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荒石园主要内容50字

《昆虫记》。中的荒石园那篇
1个回答2022-06-28 02:01
写的好棒,我喜欢
常见的昆虫50种有哪些?
1个回答2023-04-12 11:35
昆虫的外形和生活习惯
含有昆虫的成语50个
1个回答2024-01-29 14:14

飞蛾扑火、螓首蛾眉、蛾眉皓齿、飞蛾投火、淡扫蛾眉、飞蛾赴焰、宛转蛾眉、红粉青蛾、

蛾眉曼睩、皓齿青蛾、蛾附蜂屯、蝉不知雪、噤若寒蝉、仗马寒蝉、寒蝉凄切、寒蝉僵鸟、

自同寒蝉、蝉蜕蛇解、蝉蜕龙变、蝉衫麟带、蝉联往复、蝉联蚕绪、蝉喘雷干、蝉腹龟肠、

春蛙秋蝉、貂蝉满座、功薄蝉翼、寒蝉仗马、黄雀伺蝉、蛙鸣蝉噪、金蝉脱壳、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蛛丝马迹、蛛网尘封、蛛丝虫迹、蛛游蜩化、蛛网凯空蔽尘埃、蛛丝鼠迹、蛛丝尘网、

井蛙之见、井底之蛙、坎井之蛙、沉灶生蛙、晋惠闻蛙、井底鸣蛙、蛙蟆胜负、埳井之蛙、

蜻蜓点水、螳臂挡车

扩展资料

1、飞蛾扑火

【解释】: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取灭亡。

【出自】:唐·姚思廉《梁书·到溉传》:“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就像飞蛾扑到火上,难道会吝啬焚烧自己。

【示例】:他今日自来投到,岂不是飞蛾扑火,自讨死吃亏悉的。 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二折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状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自投罗网、飞蛾投火、自取灭亡、灯蛾扑火、飞蛾赴火

【反义词】明哲保身

二、井底之蛙

【解释】: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出自】:《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井底的青蛙,不可能和它们谈论大海,是因为受到生活空间的限制。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辽东豕、井蛙醯鸡、井蛙之见、井底鸣蛙、目光如豆、坐井观天、一孔之见

【反义词】智周万物、绝代天骄、见多识广

三、蛛丝马迹

【解释】:从挂下来的蜘蛛丝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从马蹄的印子可以查出马的去向。比喻事情所留盯州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

【出自】:清·王家贲《别雅序》:“而实则蛛丝马迹,原原本本,具在古书。”

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线索,其实原原本本的都在古书里。

【示例】:机敏的公安人员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很快找到了作案人的线索。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状语;含贬义

【近义词】千丝万缕、一望可知、马迹蛛丝、千头万绪

【反义词】千丝万缕、丝丝缕缕、一望可知、无影无踪、千头万绪

四、金蝉脱壳

【解释】: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一层壳。比喻用计脱身,使人不能及时发觉。

【出自】:元·关汉卿《谢天香》第二折:”便使尽些伎俩,觅不的个金蝉脱壳这一个谎。”

【示例】:如今便赶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七回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用掩人耳目的手段

【近义词】缓兵之计、瞒天过海、远走高飞

【反义词】瓮中捉鳖、老树盘根、腹背受敌

五、黄雀在后

【解释】:比喻伺机从后面袭击,也比喻有后顾之忧。

【出自】:汉·刘向《说苑·正谏》:“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跗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院子里有一棵树,树上有蝉,蝉在高的地方叫着喝露水,却不知道螳螂在他身后,螳螂弓起身不知道螳螂在蝉身后,它缩着身子紧贴树枝,弯起前肢想要捉蝉,却不知道黄雀在它身旁也想要吃它。

