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勤政相声

从小树立廉洁勤政思想
1个回答2022-08-27 13:05
上网搜索吗!
有什么勤政廉政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18 23:45
公元前74年,汉昭帝刘弗陵死去。他没有儿子,于是手握朝政大权的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立武帝的曾孙刘询为帝。这就是汉宣帝。 公元前68年,霍光病死。御史大夫魏相根据历史教训和霍氏家族的专权胡为,建议宣帝采取措施,削弱霍氏权力。霍氏对魏相极度怨恨和恐惧,便假借太后命令,准备先杀魏相,然后废掉宣帝。宣帝得知此事后,先发制人,采取行动,将霍氏满门抄斩。 从此以后,汉宣帝亲自处理朝政,振作精神,力图把国家治理得繁荣富强。他直接听取群臣意见,严格考查和要求各级官员;还降低盐价,提倡节约,鼓励发展农业生产。魏相领着百官尽职,很符合汉宣帝的心意。汉宣帝在魏相的配合下,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的有效措施,终于使国家兴旺发达起来。他在位二十五年使已经衰落的西汉王朝出现了中兴的局面。
勤廉与廉洁的区别
1个回答2024-01-14 00:24
在社会主没枯义建设时期正岁,廉吏应具备如下四个基本条件:清廉。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里,枯清洞“清廉”依然是廉吏的第一要素。清廉有两层含义:其一,各级官员的个人及家庭收入是公开和透明的,各种收入和支出具有明确性与合法性;其二,各级官吏的薪傣具有合理性,应达到“清而不苦、廉而不贫”。勤廉。勤就是忠于职守,勤于政务,勤奋敬业,不做“懒官”。
勤俭过年 身边廉洁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1-25 10:06
我身边的廉洁小故事

在我身边,有这样一个人,他位高权重,有很多捞取不义之财的机会,可是,面对送上门来的“外水”,他却断然拒绝。他,就是爸爸的朋友--张叔叔。

张叔叔三十多岁,风华正茂,是龙岗一所高中的领导。每学期快开学时,总会有很多人找到他请他帮忙解决孩子入学的问题。有这样一个叔叔,我从来不担心自己升学的问题,张叔叔那么疼我,难道他还会看着我没有书读吗?

今年春节,爸爸带着我去给张叔叔拜年。一进门,叔叔阿姨忙拉着我问长问短,猛然间阿姨好像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回屋拿了两个大红包递我手上,勉励我好好学习,更上一层楼。过了好久,叔叔阿姨才放开我,让我自己在屋里随便玩,然后他们在客厅里和爸爸聊天。

张叔叔的家又大又漂亮:吊灯是水晶的,电视机是超大液晶的,客厅好像比我们教室还大,还有一小花园,养着好些花花草草,可漂亮了!我玩得正高兴,可爸爸还有事情要离开。叔叔阿姨舍不得我走,我也还没玩够,于是,爸爸说下午来接我。爸爸走后,阿姨出去买菜了,叔叔拉着我的手陪我在客厅里看动画片,突然,门铃响了,叔叔过去开了门,进来一位提着大包小包的中年人,满脸堆笑,一进门不停地拜年,看见我在,立即递上一个大红包,我还没来得及伸手接,叔叔抢先接过红包,回头对我说:“丹丹,进书房玩去,叔叔有事。”这是谁啊?怎么提着那么多东西啊?叔叔怎么不让我收这个红包呢?带着疑惑,我进了书房。可是,我哪有心情玩呀!好奇心促使我把门开了个小缝,躲在门后偷看着。

那人脸上笑得像朵花,他边放手里的大包小袋,边乐呵呵地说:"张主任好,新年好啊!"张叔叔客气地招呼他坐下,边倒茶边问:“您是?”

“朋友,朋友!”那人一边掏烟一边说。

“?”叔叔疑惑地望着他,同时递给茶杯。

那人收回正在掏烟的手,一边道谢一边说:“张主任啊,是这样的,我是……”听完他的话,我明白了,噢,原来是来找叔叔帮忙解决孩子入学问题的家长啊!张叔叔就是厉害啊!我以后的上学也不用愁了!

我满以为叔叔会收下东西,没想到叔叔一听完那位家长的话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他坐直身子,面向家长,顿了顿,说:“家长,您的心情我理解。但是,我不能那样做。”

那位家长似乎想说什么,叔叔制止了他,接着说:“至于纪律、法律这些想必你也明白,那我也就不再多说。咱们单是从孩子这上面来说,没有努力的成绩不好的也上了高中,而努力的成绩好的却上不了,这对别的孩子公平吗?”

那位家长似乎在想张叔叔的话,叔叔又接着说:“再说,如果您的孩子知道不努力也能上高中,她还会努力吗?恐怕以后她做任何事都会投机取巧,不会真正去努力了,对吧?”

