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社传承相声非遗

德云社演员师承关系
1个回答2024-02-02 02:44
◆德字辈(第八代)◆



〖郭德纲〗 



  郭德纲1973年生于天津,自幼酷爱民间艺术。    



  8岁投身艺坛,先拜评书前辈高庆海学习评书,后曾跟随相声名家常宝丰学相声,曾受到许多相声名家的指点、传授。其间又潜心学习了京剧、评剧、河北梆子等剧种,辗转于梨园,工文丑、工铜锤,对丰富自己的相声表演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多种艺术形式的借鉴,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他技艺全面,成为青年相声演员中的佼佼者。2004年拜师相声艺术家侯耀文。他现居北京,在北京德云社相声团体发掘上演了一些已不多见的传统相声,上演节目达六百余段,深受京津相声迷喜爱。除在此之外,郭德纲还是安徽卫视《剧风行动》主持人,可谓全面发展。



    现一般与于谦搭档,也有和李菁、王文林、张文顺、王月波搭档的时候。经常上演的节目有:对口相声《我这一辈子》、《西征梦》、《我要幸福》、《论梦》、《梦中婚》、《论50年相声之现状》等。长篇单口评书《丑娘娘》、《聊斋系列》《大话刘罗锅》等。太平歌词《鹬蚌相争》《孙庞斗智》等。并与刘刚合唱了单曲《刚刚好》



〖于谦〗



  1982年考入北京市戏曲学校相声班学艺,在校期间曾跟随相声名家王世臣、罗荣寿、高凤山、赵世忠学习。1985年拜师石富宽先生。 



  1995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影视导演系大专班。参加诸多影视作品拍摄,代表作品《九九归一》《天下第一丑》《人虫》《新刀马旦》等,并于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及地方台的长期栏目中担任节目编导及主持人。 



〖李菁〗 



  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快板艺术委员会委员,15岁师从快板书艺术家梁厚民先生,曾获全国第二届快板艺术大赛一等奖。后拜金文声先生为师,进修评书艺术。经常上演的曲目有《雌雄剑》、《武松打店》、《学四相》、《汾河湾》、《四大名旦》、《四大须生》、《羊上树》等。在“2005年北京相声小品大赛”中与何云伟合作凭借《我要幸福》一举夺得相声专业组一等奖。中央电视台《旧闻新读》节目主持人。现与何云伟搭档。



〖徐德亮〗

     北大中文系学生。自幼跟随单弦前辈蔡芳、赵俊良诸先生学丹弦,跟随京韵名家白奉霖先生学习少白派京韵大鼓。2002年拜张文顺先生为师。整理上演了一批诸如《西江月》、《进化论》、《安得广厦千万间》、《穷不怕智斗假仁义》等文学性强的节目,自成风格。  



〖张德武〗 



  自幼酷爱曲艺,有多年演出经验,拜北京相声名家张文顺先生为师,擅使文哏,柳活节目。  



〖高峰〗



  师承相声名家范振钰先生,勤奋好学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捧逗俱佳。并跟随金文声先生学习王派快板表演。  



〖史爱东〗



  现年37岁,师从梁厚民先生学习快板书,很好的继承了师傅的代表段子,如《酒迷》、《隐身草》等。后期学习相声捧哏,与孔云龙合作,颇受好评。 
如何传承非遗活力?
1个回答2024-02-24 15:56

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夕,文化和旅游部确定并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1082人。从2006年我国开始实施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制度以来,我国已有3068人获得认定。

除了逐步建立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制度外,这些年,我国以保护传承的实践、能力、环境为着力点,不断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水平。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进行抢救性保护,启动实施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工程。目前已对839位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了抢救性记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孕育发展的环境进行整体性保护,设立了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各省区市共设立了146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努力实现“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建设目标。

不少地方传统工艺产品的设计、制作水平和整体品质显著提高,产品门类品种和功能用途更加贴近当代审美和生活需求,越来越广泛地进入大众消费市场。这不仅帮助传承人提高了收入水平,也让更多的普通人爱上了非遗产品。来源:央广

