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县淮海琴书演唱

灌云县的历史名人
1个回答2024-03-08 22:20

伊尹(约前17世纪初)

名伊,一说名挚,号阿衡。

商代莘(今山东莘县)人。

伊尹是中国最早的美食家和创制中药汤液的始祖。

钟离昧

汉代人,生卒年不详。

为西楚霸王项羽麾下大将。

鲍照(405—466)

字明远,东晋义熙元年(405)出生于北海郡(今江苏灌云)。

与妹令晖均为中国南朝宋时著名文学家。

鲍令晖

鲍照之妹,生卒年不详。

中国南朝宋时女文学家。

李汝珍(1763—1830)

字松石,号松石道人。

原籍直隶大兴(今属北京)人。

生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嘉庆六年(1801)至十二年在河南做过小官外,先后在板浦生活达30多年。

许乔林(1775—1852)

字贞仲,号石华。

祖籍安徽,生于四川乐山县其父的任所。

清雍正末年,其高祖许洪中、许德中兄弟俩弃文经商来板浦;其父许介亭做过乾隆年间的运河通判,著有《河防秘要》和《位卑言高录》等书。

许桂林(1779—1822)

字同叔,号月南,又号月岚,是清乾嘉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经学家、数学家。

卞赓(1850—1906)

字虞卿,因排行第三,人又称卞三,清末武状元。

故居在灌云中正街。

卞赓幼时,即不喜文墨,乐意武行,经常耍刀弄棒,到处拜师学艺。

光绪十八年(1892),他如愿以偿,一举夺得状元。

武同举(1871—1944)

字霞峰,别号两杆、一尘,灌云县南城人(今云台区)。

清光绪年间先后考中秀才、举人、拔贡,清末任海州直隶州通判。

民国建立后,武同举曾任《江苏水利协会杂志》主编、国民 *** 江苏水利署主任,兼河海工科大学水利史教授,江苏建设厅第二科科长、“视察”等职。

张大宗(1872—1925)

字栋臣,祖籍苏州阊门,明末清初迁至蔷薇河畔,传至第三世,移居现小伊张庄。

大宗受朝野尚武风气影响,自幼习武,终日与弓、刀、石为伴,并悉心背诵《武经》等应举科目。

光绪十九年(1893)秋,大宗与二哥大标在南京乡试同榜中举。

张大标(1864—1938)

字霞城,灌云县小伊张庄人。

光绪十九年(1893)秋,与其弟张大宗同榜中举。

诰封武显将军,授武义都尉,正五品。

先后在山东德州、沙河等地任守备、都司等职。

颜振高(1875—1938)

祖籍海州南四十里颜滩,排行第五,复圣公颜子74代孙,人称“高五太爷”。

厉达

生卒年不详,灌云厉荡人。

明永乐年间征西凉,当地有童谣曰:“若有西凉破,须得厉达过。

”朝廷遂以为将。

据传,厉达身材高大,力大无比,能劳能武,多智多勇。

他提出使用“莽牛阵”的战术,战败了敌人,收复30余城,因其征西凉有功,被升为都指挥,镇守其地。

死后,皇帝传旨予以厚葬。

汪懿余(约1633—1714)

祖籍徽州(今安徽歙县),于清康熙初年迁来板浦。

初建作坊熬“老糖”为生,后改制食醋。

他精明强干,心灵手巧,钻研制醋配方,醋质越做越好,酸度浓醇,食用只需数滴则醋香弥足,风味特别,故人们称之为滴醋。

凌廷堪(1755—1809)

祖籍安徽歙县。

祖母为板浦许氏,著有《礼经释例》13卷,《通鉴翼胡》4卷,《元遗山年谱》2卷,《充渠新书》2卷,《校礼堂文集》36卷及《燕乐考源》、《陵阳读余录》等书。

吴振勃(1770—1847)

字兴孟,一字容如,号筠斋,祖居安徽歙县丰溪之南,故晚年称丰南居士。

秉资聪慧,弱冠即工诗善书,甚为时人称道。

35岁时方中举。

道光十三年(1833)以岁贡生候选儒学训导。

刘清韵(1841—1915)

女,又名淑曾,小字观音,字古香,灌云县中正(今东辛乡)人。

擅长诗词,精通书法、绘画。

刘清韵一生作品很多,有《小蓬莱仙馆传奇》、《小蓬莱仙馆曲稿》、《小蓬莱仙馆诗钞》、《瓣香阁诗》等共24种。

江问渔(1885—1961)

