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于谦相声

王守仁是谁?王守仁思想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08 19:04

  肖像

  王守仁一生博闻多识,是有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其最有名的成就莫过于集陆王心学之大成于一身。这个我们在历史书上已经有所了解了。王守仁的思想是怎样的?

  王守仁是谁

  王守仁即,生于公元1472年,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王守仁乃浙江绍兴府人士,出生于家境显赫之家,自幼便熟读诗书展示出非凡的智慧。其父母为其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便从余姚搬迁至山水之乡的绍兴。王守仁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十二岁初入私塾便能与老师辩论天下大事,畅谈国家时政,感怀人事。在私塾期间发奋刻苦,随后更是第一次会试便中举人虽几次与状元之位擦肩而过,但在二十七岁那年高中进士,任刑部主事,后官至为两广总督,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朝廷中流砥柱。本该是胸怀天下,励志图志之时却接连遭到朝廷的贬斥。虽晚年复起,但迟迟暮年有心却无力再为朝廷出谋划策。   因仕途受阻,王守仁便开始一心悟道,领悟儒家心学之道,广收教徒进行讲学。他主张“致良知”、“知行合一”且反对的格物致知论,认为格物致知剥夺了人的天性且过于繁琐。   纵观阳明先生的一生,于国,他问为朝廷出谋划策,以国家兴衰天下兴亡为己任;于学,他继承发展心学,使得心学成为明朝的主流学说之一,更是使心学一派远传海外;于己,他的一生笔耕不缀,文学著作众多且文采斐然,并将心学的奥秘融入自己书法之中,已然无愧于心。

  王守仁思想

  被后世尊称为阳明先生和王文成公的王守仁,他将前人关于心学的学说进行了进一步的整合发展并结合了禅学的精华部分,从而产生了心学,一个比前两者更加细致完整的学说。这一学说是相对于朱熹的理学而存在的。   王守仁心学的中心思想便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这两部分内容。“致良知”就是指一个人可以不必在意外物,只要能够遵从自己的内心的道德标准即可。“良知”不仅仅是指自身内心的思想道德,更是指天理。王守仁认为每一个人又都良知的存在,理就存在每一个人的心中。而“知行合一”则是指知要与行相互依存,两者不可分离。“知”是指认知,知善知恶知万物。“行”则是一个人在“知”的基础上保留善去除恶。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一个人的内心之中有关于某一种事物善恶的认知,那么他就会遵循自己内心的认知,将行动付诸实践。假如一个人并没有将其的心中的认知付诸于行动,那么简单来说就是他并没有达到王守仁所说的“知行合一”。从该方面上可以表明知在行中,行中有知。而“致良知”则是“知行合一”的前提条件,“知行合一”又是“致良知”的准则,两者不能相互独立而存在的。   王守仁思想的独特之处在于有没分离知与行两者的关系,认为只要两者相结合才会是一个完整的存在,这也是其思想成为明代主流思想之一的重要因素。即使是在现今的社会里,心学对我们认识自我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谦恭仁厚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23 17:12
程门立雪

远在北宋时期,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他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曾就学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门下.程颢死后,又将杨时
推荐到其弟程颐门下,在洛阳伊川所建的伊川书院中求学.
杨时那时已四十多岁,学问也相当高,但他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尊师敬友,深得程颐的喜爱,被程颐视为得意门生,得其真传.
一天,杨时同一起学习的游酢向程颐请求学问,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杨时便劝告游酢不要惊醒老师,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
醒来.一会儿,天飘起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游酢实在冻的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阻拦住了.
直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从此,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
之后,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且形成独家学派,世称“龟山先生”.
后人便用“程门立雪”这个典故,来赞扬那些求学师门,诚心专志,尊师重道的学子.
小学四年级演讲稿 【把谦让带给社会把仁爱带给他人】 怎么写 急求
1个回答2024-01-28 02:21
谦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做人的境界。学会谦让,尝试谦让,在谦让中学会生活,学会生存,那么,你会慢慢领略到:其实,谦让也是福。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学会在什么时候谦让,怎样谦让,这是一门艺术!孔融让梨的故事,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今天,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所宣扬的那种“谦让”的传统道德,那种“牺牲”的精神,遇到了商品经济大潮中竞争、交换等价值观念的挑战。在今天,这也是理所当然的。试想:在激烈的竞争面前,是谦让还是勇敢面对?这的确是对每一个人的灵魂的考验。



我们说,在今天,道德并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外在的规范来对人进行各种各样的约束,更为重要的是,道德应该成为每一个自主的人发展的内在需要。换句话说,道德的主要作用并不在于约束,更在在于促进自主的人的发展。如果我们把那些传统的道德,仅仅看作为一种约束,一种对自己的自我发展的约束。那么,我们可以说,宁愿不要那样的约束。



