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承受能力太差怎么办

现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为什么这么差
1个回答2024-03-11 13:30
因为小时候生活条件过度优越优裕,没有经过多少失败挫折打击和痛苦。因此心理承受能力自然就很差了。
小孩承受压力的能力太差应该给他看哪些书
1个回答2024-02-02 09:59
这一种追求完美性比较强。
现在他们还小理解能力还比较差,你不能用解释的方法去解决,你说的越多他反而越听不进去,他听不懂你们说的那些枯燥的道理。
我建议你可以讲故事这类引导他们。
小孩子一般喜欢听故事这类的话题。
感情脆弱的人承受力一定差吗?
1个回答2024-01-21 02:01
感情脆弱的人通常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可能会表现出较低的承受力。他们可能更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情绪波动较大,并且可能更容易感到沮丧、焦虑或压力。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感情脆弱的人都具有差的承受力。
承受力是一个复杂的个体特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经历、性格特点、社会支持系统等。有些人可能天生就具有较高的情绪稳定性和适应能力,而另一些人可能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更容易受到影响。
重要的是要理解,感情脆弱并不意味着一个人无法提高自己的承受力。通过积极的心理健康实践,如寻求支持、学习应对技巧、建立情绪调节策略等,人们可以增强自己的情绪韧性和承受力。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也可以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人们处理情绪困扰并提升心理弹性。
因此,尽管感情脆弱的人可能在承受困难时表现出较低的能力,但他们仍然有机会通过积极的努力和适当的支持来提高自己的承受力。
为什么有的人承受压力太差,这些差距是怎么来的?
2个回答2023-01-14 10:27
从小时候来的,有些从小挨过父母的骂 和跟别人比较,加上好玩的人性格都比较活泼,比较开朗,所以这类人撑过了小时候的自卑感,抗压力都会比较好的 而有些从小到大都是别别人夸着长大的,一般压力都会偏低,因为他没有受过这些比较大的委屈,从而导致心里的接受能力太差
钻牛角尖的人承受力一定差吗?
1个回答2024-01-20 17:17
钻牛角尖的人并不一定承受力差。钻牛角尖的行为是指一个人过于纠结于细节,过分考虑问题的不同方面,导致无法做出决策或者放松心情。这个行为通常与个人的性格特征相关,并不一定代表他们的承受力差。实际上,一些钻牛角尖的人可能对细节非常敏感,具备很高的注意力和洞察力。然而,过度关注细节也可能导致他们容易陷入困境或感到焦虑。所以,无论一个人是钻牛角尖还是不是,承受力是一个个体差异,与个人的性格、经验和情绪管理能力有关。
看了一些压抑的书,我的心情也会坏上一天,是我承受能力差吗?
1个回答2024-03-07 23:15
这个未必,也有可能你本身是情绪比较敏感的人,容易被书或者身边的人事感染和影响,简单点说就是:多愁善感。你看了压抑的书,老是会想里面提到的剧情或者说法,自然心情也变得压抑。但这并不代表承受能力差,至少你没有承受不了情绪崩溃之类的呀。我以前也有过,书上的话有些黑暗消极,看得满心悲观的。后来尽量远离这种题材的东西。
孩子承受力差,可以去打击他们吗,同事说不打击,到时候孩子工作了就变得很极端?
1个回答2024-01-25 05:48
孩子承受力差,
我觉得还是不要打击他们了,
谁也说一定,
你的话是不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万一就一下子接受不了人就没了。
为什么孩子的心理承受力差呢?
1个回答2023-11-25 04:50

现在的孩子心理脆弱,经不起一点批评,可能与家人的过度保护,导致自我承受能力过低有关,也可能是由于过度自卑或自我否定等原因所引起。



1.家人的过度保护

如果家长对于自己的孩子从小就过度保护,导致孩子长时间得不到磨练,会使自身对外界因素的承受能力过低,进而造成心理脆弱。

2.过度自卑或自我否定

常见于天生性格比较内向的人群,由于没有正确的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并发挥出来,造成过度自卑或经常性的自我否定,也会造成心理脆弱。

