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字的谚语

用汉语翻译英语谚语
1个回答2022-08-05 18:36
which one
常用汉语成语+谚语+典故
1个回答2024-05-24 06:44
鹬蚌相争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拼音]
yù bàng xiāng zhēng
[出处]
清·湘灵子《轩亭冤·哭墓》:“波翻血海全球悯,问谁敢野蛮法律骂强秦?笑他鹬蚌相争演出风云阵。”
[例句]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故事,我们应该牢记在心。
[近义]
鱼死网破 鹬蚌相危
[反义]
相得益彰 同舟共济 和衷共济 相辅相成
汉语中含有"白"的谚语
1个回答2024-02-15 04:43
诸肉不如猪肉,百菜不如白菜。

鲤鱼不满斤,好象白菜根。

青鱼尾巴白鱼头。

立冬白菜赛羊肉。

吃葱吃白胖,吃瓜吃黄亮。

一白遮百目。

光栽不护,白费工夫。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白露切勿露,免得着凉又泻肚。

如果一天之中没有一笑,那么,这一天就白活了。

不气不愁,能活白头。

笑一笑,少一少;恼一恼,老一老;愁一愁,白了头。

棉锄七道白如银。棉花锄得嫩,抵得上道粪。

豆锄三遍响叮当,棉锄九遍白霜。

白水挤不出油来,废话找不到内容。

红口白牙,尽说假话。

空口说白话,眼饱肚子饥。

娶了贤妻,衣服常是白的;娶了懒妻,胡子变成白的。

秋分白云多,处处好田禾。

白露前,快种麦。

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平川。

谷子早种三天好,迟了三天就成草。

立秋荞麦白露花,寒露荞麦收到家。

种薯不翻藤,白白累一年。

四月种芋,一本万利;五月种芋,一本一利。

贼在死时还说自己是清白的。

吃了猪肝想猪心,得了白银想黄金。

谷雨三朝蚕白头。
体现汉字特点的成语10个谚语5句?
1个回答2024-02-10 18:46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2、弱敌不可轻,强敌不可畏。

3、谷雨前种河川,谷雨后种高山。

4、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5、邻居好,赛金宝。

6、十七十八月落西凹,二十二三月落正南。

7、早起多长一智,晚睡多增一闻。

8、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9、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10、云打架,雨下大。

11、寸草铡三刀,料少也长膘。

12、一堵防风墙,十年丰收粮。

13、乌龟教鳖,越教越瘪。

14、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15、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16、黄鼠狼狗追起,话么酒吃起。

17、边学边问,才有学问。

18、东西越用越少,学问越学越多。

19、打鱼的不离水边,打柴的不离山边。

20、指亲亲,靠邻邻,不如自家学勤勤。

21、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22、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23、四月栽秧,稻谷满仓。

24、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25、庐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数秀峰。

26、一勤生百巧,一懒生百病。

27、小侬手多,老侬口多。

28、霜前暖,雪后寒。

英语与汉语的对比汉语很复杂,有成语,谚语,歇后语等等,英语中有这些吗?如果有,能...
1个回答2024-01-24 12:58
我理解你想知道这些,其实随着学习英语的进程在推进,我自己对这些也有了自己的理解,有时候我会想这个英语在汉语里面应该怎么理解,汉语在英语里面怎么理解.
首先,成语谚语歇后语这些的英语里面肯定都有,但是英语不是象形文字,肯定没有像汉语里的四字成语几字成语之类的,我觉得英语里面的那些准确来说相当于汉语里的歇后语,是英语的习惯用法,比如说汉语有“如鱼得水”的表达,而在英语里有“It made me look like a duck in water”的表达,中国人的思想形态用鱼这个意象,而西方国家则是用鸭子这个意象,思想形态不同导致很多表达上不同.
词组的话我认为就好像我们小学老师经常强调的连词啊什么了,什么“不但···而且”“一···就···”等等,你记的时候在脑海里把它换算成汉语就好了,其实也不是什么难点,汉语里面的不但而且说了两遍也就会了不是吗
英语受到很多文化的影响,有很多的神话传说,古代的传统等等流传下来,习语就很多了,还是要靠平时的积累,遇到一个记下一个,几乎每个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多记记也很好玩的.
求汉语成语或谚语 关于迷信的 多谢
1个回答2024-02-23 07:22
发财不是人生的目的,贫困不是穷人的耻辱。 ——柯尔克孜族谚语

汉族
结伴好,起身早;行李少,川资饱
进哪里乡,喝哪里汤
破柴破大头,问路问老头
莫用棍子搅牛屎,莫与蛮汉论道理
席不正不坐,门不正不入

白族
出门莫问人,问人去不成
不怕山高,就怕脚软;不怕人穷,就怕志短
一坡草一样色,一方人一方俗

瑶族
在家不看公鸡卦,出门不听老婆话
基诺族
大水淹不死游鱼,山高挡不住鸟飞

彝族
飞出大山的是鹰,冲出山谷的是水
进山听鸟音,进寨看习俗
入乡问俗,出门问路
山中的豹子可以打,路边的东西不能拣
坐在灶前不言情,对着火塘不撒尿

傣族
勇敢的人是纹身的人,勇敢的牛是缺鼻的牛
入何方,以该地的竹做绳;离何乡,以该乡的粮包饭
人家帮助,要记着报答;人家伸手,要及时去拉;人家撑船,要帮着划浆
出门遵祖训,在家循家规
串寨子要守规矩,串地方要遵勐规
剑在上,脖在下
今日欲怒,忍到明日再怒
莫挡主人道,担心头起泡
不要在白天睡懒觉,不要在晚上吹口哨
没有源头的死水不能洗澡

