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筵必散

盛筵必散的意思 盛筵必散的解释
1个回答2023-12-24 06:03
1、盛筵必散,汉语成语,拼音是shèng yán bì sàn,意思是比喻无论怎样美好的事物,终必消散。

2、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三回:“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

3、【近义词】:盛筵易散。
盛筵必散的意思
1个回答2023-12-17 02:17

盛筵必散的意思:比喻无论怎样美好的事物,终必消散。

出自: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三回:“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

示例:少年欢乐事,鸾笙凤管,曲能宵分。怪~,青鬓难存。——清·王嗣槐《满庭芳》。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近义词:盛筵难再,比喻良机不易重逢。

盛的字义解释:
1、兴旺:兴盛。繁盛。旺盛。盛世。盛衰。茂盛。全盛时期。

2、炽烈:年轻气盛。盛怒。盛气凌人。

3、丰富,华美:盛产。盛宴。盛装。

4、热烈,规模大:盛大。盛况。盛典。盛举。

5、广泛,程度深:盛传。盛行。盛赞。盛名。盛夏。

6、深厚:盛意。

造句:

1、前往扎嘎瀑布的高铁上,市姐姐给茄茗和熊熠讲述了“盛筵必散”的历史典故。

2、湟中县拦隆口中学的慕瑶听昆顿说,使用 “盛筵必散”造句是件相当有趣的事情。

3、少年欢乐事,鸾笙凤管,曲能宵分。怪盛筵必散,青鬓难存。

4、新婷正在默默地默记罗隐的诗《横吹曲辞陇头水》,戴着白玉手镯的林书洽老师徒然走到前面,叫他用“盛筵必散”造句,吓得他把水都弄掉了。

5、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

盛筵必散的动物是什么
1个回答2023-12-18 02:47

盛筵必散指的是生肖猴、生肖蛇、生肖马。

盛筵必散在十二生肖中代表的是生肖猴、蛇、马、虎、鸡。生肖猴、生肖蛇、生肖马分别对应着中国传统十二生肖中的三个属相。生肖猴是中国传统十二生肖中的一个属相,猴子在中国文化中具有聪明、机灵、灵活和有创造力的象征。猴年常常被认为是娱乐和欢乐的年份。

扩展知识:

1、生肖蛇的特点

生肖蛇也是中国传统十二生肖中的一个属相,蛇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智慧、长寿和神秘,也有时被视为富有魅力和神奇的动物。生肖马是中国传统十二生肖中的一个属相,马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勇敢、快速、自由和坚毅。马年通常被视为机遇和冒险的年份。

生肖蛇的人通常深思熟虑、沉着冷静、悟性高,他们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善于分析问题和抓住关键。蛇年出生的人一般机智聪明,富有智慧和冷静的思考能力。

2、生肖猴的特点

生肖猴的人通常聪明、机智、好动、富于幽默感,他们具有灵活的思维和很强的适应能力。猴年出生的人一般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善于解决问题和找到新的方法。

3、生肖马的特点

生肖马的人通常热情洋溢、积极向上、勇敢坚定,他们具有强烈的行动力和冒险精神,喜欢追求自由和挑战。马年出生的人一般勇于面对困难,乐观进取,勇往直前。说话一针见血,有王者风范。

它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与农历的年份相联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价值观念。

4、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可知,先秦时期即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最早记载与现代相同的十二生肖的传世文献是东汉王充的《论衡》。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间信仰观念,表现在婚姻、人生、年运等。

每一种生肖都有丰富的传说,并以此形成一种观念阐释系统,成为民间文化中的形象哲学,如婚配上的属相、庙会祈祷、本命年等。现代,更多人把生肖作为春节的吉祥物,成为娱乐文化活动的象征。

盛筵必散的动物
1个回答2023-12-18 03:43

盛筵必散的动物生肖猴、生肖蛇、生肖马。

扩展知识:

盛筵必散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感叹,它还包含了对于友情、亲情和爱情的深深珍惜。

它提醒我们,要珍惜与亲人、朋友和爱人共度的每一刻,因为这些时光可能转瞬即逝。同时,这个成语也鼓励我们要有节制地享受生活,不要沉溺于短暂的欢愉,而忽略了人生的长远规划。

盛筵必散这个成语,字面上的意思是指盛大的宴会或聚会最终会结束,无论它开始时多么欢乐和繁华。它暗示了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有其终结,没有任何事物能够永恒存在。

这个成语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古代诗词中,例如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胜地不常,盛筵难再。”这句诗表达了对于欢乐时光易逝的感慨。在古代,由于交通和通讯的不便,人们对于离别和重逢的感受更为深刻,因此这个成语有着深厚的情感基础。

盛筵必散这个成语的含义深远,它提醒人们不要过分追求短暂的荣华富贵,而应该注重长远的人生意义和价值。同时,它也表明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美好的事物总会有终结的一天。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当下,把握好每一个时刻,同时也要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保持敬畏之心。