名恒源,字问渔,又号蕴愚,以字行。

生于灌云县板浦盐河西江庄(原名墎廊生,现属东辛乡尤庄村),是著名的职业教育家。

马仲殊(1900—1958)

灌云县伊山镇人。

民国十六年(1927年)参加创造社,在鲁迅先生的支持鼓励下,出版了处女作《周年》(自传性质,创造社丛书之一)。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长篇小说《太平洋的暖流》问世,风行全国。

汪德昭(1905.12.20—1998.12.28)

大气电学家、水声学专家,中国水声事业的奠基人。

所从事的大气中大小离子平衡态的研究成果,被国际物理学界认为是“普遍接受的郎之万-汪德昭-布里加理论”。

汪德耀

核化学化工专家。

江苏灌云人。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武心慈

20世纪50至80年代篮球名将,曾是八一队和国家队后卫,退役后执教过八一青年队、八一队和中国青年队。

郑海霞是她当教练时带的第三代球员,一些甲级队的主帅都曾经是武心慈的学生。

灌云县的历史名人
1个回答2024-01-02 22:55

伊尹(约前17世纪初)

名伊,一说名挚,号阿衡。

商代莘(今山东莘县)人。

伊尹是中国最早的美食家和创制中药汤液的始祖。

钟离昧

汉代人,生卒年不详。

为西楚霸王项羽麾下大将。

鲍照(405—466)

字明远,东晋义熙元年(405)出生于北海郡(今江苏灌云)。

与妹令晖均为中国南朝宋时著名文学家。

鲍令晖

鲍照之妹,生卒年不详。

中国南朝宋时女文学家。

李汝珍(1763—1830)

字松石,号松石道人。

原籍直隶大兴(今属北京)人。

生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嘉庆六年(1801)至十二年在河南做过小官外,先后在板浦生活达30多年。

许乔林(1775—1852)

字贞仲,号石华。

祖籍安徽,生于四川乐山县其父的任所。

清雍正末年,其高祖许洪中、许德中兄弟俩弃文经商来板浦;其父许介亭做过乾隆年间的运河通判,著有《河防秘要》和《位卑言高录》等书。

许桂林(1779—1822)

字同叔,号月南,又号月岚,是清乾嘉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经学家、数学家。

卞赓(1850—1906)

字虞卿,因排行第三,人又称卞三,清末武状元。

故居在灌云中正街。

卞赓幼时,即不喜文墨,乐意武行,经常耍刀弄棒,到处拜师学艺。

光绪十八年(1892),他如愿以偿,一举夺得状元。

武同举(1871—1944)

字霞峰,别号两杆、一尘,灌云县南城人(今云台区)。

清光绪年间先后考中秀才、举人、拔贡,清末任海州直隶州通判。

民国建立后,武同举曾任《江苏水利协会杂志》主编、国民 *** 江苏水利署主任,兼河海工科大学水利史教授,江苏建设厅第二科科长、“视察”等职。

张大宗(1872—1925)

字栋臣,祖籍苏州阊门,明末清初迁至蔷薇河畔,传至第三世,移居现小伊张庄。

大宗受朝野尚武风气影响,自幼习武,终日与弓、刀、石为伴,并悉心背诵《武经》等应举科目。

光绪十九年(1893)秋,大宗与二哥大标在南京乡试同榜中举。

张大标(1864—1938)

字霞城,灌云县小伊张庄人。

光绪十九年(1893)秋,与其弟张大宗同榜中举。

诰封武显将军,授武义都尉,正五品。

先后在山东德州、沙河等地任守备、都司等职。

颜振高(1875—1938)

祖籍海州南四十里颜滩,排行第五,复圣公颜子74代孙,人称“高五太爷”。

厉达

生卒年不详,灌云厉荡人。

明永乐年间征西凉,当地有童谣曰:“若有西凉破,须得厉达过。

”朝廷遂以为将。

据传,厉达身材高大,力大无比,能劳能武,多智多勇。

他提出使用“莽牛阵”的战术,战败了敌人,收复30余城,因其征西凉有功,被升为都指挥,镇守其地。

死后,皇帝传旨予以厚葬。

汪懿余(约1633—1714)

祖籍徽州(今安徽歙县),于清康熙初年迁来板浦。

初建作坊熬“老糖”为生,后改制食醋。

他精明强干,心灵手巧,钻研制醋配方,醋质越做越好,酸度浓醇,食用只需数滴则醋香弥足,风味特别,故人们称之为滴醋。

凌廷堪(1755—1809)

