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黄长江长

作文 长江长江,我是黄河 黄河黄河,我也是黄河……
2个回答2023-11-08 22:43
楼主,我想这篇作文应该是告诉我们长江流域因滥伐树木,而导致水土大量流失.
1、你可以搜索一些关于滥伐树木导致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的资料,想象你就是长江,树是你的保护膜,失去了它,你的后果。
2、你可以从客观的角度上来说,把你想象成小动物,原本你喝这清澈的长江水,住在长江边的林子里,可现在由于滥伐树木导致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水不清了,林子也没了后你的想法
黄河黄河我是长江?
1个回答2023-10-19 21:45
“黄河黄河我是长江”是错误的,正确的是“长江长江我是黄河”。
长江与黄河
1个回答2024-06-03 13:44

你是要图吗?这是长江的一段!黄河也好不到什么地方去!

黄河水呀长江长的歌曲
1个回答2024-03-02 14:33

文章

365里路&古月照今尘
●●365里路
睡意朦胧的星辰 阻挡不了我的行程 多年漂泊日夜餐风露宿
为了理想我宁愿 忍受寂寞 饮尽那份孤寂
抖落异地的尘土 踏上摇远的路途
满怀赤情追求我的理想 三百六十五日 年年渡过 过一日
行一程 三百六十五里路…呀 越过春夏秋冬
三百六十五里路…呀 岂能让它虚渡
有多少三百六十五里路…呀 从故乡到异乡
三百六十五里路…呀 从少年到白头
有多少三百六十五里路…呀 从故乡到异乡
三百六十五里路…呀 从少年到白头
有多少三百六十五里路…呀 饮尽那份孤独




●●古月照今尘
一部春秋史 千年孤臣泪 成败难长久 兴亡在转瞬间
总在茶余后 供于后人说 多少辛酸话因果
百战旧河山 古来功难全 江山几局残 荒城重拾何年
文章写不尽 幽幽沧桑史 悲欢岁月尽无情
长江长千里 黄河水不停 江山依旧人事已非 只剩古月照今尘
莫负古圣贤 效临朝英雄 再造一个辉煌的汉疆和唐土

关于长江和黄河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3-14 09:56
砥柱中流、海晏河清、河清海晏、河山带砺、黄河水清、砺山带河、鲤鱼跳龙门、俟河之清、中流砥柱
不到黄河心不死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长江后浪推前浪
砥柱中流、海晏河清、河清海晏、河山带砺、黄河水清、砺山带河、鲤鱼跳龙门、俟河之清、中流砥柱 中流砥柱 鲤鱼跳龙门 九曲黄河 泾渭分明

0不到黄河心不死
bù dào huáng hé xīn bù sǐ
〖解释〗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这种人不到黄河心不死。现在我们横竖总不落好,索性给他一个一不做二不休。”
〖示例〗他自己心里何尝不明白呢?~罢哩! ★茅盾《清明前后》第四幕

跳到黄河洗不清
tiào dào huáng hé xǐ bù qīng
〖解释〗比喻无法摆脱嫌疑。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四十二章:“我不是担心他被留在贼营,倒是担心他带着李瞎子和你妹妹给我的两封书信,说不定还有什么贵重礼物,回来时被丁、杨二营的游骑抓去,使我跳进黄河洗不清,岂不受冤枉的窝囊气?”
黄河为啥叫黄河?原来它是黄的吗?
1个回答2024-03-15 14:35

黄海——黄海名称的由来与我国历史上各朝代的长期纷争、频繁地改朝换代密切相关。

到了清朝初期,黄海海域曾被称为“东大皮绝迟洋”,把现在的东海一带称为“南大洋”;清朝末期,在1908年以后出版的地图中均已使用今名。也就是说,黄海名称的正式使用也只是20世纪初期以后的事情。

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每年都会生产十六亿吨泥沙,其中有十二亿吨流入大海,剩下四亿宏枝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

扩展资料

流域气候

黄河流域幅员辽阔,山脉众多,东西高差悬殊,各区地貌差异也很大。又由于流域处于中纬度地带,受大气环流和季风环流影响的情况比较复杂,因此,流域内不同地区气候的差异显著,气候要素的年、季变化大,流域气候有以下主要特征。

一、光照充足,太阳辐射较强;

二、季节差别大、温差悬殊;

三、降水集中,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

四、湿度小、蒸发大;

五、冰雹多,沙暴、扬沙多;

六、无霜期短。

参考资料:中国网-黄海名称的燃李由来是什么?

