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得青春容颜

红颜弹指老,芳华逝,出自哪里?
1个回答2024-01-26 07:32
分类: 文化/艺术 >> 文学 >> 小说
解析:

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逝

取自于金庸先生《天龙八部》的回目名: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早上的露珠,到了中午就已经全部蒸发,不见痕迹;夜半的昙花,销魂不过半宵,注定在瞬间凋谢……

不是出自哪个诗文,只是金庸先生的灵感结晶

请看一篇幅散文

生命中拥有挚爱,执子之手,与子携老,实为众者所求,仰或期待爱的流星划过心房,就此刻骨铭心,永不泯灭,更多者为爱痴狂,为情神伤,黯然回首,不过是,风花雪月 ,虚幻飘渺,含泪笑叹造物弄人,爱恨难休,问情终为何物,不过是,花非花, 雾非雾。

风中传来的是谁人的歌唱,让本受伤的人更无处躲藏,到过无数个地方,只为寻求一点关于他的影像,每每听到林子深处传来悲凉的鸣叫,便依声寻去,得到得往往是空欢喜一场。从来没有去想过,就算是寻到他又是如何,心中到底想的是什么,自已也无法弄清,难道只是为了一叙当年风陵渡口一役,和聪明狡洁的九尾灵狐。

夜很静,只有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夜越静,思念一个人的感觉就越浓。拿起竹笛,闭目呤音。笛声划破宁静的夜,直哨天空。天空还是曾经的天空,可是时空已经转变,美丽的烟花转眼既逝,只是一瞬间的美丽,却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永恒的颜色。丐帮比武招帮主,多么难得的场面,我无心留恋。只想等待那个用一枚珍贵银针许下的愿望。

独自寻觅与江湖,只想在江湖中寻觅一个独臂人,在别人眼里,一个柔弱的女子做出一个让江湖中最冷血的人为之感动的事,小东邪当之无愧。最终明白,退隐江湖,执子之手,与子携老,实为他今生之所求。于是,孤独的寻找没有人间烟火的世外桃园,可是,世界之大,从何寻找,在每一个他可能出现的地方等待他的出现。白天黑夜的轮回,时间转逝即过,空留一身遗憾。

竹笛还是发出伤心的低调,在风陵渡口一呆就是二个月过去了。我终于明白,那个痴情的独臂男子为了等待南海神尼在海上一呆就是几个月的时候当时的心情。可是,我却还不如他,他至少知道终有一天,他的妻子就会从这里回到他的身边。可想想自己呢?会有这么一天吗?寻寻觅觅的把自己的青春都流失了,无处可去的时候,把自己放置在曾经于他发生故事最多的地方。

终于一天,突然醒悟,为爱痴狂,为情神伤,黯然回首,不过是,风花雪月,虚幻飘渺,含泪笑叹造物弄人,爱恨难休,问情终为何物,不过是,花非花,雾非雾。削发为尼,终生只为一个情字,一生奔波一生流浪。居无定所,为的只是,那水中月,镜中花,只难看,只能想却万万得不到。

繁华散尽,空顶白发。任时空如何逆转,终是昨日繁花。世间最幸福的女子,莫过于有爱她的男子,能为她空守十八年,能为了寻她,纵身跳涯,能把生和死放下。谁能想想,十八年后的那次重新的相聚,是应该笑,还是应该哭。

一辈子只为了一个情字,一辈子只为了见他一次,空留二枚银针却无处使用它。他今生能无牵无挂的离开他的江湖,而我,却还要在江湖中寻找他的足迹,原来,我只是在走他曾经走过的路。

花非花,雾非雾,原来只是如此。
孔子最得意的弟子--英年早逝的颜回
1个回答2024-02-29 08:19

孔子最得意的弟子--英年早逝的颜回

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不幸英年早逝 门人想厚葬他 孔子表示反对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孔子曾用过许多赞美之辞表彰他的德行和学问。虽然颜回生前没当过什么官,也没留下什么著作,却无损于他在后代读书人心目中的形象。

