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配音练习专辑

童趣练习题
1个回答2024-02-22 14:52
(一)第1段



1、“明察”、“细察”是两个关键词语,意思是观察敏锐仔细,才能获得“物外之趣”。



2、作者观察本领高超的句子: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3、写作者观察习惯的句子: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4、写作者观察收获的句子:故时有物外之趣。



5、写作者儿时视力极好,又能观察入微的句子: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6、写作者幼时观察事物的癖好的句子: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7、写作者观察有所发现的句子:故时有物外之趣。



8、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故时有物外之趣。主旨词:物外之趣。



9、第一段中统领全文的一个词语是:物外之趣。



10、“我”能得到许多闲情之趣的原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11、点明时间的一个词语是:童稚时。



12、余忆童稚时的特异之处是: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13、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总领全文,点明中心。



14、明察秋毫:在文中形容视力极佳。



15、“张目对日,明察秋毫”两句是(夸张)地写作者幼年时(视力敏锐),又表现孩子的(天真、稚气)。



16、作者善于观察,常得到怎样的妙处?故时有物外之趣



(二)第2-4段



1、运用夸张,写蚊子叫声的句子:夏蚊成雷。



2、写作者观察夏蚊时,产生奇异想象的句子:“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 则或千或百, 果然鹤也”,“作青云白鹤观, 果如鹤唳云端”。



3、第二段所记之趣源自于:夏蚊成雷。



4、第二段中点明所写内容属想象的一个词语是:私拟作。



5、儿时将蚊飞烟中比作鹤唳云端,你觉得这样的联想有何依据?



外形相似:有长足,有双翼;动作相似:都会飞;环境相似:有烟缭绕,像白云悠悠。



6、第二段最能体现“趣”的句子:为之怡然称快。



7、把蚊比作鹤时,作者写自己入神的语句: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8、文中“昂首观之”的内容有: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9、写观蚊所感的句子:为之怡然称快。



10、第3段中写作者幼时视小为大,胸有丘壑的“神游”之乐的句子:



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11、第3段中作者描写的“物外之趣”的句子是什么?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12、第三段写作者幼时观察景物的地点是: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观察的方式是:蹲其身,使与台齐;观察的所得感受是: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13、观察二虫斗时,虾蟆搅局,我的第一反应是:



不觉呀然一惊;接着的举动是: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4、找出第三段中和“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相照应的句子是:



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15、第四段中与课文首句相照应的句子:余年幼。



16、第四段中,具体表达“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句子: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17、第四段中“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从中可以看出幼年沈复有哪些特点?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1)表现了对吞食小虫的虾蟆的厌恶和痛恨之情。(2)充满童趣,而且善良,爱惜生灵。(3)是个天真,正直、善良、可爱的孩子。



七、解释词语



1、余忆童趣时:时候 故时有物外之趣:常常



2、昂首观之:看 作青云白鹤观:景观



3、明察秋毫:看到,看清 必细察其纹理:观察



4、项为之强:因为。 以丛草为林:当作。



5、定神细视:精神。 神游其中:感受、想像。



6、徐喷以烟:介词,用。 以丛草为林:介词,把。



7、物外之趣:助词,的 昂首观之:代词,它,指蚊子
童趣的练习题
1个回答2024-02-22 15:14
一、基础部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题。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_______,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__________________,心之所向,则或_________,_________;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为加点字注音。
怡然称快: 庞然大物:
癞虾蟆: 项为之强:
2.上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3.为文章的空白处填上原文。
4.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昂首观之:
怡然自得:
素帐:
方出神:
鞭数十:
驱之别院:
5.翻译句子。
(1)又留蚊于素帐中。
(2)以丛草为林。
6.作者回忆了童年哪几件趣事?
7.作者幼时为什么会“时有物外之趣”?
8.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富有情趣的句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9.请从文中找出几个成语。
有谁可以推荐些专门用来练习听写的书啊??
1个回答2024-03-01 22:31
专业四级的话听《空中英语教室》是不是有点简单

我建议你用更高一级的《彭蒙惠英语》

你还可以用新概念的教材啊,课文用于听写挺好的
大一的英语专业的学生 练习听力应该听什么?
1个回答2023-02-10 00:48
去普特网看看
趣味练习
1个回答2024-02-09 07:15
1、①春风 ②春花 ③春雨 ④春色 ⑤春意 ⑥春心 ⑦春潮 ⑧春寒 ⑨春阴 ⑩春日

