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历史评书

关于对历史人物苏轼的评价
1个回答2024-01-29 13:30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推崇苏轼:“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

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

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

王国宪在《重修儋县志叙》中评价苏轼,“以诗书礼乐之教转化其风俗,变化其人心,听书声之琅琅,弦歌四起,不独‘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辟南荒之诗境也。”

董其昌作过一段著名的跋语:“东坡先生此赋,楚骚之一变也;此书,‘兰亭’之一变也。

宋人文字俱以此为极则。”这是对苏轼的《赤壁赋》及其书法最为深切而崇高的评价。

燮星期《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

赵翼《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

……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

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关于对历史人物苏轼的评价?
1个回答2024-01-18 22:23

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 其苏轼的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审美范式,他以宽广的审美眼光去拥抱大千世界,所以凡物皆有可观,到处都能发现美的的存在。这种范式在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为后人开辟了新的世界。所以,苏轼受到后代文人的普遍热爱,实为历史的必然。 苏轼还以和蔼可亲、幽默机智的形象留存在后代普通人民心目中。他在各地的游踪,他在生活中的各种发明都是后人喜爱的话题。在宋代作家中,就受到后人广泛喜爱的程度而言,苏轼是无与伦比的。

历史名人们怎样评价苏轼?
1个回答2024-03-08 16:28

每个人对于苏东坡喜爱的原因,可能各不相同,于是古往今来多少历史名人曾留下对于苏轼的评价。这些评价千姿百态,视角迥异,这里面有和你英雄所见的吗?

宋仁宗赵祯

“吾今又为吾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

仁厚的仁宗皇帝,当时殿试完回宫对曹皇后说的的第一句话。发现未来宰相人才的兴奋之心,跃然纸上。

黄庭坚

“人谓东坡作此文,因难以见巧,故极工。余则以为不然。彼其老于文章,故落笔皆超逸绝尘耳。”“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真神仙中人。”

山谷道人可能是最早把东坡称为坡仙的一批人了。

苏辙

“其于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用此数困于世,然终不以为恨。”

还是感情最为深厚的弟弟,最了解苏东坡的性格作风,既是最突出的优点也是最无奈的弱点。

南宋孝宗赵?Y

“忠言谠论,立朝野姿大节,一时廷臣无出其右。“

作为南宋最有作为,最注重忠孝的宋孝宗,能这样高度赞赏苏东坡,苏轼影响力可见一斑。

陆游

”公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千载之下,生气凛然。”

作为宋代诗词第一人的另外一位热门人选,放翁对于东坡的赞扬分量极重,发自肺腑。

王士祯

汉魏以来,二千余年间,以诗名其家者众矣。顾所号为仙才者,唯曹子建、李太白、苏子瞻三人而已。

曹植因《洛神赋》沾仙气,李白斗酒变身谪仙氏脊凳人,而苏东坡是食尽人间烟火的平民神仙。

曾国藩:

古人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立德最难,自周汉以后,罕见德传者。立歼旅功如萧、曹、房、杜、郭、李、韩、岳,立言如马、班、韩、欧、李、杜、苏、黄,古今曾有几人?

人臣楷模文正公,将苏东坡誉为立言不朽之古人,和司马迁,班固,韩愈,欧阳修等并列,子瞻无憾矣?

苏州评弹的历史
1个回答2023-11-26 01:38
比较经典的苏州评弹有:<杜十娘> 《芦荡情思》、《三笑》、《倭袍传》、《描金凤》、《白蛇传》、《玉蜻蜓》、《珍珠塔》等。
历史故事系列的有:《西汉》、《东汉》、《三国》、《隋唐》、《金枪》、《岳传》、《英烈》等
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的总称,是采用以苏州话为代表的吴语方言徒口讲说表演的汉族曲艺说书形式。它产生并流行于苏州及江、浙、沪一带。评弹的历史悠久。
历史名人们怎样评价苏轼?
1个回答2022-12-13 10:45
(2018·黄石)北宋有位文豪,曾与我们黄石地区的山水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在游览我市阳新境内银山时,手书“铁壁”二字,后人作摩崖刻,至今犹存。这位文豪是苏轼。
关于对历史人物苏轼的评价
1个回答2023-11-05 00:58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推崇苏轼:“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

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

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

王国宪在《重修儋县志叙》中评价苏轼,“以诗书礼乐之教转化其风俗,变化其人心,听书声之琅琅,弦歌四起,不独‘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辟南荒之诗境也。”

董其昌作过一段著名的跋语:“东坡先生此赋,楚骚之一变也;此书,‘兰亭’之一变也。

宋人文字俱以此为极则。”这是对苏轼的《赤壁赋》及其书法最为深切而崇高的评价。

燮星期《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

赵翼《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

……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

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一本介绍苏联历史的书
1个回答2024-01-30 04:22
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2002)、陆南泉等《苏联兴亡史论》(2002)、曾严修《半杯水集》(2001)、约翰·根瑟《今日俄罗斯内幕》(1958,英文)、美国驻苏大使马特洛克《苏联解体亲历记》(中译本,1996)、纽约时报通信集《苏联帝国的衰亡》(1992,英文)
苏武传出自哪部史书
1个回答2024-03-08 03:03

《苏武传》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创作的史传文。这篇文章按苏武一生经历的主要关节,大致可以划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开头两小节,写苏武奉命出使匈奴,以通和好。第二部分共十一小节,写苏武在匈奴遇到意外情况而被扣留及后被放回的经过。第三部分为最后四小节,写苏武返汉以后受尊宠的情形。文章语言千锤百炼,俭省精净,将史家笔法与文学语言较好地结合起来,刻画人物入骨三分。

关于苏联历史的书
1个回答2024-03-11 02:37
《让历史来审判》、《苏联的最后一年》等等。关于苏联史都应该看罗伊·麦德维杰夫的书。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