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其七注音版

浪淘沙(其七)
3个回答2023-01-16 21:00
浪淘沙·其七
唐·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八月的涛声如万马奔腾震天吼地而来,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弹回。
片刻之间便退回大海方向,它所卷起的沙堆在阳光照耀下像洁白的雪堆。
浪淘沙其七的翻译和注释
1个回答2023-12-04 01:08

浪淘沙其七的翻译和注释如下:

原文:

《浪淘沙·其七》唐·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译文:

八月的涛声如万马奔腾惊天吼地而来,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撞回。

片刻之间便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在阳光照耀下像洁白的雪堆。

注释:

八月涛:浙江省钱塘江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潮水最大,潮头壁立,汹涌澎湃,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这是《浪淘沙》组诗的第七首,写的是八月十八钱塘江潮。

这首诗的首句八月涛声吼地来,写潮来之势,由远而近,以一个动词吼字,突出涛声逼近的感觉。第二句写潮势达到顶点时的壮观场面。悍湍的潮头,昂扬着数丈高的身躯,撞击着两岸的山崖。一、二两句,以吼地来和触山回相对照,描写出潮涨潮退的全过程,语气上的急转,更衬托出潮势的奔腾急遽。

钱塘江的资料:

钱塘江,古称浙,全名浙江,又名折江之江罗刹江,一般浙江富阳段称为富春江,浙江下游杭州段称为钱塘江。钱塘江最早见名于《山海经》,因流经古钱塘县(今杭州)而得名,是吴越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河流,是宋代两浙路的命名来源,也是明初浙江省成立时的省名来源。以北源新安江起算,河长588.73千米;以南源衢江上游马金溪起算,河长522.22千米。自源头起,流经今安徽省南部和浙江省,流域面积55058平方公里,经杭州湾注入东海。

钱塘江潮被誉为天下第一潮,是世界一大自然奇观,它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

钱塘江大潮气势磅礴,海潮是钱塘江独具的天文景观,据说起因是由月球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相互作用所致。秋季由于太阳和月球在地球的同一侧,且几乎垂直,故与海水产生引力最大,大潮由此发生。

钱塘江有着丰富的水系资源,包括富春江、钱塘江、浦阳江、曹娥江等。除此之外,其支流还有许多著名旅游景点如千岛湖、黄山等等。

钱塘江不仅有着丰富的水系资源,还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包括鱼类、贝类、甲壳类、爬行类等。此外,钱塘江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旅游资源。

浪淘沙其七雨浪淘沙其一的那首有什么体会?
1个回答2023-12-17 01:25
浪淘沙其七雨浪淘沙其一的那首有大浪淘沙的体会。汇率大起大落,尤其是主要储备货币的汇率变动,影响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资本借贷活动。
《浪淘沙九首》 其七?
2个回答2023-01-26 21:47
《浪淘沙》其七 刘禹锡
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轻浅见琼沙。无端陌上狂风急,惊起鸳鸯出浪花。
诗意:
本篇写洛水桥边的春天景象。首先展现出春日和煦的阳光,一个“斜”字渲染出悠然闲逸的氛围,为全诗构定基调。第二句转笔桥下,青碧色的河水在悠悠地流淌,河底的细沙历历可见,突出河水的澄澈透明,“碧”、“琼”映照,澄澈中又透出洁净之感。这两句是静景描写,三、四句转笔写出动景。“无端”二字,突然荡出一笔,于静景中掀起波澜,春日天气瞬息万变,河边路上忽起狂风,将平静的河水激起浪花,一对鸳鸯从水中惊起,扑打着河水,水花飞舞似珠玉四溅。翻出另一种境界,也透现出春天的生命活力。全诗四句,第一句和第三句写“桥边”、“陌上”,第二句和第四句写“碧流”、“浪花”,陆上水中,静景动态,交错构合,精密巧妙。
浪沙淘金,成语浪里淘金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1 20:31

