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艺术

佛经故事艺术特点
1个回答2024-03-16 23:14


1.故事涉及到上自天空、下至海洋、神龙魔怪、罗刹夜叉,应有尽有,丰富多彩,想象力极为丰富,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其中有不少情节曲折,生动有趣,富于传奇色彩的故事。

2.赞颂、评论用韵文。

佛经故事艺术特点
1个回答2024-03-22 04:30

1.故事涉及到上自天空、下至海洋、神龙魔怪、罗刹夜叉,应有尽有,丰富多彩,想象力极为丰富,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其中有不少情节曲折,生动有趣,富于传奇色彩的故事。
2.赞颂、评论用韵文。

佛山民间艺术有哪些?
3个回答2023-11-08 03:02
  佛山民间艺术,各具特色,通过剪、刻、扑、塑、扎、铸、绘、粘等工艺技法,制作出剪纸、扎作、彩灯、秋色(又称“秋景”、“秋宵”、“出秋色”、“出秋景”等)、陶艺、灰塑(包括纸扑、雕塑、雕刻、粘砌、铸塑等)、木版年画、书画等数十种艺术品。佛山的民间艺术,以其具有乡土气息而深受群众喜爱。

  佛山剪纸是中国著名的民间传统艺术,源于宋代,盛于明清时期。至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佛山剪纸原以剪为主,后改用刀刻。多用于节日喜庆及日常的窗花、刺绣雕刻图样、商标、礼品、装饰等。佛山剪纸种类繁多,按制作原料和方法分别有铜衬、纸衬、铜写、铜凿、纸写、银写、木刻套印、染刻、纯色等大类。利用本地特产之色纸、铜箔等,施以剪、刻、凿等技法,使佛山剪纸形式多样,装饰性强。纯色剪纸构图严谨,线条纤巧、秀逸流畅;衬色、写色剪纸色彩强烈、金碧辉煌;铜凿剪纸珠光闪闪,鲜明艳丽,别具一格。佛山剪纸既继承保留传统艺术精华,又富有时代生活气息,在中国剪纸艺术中独树一帜。其作品入选多届全国美术展览和全国工艺美术展览并多次获奖,还经常选送国外展出。

  佛山秋色可分为秋色工艺品和表演艺术两大类。民间有将秋色的种类按秋色艺术的表演形式,把以玲珑剔透的秋色灯出现于秋色赛会的,称为“灯色”,把观之为花车彩架,以男扮女装表演故事者,称为“车色”,把以骏马代步,扮演英雄故事者,称为“马色”,以水为意境的各种舞蹈,如舞龙、采莲船、陆地行舟、旱地扒龙船等等称之为“水色”,以“飘”或“挑”的高空技艺扮演故事的,称之为“飘色”,出秋色时用竹竿挑起色架游行,称为“挑色”,以步行化装表演杂剧、活剧者,称之为“地色”,以反映自然景物或社会生活的各种秋色工艺品,如蔬果、鱼类、食品、花卉树木、器皿、石山、人物等像生艺术品谓之“景色”。又因佛山民间习惯把一出戏称为一套戏,故石湾居民把化装表演戏剧称为“地套”。民间秋色艺人却惯用秋色艺术品的工艺特点和艺术表演形式加以区分,把秋色分为扎作、砌作、针作、裱塑、雕批、音乐、舞蹈、戏剧、杂技、化装表演等十大类。

  佛山木版年画源远流长。据《广东文物》描述:“前门刻有神荼郁垒,高与檐齐”,证明在汉代时的广州、佛山一带已流行贴门神的习俗。佛-山木版年画生产以清乾隆、嘉庆至抗日战争前为盛。佛山木版年画是民间艺人、工匠创作并通过雕版、套色印刷(有部分再加手工绘制加工)而成的版画,分原画、木印、木印工笔三种。内容主要包括门画、神像画和岁时风俗画,用于贺祭祀、祈福和装饰环境等。体现了农耕社会普罗大众祈求驱邪纳福的愿望,属于地方民俗的一种民间工艺美术品。佛山木版年画的主要价值有:一、它是地方民俗事象中的文化载体。二、宗教文化世俗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三、它是体现佛山传统工艺技术的民间文化。四、它是维系社会和谐发展的文化自觉。五、它是佛山历史文化本源中的根脉。

  佛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是中国粤剧的发源地,著名的武术之乡、民间艺术之乡、陶瓷之乡、美食之乡。
  佛山是中国古代四大名镇之一,以手工业发达而著称海内外。技艺精湛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源于唐宋,盛于明清,具有浓郁地方特色。
佛教的雕刻艺术的名称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1-22 06:19
......
佛教的文学艺术
1个回答2022-10-13 08:17
大概就是佛教文字只是一个工具而已。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工具,来勉励自己的思想、言语和行为,达到自己想要的修行成就,您看看可不可以根据这个去写啊
怎样欣赏佛教绘画艺术
1个回答2024-05-02 23:10
怎样欣赏佛教绘画艺术

