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灿荣教授演讲全集

金灿荣教授是哪里人?
1个回答2024-01-10 04:47

金灿荣教授,武汉出生长大,但要说祖籍,是浙江。 这是他在复旦作报告的时候,自述的。当时是说中国的长三角珠三角天生就有一批会做生意的人,他祖籍浙江,四个堂哥留在浙江,都比他有钱……

一个关于把最高荣誉授予老师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5 00:57
我给你说一个普通的故事,我以第一人称的写法来写吧,故事是这样的:很小的时候我有一个理想,就是做一个伟人,最终这个理想泡汤了,于是我又有了第二个理想,就是做一个伟人的妻子,但是这个理想还是没有实现,这时我有了一个更高的理想那就是做一个伟人的老师。为了这个理想我在不断努力,也让我认识到了原来这个理想很现实,直至今天我一直在为这个理想而努力,我相信这个理想我一定能实现。比伟人和伟人妻子更让人尊敬的难道不是辛勤培育他们的老师吗?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汉中市第一中学的所授荣誉
1个回答2024-04-07 03:57

在不猜世亏断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培养、全面发展、教有特色、学有所长”的办学特色。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坚持以德育为主,以教学中心,从整体上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使教学和管理进一步制度化、秩序化和科学化。同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返乎,努力造就高素质教师群体,形成了一支“敬业、安教、乐教、善教”的过硬教师队伍,为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推动了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近几年,学校高考上线率列汉中市各重点中学之首。2003年高考,本科上线率达50%,穗神其中达重点线人数占54%,本科上线率和重点大学上线率均列汉中市第一。同时,汉中市高考文史类、理工类、外语类各前十名,汉中中学占三分之一。每年考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重点名牌高校近百人。汉中市高考每年理工类、文史类、外语类考生成绩前三名大多为汉中中学所囊括。学校赢得“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先进单位”、“创佳评差先进单位”等众多荣誉称号,受到各方面的普遍赞誉和好评。

西安市第十九中学的所授荣誉
1个回答2024-05-05 19:10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十九中初步实现了腾飞的梦想。九八年以来连续被评为灞桥区“高考成绩达标学校”、“高考成绩优秀学校”,中考成绩稳定在区属中学前茅。多次荣获区“教育教学综合评估优秀单位”,“教育教学目标评估优秀单位”,“高中教育督导评估优秀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行核体” ,“创建省级教育强区工作先进单位”等,被区党委区政府授予“文明单位”、“文明校园”称号。荣获“西安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西安市中小学健康教育示范学校”,“西安市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西安市拥军优属模范单位” “西安市卫生工作单位”,西安市中学生“英特尔”电脑大赛优秀组织奖等。被授予“国家级规范化考点”,“陕西省优秀考点”,今年成功举办了高考、中考、源哪高中毕业会考三档裂掘大考试的考点工作。2005年,该校中考上线人数获区属中学第一名,高考达标率获区属中学第一名。获教育局“高考成绩达标学校”和“教育教学目标评估优秀单位”奖牌
十九中以丰硕的教育成果,促进了洪庆地区教育的振兴和经济的发展.

霍灿荣是谁的手下
1个回答2024-01-06 18:03
谢文东。
根据查询《坏蛋是怎样练成的》得知,霍灿荣是谢文东的手下。谢文东是黑帮文东会的老大,而霍灿荣则是他的得力干将之一。在小说中,霍灿荣一直在谢文东身边为他效力,参与了文东会的一系列活动和战斗。他以心狠手辣、机智多谋著称,是谢文东的得力助手之一。
《坏蛋是怎样炼成的》是首发于逐浪小说网的一部都市生活题材小说,作者是六道。该小说讲述了主人公谢文东由原本文弱、本分、听话、成绩优秀但被人欺负的好学生“成长”为杀人不眨眼的黑社会老大的故事。
周星驰在北大演讲的时候是不是被授予荣誉教授?
1个回答2022-10-10 23:13
没有!!!!
青岛市第十六中学的所授荣誉
1个回答2024-03-11 07:34

荣获青岛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青岛市中核吵小学德育先进集体、青岛市平安和谐校园、青岛市教育局“三八红旗集体”等改老侍荣誉称号。含喊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的所授荣誉
1个回答2024-04-06 09:08