你从非遗传承人身上学到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1-29 23:40
学习坚韧的传承精神和不断进去的创新精神
让青少年了解传统文化,跟着传承人去感受非遗技艺、锻炼动手能力。同时,也可以从传承人身上学习坚韧的传承精神和不断进去的创新精神。
郭德纲的儿子不想继承德云社,那么谁才是最合适的继承者?
1个回答2024-03-05 15:24
郭德纲现在并没有退出相声界,所以现在说继承者的问题还是过于早的。
德云社西河师承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09-13 17:56
西河门就算西河大鼓,可以近似理解为评书,但其实西河大鼓和评书是两个不一样的曲艺形式。评书是单凭一张嘴,西河大鼓是说一段唱一段交叉着来。现在观众所熟知的很多评书大家,比如田连元先生和单田芳先生,其实都是西河门的艺人,再有就是马岐和金文声两位老爷子,也是西河门的艺人
什么是非遗传承人
1个回答2022-07-25 18:3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非遗传承有哪些
1个回答2023-11-28 17:44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皮影戏、侗族大歌、古琴等等。

1、皮影戏

皮影戏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被老北京人称为“驴皮影戏”。原名“皮影戏”或“灯笼戏”,是用动物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用蜡烛或烈酒等光源照射,表演故事的一种民间戏剧。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如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在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1986年,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贵州黎平侗族大歌一经亮相,技惊四座,被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

3、古琴

古琴是最古老、最纯正的传统乐器。古琴音乐是中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有着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古代,它被称为“秦”,还有其他的名字,如“四通”和“姚琴”。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是很重大的,因为它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都是一些与民族文化国家文化相关的东西,所以说这些东西它代表了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特征,可以说是很有代表意义的很多地方其实都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

大学老师能申请非遗传承人么吗
1个回答2024-01-30 16:02
大学老师能申请非遗传承人。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成为非遗传承人的条件包括长期从事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践,熟练掌握其传承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知识和核心技艺。
吕剧的非遗传承
1个回答2024-02-27 05:32

吕剧由山东最主要的曲艺形式山东琴书发展而来,风格质朴清新,最能代表山东风格,也体现了华北、东北农民的朴素特点,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曾与京剧、豫剧、越剧、评剧、黄梅戏、秦腔、川剧并称为“中国八大戏曲剧种”。央视电视指南《数字飙榜》栏目盘点的中国十大经典戏曲种类分别是,京剧、豫剧、评剧、越剧、昆曲、曲剧、黄梅戏、吕剧、越调、沪剧。
2008年,吕剧被文化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戏曲学院于2014年排演了吕剧《苦菜花》,获得广泛好评。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郎咸芬、李岱江、林建华、李渔、王永昌、马常委、杜瑞杰。 吕剧在山东省传承情况较好。省文化厅非遗处姜慧表示,山东目前能够经常性演出剧种23个,除吕剧外,都属于濒危剧种。 山东省积极组织“吕剧华夏行”、“吕剧艺术节”、“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等活动,实施吕剧艺术振兴工程,组织《看大戏》栏目的制作。
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郎咸芬、李岱江、林建华、李渔、王永昌、马常委、杜瑞杰、李萍、高静、胡静华、李肖江、董家岭、焦黎、栾胜利、苏智。 吕剧广泛流传于苏北地区,根植于清末民初时期, 已列入江苏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作《李二嫂改嫁》、《姊妹易嫁》、《借年》、《五九看柳》、《山乡情》、《草莓扣》、《称爹》等。2015年,江苏省演艺集团东海吕剧团排演的《没掀开的红盖头》获得中国戏曲学会奖。
江苏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许素平 吕剧是“闯关东”文化的代表,是中原文化与关东文化相交融,孕育的具有多元文化内涵的新型传统戏曲表演艺术。已被吉林省通化市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在积极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一代传承人:清朝末年,柳河县凉水河子镇山东广饶移民李万良;
第二代传承人:20世纪30年代,李万良将演唱技艺传给女婿李秀山;
第三代传承人:1960年通化专区青年吕剧团成立,老艺人李秀山收下周桂芳、付宏娟、王延武等人为徒;
第四代传承人:70年代,冯仁智、金太石;
第五代传承人:80年代,王焕娥、孟凡志、马世海、刘兴波;
第六代传承人:90年代,李强、何新丽、于静丽、付明。

省级非遗传承人名单
1个回答2024-03-15 09:44
丁兰英、马依热古丽·塔依热洪、王晓燕等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非遗领域的策展人、企业家、艺术家,非遗管理者等100人成为正式候选人。
由文化毕兄和旅游部非遗司指导、光明日报社主办、光明网承办的2022“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雹肆选宣传活动,21日在京公布了2022“中国非遗年度手肆袭人物”100人候选名单。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