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技巧浅谈

浅谈如何对小学生英语学习进行评价
1个回答2024-02-23 09:12
小学英语课堂评价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使他们获得成功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每个英语教师应该结合英语学科的教学目标,结合小学低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情况,结合英语教学的环节需要,科学地、合理地选择评价方式,用激励的语言或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对学生的课堂参与、作业完成、知识点应用能力情况等给出较全面的评价,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和应用英语的能力。
浅谈如何对幼儿进行批评教育
1个回答2024-03-02 13:37
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都会犯错误,孩子更不例外。孩子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错误不能及时改正。要想让孩子及时改正错误,家长的批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批评教育得法可以帮助孩子及时改正错误,不得法可能会适得其反。
注意批评的对象
批评对象即孩子本人,注意孩子就是要关注孩子在各个成长阶段表现出的不同的心理特征,施以不同的批评教育。也就是说,家长不能用批评三岁孩子的方法去批评十三岁的孩子。
注意批评的场合
孩子犯错误的场合是不确定的,任何场合都可能发错误。但是并不是任何场合都适合进行批评教育,比如对于自尊心强的孩子就不适合在公开场合批评教育,那样会让他觉得很丢面子,伤害其自尊心,不但起不到教育的作用,还可能会激起他的逆反心理。
注意批评的时间
批评也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具体点说,孩子受了委屈,心情不好的时候不宜批评,孩子处在情绪兴奋的时候也不适合批评;此外,进行批评教育的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过长难免啰嗦重复,过短也可能隔靴搔痒。
注意批评的指向
批评的指向最好是“对事”而非“对人”,孩子做错事了,家长的批评应指明“这样做事”的危害或后果,而不是上纲上线,一定要就这件事“深挖”孩子的“思想根源”,弄得孩子“无地自容”。
注意批评的方式
方式方法单一也是批评教育无效果的根源之一。一般来说,惩戒、责骂、诉说、讲解都是人们常用的批评方式,然而,一个眼神也可以起到批评的效果,一副表情也能让孩子看到你对他做人做事的评价。
注意批评的强度
对孩子严格要求是应该的,但传统观点“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明显。每个孩子的身体和心理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批评教育要先考虑到孩子的承受力,再决定批评的强度。
注意情绪的控制
可怜天下父母心,孩子的一举一动牵动着每一位家长的心,面对孩子的错误,特别是大的错误,很容易让做家长的老羞成怒,急火攻心,甚至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因此,做家长的必须善于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理智地面对孩子犯错误,科学有效地进行批评教育。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宝宝的识字经验,我家孩子3岁开始我就和他一起看书,但不会动的书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欢,后来我开始寻找动画类的教育材料,前后使用过多款早教类的应用,普遍存在广告频繁、在未知孩子学习效果的时候就开始收费,直到我发现了,猫,小。帅,学、汉;字、应用,可积累识字量,养成阅读好习惯,快速适应幼小衔接
浅谈班主任怎样做好对学生的表扬与批评
1个回答2024-02-17 23:51
我不知现在有的老师学没学过儿童心理学,不懂得教育是门艺术,只会简单粗暴的对待学生,学习不会就罚站,作业没完成就让全班同学对他冷谈,一点小问题也把家长唤;老师啊,你是干什么的?有没有点责任感?过去老师有句口头禅,“没有笨学生,只有笨老师,”你为什么没有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你为什么不能先表扬后批评?你为什么把一个学生看得那么简单?不是说你教育方法简单,冷处理后你给孩子多少温暖?还有点爱心吗?你爱的是钱!钱!钱!和别人攀比,向上级抱怨,向家长有钱!这样的钱你花得心安?别忘了,万事都有因果关系!
浅谈如何实施英语课堂教学的评价
1个回答2024-01-20 15:40
学习评价是教学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程的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 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
浅谈人际沟通的作用和技巧
2个回答2023-05-05 04:47
1、倾听 主动倾听是有效沟通的基础和前提,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去聆听对方的倾诉,在倾 听的同时也要用心去思考对方的真正的涵义。认真地听取他人的倾诉对于双方的进一步地交 流是至关重要的。 沟通不但要用心聆听,而且还要学会去倾诉自己的内心真实的想法。对于一件事物,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 只有彼此间的相互分享与交流才能让沟通的目的得到进一步的实现。

2、态度诚恳 人是有感情的,在沟通中,当事者相互之间所采取的态度对 于沟通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只有当双方坦诚相待的时候,才能消除彼此 间的隔阂,从而求得对方的合作。