作者:行者李斐
怎样欣赏佛教绘画艺术
佛教绘画艺术就其内容来分,可以有七类:(一)佛类,(二)菩萨类,(三)明王类,(四)罗汉类(包括缘觉类),(五)天龙八部类,(六)高僧类,(七)曼陀罗类。佛图就其内容来分,也可以有六类:(一)佛传类,(二)本生类,(三)经变类,(四)故事类,(五)山寺类,(六)杂类。此外还有「水陆画」一种,是由像和图混合组成的佛画集。
佛是梵语「佛陀」的略称,义为「觉者」,是佛教对彻底觉悟真理者的尊称。人人都可以达致对真理的彻底觉悟,因此人人都可以成佛。成佛之后所作的事业就是教化众生。佛教认为在一世界之中同时只能有一佛教化,所以一世界又称为一佛土。佛教又认为时间是无始终的,空间是无边际的 。因此就空间来说,世界既是无边,十方佛也就是无数的;就时间来说,世界可以反复的由成而坏,一佛的教化也有其始起终尽的时期。一佛的教化终尽以后,又有他佛继而教化,于是三世,过去、现在、未来的佛也是无数的。在这十方三世无数佛之中,宗教家、绘画家便选择佛经中所常称道的佛而绘画出来,以供瞻觐礼拜之用,这便是佛像画的由来。经常绘画的有现在世的释迦牟尼佛,也就是此世界中现在世的教主;未来世的弥勒佛;过去世的燃灯佛(一名定光佛);此世界现阶段的贤劫千佛,其中包括释迦佛(第四佛)和弥勒佛(第五佛);根据《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中所说的此世界过去世的五十三佛;根据「决定毗尼经」中所说的现在十方世界中三十五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无量寿佛);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

佛教中有两大派别,所谓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大乘佛教注重在大悲救世,所以要叙述大悲救世的种种方法,也就是十方三世佛土的情况。小乘佛教注重在个人修养,所以在空间上只须要谈此世界的释迦佛,在时间上只谈释迦佛以前的六佛,即所谓「七佛」(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是也。一般小乘寺院中只塑有一尊释迦佛像,别无其他尊像。大乘佛教的寺院中便有种种不同的佛像、菩萨像、天人像等。小乘佛教以为佛是由其形体和道德品质相结合的,其形体称为生身,其道德品质称为法身。在绘画上便要求从形容上能体现佛的道德品质。大乘佛教的本质是彻底体证了绝对真理(真如),绝对真理和佛的智慧是一致的,从而说佛有三身:绝对真理是佛的法身;体验真如的智慧(如如智)是佛的报身;教化世间的尊胜仪容是佛的应身。这佛的三身都要能从形容上表达出来,于是有三个不同的佛名和三种不同形态,就是:毗卢遮那佛(法身佛)、卢舍那佛(报身佛)、释迦牟尼佛(应身佛)。无论其为小乘佛教的释迦牟尼佛做腔昌,或者犬乘佛教的三身佛,在雕塑上或绘画上都要求具有能体现佛的道德品质的仪容形貌,这便是「三十二相」和「八十随形好」之说。这些相好是绘画佛像所必须注意的。填在大乘佛教中又有显教和密教之分。显教注重理论,密教注重事相。密教把所有佛教理论都用形象表达出来。显教中对某一理论问题的系统解释,密教便用有一定组织的形象来表达,这种形象名为「曼陀罗」,译为「坛城」。例如显教中「转识成智」的问题,在密教中便用五方佛(中东南西北)来表达。中央毗卢遮那佛表法界体性智,东方阿閦佛表大圆镜智,南方宝生佛表平等性智,西方阿弥陀佛表妙观察智,北方不空成就佛或妙声佛表成所作智。此外,密教还有消除纯扒一切灾难的炽盛光如来,布施饿鬼令得安乐的甘露王如来(即阿弥陀佛的异名)。自宋代以后,佛教中颇多不见经传的附会之谈,它也反映在绘画之中。如清王毓贤《绘事备考》中记载宋苏汉臣、顾师颜所绘的佛像,有旃檀香佛、日月珠幢佛、龙步鸾音佛等。这些佛像画已不存在,不能知其内容如何,但是这些佛名是不见于佛经而出于杜撰,肯定其所绘的内容也是不符合佛画原则的。