再来看看需要不需要“谦让”“牺牲”之类的道德规范吧。



我们只能说,一些传统的东西,在今天虽然有它的存在价值,但我们不是在完完全全,原样原样的状态下来保持和发扬的。如果我们今天仍然一味得拘泥于孔融让梨式的 “ 谦让 ” 与 “ 牺牲 ” ,那我们就恐怕会被它所束缚,我们的手脚就会被它所捆住,我们就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比如,今天的大中专毕业生,在面对有限的各种岗位时,就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尤其是当几个人竞争一个岗位的时候,如果仍然象孔融当年那样,把岗位让给他人,自己再去另外的地方寻找,那你恐怕永远也会处在岗位的寻找之中。以这种保守的态度去“谦让”,去“牺牲”,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是一种迂腐的行为。



从自己本人来说,那无疑可能会失去了一个发展自己的机会,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这样的“谦让”,这样的“牺牲”是不值得的。相反,如果勇敢面对,凭自己的真才实学,在激烈的竞争中,击败了对手,顺利地拿到了 “ 入场券 ” ,那才是我们今天所需要的道德和素质。



而在另一些场合,在另一些领域,“谦让”与“牺牲”,则会赢来他人赞许的目光。这主要是指在日常生活的领域。在日常生活当中,与他人交往,与他人打交道的时候,有时候,“谦让”与“牺牲”就是一种美德。比如在公共汽车上,给老人、病人,给抱小孩的乘客让座,这是大家所公认的美德。在家庭生活中,小孩如果眼睛里只有自己,把什么东西都占为己有,往往会被大人所诟病,所指责。



所以,在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语中,孔融让梨永远不会过时。我们所需要提醒孩子的是,不要过分的拘泥于这些传统的道德,心目中应该既有自己,也有他人。一味的“孔融让梨”,那是只有他人而惟独没有自己的体现,就会失去了自我,失去了机遇,对自己的成长与发展不利;一味的以自己为中心,什么时候都把自己的个人利益放在首位,目中无人,“拔一毫利天下而不为”,那是自私的表现。这应该是我们当前学校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过分地局限于“孔融让梨”式的道德教育,主张“谦让”,提倡“牺牲”,倡导“毫无利己,专门利人”,结果,我们却培养了一批道德上的“两面人”:在老师面前,在家长面前,可能规规矩矩,一旦走出了校门、家门,可能就是另一副面孔了。



当然,话也得说回来,如果我们培养的人,个个都是虎狼之心,只懂得竞争,那对社会也是一种危害。



所以,我们当前的学校教育,就是应该教育孩子:该“谦让”时才“谦让”,学会谦让的艺术!
王守仁的一生
1个回答2024-01-29 18:09
王阳明於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九月三十日亥时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官宦世家,其远祖为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其父王华,成化十七年(1481年)状元,后官至南京吏部尚书。据《年谱》记载,他出生前夕祖母梦见有人从云中送子来,梦醒时王阳明刚好出生,祖父便为他起名叫王云,乡中人亦称其降生处为瑞云楼。然而,他到了五岁还不会说话,一天一位高僧经过,抚摸他的头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意指他的名字“云”道破了他出生的秘密。其祖父恍然醒悟,遂更其名为守仁,此后他便开口说话了。这个故事有点神话色彩,但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他幼年时并未显示出聪慧和才华。

他十岁时,父亲高中状元,王阳明随父赴京,路过金山寺时,他父亲与朋友聚会,在酒宴上有人提议做诗咏金山寺,大家还在苦思冥想,王阳明已先一步完成:“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玉萧吹彻洞龙眠。”四座无不惊叹,又让他做一首赋蔽月山房诗,王阳明随口诵出:“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於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表现出非凡的想象能力和深厚的文化素养。

十一、二岁在京师念书时,他问塾师“何谓第一等事?”老师说“只有读书获取科举名第”,他当时说:“第一等事恐怕不是读书登第,应该是读书学做圣贤”。尽管如此,他从年少时代起就从不循规蹈矩,所有记载都说他自少“豪迈不羁”。如13岁丧母后,继母待他不好,他竟买通巫婆捉弄其继母,使得她从此善待他。他学习并非十分用功,常常率同伴做军事游戏。年轻时他出游边关,练习骑马射箭,博览各种兵法秘笈,遇到宾客常用果核摆列阵法作为游戏。
王守仁心外无物出自哪里?
1个回答2024-01-18 18:35
你未看此花时,此岩凯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王阳明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晚年爱越城东南二十里之会稽山阳明洞,筑室以居,自号阳明子,学者乃称阳明先生。王阳明继承了陆九渊的“心学”思想,并发扬光大,成为中国哲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代表作是以其语录和论学书信为主要内容的《传习录》