自三国魏正始元年(公元240年)祭孔时以颜回为配享后,历代统治者对颜回封赠有加。颜回先后被封为“亚圣”、“亚圣兖国公”、“兖国复圣公”、“复圣”等。

年十三入孔子之门,天生聪颖闻一知十

颜回,字子渊,亦称颜渊,春秋时期鲁国人。《史记》称他“小孔子三十岁”,清代学者经考证,认为《史记》的“三十”应为“四十”之误,孔子实际上比颜回大四十岁。颜回生于公元前511年,卒于公元前480年。

孔子自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颜回也自悔物小好学,“年十三,入孔子之门”,是当时孔门弟子中年龄最小的学生。他年龄虽小,但天资巧前迹极聪颖,学习起来进步神速,连聪明过人的学长子贡也自叹不如。

《论语·公冶长》记载,有一次孔子问子贡:“女与回也孰愈(你和颜回谁更聪明)?”子贡回答说:“赐(端木赐,字子贡)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孔子同意他的看法,认为颜回的确比他聪明。

聪明人通常都心高气傲,自以为是,颜回有“闻一知十”的天聪,其为人却没有丝毫傲气,对老师异常尊敬,对同学十分谦虚,他沉默寡言,极少显露才智,甚至表面上看起来有点蠢。

孔子曾说过:“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我整天和颜回讲学,他从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蠢人。等他回去自己研究,却也能发挥,可见颜回并不愚蠢)。”

孔子还说过,颜回“于吾言无所不说(对我的说话没有不喜欢的)”。

颜回之所以对孔子亦步亦趋,是因为他对孔子的为人和学问都非常敬仰,他这样形容孔子:“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老师之道,越抬头看,越觉得高,越用功钻研,越觉得深)。”

他说孔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使自己“欲罢不能”,不得不尽全力去学习。所以他在听孔子讲学时,不管时间有多久,始终不会懈怠。

德行学问堪为榜样,颜回屡受孔子表彰

孔子和颜回都以好学著称,孔子之所以把颜回树为弟子的榜样,就是因为颜回好学。

时常否认自己为圣贤的孔子唯独不否认自己好学,他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他活到老,学到老,从不停止。

他对颜回的好学赞叹不绝,认为在所有弟子中没有人比得上他。有一次,鲁哀公问孔子:“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回答说:“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拿别人出气),不贰过(不犯同样的过错)。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季康子曾经也有此问,孔子作了同样的回答。

颜回死后,孔子在和别人谈起颜回时,感叹道:“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可惜他死了!我只看见他不断进步,从没看见他停滞不前)。”

颜回不仅学问到家,在德行方面也是众多孔门弟子的表率。孔子主要从四个方面教育弟子成为“君子儒”,即德行、政事、言语、文学,号称“孔门四科”。

颜回和闵子骞、伯牛、仲弓是德行科的代表,而以颜回为首。自追随孔子后,颜回对孔子不离不弃。相传少正卯在鲁国办学时同孔子竞争,把孔子的许多门人吸引过去,以致“孔子之门,三盈三虚,惟颜渊不去”。

他从不夸耀自己的才能,从不以劳苦之事强加于别人身上。他虽然生活贫穷,家徒四壁,但安贫乐道,无意富贵。孔子见他这样,忍不住赞叹道:“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学说以“仁”为核心,“仁”的内涵是“爱人”、“忠恕”,是最高的道德标准,所以孔子不轻易许人以“仁”。他说颜回能够做到“三月不违仁”,而其他弟子只是短时间偶然想起一下“仁”。

颜回短命,孔子伤心

因为学习太刻苦,先天体质和生活条件不好,颜回到29岁已头发尽白,刚过30岁就英年早逝。

当听到颜回病逝的消息,孔子哭得很伤心,他感叹命运捉弄人,仰天长叹:“噫!天丧予!天丧予!”旁人问孔子:“子恸矣(您太伤心了)!”孔子说:“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真的太伤心了吗?我不为这样的人伤心,还为什么人伤心呢)?”