学校坚持面向地方、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和边远地区办学,为陕西的行业系统、“三线”企业和边远地区培养了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人才。截至2005年底,已开设15个本科学历教育专业,8科25类70多个大专学历教育专业。全省电大蚂余肆现有各类在校生10万余名,其中,省校校本部有开放教育本科学生和全日制专科学生1万余名。办学二十多年来,已培养17万余名本、专科毕业生,并对28.8万余名在职人员分别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大学后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目前,学校已成为陕西地区在校生人数最多的新型高校。该校先后被教育部电教办评为“全国电大教学工作先进学校”、“全国毁拿电化教育先进单位”;被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评为“电化教育先进院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并被授予“文明校园”和“文明单位”称号。在教育部组织的现代闷轿远程开放教育试点中期评估和总结性评估中,该校都获得“优秀”称号。

听傅佩荣教授讲哲学(十六)
1个回答2024-05-21 04:47
从今天开始分三次介绍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Socrates,469-399 B.C.)。非常好学,他对于在他之前的自然学派跟辩士学派都非常熟悉。但他后来只做一件事,就是每天上街跟别人聊天,跟别人对话,到最后发现好像没有人可以说得过他,所以很多人想说:他是真的有学问,还是说只是口才比较好?我们今天谈2个主题:1.苏格拉底的“无知”;2.在对话中思考。

我们先来说说第一个主题。

无知一般都是负面的意思,但是在这儿是说苏格拉底始终保持一种质疑的心态,对权威的结论也有所警惕,而且在求证的过程反映出他的明智,这背后都有什么故事呢?

苏格拉底有个朋友叫凯勒丰(Chaerephon),有一天就到德尔斐神殿去问问题。德尔斐神殿,在古希腊时代是赫赫有名的,今天还有很多人知道,因为它供奉的是阿波罗神(Apollo),也就是太阳神。太阳神代表白天,一切都很清楚、光明,所以雅典人有任何问题,城邦的大事、个人的重要问题不能解决的时候,就带一只山羊到德尔斐神殿去请教女祭司他的疑惑,女祭司就会根据她们得到的启示来给你回答。

凯勒丰到了德尔斐神殿,就问:“在雅典有没有人比苏格拉底更明智?”结果得到的答案是“没有”,居然没有人比苏格拉底更明智,凯勒丰喜出望外,立刻奔走相告,跟苏格拉底说:“我去请示了神明,神明说没有人比你更聪明的。” 苏格拉底说:“我怎么能算聪明呢?我一天到晚跟别人讨论问题,我自己都没有把握。可是神说的话一定有道理,为了去了解神到底什么意思,我可能要去考验一下看看神是不是讲错了,所以我就设法去找一找真正明智的人。”

他就带着一些年轻的朋友,去拜访三种人,这三种人在社会上都被认为是很明智的、很聪明的:第一种是领导城邦的政治人物;第二种是拥有许多粉丝的作家;第三种是拥有专业技术的工匠。

他首先去拜访政治人物,谈了之后发现这些人有专业的认识,知道如何发展经济,改善生活,但是除此之外,他们什么都不知道却又自以为知道,也不了解人生真正的幸福何在。苏格拉底说:“我不知道,但是我从来不会自以为我知道。从这一点看来,我就比他们稍微好一点。”他还补充一句,他说:“我发现那些最有名声的人正好就是最愚蠢的人。”这样一来,他不是树立了很多敌人吗?但他并不害怕,他说:“我必须首先考虑神的话,我要分辨神为什么说我最明智。”

接着他拜访第二种人,所谓的作家,有名的作家,在当时包括悲剧作家、颂神诗的作家、史诗的作家这些人。苏格拉底拿出他们作品中最精彩的片段请他们解说,结果在场的其他人几乎都可以解说的比作者本人更好。所以苏格拉底得到一个结论说:“诗人写诗不是靠智慧,而是靠天才与灵感。就像要占卦的人,算命的人一样,说了很多话,但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说,也不知道说的什么意思,所以这些作家靠着写诗受到欢迎,就以为自己最聪明,在别的事情上他们也以为自己可以发表许多见解。”

接着再拜访第三种人,有专业技术的工匠。工匠是很有能力的,建造城墙、神殿、造军舰、商船这些。访问之后,苏格拉底说:“这些工匠是有专门的技艺,确实知道许多一般人所不知道的事情,但是他们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因为他们是很好的工匠就以为自己也知道其他重大的事物。”