长江与黄河的发源的。传说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24 14:53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东的西南侧,在上海市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的1/5 。

黄河:发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最后于山东省东营垦利县注入渤海。

长江和黄河怎么画简笔画二年级?
1个回答2024-03-13 19:54

长江和黄河是我们中国的母亲河,老师引领同学先画好中国地图,再画上两条河流

为何黄河会有这么多的故事.而长江确没有?
1个回答2024-02-29 01:18
大禹治水 大禹治理黄河时有三件宝,一是河图;二是开山斧;三是避水剑。传说河图是黄河水神河伯授给大禹的。 古时候,在华阴潼乡有个叫冯夷的人,不安心耕种,一心想成仙。他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为仙体。于是就到处找水仙花。 大禹治理黄河之前,黄河流到中原,没有固定的河道,到处漫流,经常泛滥成灾。地面上七股八道,沟沟汊汊全是黄河水。冯夷东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渡黄河、跨黄河、过黄河,常和黄河打交道。转眼过了九十九天,再找上一棵水仙花,吮吸一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成仙了。冯夷很得意,又过黄河去一个小村庄找水仙花。这里的水不深,冯夷趟水过河,到了河中间,突然河水涨了。他一慌,脚下打滑,跌倒在黄河中,活活被淹死。 冯夷死后,一肚子冤屈怨气,咬牙切齿地恨透了黄河,就到玉帝那里去告黄河的状。玉帝听说黄河没人管教,到处横流撒野,危害百姓,也很恼火。他见冯夷已吮吸了九十九天水仙花的汁液,也该成仙了,就问冯夷愿不愿意去当黄河水神,治理黄河。冯夷喜出望外。满口答应。这一来可了却自己成仙的心愿,二来可报被淹死之仇。 冯夷当了黄河水神,人称河伯。他从来没有挨过治水的事儿,一下子担起治理黄河的大任,束手无策,发了愁。咋办呢?自己道行浅,又没什么法宝仙术,只好又去向玉帝讨教办法。玉帝告诉他,要治理好黄河,先要摸清黄河的水情,画个河图,有黄河的水情河图为依据,治理黄河就省事多啦。
黄河的神话故事关于黄河有哪
1个回答2024-03-20 07:49
关于黄河的神话传说
一、大禹治水:
传说在帝尧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尧帝曾召集部落首领会议,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害。鲧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鲧接受任务后,采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简单的堤埂把居住区围护起来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继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改鲧“围堵障”为“疏顺导滞”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从高地迁回平川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后来禹因此而成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并被人们称为“神禹”而传颂与后世。

二、鲤鱼跳龙门:
很早很早以前,龙门还未凿开,伊水流到这里被龙门山挡住了,就在山南积聚了一个大湖。
居住在黄河里的鲤鱼听说龙门风光好,都想去观光。它们从河南孟津的黄河里出发,通过洛河,又顺伊河来到龙门水溅口的地方,但龙门山上无水路,上不去,它们只好聚在龙门的北山脚下。“我有个主意,咱们跳过这龙门山怎样?”一条美丽的大红鲤鱼对大家说,“那么高,怎么跳啊?”“跳不好会摔死的!”,伙伴们七嘴八舌拿不定主意。大红鲤鱼便自告奋勇地说:“我先跳,试一试。”只见它从半里外就使出全身力量,像离弦的箭,纵身一跃,一下子跳到半天云里,带动着空中的云和雨往前走。一团天火从身后追来,烧掉了它的尾巴。它忍着疼痛,继续朝前飞跃,终于越过龙门山,落到山南的湖水中。山北的鲤鱼们见大红鲤鱼尾巴被天火烧掉,一个个被吓得缩在一块,不敢再去冒这个险了。这时,忽见天上降下一条巨龙说:“不要怕,我就是你们的伙伴大红鲤鱼,因为我跳过了龙门,就变成了龙,你们也要勇敢地跳呀!”鲤鱼们听了这些话,受到鼓舞,开始一个个挨着跳龙门山。可是除了个别的跳过去化为龙以外,大多数都过不去。凡是跳不过去神仙道,从空中摔下来的,额头上就落一个黑疤。直到今天,这个黑疤还长在黄河鲤鱼的额头上呢。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