在现代汉语中,盛筵必散这个成语仍然被广泛使用。它常常被用来形容那些曾经显赫一时的家族或企业最终走向没落的情况。同时,它也被用来比喻那些曾经辉煌的事物最终都会消失。这个成语的运用非常灵活,可以根据语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总之,盛筵必散这个成语的含义深远,它提醒人们珍惜当下,同时也表明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它让人们明白,无论一个人或一个事物曾经多么辉煌,最终都会走向衰败和消散。因此,我们应该保持谦虚和敬畏之心,同时也要注重追求长远的人生意义和价值。

盛筵必散近义词
3个回答2023-02-24 13:58
【成语】: 盛筵必散
【拼音】: shèng yán bì sàn
【解释】: 比喻无论怎样美好的事物,终必消散。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三回:“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
【举例造句】: 少年欢乐事,鸾笙凤管,曲能宵分。怪盛筵必散,青鬓难存。 ★清·王嗣槐《满庭芳》词
【近义词】: 盛筵易散
盛筵难再的再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29 01:38
筵:酒席。盛大的宴会难再遇到。比喻美好的光景不可多得。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的原句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12 01:15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这个是原文.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和“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第一句是原文,第二句是后人杜撰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5卷:“天下无有不散筵席,就合上一千年,少不得有个分开日子。” 

《醒世恒言》是明末冯梦龙纂辑的白话短篇小说集。该书收录了宋、元以来话本、拟话本40篇,风格各异,这些故事,有来源于史传的,也有出于历代笔记、小说的,而最多最根本的源头,则直接来自民间传说的故事,来自社会的实际生活。通过这些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人民的愿望。其内容丰富,有反映爱情婚姻的;有抑扬封建官吏,暴露吏治黑暗的;有讴歌行侠仗义,谴责忘恩负义的。故事情节离奇曲折,人物个性鲜明,充满情趣。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
1个回答2024-02-29 04:07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突然爱上了老歌的感觉,常常在午夜,听着旋律流淌,静静感受夜的微凉……



  最常听的是郑均的那首《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反复的听着,直到泪水无声滑落……



  ‘我曾经以为生命还很漫长,也曾经以为你还和从前一样;



   其实我错了, 一切全都变了,就在你转眼的一瞬间一瞬间;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一切全都全都会失去;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你的眼泪欢笑全都会失去,



   所以我们不要哭泣, 所以我们不要回忆过去



   所以我们不要在意, 所以我们不要埋怨自己……    ’



   郑曾经是我最喜欢的歌手之一,爱上他是个偶然,因为那首《回到拉萨》,于是,那个纯净而懒散的嗓音,便泛滥了我的整个中学时代……然而,随着成长,随着奔波在车来车往的繁华都市里,渐渐的,被束之高阁……



   却不曾想,许多年后的夜晚,会再一次为了那忽视的曾经泪流,无助的象个孩子……



   曾经以为会一直鼓励着自己的那双和蔼的眼,早已长眠,再也听不见我伤心的哭喊留恋……



   曾经分享一床棉被的那个女孩,早已到了大洋彼岸,不再在门口等候……



   曾经以为会携手白头的那对爱侣,年初听说已经形同陌路,不复往昔的甜蜜……



   曾经……



   原来,以为的永远,不可能永远,穹苍之下,找不到不散的筵席,我们只能习惯,放弃。



   工作三年,身边的人一直在来来去去,最初的难舍离合,也渐渐木然,郑均的歌还在空气中漂散,却第一次听见,那浅浅的遗憾……



   只想,在很久很久以后,还记得,曾有一个孩子,一片金黄的麦田,一路走,即使一路遗忘,遗忘一些人和事,终归寂寞。还记得,曾经学会了怎样的坚强,只为了能念念不忘。还记得,曾因为艰难而感动着,然后,在那片金色麦田里,彼此守望着,为了再相逢,新的筵席,新的开始。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们只能新的开始着,延续着……



   但愿,所有还因为过去哭泣的人,延续着新的开始,为了重逢,为了纪念……



   和着郑均的歌声清唱着——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一切全都全都会失去;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你的眼泪欢笑全都会失去,



   所以我们不要哭泣, 所以我们不要回忆过去



   所以我们不要在意, 所以我们不要埋怨自己……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的原句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18 21:23
有下一句,原文:“天下无有不散筵席,就合上一千年,少不得有个分开日子。”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5卷。《醒世恒言》是明末文学家冯梦龙纂辑的白话短篇小说集。该书始刊于明天启七年(1627年)。书中小说形象鲜明,结构充实完整,描写细腻,不同程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市民思想感情。 白话译文:天下没有不散的聚会,整一千年岁月,总有一些时候回分开的。指团聚是相对的,终究要分离的。 扩展资料“天下无不散之筵席”的赏析: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人,是总要走的,茶,是总要凉的。生命中一个人走了,肯定会有另一个人填进来。如果始终抱着远离的人,不肯撒手,那新来的人,该怎么办呢?人走茶凉,是自然规律,想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的意思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6-18 23:55
1、天下无不散之筵席的意思是天下没有不散的聚会。指团聚是相运春对的,终究要分离的。

2、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旁迅耐》第35卷:“天下无有不散筵席,就合上一千年,少不得有个分开日子。”

3、《项羽·本纪》是有这个意思,但“天下无有不散筵席”是翻译后的话,不是原文的出处。不能算是其词的出处。有书可寻的最早记录昌宽于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5卷。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