僳僳族
火镰碰石头不会起火花,男人不敢冒险不是汉子
獐子不走回头路,水獭不在旧水湾
火塘边不能吐唾沫,女人在不能说粗话

哈尼族
没有公牛走不到的山岭箐沟,没有汉子走 不到的地角天涯
猴子没有不上的树,男人没有不走的路
鸟宿枝头,人于法下

苗族
隔条江,不同俗;隔座山,不同腔
走入他人萝卜地,不要弯腰系鞋带

回族
守国法,如遵天命

布朗族
进寨居住要先问寨主,登楼借宿要先问主人
娃娃的头摸得,和尚的头摸不得
锅碗动得,铁三脚动不得

拉祜族
过寨无规,人要遭难

佤族
牙硬会落,舌软常在
角断于斗,财损于色

纳西族
云中大雁射得,路上的东西拣不得
舅舅面前走得,火塘上面跨不得
女人不能在火塘边梳头,男人不能在母房里剃头
源自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的汉语谚语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03 11:29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故事】古代卖油郎秦重爱上有名的妓女花魁娘子,他很痴情。花魁也很喜欢他,为了筹集一夜十两银子的宿费,他拼命节俭积聚,连银铺的伙计也发感慨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后来花魁跳出妓院火坑,嫁给秦重做老婆,两人恩爱一辈子。

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
【故事】话说有一天,诸葛亮到东吴作客,为孙权设计了一尊报恩寺塔。其实,这是诸葛亮先生要掂掂东吴的份量,看看东吴有没有能人造塔。那宝塔要求可高啦,单是顶上的铜葫芦,就有五丈高,四千多斤重。孙权被难住了,急得面黄肌瘦。后来寻到了冶匠,但缺少做铜葫芦模型的人,便在城门上贴起招贤榜。时隔一月,仍然没有一点儿下文。诸葛亮每天在招贤榜下踱方步,高兴得直摇鹅毛扇子。   
那城门口有三个摆摊子的皮匠,他们面目丑陋,又目不识丁,大家都称他们是丑皮匠。他们听说诸葛亮在寻东吴人的开心,心里不服气,便凑在一起商议。他们足足花了三天三夜的工夫,终于用剪鞋样的办法,剪出个葫芦的样子。然后,再用牛皮开料,硬是一锥子、一锥子地缝成一个大葫芦的模型。在浇铜水时,先将皮葫芦埋在砂里。这一着,果然一举成功。诸葛亮得到铜葫芦浇好的消息,立即向孙权告辞,从此再也不敢小看东吴了。“三个丑皮匠,胜过诸葛亮”的故事,就这样成了一句寓意深刻的谚浯。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三个普通的人智慧合起来要顶一个诸葛亮。其实,臭皮匠和诸葛亮是有丝毫联系的,“皮匠”实际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第“副将”这句俗语原意是指三个副 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人们竟把“裨将”说成了“皮匠”。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故事】相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还没有读完,就放弃离去了。过了小溪,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杵,李白感到奇怪便问她,老婆婆回答:“我想要做针。”李白问道:“铁杵磨成针,能行吗?”老婆婆答道:“只需功夫深!”李白被她的毅力与意志所感动,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学业。
急!求英汉直译的谚语
1个回答2022-09-21 10:31
No pains ,no gains; 不劳无获!
谁可以帮我翻译这些谚语?(英译汉)
2个回答2022-12-24 09:34
1:A man's as old as he feels,and a woman's as old as she looks。
女人年纪现于表,男人年纪见于心

2:An expert's one who knows more and more about less and less。
所谓专家,就是指那些在越来越狭窄的领域里知道得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意译为“知识越多,就会变得越孤独”)

3.Who chatters to you will chatter of you。
字面翻译为“跟你讲别人坏话的人,也会在别人面前讲你的坏话”,(可以意译为“搬弄是非者必是小人”)

4.If a man deceives me once,shame on him;If he deceives me twice,shame on me

字面翻译“如果他骗了我一次,我会替他感到可耻,如果他骗了我第二次,我就为自己感到可耻。意译为”智者不会在同一处栽两次跟头“或者“吃一堑长一智”

5.You can't eat your cake and have it。
字面翻译"你吃了蛋糕,就不能再有同一块蛋糕了” 可以意译为“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6.Two things a man should never be angry at:what he can help and what he can't help。
这句话从字面翻译不出来,从哲学的角度讲,是奉劝人们不要对任何人或物生气,“what he can help and what he can't help”,可以理解成为,任何事物都有双面性,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但无论好坏,你都不能对他生气。

7.Old men go to death,but death comes to young men
年迈的人死去了,但是年轻人将来也会面临着死亡。意译为“人固有一死”“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
汉语谚语的英语译法有什么?
1个回答2024-01-11 13:14
英语谚语
  文化典籍流传于民间口语 英语谚语
中的谚语,伴随着文字的产生,开始出现在各种文学作品和文化典籍中。英语谚语有一部分来自书面文献,主要出自希腊罗马神话、寓言故事、莎士比亚戏剧以及一些名家作品中。这些源自文化典籍的“雅谚”,有些是在民间口语说法的基础上提炼打磨而成,而有些则属独创,有着鲜明的文化色彩、语体特色和教育警策作用。   英语谚语以其令人们熟知的形象和比喻体现了人们世代积累的经验和形成的价值观,它们作为社会共享的口头文学的袖珍版本,被成百上千次地引用,成为说服他人的论据,并用以指导日常生活。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