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博渊

形容学问渊博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25 05:55
汗牛充栋,才高八斗志,大智若愚,无所不知,才华横茄败溢,博古通首纳春今
是否者耐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学富五车
老师的渊博让我感到什么
1个回答2024-03-13 12:15
老师的知识的渊博会让我们充满了希望和追求和梦想。
关于人知识渊博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29 20:26
博学多才,博闻强识,
写关于知识渊博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3-01 19:21
学富五车、才识渊博、才华出众、才高八斗、文武双全、出口成章、满腹经纶、饱读诗书、聪明绝顶、才华横溢、才思敏捷
指学识渊博的人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07 10:57
饱学之士

饱读诗书
形容人知识渊博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3-15 02:45

形容人知识渊博的成语:

一、学富五车释义:学问很多;有五车书。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富:丰富;五车:指五车书;形容书很多。出处:先秦庄周《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意思是惠施的方术很多,本事很大,他读的书要五辆车拉。示例:张教授知识丰富,学富五车。

二、博大精深释义:博:广博;精深:又专又深。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而高深。出处:明姜世昌《逸周书》:“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学者所及。”意思是他的思想和学识广博而高深,不是后辈学者们可以达到的。示例:这位老学者孜孜不倦地研究中国古籍,如今已经是博大精深了。

三、博学多才释义:博:广博;知道得多;才:才能。学识广博;有各方面的才能。出处:《晋书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瑰伟倜党。”诜有各方面的才能,英俊潇洒,不拘礼法。示例:贯忠博学多才,也好武艺,有肝胆。

四、见多识广释义:识:知道。看到的多;知道的广。形容资格较老;经验丰富;知识广博。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还是大家宝眷,见多识广,比男子汉眼力,到胜十倍。”意思是还是宝眷经验丰富知识广博,比男子汉的眼力要多十倍还多。示例:她是每天上街去买菜的,自然见多识广,知道这东西的时价。五、博古通今释义:博:广博;知道得多;通:通晓。通晓古代和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渊博。出处:《晋书石崇传》:“君侯博古通今,察远照迩,愿加三思。”意思是君王通晓古代和现代的事情,考虑到远的和近的事务,希望您可以再三考虑。示例:你一向有才女之名,称得上是博古通今。

形容人知识渊博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3-09 22:31
形容人知识渊博的成语有: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博古通今、博学多才、学贯中西
1、学富五车
拼音:xué fù wǔ che
解释: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出自:战国中期庄子《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译文:惠施的学问广博,他的书多达五车。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
近义词:真才实学、立地书橱、才高八斗
反义词:不学无术、才疏学浅
例句:该教授是一位学富五车的女性。
2、满腹经纶
拼音:mǎn fù jīng lún ]
解释:比喻人很有学问、本领。
出 处:清·石玉昆 《三侠五义》第三十二回:颜查散素有大志,总要克绍书香,学得满腹经纶,屡欲赴京考试。
译文:颜查散素来有大志向,总要攻克许多书,学得知识渊博,本领强大,几次想进京考试。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有学问。
近义词:经纶满腹、 真才实学 、学富五车
反义词:孤陋寡闻、 四六不通 、一无所知、 目不识丁
例 句:经过几十年的知识积累,李老师现在满腹经纶,博学多才。
3、博古通今
拼音:bó gǔ tōng jīn
解释:对古代的事知道很多,又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广博。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
出处: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观周》:“吾闻老聃博古知今。”
译文:我听说老聃知晓古今许多事情,知识渊博。
近义词:满腹经纶、真才实学、见多识广、通今博古、才华横溢、学富五车
反义词:不学无术、寡见少闻、孤陋寡闻、目不识丁、一知半解
例句:爷爷博古通今,是位知识渊博的老人。
4、博学多才
拼音:bó xué duō cái
解释:学问广博精深,有多方面的才能。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小霸王怒斩于吉 碧眼儿坐领江东》:“此人博学多才,事母至孝。”
译文:这个人学问广博精深,有许多方面的才能,对母亲也非常孝顺。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赞扬别人。
近义词:博学多闻、宏儒硕学、博学多识
反义词:胸无点墨、才疏学浅、不学无术
例句:宋代李清照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女词人。
5、学贯中西
拼音:xué guàn zhōng xī
解释:学问贯通了中国和西方的种种知识。形容知识渊博。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一回:“本领事久闻这位某观察,是曾经某制军保举过他留心时务、学贯中西。“
译文:本领事很早就听说过这某观察,是曾经某制军保举过他留心各种事物、学问贯穿中西方各种知识。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博学。
近义词:学富五车、博古通今
反义词:不学无术、目不识丁
例句:曹汝霖、章宗祥都是学贯中西的人物,但结果却都做卖国害民的事。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二十八章
形容知识渊博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05 01:53