3、过分赏识

对孩子的适当赏识,能够让孩子变得自信。但如果没有把握好度的话,孩子的自信就会变成自负,而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孩子总会遇到比自己更厉害的人。这样一来,孩子有可能就会感觉到自卑,所以心理慢慢变得脆弱。

4.过分要求

许多的爸爸妈妈对于孩子有着很大的期望,甚至只许孩子赢不许孩子输。这样孩子以后一旦遇到失败和挫折,心理就会越来越脆弱。


父母基于孩子这种现状,必须要做出有效的调整,帮助孩子建立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

·增强孩子的抗压能力

孩子心理脆弱的话,爸爸妈妈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增强孩子的抗压能力。不要因为一点点的失败就觉得很失望,遇到失败要让孩子懂得如何重新振作起来!

·适当让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孩子的心理脆弱,不妨在孩子还小的时候进行一些挫折教育,让孩子在挫折中成长,这样就能够让孩子的心理渐渐变得强大。

心理承受能力差是什么原因
2个回答2022-12-27 19:10
心理承受力差的主要原因是自己对自己缺乏信心,即不自信。
建议:
第一,建议你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肯定自己,既要看到你的优点和长处,也不否认你的缺点,并且要接纳你的优点和缺点,因为你是一个真实的人,一个真实的人是有血有肉的,是有优点也有缺点的,而且也是会受到一定的局限的,这才是真实的你。不要追求完美,用真实的你去面对真实的生活,这样你就能够坦然,淡定了,也就会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一切了,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你都可以承受了。
第二,树立人生的理想和目标,做出近期和远期的规划,点点滴滴的做,从每一个细节去做,而且是脚踏实地的做,不苛责,不强求,不放弃,不动摇,这样的话,你就变得坚强和勇敢了。
第三,建议你平时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合,坚持体育运动。
为什么现在有些孩子心理承受那么差呢?
1个回答2023-11-26 09:51
很多家长反映现在的孩子普遍心理太脆弱,只能听表扬,禁不起一点批评,话说重一点就要崩溃。有些孩子在家和大人玩游戏的时候,赢了开心,输了就不算数甚至发脾气。还有的孩子遇到一点困难就被击退,觉得自己不行,缺乏调节情绪的能力和直面挫折的勇气。一个不能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孩子,在未来成长的道路上,遇事只会一味地的逃避和自我内耗。那么,为什么有些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这么差呢?01一个故事《三体》里,有两个人物经常被拿来做比较,罗辑和程心。罗辑是人类和三体世界对抗的,第一代执剑人。他抱着必死的决心与三体人对峙,从而建立黑暗森林威慑,人类进入威慑纪元;成为手握达摩克利斯之剑的——执剑人。简单而言,他保护人类的方法,就是对三体人说:你只要敢动,我们就同归于尽。54年,他都在地下掩体度过,终日面对着一堵白墙逼视着三体世界,54年间没说过一句话。这种坚毅、执着、勇敢、心怀大爱,让他几乎封神。毫不夸张地说,他是凭一己之力,挽留了人类世界。然而,几十年后,人类却一致投票,把他从“执剑人”的位置上换了下来。他守护的这54年,人类生活得和平而富足,几乎忘记了三体威胁的存在。大家推选的第二代执剑人,是程心。程心:三十出头的年纪,高材生,上市公司的总裁,实至名归的人生赢家。一个文质彬彬的女孩子,人如其名,坚信用爱,用诚心,用信任,可以换来和平。我们很多人评价程心:“脆弱”“情感泛滥”“圣母心”,但其实,她是时代的产物。在面对威胁时,狼狈的人们,不择手段地生存永远是第一目标。