颜回生前视孔子如父,孔子也视颜回如子。颜回死后,他的父亲颜路来找孔子商量如何办后事。古代有身份地位孝并的人死后棺木至少用两重,里面的一重叫“棺”,外面的一重叫“椁”,就是“内棺外椁”。

当时内棺准备好了,还没有外椁,颜路请求孔子把车卖了为颜回置办外椁。

孔子有些为难,他对颜路说:“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棺。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意思是说,对自己儿子的丧事谁都想办得好一些,我的儿子孔鲤死了,也只有内棺,没有外椁。我不能卖掉车子步行来替他买外椁,因为我曾做过大夫,是不可以步行的。就这样,孔子拒绝了颜路的请求。

后来有人评论这件事,说孔子不肯为爱徒置办外椁卖掉车子,未免太吝惜了。这种评论是不了解孔子的思想和当时的社会状况。当时正是礼崩乐坏之时,而孔子认为拯救社会最重要的就是要恢复礼制。

作为大夫,出门必须要有车,这也是礼制之一。如果步行,就不符合礼制了,所以孔子连亲生儿子死了也不愿意卖车子买外椁。

孔子的门人想厚葬颜回,孔子不同意。颜回家中本穷,孔子认为不应厚葬,而且颜回一生节俭,厚葬也不符合他生前的意愿。

但孔子的门人还是把颜回厚葬了,孔子很委婉地责备了他们几句。

我的心还在,什么逝去的容颜是什么歌名
1个回答2022-11-17 01:06

我心仍在 

歌手: 林忆莲|杜德伟

专辑: 《回忆莲莲》

发行时间: 2006-08-18

女 : 不是尽头 MY DARLING 心更加依赖

别流泪也别说 GOODBYE 说你会等待

男 : 不是尽头 MY DARLING 心更加依赖

别流泪也别说 GOODBYE 说你会等待

男 : 我有最最深的爱 永远不更改

女 : 心仍在 我心仍在 不曾远走

合 : 因为爱你 放心你走 轻轻转身 不必停留

把心守在 相爱时候 还会聚首 这样祈求

男 : 我有最最深的爱 永远不更改

女 : 心仍在 我心仍在

合 : 不曾远走

合 : 风雨过后 星光依旧 我心仍在 不曾远走

不管多远 不管多久 刹那感受 一生拥有

合 : 风雨过后 星光依旧 我心仍在 不曾远走

不管多远 不管多久 刹那感受 一生拥有

合 : 我心仍在 我心仍在

红颜已逝,韶华不在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6-16 18:20
是“韶华逝事人易老,莫正喊把红颜辜负了”吧?韶华一般用来比喻人一生中的年轻时光,最宝贵的时光!!!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人一生中最年轻誉者,最宝贵举虚野的那段时光是很短暂,很容易过完的,不要辜负了人家姑娘的那段时光!!!
有没有描写女人青春易逝容颜易老的诗
1个回答2023-08-21 00:41
eeqwewqew
容颜易凋逝,逝尽芳华。这句诗的意思
1个回答2023-07-02 03:12
总体来说就是此女子不在年轻,容颜已老,时间的流逝让美貌不在!
老去的容颜 逝去的青春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5-18 00:58
老去的容颜,逝去的青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岁数越来越大,容颜一天比一天衰老啦。而以前的青春年华以及不复存在啦。逐渐的消失啦。
容颜已逝,殆尽芳华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8-16 04:20
此女子不再年轻,容颜已老,无人欣赏,只有其自己想要试图做些事情挽回自己已逝的年华和容颜。
容颜已逝秉性难移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6-12 23:55
jiāng shān yì gǎi ,bǐng xìng nán yí旧时俗语。强调人要改变习性是非常困郑磨难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五:“常喊弊斗言道得好,‘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典故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五:“常言道得好,‘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近义词江山好改,本性难移英文翻译A leopard never changes his spots.成语资料成语解释:旧时俗语。强调人要改变习性是非常困难的。成语举例:从监狱里刚放出来三个月,他就又作案了,这真叫作“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常用程度:常用感情色彩:褒义词语法用法:用来形容多年形成的思想、习惯、作风极不容易改变。一般作谓语、宾语。成语结构:复句式产生年代:现代成语正音:难,不能读作“卜敬nàn”。成语辨形:秉,不能写作“乘”。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