王阳明继承了程颢和陆九渊的心学传统,并在陆九渊的基础上进一步批判了朱熹的理学。《传习录》中的思想明显地表现了这些立场和观点。王阳明批评朱熹的修养方法是去心外求理、求外事外物之合天理与至善。烂凳王阳明认为“至善是心之本体”,“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他对《大学》的解释与朱熹迥异。朱子认为《大学》之“格物致知”是要求学子通过认识外物最终明了人心之“全体大用”。王阳明认为“格物”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知”是人心本有的,不是认识了外物才有的。这个知是“良知”。他说:“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粗历唤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

上面这句名言出自《传习录》。据说一次王阳明与朋友同游南镇,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散文家余秋雨在《王阳明法书集》的序言中写道:“倘若把中国历史上集大成式的哲学家缩小到最低限度,也一定少不了王阳明(守仁)的名字。由于他的哲学思想高超、警策、简明,又由于他的人生经历曲折、奇特、宏富,他在中国文化领域的知名度是其他许多哲学家无法比拟的。“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到宋明理学,叠起一座高峰,比之汉唐绎学的理论思辩方面,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而阳明之学则是中国儒家的最后一个高峰,并成为近世启蒙思想的先导。梁启超称王阳明“是一个豪杰之士”,是因为他在程朱理学笼罩一统天下,以极大的勇气,挺身而出,用“心即理”的学说之与抗衡,以“知行合一”理论戳穿了那些道貌岸然的理学家。他的新说,对当时社会,“像打一药针一般,令人兴奋”,“吐出很大光芒”。

王阳明的这一观点像极了上面贝克莱的观点——存在即被感知。看见花时,感觉到了,花就存在;没有看见时,感觉不到,花就不存在。但是,两个人还是有所区别的:贝克莱是要通过“存在即被感知”这句名言解决认识论问题,到最后,为了保证物的存在,贝克莱还不得不搬出了上帝来保证外物的存在。王阳明不同,其“心外无物”说的是意义问题,和维特根斯坦的“世界的意义在世界之外”近似。也就是说,“心外无物”是指心乃生发意义的源泉,不致“良知”,外在世界尽管五彩缤纷,但对我毫无意义可言。就当你未见到那个美丽的女子时,在你心中那个人便根本不存在,只有你见到她,那美丽才会呈现于你眼前,于你而言才会具有意义。先生说致良知,良知在于我们的本心,与龙场悟道一样,你未见龙场之时,世界于你只是狭小的周围一圈,当你来到深山自然之中,心会变得与自然一样广阔,便能窥见更多的真理。
“王守仁”简介。
1个回答2024-02-23 17:04
一、简介
王守仁(1472~1528),中国明代最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军事家、文学家。
字伯安,浙江余姚人。
自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

二、生平
王守仁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11岁前在祖父王伦培养下成长。后随父亲王华到北京任所,一度热心骑射,继又研习兵法。18岁时在回余姚的途中拜访程朱派学者娄谅(1422~1491),娄谅向他介绍了朱熹的格物说和圣人可学而至的思想,使他很受启发。21岁中乡试,遍读朱熹著作。28岁中进士,任职于工部,后又担任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
正德元年(1506)武宗朱厚照继位,太监刘瑾弄权,王守仁因抗疏救援戴铣等人,称刘等为权奸,被刘瑾廷杖,后系狱,不久贬谪为贵州龙场驿丞。正德三年时他发生重要的思想转变,以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于是突破朱熹格物穷理的格物致知说,认为所谓理就是人的心理,并在当地建立龙冈书院。

三、哲学思想
王守仁在许多重要观点上都与朱熹对立。朱熹将《大学》一书分为经传,并补写格物致知传;王守仁则认为原无经传可分,更无经传可补。朱熹重视“格物致知”,把它置于“诚意”之先;王守仁则认为格致本于诚意,以诚意为主。朱熹将心与理析而为二,把知与行分离开来;王守仁则主张心与理一,知与行合。朱熹以格物为穷理,注重外界一事一物之理,要求对经典的一字一句细心理会;王守仁则认为朱熹这种方法是务外遗内、博而寡要,他以格物为正心,要求发挥良知的作用,以良知为评判事理的标准和解释经典的根据。他们虽然都反对佛老的虚玄和管商的功利,但王守仁认为朱熹的思想琐屑支离,不足以驳倒佛老管商。王守仁的思想与陆九渊接近。他们都在根本观点上强调心与理一,在方法上要求简易直截,但王守仁的思想并非直接继承于陆九渊。他的格物致知说、知行合一说和致良知说,不但与朱熹的思想相对立,也与陆九渊的学说不同。
王守仁的画像
1个回答2024-04-02 03:11
王守仁就是王阳明吧,不知道你想要的是不是这张
王守仁是什么人物?简单点
1个回答2023-01-02 03:47
明代陆王心学集大成者
要关于王守仁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18 21:57
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生于明朝,世称阳明先生。他曾用程朱理学中朱熹所说的方法来追求理,在竹林中呆了五天,后来失败,创造了”致良知“的方法来追求理。
课本上的,看过的话请无视我
王守仁
1个回答2024-02-13 07:02


(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