而在和平时代、富足时代成长起来的程心,拥有我们作为人类最纯粹的情感——“人性”。当然,也包括人性的弱点:优柔管断、脆弱、轻信他人。而巨大威胁时期的罗辑,更像是一个为了生存,剥离情感的钢铁战士。02时代会塑造人绕了这么大一圈,我究竟想表达什么呢?现在的孩子变脆弱,特别是跟父母那一代相比,大概是必然的。他们成长在中国多年未见的和平、富足、温暖的环境里。从来没有饿过饭,永远有吃不完的东西;所有的危险,都有父母亲人帮他挡;人生轨迹是可以预见的,充满希望的。永远不用担心哪一天,世界就变天了。他们想的是怎么过好生活,享受当下。就像程心生活的年代一般。他们拥有更柔软的人性,自然也逃不开被培养出一堆人性的弱点。特别是在吃过苦,经历过卓绝奋斗的父母辈眼中,更是看不上他们,“现在的年轻人,太脆弱了,没救了。”没有生存压力,不用为每天吃不饱发愁,不用为敌人打过来担心。那生活中什么是大事,自然就是:又被批评了,又输了,又不开心了……成熟和坚强都是需要经历磨练的,而不是谁天生就有。不同的时代,会造就不同类型的孩子,看到这一点,而不是单纯地苛责孩子,也是为人父母的慈悲。 03过度保护有句话叫做:自己淋过雨,所以总想为他人撑伞。很多家长对待孩子,就是不自觉地在做这件事情。因为自己小时候吃过苦,过得不幸福。因为父母太忙,兄弟姐妹太多,自己不受重视,受了很多委屈。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想要的,都只能想想,得不到。这些遗憾,都变成一个个“未完成事件”,积压在心里。自己有了孩子,就总想着让孩子过得好一点,开心一点,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看到孩子开心,自己就很满足,就好像小时候的自己,也获得了满足一般。家务舍不得让孩子,舍不得让孩子吃一点苦。生怕孩子吃一点亏,遇到事情,总是习惯性地冲在孩子前面。孩子遇到困难了,不高兴了,不忍心,于是不由自主地出面解决。久而久之,孩子成了自己战场的旁观者,一个敌人都没打死过,更别提往前冲了。过度保护之下,就是我们熟知的那个比喻:温室里的花朵,不脆弱才怪呢。 04父母焦虑、紧张的投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父母过度焦虑紧张、担心的投射。父母没有心理空间、匮乏心理能量时,会事情看得很大。紧张眼光会投注到孩子身上,形成孩子的脆弱自我认同。比如,一个很焦虑紧张的妈妈,会因为小朋友哭泣而担心其过度脆弱,会急于干涉不让她哭泣,百般防着孩子遇到挫折。孩子会从妈妈的眼中看到自己,确认自己的是脆弱的,并习惯于躲避负性情绪。上个世纪,大部分父母无暇管孩子,焦虑投注到了生存上,所以大部分孩子获得了心理成长的空间。当今社会,父母有钱有闲了,孩子有大部分只有一个,想不紧张都难。任何生活事件的影响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原发影响,就是这个事件本身的影响。还有次发影响,就是因为该事件导致周围人群尤其是父母的反应造成新的影响。大部分时间原发影响不太对心理发展有创伤,反而是的父母的反应更为重要。孩子开始是无对错的,因为父母的反应形成对错观。一个家长分享的例子,很有代表性:我儿子有一次突然肚子疼,那个时候他五岁。给他吃了药,了解了他的疼的状态,我告诉他说:“还要再疼几次,然后就好了。”果然,当他又开始疼的时候,他说:“爸爸,你说的真准,同时也对肚子疼也不太紧张了。”他觉得我很有办法,对这个情况很了解。他从我的话语中得到安全感和确认。孩子最初是通过父母的眼睛来看世界的,父母过于紧张,就是在无形中告诉孩子:这件事很大,很严重。次数多了,孩子自然就害怕起来,一有风春草动就反应过激。 05一点总结:唠叨了这么多,其实想说明几点:一是,现在的孩子比上一代脆弱,大概率是事实,但这不一定是坏事。每一代人总有每一代人的时代烙印。二是,过度的保护,过于焦虑的亲子互动,也有重要的印象。为人父母,能做的部分,大概就是改变可以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尽可能塑造孩子完善的人格特征吧。以上。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