所以他最后得出结论,神为什么说我最明智呢?因为只有我知道我是无知的。别人都跟我一样无知,但他们自以为有知,在自己本行以外的事物也以为自己胜过别人。其实这就是一种提醒:只有神是明智的,人的明智其实没有什么价值或根本没有价值。知道自己无知就胜过其他人连自己无知都不知道。

这样的说法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苏格拉底后来就被三个人联手控告,在他70岁的时候被告进法院了,两大罪状:第一是告他腐化雅典的青年;第二是告他不信城邦的神明,自己另外造一个神去信。

我们先谈第一点,他为什么被告腐化雅典青年呢?雅典的年轻人本来对前面三种人非常尊敬、爱慕,经过苏格拉底这么访问、对话之后,才发现真相并非如此,所以年轻人对他们就不再有以前那样恭顺的态度了,这不是对年轻人有不好的影响吗?其实,苏格拉底是要说明:一个人的名声、地位、权力,并不值得尊重,而是他应该具备真正的知识。

什么是真正的知识呢?德尔斐神殿上刻着两句话,第一句话是“认识你自己”,第二句话是“凡事勿过度”。第一句话跟“知”有关,人生最重要的首先必须认识的就是自己:到底我是什么样的人?我这一生要追求什么?什么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完成什么目的我这一生就值得了?第二句话“凡事勿过度”是跟“行为”有关,做任何事都要有分寸,要讲一个度,这个度很难拿捏,你不要太过分,要有原则,这样一来行为上就会收敛一些。

说到苏格拉底认为自己无知这一点很有趣,中国古代也有两位哲学家谈到这一点。第一位是孔子,其年代比苏格拉底更早,《论语》里面就有“吾有知乎哉?无知也。”第二位是庄子,比苏格拉底要晚,《齐物论》里面“知止其所不知,至矣。”,意思是说一个人的认知停止在他所不认识、不知道的地方,那是最高境界了。

人的思考本身就是一种对话。比如看到一个人我问:“这是张三吗?他不是吗?他确实是张三。”我并没有说任何话,脑袋里面转一转,这就是一个对话的过程。

思考就是对话,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在和别人对话的过程中做有效的思考呢?这就是苏格拉底重要的示范。他的学生柏拉图,流传于世的著作就称作《对话录》,是西方哲学最重要的第一本书。

苏格拉底由对话发展出三种方法:反诘法、归纳法、辩证法,说明了对话是思考的重要过程。

我们先举几个例子。有一篇叫做《拉克斯篇》(Laches),苏格拉底遇到两位将军,曾经带兵打仗的,三个人聊天,就说到苏格拉底以前当兵的时候也很勇敢,勇敢有时候表现在你往前进攻,有时候是后退的时候,你敢不敢走在最后面呢?苏格拉底就敢,描写苏格拉底面向敌军,慢慢后退,两眼紧盯着对方,随时准备拿起武器来作战,你看,苏格拉底让人称赞,是有一些具体的事迹的。另外两位是带兵打仗的将军,打过很多胜仗。三个人讨论的主题是“什么是勇敢”,结果讨论到最后没有结论。这怎么回事呢?

首先苏格拉底请教别人先提出他们的观点,拉克斯是一位将军,他说:“所谓的勇敢就是按照长官的命令往前冲锋,绝不后退,就是勇敢。”苏格拉底说:“这真的是勇敢吗?一定不能后退吗?”“当然不能后退。”苏格拉底接着举例说明“公元前479年,普拉提亚之役,斯巴达人面对波斯人的进攻,他的将军先下令撤退,后来再进行反攻,最后胜利。你如果说勇敢一定是不能后退,那这不是一个矛盾的例子吗?”这个例子让拉克斯吓一跳,说:“我以前都一直以为勇敢就是向前冲,大不了一死了之,结果勇敢不但不是盲目地向前冲,显得很鲁莽,反而是有一个计谋,要思考勇敢的目的何在,是要战胜。”

像这样的例子一个个累积起来,就叫做“归纳法”。一般人在讨论问题时都会举例说明,举见过的、听过的某些例子,其实就是归纳法,但是有一个问题,归纳法没有普遍性,就是过去有许多事情给你参考,并不代表将来会发生同样的事,还需要再进一步采用别的方法去思考。比如,我研究了100只北极熊,都是白色的,我就说“凡北极熊皆为白色”,但问题是你没有把握明天会不会出现一只别的颜色的北极熊。