祖籍安徽歙县。

祖母为板浦许氏,著有《礼经释例》13卷,《通鉴翼胡》4卷,《元遗山年谱》2卷,《充渠新书》2卷,《校礼堂文集》36卷及《燕乐考源》、《陵阳读余录》等书。

吴振勃(1770—1847)

字兴孟,一字容如,号筠斋,祖居安徽歙县丰溪之南,故晚年称丰南居士。

秉资聪慧,弱冠即工诗善书,甚为时人称道。

35岁时方中举。

道光十三年(1833)以岁贡生候选儒学训导。

刘清韵(1841—1915)

女,又名淑曾,小字观音,字古香,灌云县中正(今东辛乡)人。

擅长诗词,精通书法、绘画。

刘清韵一生作品很多,有《小蓬莱仙馆传奇》、《小蓬莱仙馆曲稿》、《小蓬莱仙馆诗钞》、《瓣香阁诗》等共24种。

江问渔(1885—1961)

名恒源,字问渔,又号蕴愚,以字行。

生于灌云县板浦盐河西江庄(原名墎廊生,现属东辛乡尤庄村),是著名的职业教育家。

马仲殊(1900—1958)

灌云县伊山镇人。

民国十六年(1927年)参加创造社,在鲁迅先生的支持鼓励下,出版了处女作《周年》(自传性质,创造社丛书之一)。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长篇小说《太平洋的暖流》问世,风行全国。

汪德昭(1905.12.20—1998.12.28)

大气电学家、水声学专家,中国水声事业的奠基人。

所从事的大气中大小离子平衡态的研究成果,被国际物理学界认为是“普遍接受的郎之万-汪德昭-布里加理论”。

汪德耀

核化学化工专家。

江苏灌云人。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武心慈

20世纪50至80年代篮球名将,曾是八一队和国家队后卫,退役后执教过八一青年队、八一队和中国青年队。

郑海霞是她当教练时带的第三代球员,一些甲级队的主帅都曾经是武心慈的学生。

连云港灌云县东海龙王庙吗?
1个回答2022-09-12 00:48
连云港灌云县没有龙王庙,连云港市赣榆区有龙王庙。
淮安有哪几个县?
3个回答2022-09-08 11:16
三个县:涟水县、金湖县、盱眙县。
四个区:淮安区、清江浦区、淮阴区、洪泽区。
注:淮安经济开发区属于淮安区,而非清江浦区。
淮阳县的名人
1个回答2024-01-07 01:32
1、郑当时是西汉大臣,郑桓公二十二世孙,陈县人,任侠善交,在梁、楚扬名。汉景帝时,任太子舍人。汉武帝时,历任鲁中尉、济南郡太守、江都相、右内史,后来因在窦婴、田蚡争论中首鼠两端贬官为詹事,后来任大司农、丞相长史、汝南郡太守。

2、符彦卿出生于898年,975年去世,字冠侯,陈州宛丘(今河南淮阳)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将领。符彦卿出身将门,为后唐宣武节度使符存审第四子,军中称其为“符第四”。符彦卿十三岁即能骑射,仕于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五朝,历任散员指挥使、吉州刺史、忠武节度使、天雄节度使、守太师等职,累封魏王。

3、周文是秦末农民起义军将领。即周章,陈县人。战国末年,曾为项燕军视日,推算时辰吉凶。侍奉过春申君黄歇,自称懂得兵法。陈胜称王后,授予将军印,西向攻秦东向攻汉。
淮阳县的名人
1个回答2024-03-14 03:00

历史名人:老子、伏羲氏、周文、陈胡公、符彦卿、郑当时等。
近现代名人:叶桐轩、何仰羲、雷邦正、潘玉琦等。

原连云港市灌云县委书记唐铁飞现在在那里任职?
1个回答2023-01-29 07:12
冒?找他有事啊?
灌云县方言玉米粥怎么说?
1个回答2024-01-06 21:30
灌云县与他们的玉米猪怎么说来说的话,就是说他们的玉米就可以做的特别的好吃的。
淮安市有几个县?
1个回答2022-10-21 09:10
淮安四区四县,分别为:淮阴区、楚州区、清河区、清浦区、金湖县、涟水县、盱眙县、洪泽县。
淮安一共有几个县
2个回答2022-11-01 03:49
淮安四区四县,分别为:淮阴区、楚州区、清河区、清浦区、金湖县、涟水县、盱眙县、洪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