叔叔停了停,又说:“更何况,你这是让我犯罪啊!”

那位家长听了张叔叔的话,恍然大悟,十分惭愧,告别叔叔提着自己带来的礼品回家了。

叔叔也教育了我啊!张叔叔,我敬佩您!
主题″廉政文化,廉洁教育″写一篇征文
1个回答2024-03-06 07:12
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洁从政的思想、信仰、知识、行为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社会评价,从根本上反映着一个阶级、一个政党的执政理念、执政目的和执政方式,是廉洁从政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客观反映。廉政文化,有四个基本范畴,一是指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要求,作用于执政者的内心世界,形成廉洁从政的文化动力;二是指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廉洁从政的文化氛围,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用健康向上、追求清廉的文化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三是指各职业阶层的从业人员恪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廉洁自律、奉公守法的职业文化;四是广大人民群众追求公平正义、安定有序、诚信友爱的社会境界在心理上的一种文化反映。廉政文化,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传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勤政廉政故事的图书目录
1个回答2024-01-29 19:09

春秋战国时期
身先群僚——乐喜
不计个人恩怨——蔺相如
伏剑自刎——李离
忠直不迂——晏子
公私分明——解狐
汉朝时期
廉洁自俭——霍去病
法不避亲——刘恒
不徇私情——苏章
王命不从——张释之
直谏诤臣——汲黯
公正京官——赵广汉
教化治民——黄霸
铁面柔心——张敞
“强项令”——董宣
清白遗后——杨震
督察百官廉洁勤政——李膺
厌恶礼贿奢靡之习——羊续
“一钱太守”——刘宠
三国时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父清子廉——胡质 胡威
晋朝时期
持正不挠——刘毅
明鉴勤政——陶侃
笑酌贪泉——吴隐之
北魏时期
辅佐五位帝王施政——高允
唐朝时期
为政清严——李朝隐
敢讲真话的千古诤臣——魏征
廉洁从政——杜暹
奉公终生——李勉
刚正廉洁——刘瞻
忠君为国的三朝廉相——姚崇
宋朝时期
倡廉惩贪——赵匡胤
铁面无私——包拯
无欲则刚——王安石
怒砸箴碑——宗泽
明朝时期
严吏宽民——朱元璋
光明磊落——于谦
五朝廉吏——王翱
一代清官——海瑞
“江南第一家”——“郑义门”
清白世家——董志毅
一生清廉——储罐
清朝时期
省悟洁身——康熙
“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龙
为民谋利——汤斌
“天下第一清官”——张伯行
“难得糊涂”——郑板桥
公明廉威——颜希深
爱石清官——陶澍
禁烟名吏——林则徐
“肥吾民 勿肥吾身”——孙葆田

