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童谣和儿歌导读课课例

怎样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例
1个回答2024-02-14 06:07
教学内容:《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和进行课外阅读。 
2、教会学生看作者简介、引言导读、故事简介、目录部分,让学生学会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有计划地、合理地进行课外阅读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引入话题
同学们,这学期,老师还给大家推荐读了《钢铁是这样炼成的》。你们一定有很多的收获,现在就让咱们一起来聊一聊你的读书心得。
(二)共同研读《钢铁是这样炼成的》,学会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
1.学会了解作者,感受写作背景。
(1)介绍《钢铁是怎么炼成的》一书的主人公是一位身残志坚的人,他叫保尔.柯察金,是他一直鼓舞着我向困难挑战,一直向前.  
(2)你知道这本书的作者是谁?你对他了解多少,能说说吗?(出示:课件展示《钢铁是怎么炼成的》的作者简介 ) (板书:作者姓名)
2.学会看故事简介,初步感知文本。
(1)让学生简单地说一说,童话故事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你是怎么概括出来的?小组找找你那本书的故事简介。(课件出示:故事简介)
(2) 从《故事简介》中,我们可以了解本书的主要人物和主要内容。(板书:读简介)
3.学会看书目录,详细了解故事基本情节。
我们还可以通过看什么也能很快的了解故事主要内容?
除了故事简介,我们还可以通过目录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目录就是书中内容的高度浓缩,相当于文章的题目,通过看目录,就可以把书本读薄了。各小组一起读目录,看看目录中都有哪些内容?
4.小结阅读方法:
知作者——读简介——看目录了解故事梗概。这就是这节课老师带给你们阅读的第一把金钥匙:了解主要内容。
(三)深入分析人物形象
1.和书中人物交朋友
(1)假如多萝西来到我们班,你愿不愿意和她交朋友?为什么?(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2)你还想和谁交朋友?为什么?(让学生尽情说。)
(3)老师还喜欢与故事中的另几个人交朋友,你知道是谁吗?
2.了解人物形象
老师引入:同学们刚才交流了愿意和谁交朋友,我们了解了人物形象,了解了他们身上的优点,这就是我们读书的收获。也是这节课老师带给你们阅读的第二把金钥匙:走进人物角色。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了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高尔基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的,只有多读书,读好书,才能从中吸取更多的营养,让我们的大脑更加充实、让我们的羽翼更加丰满;才能让我们不断地向目标中的阶梯攀登。所以,同学们,就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起去体验读书的快乐吧!
高效备课事例与指导读后感
1个回答2024-02-17 08:30
写读后感要注意首先要设置一个境界 把你读的文章引出来 后面加一句 读了之后深受感触等话语再把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然后把你的想法另起一段写出来 要是自己的真情实感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个文章的观点最后升化主题简单说就是四个步骤:引,议,联,结. 希望对你有帮助
学校课间童谣
1个回答2024-02-04 17:20
花的:

正月梅花香又香,二月兰花盆里装

三月桃花连十里,四月蔷薇靠短墙

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荷花满池塘

七月栀子头上戴,八月丹桂满枝黄

九月菊花初开放,十月芙蓉正上妆

十一月水仙供上案,十二月腊梅雪里藏
孩子不专心听课家长如何开导孩子不好好听课家长怎么开导
1个回答2024-01-19 02:45
1、家长要分析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的问题,可以通过观察让孩子知道,也可以直接问孩子上课不听讲的原因,这样在干预时可以尽快纠正问题。有些孩子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是因为他们对课程不感兴趣,但也是因为他们不愿意听讲。
2、知道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原因后,家长要与孩子沟通,告诉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会有什么影响,会影响孩子的成绩,浪费孩子的时间。因为时间过得很快,如果你不纠正孩子上课不专心的行为,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整体状况。
3、了解孩子自身对功课是否跟得上,因为有些孩子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不是因为他们不想听,而是因为他们不理解一些东西,这样他们就会不知所措,所以他们会分心。如果家长能在孩子上学前告诉他们如何正确学习,如何认真听讲,如何在课堂上做笔记,让孩子按照步骤慢慢专心听讲。
教师在上课时,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熟悉或关心的事例导人新课,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也可以介绍新颖醒目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4-28 00:31

C

解析:


事例导入;学生生活中熟悉或关心的事例来导人新课,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也可介绍新颖、醒目的事例,为学生创设引人人胜、新奇不解的学习情境。

上关于色彩的课如何导课
1个回答2024-03-01 12:34

展示图片,用色彩绚丽的图片直接刺激学生的眼球,问他们为什么会感到惊奇和震撼,自然导入色彩的课题;采用反面色彩实例,比如红棉袄搭配绿棉裤之类的,让学生自己回答好看么?为什么?自然导入新课

幼儿园教师上课前如何导课
1个回答2024-02-24 13:13
导入没有固定的模式,个人经验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是吸引幼儿注意,另一个与本节课的内容紧扣
阅读推进课和导读课的区别
1个回答2024-03-09 21:23
导读课,也就是在学生阅读一本书之前的一个推荐课,所以衡量的标准基本上就是学生是否喜欢,在导读课上完之后是都想去看这本书。也就是说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所期待是导读课的根本目的。从选材上就要开始注意有趣有意思,适合班级学生的阅读水平。

推进课,就是在学生目前阅读的基础上老师介入,发挥作用,推了一把,目的是为了推动学生继续读,读得更用心,更深入,也更全面。
“课例”是什么?如何写课例?
1个回答2023-11-21 08:35
一、“课例”是什么?

