴的把这件事告诉了马皇后,马皇后却说:“你快逃回蕃地吧,你父皇要杀你。”

马皇后是陪着朱元璋一起创建大业的人,两人感情深厚,朱元璋非常听马皇后的劝导,马皇后对朱元璋当然也是特别了解,她认为朱元璋给朱棣剥橘子,是要剥朱棣皮的意思,所以让朱隶赶快离开,逃回蕃地保命。

粤语评书朱元璋演义的结尾歌曲叫什么
1个回答2023-08-25 02:45
自己查电脑噻
朱元璋的故事 朱元璋故事有哪些
1个回答2023-11-18 16:13
1、相传,朱元璋在皇觉寺当小行童扫地时,被伽蓝神绊了一下,就打了伽蓝神几扫帚。还有一次,老和尚见大殿上的蜡烛让老鼠咬坏了,就当众训斥了朱元璋。

2、朱元璋心想,伽蓝神连自己面前的东西都管不住,还怎么管殿宇呢?更害得自己受骂,越想越气。于是,朱元璋就找管笔,在伽蓝神的背后写了“发配三千里”几个字。这些都反映了朱元璋不甘于受压迫的性格。
朱元璋为什么叫朱重八?
1个回答2023-11-25 17:01
朱重八是他小时候,土老百姓的名字。他后来夫以妻贵,当了朱公子之后,才取了后来那个文绉绉的名字。朱元璋。字国瑞。
辽阳白塔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6-17 00:33

明隆庆五年(1571年)的《重修辽阳城西广佑寺碑记》,记述该寺有牌楼、山门、钟鼓楼、前殿、大殿、后殿及藏经阁、僧房、都纲司衙门等建筑共计149间,是辽东佛教的活动中心。明代诗人张鏊到辽东曾写诗赞曰:”宝塔雄西寺,黄金铸佛身。”塔北方形高台上的排列有序的石柱础及残砖碎瓦,就是广佑寺的遗址,塔前的药师铜佛,就是广佑寺的遗物。到了清代,寺的规模缩小了,复名白塔寺。1900年义和团曾在此集会,烧了沙俄火车站等建筑,沙俄驻旅顺头领鲍鲁沙特金派哥萨克骑兵北上辽阳镇压义和团,火烧了白塔寺,毁掉了这一古建筑群,仅存白塔耸立于城西,成为辽阳古城饱受劫难的一大见证。

中职学校要上哪些课程?
1个回答2024-06-17 00:33

那要看你比较喜欢哪个专业了,比如烹饪学校他设有西点西餐,烹饪,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考虑一下哦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