3、提高表达能力 无论是口头交谈还是采用书面交流的形式,都应该准确 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为此,要了解对方的文化水平、经验和接受能力,根 据对方的具体情况来确定自己表达的方式和用词等。选择准确的词汇、语气;注意逻辑性和条理性,对重要的地方加上强调性的说明,借助于手势、 动作、表情等来帮助思想和感情上的沟通,以加深对方的理解
浅谈如何运用多元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1个回答2024-02-13 15:04
  新课改以后,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评价方式,运用多元评价,对评价方式、评价指标、评价主体以及评价中心的确定都作了相应的调整。在课堂当中,新课程的理念不断地提醒我:“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运用这些理念调整教学评价的方向,我觉得效果不错。
  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评价主体往往只是教师。整个课堂中的评价活动几乎限于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教师是评价的执行者,学生是评价的被动接受者,教师说什么就是什么,没有留给学生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的时间。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如果教师更多地成为评价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让学生自己、同学、家长都参与这一活动,则会使评价更全面公正、更有说服力和指导性。
  在课堂上采用多元评价方式评价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自我评价
  新课程倡导评价中心的转移,使被评价的主体在评价过程之中也成为评价者的一员。自我评价是由动机引发出来的自我教育活动,是一种自觉行为。首先,学生想要进行自我评价,必须对自己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这就促使学生必须对学习过程中得到的知识加以回顾。通过成功的自我评价,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获得亲身的体验,从而不断促进自我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想象丰富,有很大的创意性,在我的课上他们经常对自己的观点、行为做出评价。
  二、同伴互评
  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在我们的工作生活当中,对于朋友提出的意见或者建议我们是很容易接受的,但是对于陌生人的建议或意见我们则会不自觉地排斥。同样的道理,由于学生每天都生活在一起,其实无形之中已经成为朋友,同伴之间接触的时间多,对学生各方面的情况都比较了解。学生以其独特的眼光、创新的思维给他人做出评判时,被评判的学生不但容易接受,同时这一过程正是自己对知识点做出的另一种更全面的认识。
由于同学间平等的地位,使得评议的结果较易被评议者接受。另外,如果想对他人做出正确的评价,也必须把自己作为标准加以对照,这就使学生有了一个对知识回顾的过程,更好更深地理解了所学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之中,我要求学生在互评时要尽量寻找闪光点,评出信心,但绝对不是对错误姑息迁就,目的是在同学之间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营造团结合作、互相勉励、共同提高的氛围。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但可以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同时让同伴这样相互评点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领悟到一种学习方法——考虑问题的多角度性和周到性,在互评中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三、教师评价
  我记得有这样一句话:“成功的欢乐是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我们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苛求学生,不如用一点耐心去发现其优点,并以此鼓励他,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滋味。因此,我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都认真听取、公平对待。当学生回答得有错或离题时,我首先肯定其中的合理成分,再点拨引导。我觉得课堂评价如果多一点欣赏鼓励,多一点期待关注,多一点尊重宽容,多一点浓厚的人情味,就可以多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就可以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
  四、家长评价
  家长评价是教学评价的重要延伸与补充,是实现评价全面性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为我们以上三点所作的努力,无非是为了给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因此如何继续保持这种氛围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则十分必要。让学生家长参与到评价过程当中,不但可以使学生在脱离课堂以后有引导者和培养者,而且家长在参与对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过程中转化了教育观念,提高了对学生学习评价重要性的认识,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另外,从家长的评价中我们既可以看到家长的期望,同时又可以了解学生在家的一些情况。这样,能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教学上存在的一些不足,有利于我们改进教学工作,更有利于我们培养学生。
  总而言之,评价是一门艺术,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力、发展人的个性。我们要从关注、尊重、善待每个孩子的生命开始,主动积极改善对学生的评价,排除各种干扰,把聚焦点放在“促进孩子的发展”上。要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和开展发展性评价,去实现在发展中评价、在评价中发展,努力让学生在评价中体验成功,个个成为成功者,使学生更加健康地成长。
浅谈老师与孩子如何进行心灵对话
1个回答2024-01-25 10:21
师生之间的沟通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流,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倾注满腔的爱,师生关系平等和谐,学生才能“亲其师而信其道”。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探索语言沟通艺术才是务实的、有效的。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还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总归都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有的。”由此可见,沟通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
浅谈家校合一
1个回答2024-02-28 10:23
        第一次写,记录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琐事,检查作业,学生字体潦草,多次说教依旧如此,

告知家长,目的想让家长重视并配合老师进行教育,家长反过来说是老师的责任,大概意思就是事不关己,教育孩子的事情就是应该交给老师,关于学习的一切事情,有任何差错就是老师教育不当,班主任肖老师给家长打电话,反倒被教育了一通,最终约到校面谈,说是放学到校,等到七早漏点多钟不见踪影,于是开车回家,下着雨,一路思绪放空……

      “家校合一”体现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密不可分及不可替代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学校的教育而没有家庭的教育,或只有家庭的教育而缺乏学校的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艰巨任务。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石,同时对厅粗孩子的健康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育就好比纸做的房子。5+2=0现象足以说明家庭教育对孩子影响的深远,如果家长不配合,那么老师下再大的功夫也无济于事! 家长的态度直接扮睁镇决定了孩子的态度,家长对老师的不尊重,不配合,是学生学习不认真,态度不端正的直接原因!

        家长的质疑和不配合心情失落也觉得委屈,不过好在有明理的家长,看到家长的体谅与暖心的话语,心情顿好,工作还要继续,无愧于心!!

   
许嵩的《浅唱》谈谈你听后的感受及评价
4个回答2023-10-06 19:40
这首歌唱得很轻,让人感觉安静美好,缓缓的乐曲令人舒适,歌曲中充满坚强、希望、与梦想。实属佳作
浅析和浅谈有什么区别
2个回答2023-07-20 01:45
浅析:随意、不盯仿作旅春深入地分析。侧重拆则耐于分析,较理性化。
浅谈:随便谈谈,浅尝辄止。侧重于谈论,较表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