【语法】:主谓式;作分句、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后顾之忧、黄雀伺蝉

昆虫记荒石园主要内容
2个回答2022-11-22 07:38
法尔布的钟情宝地上有着各种各样的昆虫,通过他自己的努力才有了这个条件并不十分理想的实验室。但是,他的愿望实现了总是好事。通过写废墟中的一堵墙残来形容他对科学真理的执着追求与热爱的真实写照。他经过40年的艰苦努力,顽强奋斗,最终才获得了这块宝地。在这记录了许多植物动物。主要记录着膜翅目昆虫们的生活习性、高超本能…
昆虫记荒石园概括?
1个回答2023-02-02 05:39
我觉得昆虫们都能找到自己的家了,而且它们都很聪明
昆虫记荒石园哪十卷
1个回答2023-10-20 18:06
昆虫记荒石园内容概括:法布尔当作宝地的荒石园,这里长着植物,如:矢车菊,犬齿草等。
昆虫记松毛虫主要内容50
1个回答2024-02-16 23:52

昆虫记松毛虫主要内容:

松毛虫出行时,第一条松毛虫爬到哪里,其余的松毛虫也态基则排成整整齐齐的行列跟随其后,从不间断。

他们的队伍就像一条长长的细带子。领头的松毛虫向东“走”,其余的也向东“走”,领头的松毛虫向西“走”,其余的也向西“走”,前后配合的十分协调。

在路上,领帆棚头的松毛虫不断吐出丝来,很细。锋局其他随行的松毛虫也分别吐出丝来,将这条细丝线加厚加宽,使它成为一条狭窄的带子,或者说是松毛虫的“绸缎轨道”。


《昆虫记》(Souvenirs Entomologiques)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共十卷。1879年第一卷首次出版,1907年全书首次出版。

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灵性,还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等内容。

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

昆虫记《荒石园》好句赏析?
1个回答2022-12-03 23:55
有石蚕、樵叶蜂、黄峰、松毛虫、赤条蜂。
《昆虫记》关于石蚕的是哪一篇?
1个回答2024-04-11 05:56

石蚕是是蚕蛾的幼虫,原本是生长在泥潭沼泽中的芦苇丛里的。在许多时候,它依附在芦苇的断枝上,随芦苇在水中漂泊。那小鞘就是它的活动房子,也可以说是它旅行时随身带的简易房子。

这活动房子其实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很精巧的编织艺术品,它的材料是由那种被水浸透后剥蚀、脱落下来的植物的根皮组成的。在筑巢的时候,石蚕用牙齿把这种根皮撕成粗细适宜的纤维,然后把这些纤维巧妙地编成一个大小适中的小鞘,使它的身体能够恰好藏在里面。有时候它也会利用极小的贝壳七拼八凑地拼成一个小鞘,就好像一件小小的百纳衣;有时候,它也用米粒堆积起来。布置成一个象牙塔似的窝,这算是它最华丽的住宅了。

当石蚕在水底休息时,它把整个身子都塞在小鞘里。当它想浮到水面上时,它先拖带着小鞘爬上芦梗,然后把前身伸出鞘外。这时的小鞘的后部就留出一段空隙,石蚕靠着这一段空隙便可以顺利往上浮。就好像装了一个活塞,向外拉时就跟针筒里空气柱的道理一样。这一段装着空气的鞘就像轮船上的救生圈一样,靠着里面的浮力,使石蚕不致于下沉。所以石蚕不必牢牢地粘附在芦苇枝或水草上,它尽可以浮到水面上接触阳光,也可以在水底尽情遨游。

不过,石蚕并不是十分擅长游泳的水手,它转身或拐弯的动作看上去很笨拙。这是因为它只靠着那伸在鞘外的一段身体作为舵桨,再也没有别的辅助工具了,当它享受了足够的阳光后,它就缩回前身,排出空气,渐渐向下沉落了。

我们人类有潜水艇,石蚕也有这样一个小小的潜水艇。它们能自由地升降,或者停留在水中央--那就是当它们在慢慢地排出鞘内的空气的时候。虽然它们不懂人类博大精深的物理学,可这只小小的鞘造得这样的完美,这样的精巧,完全是靠它们的本能。大自然所支配的一切,永远是那么巧妙和谐。

昆虫记石蚕的特点?
1个回答2024-05-31 00:56

石蚕巧妙编织小鞘,躲避敌人的攻击,石蚕虽弱小,但能本能地运用活塞原理,尽情遨游,自有其生存的方式,我们任何生命都有自然存在的理由。石蚕的聪明自信可爱,自然界每种物种都有存在的理由,要和自然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