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板总观古今论门家庭

古今中外的名人中选取一个事例论证作者的观点?
1个回答2024-06-04 11:14

观点是持之以恒才能成功。事例是李时珍走名山、尝百草,历经数十年,终于编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家庭心理学的理论
1个回答2024-02-27 05:04
德西和瑞安的自我决定理论。
其实这个理论算是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但是在家庭中很多家长无意中会用到,并且是反向运用。
这个理论包含三个需要:1.胜任需要,指个人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中,感到自己是有效的,有机会去锻炼自己和表现自己的才能。2.归属需要,归属指感觉到关心他人并被他人关心,有一种从属于其他个体和团体的安全感,与别人建立起安全和愉快的人际关系。3.自主需要,自主指个体能感知到做出的行为是出于自愿的且能够自我调控的。
动机划分为三种:1.内部动机:内部动机是人类固有的一种追求新奇和挑战、发展和锻炼自身能力、勇于探索和学习的先天倾向。它与个体的内部因素,如兴趣、满足感等密切相关,属于高度自主的动机,代表了自我决定的原型。2.外部动机:外部动机指人们不是出于对活动本身的兴趣,而是为了获得某种可分离的结果而去从事某一项活动的倾向,如获得高分或避免受到惩罚等。3.无动机:无动机是最缺少自我决定的动机类型,它的特点是个体认识不到他们的行为与行为结果之间的联系,对所从事的活动毫无兴趣,没有任何外在的调节行为以确保活动的正常进行。
在家庭中,这个理论通常被家长们无意识的用来将孩子的内部动机转化为了外部动机。
举个最普遍的例子:孩子最初因为感兴趣,因为爱好而去画画,结果家长发现之后,通常会说:“哎呀,画的真好!/画的还行,继续努力!画完了带你去吃大餐!"(或者给予孩子一些实质性的奖励),其实这个时候家长的任何干预都会起到相反的结果,本来孩子是出于爱好去画画,时间久了,孩子心里会慢慢觉得他是为了那顿大餐,或者那些奖励而去画画,慢慢的,他就不再想画画了。家长成功地将孩子的内部动机转化为了外部动机,削弱了孩子的兴趣。
中观论,中观论疏,中观论讲记有什么区别?
1个回答2022-05-29 22:53
中观论疏是解释中观论的.而中观论讲记是解释中观论疏的.

这就相当于几何中的公理.定理.推论.
佛经相当于公理.公理不需要证明.他是大众公认的.
论相当于定理.定理需要由公理来证明.
疏相当于推论.推论需要由定理来证明.
讲记相当于推论的详细讲解.
家庭家教家风篇观后感
1个回答2024-02-10 14:36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文明状况不仅是社会文明的缩影,而且可以影响和改变社会风气,营造社会新风尚。所以,良好家风的构建与传承不是小事私事,好的家风利家利民利国,相反则害己害人害社会。

良好的家风是优搜陆良品质在家庭中的积淀和传承,是家庭留给每个成员的宝贵精神财富,古有仁智礼义信,今有勤孝谦和思,良好家风因背景各异,也各有千秋:或仁爱宽厚,父慈子孝,兄纤渣弟和睦,邻里友爱;或克勤克俭,常怀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之念,靠勤奋兴家聚业,讲节约精打细算;或本分做人,不世竖顷为富动,尽职敬事,诚信待人。以上种种,在无形中影响着家人,让子女终身受益,其价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当今老板喜欢什么样的人
1个回答2024-03-12 23:13
人都是有性格的,要看你老板是什么性格的
今年最新的,有个孩子是老板的什么电影
1个回答2024-04-17 03:30
baby boss
宝宝老板
今天没有家庭作业的作文
1个回答2024-02-18 00:06
今天是星期五,明天就开始“长达”2天的放假,但是作业总是少不了的,一般为2篇作文加上一些抄写作业,放学时,我们已经做好了承受大量作业的心理准备。



这时只见钟老师和廖老师面带笑容快步走进教室,我们的心情可不那么轻松,因为弄不好整个星期天都要泡在作业的“海洋里”。



放学时,只见钟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作业,顿时,全班人的目光全部凝聚在黑板上。这时,只见老师提笔一挥,在黑板上写下了“今天没有家庭作业”八个大字,顿时,全班冷场。在短暂的N分钟后,同学们终于爆发了出来,大声欢呼着,有的人对同桌说:“今天我们的钟老师真不容易,居然(她把居然两个字放的声音很大)没有布置作业,看来太阳明天该从西边出来了。”我则十分疑惑,今天怎么回事,一直喊要多布置作业的钟老师居然不布置作业,这里面肯定有什么文章!果不出我所料,只见钟老师在这八个字上写上了“作文”两字,又打了冒号、书名号。顿时,全班一片哗然。“哎呀”声“源源不断地”从同学们的座位上空“飘”过来。但紧接着钟老师又轻声地说一句:“这个星期就这一篇作文。”我听到后简直高兴的发狂,顿时,全班一阵“乌拉”的声音。黄睿同学更是高兴得跳起来。老师见状也情不自禁的笑了。



“啦啦啦……”路上,书包也似乎轻了许多,在我的背上蹦跳,我的心情是那么的轻松,脚步是那么的轻快。



啊!这真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夜晚呢!今天没有家庭作业,真是太好了!
有什么体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2-15 21:31
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冒雪爬上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山,祈求“神灵奶奶”为她生病的小孙子降福,并保佑她八十多岁的老伴长命百岁。临下山时,留下一百元钱,专门嘱咐说,这钱是“修庙宇、塑神像”的。这位老太太这么大年纪冒雪爬上高山之巅,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在她的心目中,“神”支配了她一家人的命运。
  那位登高山的老太太可能压根儿没有听说过“世界观”三个字,因此她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受某种世界观的支配。由此可见,世界观人人都有,只是有自觉和不自觉的区分。
自我知觉的理论观点
1个回答2024-02-14 21:12

Bem的自我知觉理论(self-perception theory)认为我们必须借由观察自己的外显行为来推论自己的态度,也许有许多研究发现验证此论点,然而书本中的例子(p94宗教行为之研究)却不太具有说服力,因此个人对此自我知觉理论有些许困惑。
自我知觉理论认为,人们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行为发生的情境了解自己的态度 、情感和内部状态 。也就是说,我们对自己内部状态的了解,也像他人了解我们一样,都是通过我们的外显行为。认为人在许多情况下并不能直接知道自己的态度、情感和其他内在状态。认识自己和认识别人一样,只能通过自己表现出来的行为来推测自己的内心状态。这种推测过程和推测别人的内心状态时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我们试图使用本质上相同的资料以及相同的归因过程对我们自己的行为进行因果关系的推论。

西方对人性论有何观点?
1个回答2022-10-09 00:40
我只知道是性恶论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