这是谈到第一个例子“勇敢是什么”,这三个人照理说应该都很有经验,都有勇敢的实际的体会,最后结论是三个人都说我们不知道什么叫勇敢。本来都知道的,以为自己知道,跟苏格拉底谈完话之后统统不知道,苏格拉底自己也不知道。

在《吕西斯篇》(Lysis),苏格拉底遇到一对朋友,于是就聊起一个话题叫做“友谊”。“你们两个是好朋友,有很好的友谊,那你们应该知道友谊是什么吧?请问友谊是两个人具有相似的地方,互相吸引;还是两个人完全相异,所以互相弥补?”这两个问题就很有趣,你说如果是两个人很相似,互相吸引的话,既然你跟他一样,你有的他有,他有的你有,有什么好友谊呢?这不叫友谊,这叫做同类相聚,他们之间没有什么特别的吸引力。再看第二个,相异吧,两个人不一样可以互补,很多人常常分析什么星座、什么属相可以互补如何如何,甚至人跟他住的房子也可以互补,有各种说法。那你交朋友是不是找一个跟自己不一样的可以互补呢?这也不行。因为你怎么知道他跟你不同一定可以互补呢?因为跟你不同的人太多太多。假设你是某一个星座,那还有十一个跟你不一样的,你选哪一个?

像这些都是相关的问题。所以苏格拉底就是以这种方式让很多人以为他所知道的东西经过讨论之后发现不那么确定,到最后根本不能确定。

苏格拉底他这一生最后一次的对话是在法院的门口。他接到法院的通知,是被告,一大早就过去了,然后遇到一个中年人,名叫尤息弗罗。《尤息弗罗》(Euthyphro)就是这一篇的篇名。尤息弗罗看到苏格拉底,就问:“你怎么到法院来呢?你这种人不可能去告别人吧?”苏格拉底说:“我确实不是原告,我是被告。”他就反问尤息弗罗说:“你为什么来法院呢?”他说:“我是原告,我要告人。”“告谁呀?”“告我爸爸。”居然有儿子要告爸爸。苏格拉底就说:“那你一定有非常特别的事情吧,能不能说来听听。”

原来尤息弗罗的爸爸是一个农庄的主人,在夏天的时候,从外面请了一个工人来,外面的工人跟家里的工人发生争执,把家里工人打伤了。爸爸身为主人,就把外面的工人捆起来,丢在山沟里,派人去德尔斐神殿问问说:“神啊,该给这个人什么惩罚?”结果冬天太冷,神的回答还没回来,工人就死掉了。

所以尤息弗罗就说:“我的爸爸因为自己的疏忽而侵犯了神的权利,所以我要来告我爸爸对神不敬。”苏格拉底听了真的有点吓一跳,他说:“你对神这么了解,对于什么叫做‘对神敬跟不敬’这么认识,太好了,那请你一定要当我的老师,启发我的智慧,解除我的疑惑。因为我被告的两个罪状里面就有一个说我对神不敬。”

结果两个人开始谈什么叫做对神崇敬。谈到最后就发现尤息弗罗所说的很难成立。他说:“对神崇敬就是做神喜欢的事。”苏格拉底说:“神有很多,老神喜欢的,新神不喜欢;这个神喜欢的,那个神不喜欢;神里面还有战争、斗争,怎么办呢?”这个理论不能成立。

再进一步问,苏格拉底就问他:“请问一件事神喜欢,所以他是善的;或是一件事是善的,所以神一定要喜欢?”结论很简单,当然是第二个,一件事情本身为善,神必须喜欢,否则那就不叫神了。

再看更重要的问题“你为什么要对神那么虔诚呢?”苏格拉底举例:“你平常家里养一匹马,把马照顾好是要利用它替你拉车,难道你对神这么虔诚是要利用神吗?”这种话听起来就对神不敬。所以讨论到最后尤息弗罗就跟苏格拉底说:“哎呀,我临时想到还有别的事没做,我先走一步。”为什么?你根本没有弄清楚什么是对神敬跟不敬,你凭什么以这个作标准去判断你的父亲呢?或是你凭什么去判断你的父亲做了一件对神不敬的事呢?

