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音何雨采菽

南宫采菽扮演者是谁?
4个回答2022-12-16 07:05
南宫采菽是无罪所著修真小说《剑王朝》中的角色,没有扮演者。
菽水之欢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27 07:04

菽水之欢的意思:奉养父母,使父母欢乐。

【拼音】[ shū shuǐ zhī huān ]

【近义词】菽水承欢

【造句】菽水承欢,一孝能存千古味;糖箫满市,几声吹暖二人心。

菽水之欢的近义词

菽水承欢

【拼音】[ shū shuǐ chéng huān ]

【解释】菽:豆类的总称。承欢:侍奉父母,使之欢喜。指子女尽孝道,供养父母。

【近义词】菽水之欢

菽水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21 22:02
【词目】菽水 【拼音】shū shuǐ 【注音】ㄕㄨ ㄕㄨㄟˇ 【释义】豆与水。指所食唯豆和水,形容生活清苦。语出《礼记·檀弓下》:“ 子路 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 孔子 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后常以“菽水”指晚辈对长辈的供养。 宋 陆游 《湖堤暮归》诗:“俗孝家家供菽水,农勤处处筑陂塘。”明 孔贞运《明兵部尚书节寰袁公(袁可立)墓志铭》:“四方执经者,户履常满,而菽水之供倚办十脡。”
菽水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23 09:12

语出幼学琼林。菽水承欢,菽:豆类的总称;菽水:豆和水,指最平凡的食品;承欢:博取欢心,特指侍奉父母。用豆子和水来奉养父母,博取父母的欢心。意思是身虽贫寒而尽心孝养父母。来自于《礼记·檀弓下》:“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孔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下一句合起来就是用菽水来博取尊亲的欢喜,让老人颐养天年,这是贫穷人家奉养父母的天伦之乐。训以义方,父亲应当教育子女做人的法则规矩,这是贤父爱护儿子的心意。绍箕裘是说继承父辈的事业,才能够昌盛后嗣,把先辈的事业发扬光大,方不辱父母的声名。具庆下是父母都健在的代称;重庆下是祖父母及父母皆在堂的意思。善为子孙计谋,称为燕翼;能继承先贤的子孙叫做象贤。

菽水之欢的意思是什么,出处是哪里?
1个回答2024-03-14 11:35

shū shuǐ zhī huān

成语释义 菽:豆类的总称;菽水:指普通的饮食。指供养父母,使父母欢乐

成语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

感情色彩 中性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奉养父母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近义词 菽水承欢

成语例句

元·高明《琵琶记·蔡宅祝寿》:“入则孝,出则弟,怎离白发之双亲?到不如尽菽水之欢。”

不辨菽麦的意思是什么,出处是哪里?
1个回答2024-01-21 04:15

bù biàn shū mài

成语释义 辨:分清;菽:豆类。分不清豆子和麦子。形容愚昧无知;或指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杜预注:“菽,大豆也。豆麦殊形易别,故以为痴者之候。”

感情色彩 中性

成语结构 动宾式成语

成语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比喻脱离实际,缺乏常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近义词 愚昧无知,目不识丁

反义词 博学多才,学富五车

成语例句

世间也尽有不辨菽麦的人。(郭沫若《银杏》)

成语不辨菽麦?
1个回答2024-01-22 14:40

不辨菽麦

原意指愚昧无知,分不清豆子和麦子。现常用来形容脱离劳动,缺乏实际生产知识。出自《左传·成公十八年》。

不辨菽麦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28 06:04

【解释】:菽:豆子。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麦子。形容愚笨无知。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出自】:《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示例】:世间也尽有~的人。 ◎郭沫若《银杏》【近义词】:愚昧无知、目不识丁、五谷不分【反义词】:博学多才、学富五车【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比喻脱离实际,缺乏常识

辣菽酱怎么做好吃怎么做
1个回答2024-02-16 20:27
用料
红辣椒一斤

西红柿

大蒜
苹果

步骤
1.红辣椒一斤半清洗干净,晾干表面的水分,看这颜色,充满着光泽,多稀罕人啊!
2.切去辣椒的根部。准备一些配料:梨,苹果,大蒜,姜,西红柿。梨和苹果都是我们家乡来的,您也可以用当地的苹果和梨。哦,还有一样最重要的盐没拍。
3.辣椒切段,把所有配料也切成小块,然后扔进粉碎机里打碎。其实最好用那种绞刀,绞出来的辣椒不那么细碎,口感也好。切辣椒时要带上一次性手套,防止辣手。
三字经中的稻粱菽,麦黍稷中的菽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2-27 08:05
黍根本不是玉米,是黍子黄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