简而言之,课例就是以一节课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解剖分析,从教学规律上得出一些有教者个性色彩的结论。具体而言,就是写给教师同行看的自己是如何上这节课的,它是以教学设计者为叙述者,把自己上这节课的背景、设计意图、教学过程和结果等方面平实的加以描绘和反思,让观者一起体验教者的成功和和不足,达到产生借鉴和启发的作用。

二、“课例”的性质?

课例的撰写属于“叙事研究”的范畴,它是从西方引进的“质的研究”的具体体现,是当前最流行的研究方法。“质的研究”不强调一般性的规律性的概括和总结,着力于特殊性的个性的,能给人启发的细节和过程,和我们平时的研究不太相同。

三、“课例”的特点

课例的撰写,关键词是“叙事”,其实就是教师的教学故事。其特点为典型性、研究性和启发性。它在于对教者一节课教学设计的深度挖掘,有教者的思考、有教者的情感、有学生的互动、甚至有听者的反馈或争论。它给观者一种真实的“现场感”,它不同于教案,教案像电影剧本是写给自己的教学设计,最多能让同科教师模仿或是借鉴;而课例则像电影作品,是写给所有学科的教师看的一个接近真实的“过程”或“故事”。

四、撰写课例的基本要求

1.拟一个你课后总体感悟的标的性很明确的鲜活的课例题目。如给学生一个创造的空间”、“学生‘设计’了课堂”、“一节没上完的好课”、“一节脱轨的公开课”等等。它是你课

前课后思考的总的概括,是写好课例成功的前提。最好不要用“……的反思”等题目。

  2.简要介绍一下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情状况。教学内容为课题、课程标准、选用的教材、重难点内容,其中包括教材的分析和重难点如何突破的简要介绍,以及你的教学设计的理论支撑,还可以告诉读者你上这节课的由来和思考等,不一而同。学情状况包括你上这节课的(学生)受众的情况,即学情的特点,它对你这节课的设计有何影响,它是你的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考点之一。

3.正式的行文,是把你的思考、反思与教学实况结合起来叙写,以教者的思路为线索进行教学叙事。教学实况可以是教学全程也可以是结果片段的组合,其主线是自己的思考和学生对你教学设计的“突破”,不能是简单的教学过程介绍,也不用全程实录。它需要一些师生之间发生的“事件”作为支撑,必须是真实的场景。

五、课例撰写的过程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必须是真实的有感而发,即使是事后回忆也要尽量向真实的“课堂场景”靠拢,不能自己编撰细节。真实才能感人、真实才能反思深刻、真实才能让人思考和借鉴。

2.必须有些细节的描述,师生的对话片段尽量少用形容词,多用白描方式,让“对话”贴近真实少些教师的主观色彩。

    3.要敢于面对教学设计的不同声音,勇于解剖自己的教学问题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

花”,况且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敢于坚持自己的设计,只要是站得住脚就行。

4.不要把教案+反思等同于课例,这种初级的产品仍是不是叙事研究,还是教案类的,对自己的提高不会有多大的好处,最多把自己训练成了一个录像机。

如何撰写教学课例

  “教学课例”反映的是课堂教学活动从“设计”到“实施”的过程,它以某一具体的课为研究对象,提出对某些教学问题的解决方案和个人反思,以便对课堂教学本身进行改进、优化和提高。通常,教学课例的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围绕教学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教学实录”和“教学反思”。其中,其中,“教学设计”是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学预期);“教学实录”是解决问题的做法(教学生成);“教学反思”则描述了“教学预期”的实现程度,即问题解决的效果,也就是对教学的评价。教学课例涉及的问题主要包括了学科问题、教学法问题、认知水平问题、情感态度问题与背景问题等。为了给教师在课例研究中的讨论与反思搭建平台,能否提出针对性强的问题,也是课例撰写成功的关键。

    一个优秀的课例,应该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课例,需要对设计和记录的原始文本资料做出选择。即:围绕着教学问题,对“教学设计”或“教学实录”资料进行取舍和剪辑,以便集中反映教学问题及其解决过程。“教学反思”更需要集中在对这些问题解决的思考和讨论上。

    教学实录、教学反思一般内容对本课教学设计的背景、意图和教学策略进行说明:我是怎样设计这堂课的?记录和描述课堂教学的实际进程:这堂课实际是怎样展开的?对授课过程及效果的反思与讨论:这堂课上得如何?围绕问题选择材料,本课遇到了哪些教学问题,我在教学设计中是如何预设的?问题是如何发生,产生了哪些教学冲突?教学场景是怎样的?教学设计与实际进程的矛盾是什么,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发现和揭示有意义的问题,不仅是观察研究(观课)的重点,也是写作课例的关键。如果教学课例不能够发现和揭示教学问题,那么,这种课例至多也只能用来供他人观赏,难以做到以课例为载体开展教学研究,组织教师讨论和交流。课例也将异化为“展示课”的记录文本,丧失了写作课例的本源意义。在写作课例前,要认真进行“问题分析”,结合“教学实录”(文本或视频)进行思考:课堂上产生了哪些教学冲突、问题是如何发生的、这些问题有没有研究的价值、是否能够链接新课程教学的理念、它的背景是什么等等。

    我们经常强调教师要进行“课后反思”,包括对课堂教学过程(或文本实录资料)进行反思。反思是就是“回头看”,然而不是所有的人在“回头看”中都能看到存在的问题。“回头看”的方法很多,主要取决于教师个人的敏感性与洞察力。发现问题需要有“眼光”,教师的“眼光”就是教师的问题意识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这正是写作一个优秀课例的基本前提——从似乎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从教师和学生的课堂教学行为中捕捉到问题,教学课例的写作才有了基础。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