这就是苏格拉底的作风,在任何地方跟任何人聊天,只要聊到一个重要的词,这个词牵涉到人的行为,牵涉到人的德行的,他一定穷追不舍,要跟你进一步去对话。

今日重点6:  苏格拉底谈话的意义

苏格拉底从来不做演讲,从来不上课,他跟别人聊天、对话的时候,虽然那个人一开始谈的是完全不同的话题,苏格拉底会一直阻拦他,让他不要谈那个无聊的事,直到他开始谈起自己目前的生活形态,以及过往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你要谈谈你自己。

一旦苏格拉底让对方陷入他所设想的话题,他就会进而从每一个角度完整而确实地检视这个人,让这个人去了解自己这一生过的是不是真实的生活,对于德行是否有真正的认识。所以后面就发展出一句话,苏格拉底的名言:“没有经过反省检查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

一般人的生活都靠习俗,习俗叫你什么时候去拜神,去献祭,就照着做,以为那样就是对的;习俗叫你怎么跟别人说话,说什么样的话。苏格拉底这种让人厌烦的质问究竟有何意义呢?他是要让人们了解:应该如何自处以成为真正的人,以正确的思考方式就可以导致正确的行动,关键在于要思考,要了解。苏格拉底从对话里发展出三种方法:

1、反诘法。反诘法就是掌握到别人问题里面的一个词、重要的观念,不断地反问,请他说清楚。到现在在教育上还有一个重要的词叫做“苏格拉底的反诘法”,别人说今天天气不错,你就请他先定义一下所谓的不错是指什么。这一来的话大家说话就比较清楚,不会产生误会,才能够造成有效的沟通。

2、归纳法,前面提过此处不再重复。

3、辩证法。辩证法就是立场不一样,两个人开始对话,对话到最后,互相截取对方的优点,得到更多的了解,然后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就往上提升。一般讲辩证法就三个字,正反合。合就是把正方、反方的共识往上提升上去,但是你一旦说出一个合,也是一种说法、一种立场,马上相对的就有另外一个不同的立场出现,所以辩证法是可以不断地运作,一直进行下去的。而且“辩证法”和“对话”这两个词的字首是一样的,英文对话叫做dialogue,辩证法叫做dialectic ,dia这三个字母是来自于“二”,两个人才能够对话,有正有反,两种立场才能够辩证,这也是西方重要的哲学方法。

接下来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向苏格拉底学习要怎么做。首先提出一个大家都认为是对的,比如“有钱就是好的”,接着质疑这个说法的正确性,有钱真的是好的吗?怎么样得到这个钱?如果说有钱就好的话,那抢劫可以说是好的吗?当然不行。骗人可以说是好的吗?也不行。接着,找到这些例外,指出你原来说“有钱就是好事”是有问题的,是要修正的:“有钱,同时要用正当的手段赚到才是好的。”

还可以继续说明:“用正当手段赚到钱之后成为守财奴好不好?”那也不行,所以要再修正。苏格拉底说:“你看到一个人有钱,要问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他用什么方法赚到钱,是否合法,是否合理?如果是的话,没有问题,很好;第二个要问他赚钱之后是做金钱的奴隶(守财奴)还是做金钱的主人(可以任意用他的钱去做好事)?”如果是后者当然没有问题。

这就是一个具体的例子。

1. 我们从小受教育,学到一些专业知识,但是千万不要因此而以为自己对其他事物也有所知,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了。我们要保持求知的心态,保持好奇心,不断地去增加所知道的东西。

2. 人只能够“爱好智慧”,在这一生中努力“认识自己”,并且“行事不要过度”。换言之,人生是从无知走向有知的过程,苏格拉底承认自己无知,也因而成为西方哲学家的典型。

3.用反诘法,使对话更为深入,跟别人讨论问题的时候要一再请别人把他用的字,用的词说清楚,这会使对话更有效率。

4.用归纳法,提炼自己的观点。比如谈到勇敢,你就要从你所见过勇敢的例子提炼观点;谈到正义,也是一样,从你所见过的各种例子来加以说明。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归纳法没有普遍性,过去有许多事情给你参考,并不代表将来会发生同样的事,还需要再进一步采用别的方法去思考。

5.用辩证法保持开放的心态。辩证法讲三个字:正反合。辩证法承认我是正方,那么一定有反方,所以要有这样开放的心态,才能够截取别人有价值的观点,合就是把正反方的共识往上综合提升。
马市霍灿荣长得怎么样
1个回答2024-01-11 21:51
霍灿荣是一个长的平平无奇的人,在刁三故事会中,霍灿荣这个角色没有过很好的面部讲解,都是一些平平无奇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