一切佛像从其形体容貌的相好来说,都是相同的。所以区别各各不同的佛,主要是从其手的姿势;所谓「手印」来分辨的。例如释迦牟尼佛像就有说法像、降魔像、禅定像之不同。右手上举,以食指与大指作环形,余三指微伸,是说法像。右手平伸圆颂五指,抚右膝上是降魔像。以右掌压左掌,仰置足上当脐前,是禅定像。弥陀佛像是以右掌压左掌置足上,掌中置宝瓶。药师佛像是垂伸右手,掌向外,以食指与大指夹一药丸。在汉地相传有所谓「旃檀佛像」,是释迦牟尼佛立像的一种,右手施无畏印(右手上举,伸五指,掌向外),左手与愿印(左手下垂,伸五指,掌向外),衣纹作水波纹形。相传这是佛在世时,印度优填王用檀木所造佛像的形式,是最初的佛像。
绘画佛像,除了相好和手印外,还应注意度量。就立像而言,以全身之长为一百二十分。其肉髻高四分,就是佛顶上有肉块高起如髻,状如积粟覆瓯,名为无见顶相;由肉髻之根下至发际也长四分;面长十二分;颈长四分;颈下列心窝与两乳平,为十二分;由心窝到脐为十二分;由脐至胯为十二分。以上是上身量,共为六十分,当全身之半。胯骨长四分;股长二十四分;膝骨长四分;胫长二十四分;足踵长四分。以上是下身量,也是六十分,亦当全身之半。形象宽广的量度,由心窝向上六分处横量至腋为十二分;由此向下量至肘为二十分;由肘向下量至于腕为十六分;由腕向下量至中指尖为十二分。共为六十分,当全身之半。左右合计,等于全身之量。坐像的量度,上身与立像相同。由胯下更加四分结跏双趺交会处。由此向下再加四分是宝座的上边。由趺会向上量至眉间白毫,即以其长为两膝外边的宽度。两踵相距是四分。这是画佛像的量度。
菩萨像菩萨是梵语「菩提萨埵」的略称。「菩提」义是觉悟,「萨埵」义是有情,凡是求觉悟的有情都可以称为菩萨。在佛教中一般习惯对于印度弘扬佛法、建教立宗的大德法师都称为菩萨,如马鸣菩萨、龙树菩萨、护法菩萨等。因为这些菩萨是印度佛教历史上的具体人物,所以这些菩萨的画像都属于高僧像之类。这里所说的菩萨像是指佛经中所提出的,与佛同时共弘教化的菩萨的画像。

菩萨像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总的用形象来表达菩萨修行阶次的画像。根据佛教的理论,自凡夫而修行到达佛界,中间要经过四十二个阶次,就是十住、十行、十向、十地,等觉、妙觉共四十二阶次。住、行、向三十位又总称为三贤位,十地又称为十圣位。等觉是等同于佛的菩萨,妙觉就是佛位。用四十二个不同形状的人像来表达这四十二位,便是四十二贤圣像,又可以分开各各单画,如等觉菩萨像之类。
第二类是佛经中具体提出名号的菩萨画像。这些菩萨都是等觉位的菩萨,辅助释迦弘扬教化的。此中常画的有文殊善萨(又名妙吉祥善萨)、普贤菩萨、弥勒菩萨(又称慈氏菩萨)、地藏菩萨、大势至菩萨、药上菩萨、维摩居士,以及姚奏鸠摩罗什译《仁王般若经·受持品》所说的五大力菩萨(又称仁王菩萨或大力菩萨)等。此外还有宋人所绘或宋人画录中所记,其名称不见经传的菩萨像,如《宣和画谱》有唐吴道子的如意菩萨(疑是如意轮菩萨之误),唐宋人画的宝印菩萨(疑是宝印手菩萨之误)、宝檀菩萨(疑即宝檀华菩萨之误)等。其原卷今已不传,不能知其内容如何,应亦属于此类。
什么是艺术?艺术是什么?何谓艺术?艺术谓何?所谓艺?所谓术?艺艺术术,术术艺艺…怎么也理不清…
2个回答2022-08-17 17:32
对于钟表师来说,修理钟表是艺术;对于画家来说,绘画是艺术;对于穷人来说,钱是艺术;对于一个老人来说,青春是艺术;对于人来说,生命是艺术,我认为艺术应该是指你所追求的却又无法完全得到的东西,这是我的见解,希望能够帮助你。
什么是艺术?艺术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1-15 15:22
艺术最早指的其实就是绘画。但是到后来逐渐发展成了各种各样的形式。比如电影艺术,文学艺术。行为艺术。还有音乐也属于艺术的一种形式。
《爱的艺术》:爱是一门艺术吗
1个回答2024-01-29 06:44
爱是一门艺术
弗罗姆(***.fromm)-----著名社会哲学家、心理学家关于爱情的论述。
弗罗姆研究爱,是因为他深感现代社会太缺少爱。他痛心疾首地看到,当代西方社会冷漠无情,木石之心,夏日可危,无论是夫妇之情、师生之谊,还是同胞之爱,都寥若晨星,越发罕见。在市场经济的导向下,爱在不断蜕变,爱或者被当作一种交换行为,或者被当作相互的性欲满足、“同舟共济”和逃避孤独的“避风港”。更甚者,爱被种种伪爱所取代,最常见的伪爱形式有:偶像崇拜的爱、幻想化的爱、神经症病态形式的爱。
他强调,爱是一门艺术、一种学问,它是需要不断地学习的。
什么叫做艺术 艺术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1-14 12:37
艺术就是爆炸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