沙里淘金 从砂子里淘出黄金。 比喻从大量材料中选取精华。 [拼音] shā lǐ táo jīn [出处] 唐·德行禅师《四字经》:“沙里淘金。” [例句] 从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中搜集地震的资料,有如沙里淘金,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 [近义]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披沙拣金 [反义] 泥沙俱下 鱼龙混杂 易如反掌

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七)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2-04 12:31
意思:八月,波涛呼啸而来,吼声像是从地下发出的。浪头高达数丈,撞击着两岸的山崖。顷刻间,浪涛便入海而去,在岸边卷起像雪堆一样的沙堆。
浪淘沙其七的霎时是诗中的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8-09 16:09
这句诗是出自刘禹锡的《浪淘沙》的诗句,描写的是八月十八的钱塘江,所以作者想表达的是当天钱塘江那种壮观的景色
浪淘沙刘禹锡其七的意思?
1个回答2023-12-08 11:53
一、解释:
八月的涛声如万马奔腾惊天吼地而来,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撞回。片刻之间便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在阳光照耀下像洁白的雪堆。
二、赏析
首句“八月涛声吼地来”,写潮来之势,由远而近,以一个动词“吼”字,突出涛声逼近的感觉。第二句写潮势达到顶点时的壮观场面。湍急的潮头,昂扬着数丈高的身躯,撞击着两岸的山崖。一、二两句,以“吼地来”和“触山回”相对照,描写出潮涨潮退的全过程,语气上的急转,更衬托出潮势的奔腾急遽。
诗由开头的动态描写转入对潮去之后的静态描写,当潮水退出海门之后,汹涌的波涛以另一种形态展示出它的气概——波涛卷起的沙堆似座座雪堆。以潮去后留下的又一奇景,更衬托出八月潮吼地而来、触山打游的壮观场面。
三、浪淘沙(其七) 原文:
中唐 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浪淘沙其七意思全解诗意
1个回答2023-12-14 13:54

浪淘沙其七意思全解诗意如下:

这首诗的开头“八月涛声吼地来”就描绘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在这个句子中,“八月”是时间,“涛声”是声音,“吼地来”是描述大潮如万马奔腾般汹涌而来的情景。在这里,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大潮的震撼和磅礴。

接下来,“头高数丈触山回”则是描述大潮冲向岸边山石的情景。在这里,“头高数丈”形容大潮的高度,“触山回”则说明大潮与山石相撞,然后又被弹回的情景。诗人通过对大潮与山石相撞的细节描写,进一步表现了大潮的汹涌和力量。

然后,“须臾却入海门去”描述了大潮退去的情景。在这里,“须臾”是很快的意思,“海门”则是指江海交汇之处。这句话的意思是,大潮迅速地退向江海交汇之处,回归大海。诗人通过对大潮退去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秘和变幻莫测。

最后,“卷起沙堆似雪堆”则是对大潮过后的景象进行描写。在这里,“卷起”是描述大潮将岸边沙石卷入海中的情景,“沙堆似雪堆”则形容被卷入海中的沙石在阳光下显得洁白如雪。诗人通过对大潮过后的细节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和美丽。

在这首诗中,刘禹锡通过对钱塘江大潮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欣赏之情。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将大潮的壮观、磅礴、神秘和变幻莫测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整首诗简洁明了,意境深远,是一部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浪淘沙·其七全文及写作背景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比较复杂。刘禹锡在唐顺宗时期曾被召回京城,但后来又因支持改革派而遭到贬谪。他曾在连州、夔州、和州等多地为官,经历了多次政治动荡和贬谪。

在连州任职期间,刘禹锡游览了当地风景名胜——阳山,并写下了《阳山行》、《浪淘沙·其七》等诗篇。这些诗篇反映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欣赏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他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

这首诗中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欣赏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感悟。

浪淘沙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1-16 13:25

  浪淘沙释义: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过龙门》等。创自唐刘禹锡、白居易。原为小曲,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亦即七言绝句。

曲牌名。南曲越调和北曲双调都有同名曲牌,字句格律均与词牌五十四字体的半阙相同,但曲调各异,用途亦不相同。南曲羽调也有《浪淘沙》,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