2、①含情脉脉 大名鼎鼎 虎视眈眈 得意洋洋 书声琅琅 目光炯炯 众目睽睽 信誓旦旦
②形形色色 兢兢业业 洋洋洒洒 沸沸扬扬 郁郁葱葱 期期艾艾 扭扭捏捏 唯唯诺诺
③滔滔不绝 侃侃而谈 振振有词 窃窃私语 息息相关 草草收兵 亭亭玉立 欣欣向荣
如何练习专注力
1个回答2024-02-19 11:01
1大声读书有利于训练注意力。每天安排一个时间(10-20分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文章大声为父母朗读,这是一个使孩子口、眼、脑相互协调的过程。在读书的过程中,尽量不读错、不读丢、不读断。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把这种训练一直坚持下去,注意力能逐步南昌市,理解能力也会增强。



2营造一个有利于集中注意力的家庭学习环境。一个人能够保持良好的注意习惯,不但要先辈训练,周围的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书桌上,只能放有书本等相应的学习用品,不可摆放玩具、食品,更不能有电视机、电话等声音干扰。父母也尽可能不在孩子学习时进进出出,大声干扰。此外,室内的光线也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光线柔和适度有助于集中注意力。



3加强体育锻炼,多跑步、拍球、跳绳,常进行有氧运动,加强血液循环功能,也是防止精神疲倦、锻炼协调能力,提高注意力的好方法。



4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事,训练自己长时间专注地做。譬如我喜欢读小说,我就是从读小说开始锻炼自己长时间专注地。当然,要学会适当的休息,才能保证足够的专注。
什么游戏可以练习专注力
1个回答2024-02-16 08:16
我觉得节奏大师就很对专注有很高的要求,这个游戏必须时刻盯着屏幕,而且要眼疾手快,推荐你可以去试一下喔。
高考成语专项练习书
1个回答2024-03-01 03:28
我当时是一本笔记本,加一本成语词典,遇到不懂或不确定的成语就查好把释义抄在笔记本上,每天看一遍,然后让同桌偶尔抽里面的成语问我,慢慢的就都记得了
童趣翻译 研讨与练习第一题
1个回答2024-02-24 06:56
一 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叙述“我”看到“鹤唳云端”的景象和遇到那个“庞然大物”的经过。为什么作者说这两件事都有“物外之趣”?你认为要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情趣丰富的人? 设题意图是使学生感知课文整体内容,把文言文学活。凡记叙文都应当让学生能“用自己的话”来复述内容大意,这正是学活的办法之一;如果一开始学文言就句句搞文白对详,则无异于堵塞学活之路。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对学生创造性的复述成分应予肯定,只纠正明显的错误。 第一问要放在学生基本成诵后作答(参考答案见“课文研讨”),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说出自己的体会。 示例:“物外之趣”虽非物自身所有,却又与物有关,它是观物者的主观体验作用于物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因物而生成之意趣。本文中所说的夏蚊及草间之虫皆极细小之物,可以诱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想像力,意趣即由此生成。 第二问是开放性的,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唤起学生的审美意识。可以从学生的课余爱好入手,启发培养学生的情趣和联想、想象能力。 作者把癞蛤蟆说成是庞然大物运用了什么手法在?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夸张手法,作者将癞蛤蟆说成是“庞然大物”,说明观察入神、细致,从而产生超然物外的乐趣,另外,此“庞然大物”也是相对于“见二虫斗草间”之“二虫”而言。 二 解释词语。 1.文言词的意思,有的可用加字的办法解释,如“必细(仔细)察(观察)其纹理”;有的要用换字的办法解释,如“昂(抬)首(头)观之”。试选用一种方法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1)项为之强(2)果如鹤唳云端(3)以丛草为林(4)兴正浓(5)方出神(6)驱之别院 2.下面的词语大多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解释时不妨采用讲述大意的办法。示例:怡然称快(高兴得连声叫好)。 (1)明察秋毫 (2)怡然自得 (3)庞然大物 (4)夏蚊成雷(5)物外之趣 设题意图是告诉学生可用简单的办法解释文言词语,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在初学文言文阶段只能如此,讲多了反而不好。释文可抄在书上,以便积累。 处理此题可有多种方式:或在读课文数遍后让学生试解;或在疏通文意过程中依次作解;在水平较好的教学班也无妨让学生在预习中作解。 参考答案 1.(1)项(脖子、颈项)为之强。 (2)果(果真)如鹤唳云端 (3)以丛草为林(树林) (4)兴(兴趣)正浓 (5)方(正)出神;入神 (6)驱(赶、驱逐)之别院 2.(1)明察秋毫(见“疏通文意”) (2)怡然自得(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3)庞然大物(体积极大的东西) (4)夏蚊成雷(夏天成群的蚊子的叫声跟雷声一样,这是夸张的表现方式) (5)以童稚之心去观察事物,以儿童那种纯真无暇的思维通过玩耍,得到的一种别人得不到的感觉。那种感觉很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