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张居正评书全集

张居正是哪朝人
1个回答2022-09-16 13:23
明朝人了啦 ~
明朝张居正的简介
1个回答2024-04-21 07:10
概况

[编辑本段]



生辰:1525年5月24日农历5.03

忌日:1582年7月09日农历6.20

张居正,汉族,字叔大,少名白圭,号太岳,谥号“文忠”,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又称张江陵。明代政治家,改革家。史上最优秀的首辅,最好的政治家。



5岁入学,7岁能通六经大义,12岁考 中了秀才,13岁时就参加了乡试,写了一篇非常漂亮的文章,只因湖广巡抚顾辚有意让张居正多磨练几年,才未中举。16岁中了举人,23岁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由编修官至侍讲学士令翰林事。隆庆元年(1567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隆庆时与高拱并为宰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万历初年,与宦官冯保合谋逐高拱,代为首辅。当时明神宗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居正主持裁决,前后当国10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收到一定成效。他清查地主隐瞒的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改变赋税制度,使明朝政府的财政状况有所改善;用名将戚继光、李成梁等练兵,加强北部边防,整饬边镇防务;用潘季驯主持浚治黄淮,亦颇有成效。万历十年(1582年)卒,赠上柱国,谥文忠。死后不久即被宦官张诚及守旧官僚所攻讦,籍其家;至天启时方恢复名誉。著有《张太岳集》、《书经直解》等。
如何评价明朝首辅张居正
1个回答2022-12-22 17:21
海瑞曾经评价张居正是“工于谋国,拙于谋身”,也许就是对张居正跌宕起伏一生的最好的写照吧。
张居正生前身后地位的变化留给后人的启示就是,但凡推行改革者,首先必须自己本身过硬,并且具备调和鼎鼐,处理复杂人事和利益关系的能力。
明朝那些事儿中的一些人物赏析,评价。初二水平(除于谦,张居正,王明阳)?
1个回答2024-01-29 09:34

朱厚照,被称作明朝三百年中最能闹的一位皇帝。他贪图享乐,宠八虎,建造豹房。自称威武大将军。偷偷跑出国界。但是他并不昏庸,他在朝廷中政事听李东阳等贤臣的,应州大捷中表现了出色的军事才能。面对固执的大臣和对自己刻薄 的建议只是一笑了之。他不信佛教思想“今生痛苦,来世享乐”而是信王守仁的观点“我们要为自己活着”。他不爱皇位,只求自由。他追求自由平等,认为人人都是平等的,没有尊卑之分。

明朝张居正的生平事迹
1个回答2024-02-29 21:50
公元1525年张居正出生于湖广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他的祖先是朱元璋打天下时的士兵,祖父张镇在辽王府当护卫,父亲张文明一辈子只是一个秀才。而张居正从小就天资过人,加上好学不倦,十二岁时就中了秀才,二十二岁时又考上进士,从此踏上从政之路。



明代并没有宰相的职位,仅由内阁大学士中,找出一位资深者称做“首辅”。首辅十分受皇帝的礼遇与信任,权力很大,所以有很多人抢着做。而张居正初入仕时,正是严嵩和夏言争做首辅的时候。张居正拜徐阶为师,眼见严嵩担任首辅败坏朝政,就上奏本请皇上实行改革。可是皇帝并没有理会张居正所上的奏本,张居正只好告病请假回江陵。



三年后,穆宗即位,严嵩下台,任用徐阶为首辅。张居正立刻被提拔进入内阁,他和高拱一起合作,开始提拔人才、整顿吏治、平反冤狱、收拾人心。因为张居正做事踏实,徐阶就派张居正承担起边防重任,于是他就重用老将李成梁、王崇古镇守辽东,再调谭纶、戚继光加强边防,使得来犯的敌人都无功而返。

公元1572年,穆宗驾崩,张居正得到皇太后的支持辅佐少帝,并且有司礼监太监冯保的合作,得以大权在握,从事大改革,施展福国利民的愿望。



首先,张居正昭告百官:六部、六科采用“考成法”,京官、地方官定期考核。只要有法令订定就一定施行,而且赏罚分明,凡是征税粮不足九成,一律处罚。接下来又责由吏部将不管事的闲员,全部裁弃,因此确定行政系统的施行,进而澄清吏治。



接下来,张居正又推行“一条鞭法”简化赋役,因为明朝的税制除了田赋之外,还有徭役,项目之多常造成民众的不便,更给了许多土绅劣豪假公济私的机会。一条鞭法恰可以挽救这个缺失。因为张居正将赋役化繁为简:差役合并、役归于地;又清丈全国土地,依田亩多寡征税,官收官磅。这样一来,不仅百姓觉得很便利,逃税者也大大减少,增加国家不少税收。



此外,他又治理黄河、淮河,消弭水患,使得衰败的政治日有起色。但是因为为国辛劳成疾,于公元1582年病逝,享年五十八岁,追谥文忠。



张居正的改革使国家财政状况得到改善,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改革也遭到官僚地主的强烈反对。死后为宦官张诚及守旧官僚所攻讦,籍其家。天启时,恢复名誉,予葬祭。有《张太岳集》、《书经直解》等。
大明王朝动画评书是谁说的
1个回答2024-02-02 03:40
小马,马长辉。

