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缸

是司马光砸光还是司马缸砸缸呢?
1个回答2024-02-29 05:59
是司马光打缸。大概故事是: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厂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从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样。这就是流传至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这件偶然的事件使小司马光出了名,东京和洛阳有人把这件事画成图画,广泛流传。
都知道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但你知道司马光砸缸救的是谁吗?他后来怎么样了?
1个回答2024-01-21 23:50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相信大家都有听过,现在教科书上还有这个故事,被一代一代的学生们作为榜样。这故事讲的就是司马光在和几个小伙伴在一起玩的时候,有一个小伙伴失足掉进了水缸里。这几个小朋友都吓傻了,有一些小朋友去叫了父母,有一些小朋友只知道吓得哭。眼看着这个小朋友就快被淹死了,司马光搬起一块石头就使劲地砸向了缸,缸坏了个大洞,水哗哗的全流出来了,这个小朋友也因此得救了。

这上官尚光后来的时候富甲一方,他还为了感恩司马光的救命之恩,建立了感恩亭。司马光在北宋时期是一位十分有名的文学家,但是除了小时候这件事情之外,他其余的事情就没有这么出名了,所以这也是很多人在此之后很少听到他事迹的原因。

上官并没有因为有钱了而忘记本心,上官尚光一直在做善事。上官家的族谱中也记载了这件事,他们家族的人也都知道这个故事,虽然当年上官尚光为感恩司马光修建的感恩亭随着时间的流逝也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中了,但是上官家族的人并没有忘记要感恩,他们秉承祖先留下来的优良传统,到现在也做了很多的善事。

在后人的传颂中也很少听到这个孩子的名字,显然是司马光的行为十分机智,以至于人们忘了这个孩子。有人说他叫上官尚,是为了表达对司马光的感谢,才在名字后面多了一个司马光一样的光字。上官尚光的家族后来可能经商去了,历史上再也没有他们一家的记载。不过他所修建的感恩亭却给了人们很多的教育意义。

上官尚光一家懂得感恩,司马光勇于救人的精神很值得赞扬,而上官一家的感恩之心同样让人们受益匪浅。

司马光砸缸里那个掉进缸里的小孩是谁?
1个回答2024-02-15 12:47
有必要知道吗.我认为古代故事重要的是给我们以启迪,让我们知道怎样做人.而古代故事的时间和人名都是次要的.他叫王晓强和叫王晓刚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是我个人意见,仅作参考.若有不对之处,望指出.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内容简单概括(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内容)
1个回答2024-02-11 21:37
您好,我就为大家解答关于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内容简单概括,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内容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有一...

您好,我就为大家解答关于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内容简单概括,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内容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

2、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拦碧巧,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慧神心,掉到缸里。

3、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

4、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

5、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

6、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从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样。

7、这就是流传简键至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谁有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6 05:16
司 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汉族。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但宋人袁说友著《成都文类》记,司马光是在他父亲司马池当四川省郫县县尉时,生於官廨的,不少学者也赞同该观点),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 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

  [1] 宋仁宗(赵祯,1010年~1063年,北宋第四代皇帝)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年方20,中进士甲科。宋英宗(赵曙,1032~1067)继位前任谏议大夫,宋神宗(赵顼,1048年~1085年)熙宁(1068~1077)初拜翰林学士、御史中丞。

  熙宁三年(1070年),司马光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永兴军。次年,判西京御史台,居洛阳十五年,专门从事《资治通鉴》的编撰。哲宗即位,还朝任职。元丰八年(1085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持朝政,排斥新党,废止新法。数月后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著作收在《司马文正公集》中。

  司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学术上。其中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主持编写《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史,全书共二百九十四卷,通贯古今,上起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末年赵匡胤(宋太祖)灭后周以前(公元959年),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作者把这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实,依时代先后,以年月为经,以史实为纬,顺序记写;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与各方面的关联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使读者对史实的发展能够一目了然。

  司马光一生大部分精力都奉敕编撰《资治通鉴》,共费时十九年,自英宗冶平三年(公元1066年),至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他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日力不足,继之以夜”,“精力尽于此书”。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

  司马光著述颇多。除了《资治通鉴》,还有《通鉴举要历》八十卷、《稽古录》二十卷、《本朝百官公卿表》六卷。此外,他在文学、经学、哲学乃至医学方面都进行过钻研和著述,主要代表作有《翰林诗草》、《注古文学经》、《易说》、《注太玄经》、《注扬子》、《书仪》、《游山行记》、《续诗治》、《医问》、《凉水纪闻》、《类篇》、《司马文正公集》等。在历史上,司马光曾被奉为儒家三圣之一(其余两人是孔子和孟子)。

  在政治观点方面,司马光主张法制永远不变,其政治思想比较保守。他曾说:“先王之法,不可变也”;他认为,象周威烈王命晋大夫魏斯等为诸侯,是弃“先王之礼”,废“祖宗之法”。与宰相王安石是政敌。
司马光砸缸想到的4个成语
1个回答2024-01-24 16:01
故事:一天,故事中的小朋友们在一起玩儿捉米藏,有一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结果不小心摔了下来,正好摔到大水缸中。水缸又高又大,小孩儿很快就会被淹死。别的小朋友有的吓哭了,有的吓跑了。只有一个叫司马光的小朋友很勇敢,他急中生智,抱起地上一块大石头狠劲儿向水缸砸去,水缸破开了,水哗哗的流了出来,缸中的小孩儿得救了。司马光机智勇敢的举动,受到了大家夸奖。
这个联想到:
急中生智
聪明绝顶
镇定自若
出类拔萃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10 23:25
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从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样。这就是流传至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司马光砸缸讲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2-18 16:38
司马光砸缸讲的是机智救小伙伴的故事。小伙伴掉进水缸里,为了营救小伙伴司马光机智想出用石头砸水缸,水缸砸出一个大洞,里边的水顺势流出来,小伙伴得救了。
司马光砸缸。
1个回答2024-02-01 23:45
司马光砸缸

有一天,故事中的小朋友们在一起玩儿捉米藏,有一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结果不小心摔了下来,正好摔到大水缸中。水缸又高又大,小孩儿很快就会被淹死。别的小朋友有的吓哭了,有的吓跑了。只有一个叫司马光的小朋友很勇敢,他急中生智,抱起地上一块大石头狠劲儿向水缸砸去,水缸破开了,水哗哗的流了出来,缸中的小孩儿得救了。司马光机智勇敢的举动,受到了大家夸奖。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