形容知识渊博的成语:博通经籍、博览古今、通儒达士、直谅多闻、殚见洽闻。

1、博通经籍:广博而又精通经典文献,形容人学识渊博。

【出处】《后汉书·马融传》:“初,京兆挚恂以儒术教授隐于南山,不应征聘,名重关西。融从其游学,博通经籍,恂奇融才,以女妻则春尘之。”

2、博览古今:广泛阅读古今书籍,通晓古今学识。形容学问渊博。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成帝纪赞》:“博孙禅览古今,容受直辞。”

3、通儒达士:指知识渊博、明智达理的学者。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卢植传》:“中兴以来,通儒达士班固、贾逵,郑兴父子,并敦悦之。”

4、直谅多闻:为人正直信实,学识广博。

【出处】《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也。森烂”

5、殚见洽闻:该见的都见过了,该听的都听过了。形容见多识广,知识渊博。

【出处】汉·班固《西都赋》:“元元本本,殚见洽闻。”

形容学识渊博的成语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24 04:33
博古通今:【基本解释】: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拼音读法】:bó gǔ tōng jīn

【使用举例】:鲁迅先生是一位伟大的革命者家,也是一位~的学者。

【近义词组】:满粗肢腹经纶、真才实学、见多识广

【反义词组】:不学无术、寡见少闻、孤陋寡闻

【使用方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称颂人

【成语出处】:《孔子家语·观周》:“吾闻老聃博启凳段古知今。”

学富五车:【基本解释】: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拼音读法】:xué fù wǔ chē

【使用举例】:他自幼年起,便刻苦攻读,到了青年时代,便已是~了。

【近义词组】:博大精深、博学多才、见多识广

【反义词组】:目不识丁、胸无点墨、才疏学浅

【使用方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

【成语出处】:《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满腹经纶:【基本解释】:比喻政治见识和主张。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拼音读法】:mǎn fù jīng lún

【使用举例】:仲老,真佩服,~!这果然是奥妙!(茅盾《子夜》二)

【近义词组】:才高八斗

【反义词组】:胸无点墨、才疏学浅

【使用方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悄誉褒义

【成语出处】:《易·屯》:“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歇后语】:春蚕到死丝方尽
形容人物学识渊博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9 00:56

形容人物学识渊博的成语有:

一、博古通今 [ bó gǔ tōng jīn ] 

1. 【解释】: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2. 【出自】:《孔子家语·观周》:碰模“吾闻老聃博古知今。”

3. 【示例】:你向有才女之名,最是~。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回

二、博学多才 [ bó xué duō cái ] 

1. 【解释】: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2. 【出自】:《晋书·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环伟倜傥,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3. 【示例】:贯忠~,也好武艺,有肝胆。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一回

三、博大精深 [ bó dà jīng shēn ] 

1. 【解释】: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2. 【出自】:明·姜世昌《〈逸周书〉序》:“迄今读书,若揭日月而行千载,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学者所及。”

3. 【示例】:瑚之为学,~,以经世自任。 ◎《清史稿·陆世仪传》

四、学富五车 [ xué fù wǔ chē ] 

1. 【解释】: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2. 袜迟【出自】:《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3. 【示笑好缓例】:大贤世居大邦,见多识广,而且荣列胶庠,自然才贯二酉,~了。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六回

五、满腹经纶 [ mǎn fù jīng lún ] 

1. 【解释】:经纶:整理丝缕,引伸为人的才学、本领。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2. 【出自】:《周易·屯》:“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3. 【示例】:仲老,真佩服,~!这果然是奥妙! ◎茅盾《子夜》二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