马长辉是一个身高一米五五、双腿残疾、靠双拐行走的农村青年。从农村到城市里闯世界,他没有靠山、没有资本,有的只是一双粗糙有力的大手与简单的修鞋技术。他在城里的日子越过越艰辛,最后甚至到了食不果腹的地步。
在饥饿的驱使下,他想到了乞讨。可就在他准备去接受别人的施舍时,似乎从施舍者的眼光里看到了什么,便毅然放弃了乞讨,又重新坐回到修鞋摊前。
他决定学说评书,以此招揽顾客。经过努力,他学说单田芳先生的评书到了惟妙惟肖的地步。有活的时候,他干活;没活的时候,他就免费为大家说评书。很快,他的生意好了起来。他的修鞋摊成为当地群众消闲的好去处,他也成为当地的一个名人。
如今他不但开起了修鞋连锁店,还先后帮助十余名残疾青年及下岗职工开了修鞋铺。许多残疾人以他为偶像,慕名找他学修鞋技术。他成了“沈阳市十大杰出青年”候选人。
求关于“明朝”的评书
1个回答2024-02-04 11:13
单田芳评书《燕王扫北》 单田芳评书《明英烈》单田芳评书《大明英烈》
单田芳评书《大明演义》 大明演义它是由: 明英烈 大明英烈 燕王扫北 这三部书剪接而成。
单田芳评书《洪武剑侠图》 单田芳评书《明末遗恨》单田芳评书《努尔哈赤》
刘兰芳评书《朱元璋演义》刘兰芳评书《五凤朝阳刀》 刘兰芳评书《风尘侠义图》
刘兰芳评书《洪武大帝》
田连元评书海青天
张少佐评书《龙宝山》 张少佐评书《大明剑侠》
曹灿评书《饮马流花河》
田战义评书《李自成》
动画大评书明朝那些事儿是谁讲的
1个回答2024-01-30 17:22
《明朝那些事儿》
作者:当年明月(石悦)
播讲:孙一(版);刘继同(版)
动画大评书明朝那些事儿是谁讲的
1个回答2024-03-04 12:48
《明朝那些事儿》

作者:当年明月(石悦)

播讲:孙一(版);刘继同(版)
江朝宗的人物故居
1个回答2024-04-09 22:10

江朝宗故居位于南湾子胡同1号。南湾子胡同属东城区东华门地区,是南河沿大街路西从南往北数的第二条胡同。清乾隆时称“湾子胡同”,宣统时称“南湾子”,1949年称“南湾子胡同”,因胡同曲折而得名。胡同原来的长度为400多米,走向是:东起南河沿大街,西行北拐西折至南池子大街。1965年整顿地名时,将胡同北拐西折的一段划出,称“北湾子胡同”;将胡同南侧的“小井胡同”、“官豆腐房胡同”并入,胡同的走向变成东起南河沿大街,西行南拐通“菖蒲河沿”,长度约250米。胡同向南已经堵死,向北尚通“北湾子胡同”,长度仅剩下百十来米。
南湾子胡同1号(包括1号旁门),旧时的门牌是南湾子13号,在胡同东段北侧,坐北朝南。据房屋档案记载:宅院东起胡同东口,西至胡同向北拐弯处,一排临街倒座南房横贯东西,建有两座朝南的广亮大门【广亮大门,是北京四合院中等级最高的宅门,是具有相当品级的官宦人家采用的宅门形式。】;建筑格局是内部相连的3个宅院,东院为二进,中院为四进,西院为三进。整座建筑占地2724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669平方米,有房屋游廊149.5间,其中瓦房38间、带廊瓦房22间、游廊8间,西院建有楼房35间,其余为平顶房屋。
南湾子13号原为北洋军阀重要人物江朝宗的房产。一因江朝宗在北京城内房产不止一处,计有:乃兹府10号、学院胡同9号、北河沿大街40号、南河沿大街19号、粉子胡同3号、金钩胡同甲19号、官豆腐房8号、冰窖胡同4号、三座门大街14号、东四七条2号(以上均为旧门牌),在诸多房产中此宅规模最大、规制最高;二因江朝宗生前长期在此居住,死后又在此宅发丧。因此,人们习惯将南湾子13号叫作“江朝宗本宅”。
北平沦陷期间,江朝宗投降日寇,当了汉奸。抗日战争胜利后,政府清理查抄敌逆财产,南湾子13号在清理查抄范围之内,后成为机关办公用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市房管局、北京市国土局曾在此办公。20世纪80年代,拆除南湾子胡同1号的倒座南房和院内一些建筑,建成一座灰色清水墙体【清水墙体,是不用装饰的整砖墙体。】的四层办公楼,院内大致格局未变,西院的楼房完整保留,是《北京房地产》杂志编辑部的办公用房。
南湾子胡同1号正在改建成为“北京香江戴斯酒店”。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