清政廉洁的诗
2个回答2024-01-05 07:49
诗朗诵《清政廉洁伴君行》
储万江
(安徽省气象学会)
亲爱的朋友、同事们,
在,我们工作的地方,
在,我们生活的家乡,
沉睡着宋朝一位高官,
他的名字流传了1000多年,
他的事迹传颂了数百个春秋,
他,就是我们的合肥老乡包公、包丞相。
他,秉天地正气,公正清廉。
他,被书之史册,为人景仰。
春去寒来,
年际更替,
当,时间老人的脚步跨入21世纪的今天,
当,共和国正以巨人的步伐前进在全面奔小康的征途上,
时代变了,
但是,
人们期盼的
双袖清风、廉洁奉公的好干部、好公务员的愿望
没有改变。
建设一支勤政廉政的公务员队伍,
是国家的需要,
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是社会主义祖国繁荣强盛的需要。
清政廉政,
关系政权根基的稳固,
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的兴旺。
在中国革命的征途中,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
在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在我们中华大地上,
可歌可泣、清政廉政的人物不断涌现——
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
无私无畏勤政廉洁的彭德怀,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执政为民、廉洁奉公的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
还有一心为民、一身清廉的好村官曹发贵,
他们的事迹被人们传颂,
他们的思想闪烁着光芒。
安徽气象人,
观风测雨,
服务社会。
往来春夏秋冬,
迎送阴晴冷暖,
立足于教育,
着眼于防范,
高举廉洁自律、清政廉洁的大旗,
向勤政廉政的模范人物学习,
领导干部“一肩双责”,
筑起不能腐败、不敢腐败、不想腐败的坚强防线,
为安徽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才有了今天这累累硕果,
谱写出一首首动人的篇章,
创造出一项项骄人的业绩。
优质气象服务凯歌高奏,
防灾减灾大显身手,
全国气象部门目标考核,连续9年优秀达标,
文明建设一路高歌,率先建成了全国文明单位,
安徽气象事业蒸蒸日上,大步前进。
我们激动,
我们昂扬。
春风驱走冬天,草原才能变绿,
腊梅抗击严寒,才会开放,
雄鹰搏击狂风,才能自由飞翔,
反腐倡廉常抓不懈,才能使我们“肌体” 健壮。
中国共产党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共产党人是清政廉洁的集合体,
我们是国家的公务员、人民的公仆,
我们深知,
廉洁方能聚人,
律己方能服人,
身正方能带人,
无私方能感人。
我们要,
权为民所用,
利为民所谋,
情为民所系。
我们要,
像蓝天上的白云那样洁净,
像冰山上的雪莲一尘不染。
一身正气,
一生廉洁,
一心为民,
政勤廉政,
防腐倡廉,
从我做起,
从你做起,
从每个公务员做起,
两袖清风走光明大道。
我们的党旗就会更加鲜艳,
我们的政权就会稳如泰山,
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就会更加强盛,
我们的人民就能安居乐业,
我们就能,
在希望的田野上收获丰收的喜悦,
在祖国的大地上书写壮丽的诗章。
求古今中外勤政廉政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1-15 13:23
中国古代勤政廉政小故事 四知先生杨震杨震,字伯起,祖籍弘农华阴,幼丧父,家境贫寒而好学。后承遗志来至弘农(今灵宝),创办“三鳝书院”,教书校书,博学多才,誉为“关西夫子”。50岁及官,升任东莱太守。任间,途经昌邑,县令王密(系杨震推荐做官)为报栽培之恩,揣十斤黄金晚送,震当面回绝。密辩:“黑夜无人知晓!”震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可谓‘四知’!此岂无人知?!”密羞愧,怀金而去。震因获“四知先生”美誉。 棒打送礼 南北朝时,南朝的中书通事舍人顾协,虽位高权重,但为政清廉。他曾说:“送礼纳贿,必然徇情枉法,吏治怎能清明?”有一次,他以前的一位门生因有事相求,送礼向他行贿。顾协怒不可遏,责令将这个门生重打二十大板,赶出了门外。 悬鹅示众 明时,周新担任司法按察使后,一天,有人给他送来一只烤鹅,他坚决不受,但送礼人已经抢先出门了。于是,周新叫家人把烤鹅挂在屋子后面,以后凡是送礼者,他就让家人领着去看那只已经风干了的烤鹅。从此,再没人自讨没趣了。 立檄拒礼 康熙19年,于成龙改任直隶巡抚。大名县县官遵循旧习,在中秋节前给他送了一份“中秋礼”。于成龙严词拒收,还特地颁布了《严禁馈赠檄》,通报了大名县县官的送礼行为,并明令所属官员,今后如果发现逢年私送者,“决不宽恕”。 下劝上廉 金海陵王执政时,刘焕任丘县县尉。任丘县县令是个贪财的人,刘焕遇事就提醒他“收敛贪财之心,少干贪占之事”。这个县令还能听进他的劝告,与刘焕共事期间真的多干实事,不搞贪占。后来,朝廷考核官员时,县令受到奖赏。县令置酒感谢刘焕:“你有廉慎之德,使我获得了奖赏,感谢你的提醒和规劝。” 晏婴一裘 春秋齐景公时,齐国的良相晏婴一生崇尚节俭。他平日粗茶淡饭,妻室只着布衣,从不奢望丝绸。晏婴自己有一狐裘,一直穿了三十年,别人讥笑他,他却泰然处之。景公称赞他勤政廉洁,并赐给他千金之裘,但他却坚辞不接受。
勤劳、俭朴、孝老、廉洁的画
1个回答2024-01-24 14:14
勤劳俭朴包括努力工作的节约用度两个重要方面。勤劳是指勤奋工作,热爱劳动的品质和行为。勤劳表现为自觉积极地参加各种必要有体力劳动的脑力劳动,勤奋工作,吃苦耐劳,忠于职守,重视劳动效率和质量等等。俭朴是珍惜劳动成果,不铺张浪费,不追求奢侈享受,节俭朴朴实的生活作风的行为。
勤劳和俭朴是相辅相成的。勤劳意味着创造劳动成果,俭朴意味着爱惜劳动成果。在民间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老师临终时对两个儿子说:“我辛苦了一生,没什么留你们,我只能给你们兄弟俩留下一块匾。”这块匾分成两半,大儿子拿一块“勤”字,他起早贪黑,拼命劳动,确实收获不少,可他不知道节约,平时大吃大喝,结果家里没有一点积蓄,日子过得很艰苦
和前任永远都有说不完的话
1个回答2024-06-01 00:56
说明你们志趣相投
可谓是知音
但相知未必就可以相爱
太过熟悉
就像是自己的一部分
反而难以擦出爱的火花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