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字天碑

无字碑的石碑简介
1个回答2024-03-15 07:18

无字碑是用一块完整的巨石雕凿而成的是中国历代群碑中的巨制,给人以凝重厚实,浑然一逗察体的美感。碑额未题碑名,只有碑首雕刻了八条螭龙,巧妙地缠绕在一起,鳞甲分明,筋骨裸露,静中寓动,生气勃勃。
碑的两侧有升龙图,各有一条腾空飞舞的巨龙,线刻而成,龙腾若翔,山胡茄栩栩如生。
碑座阳面还有线刻的狮马图(或称狮马相斗图),其马屈蹄俯首,温顺可爱;雄狮则昂首怒目,十分威严。
碑上还有许多花草纹饰,线条精细流畅,因而这座无字碑历来闻名遐迩。
据有关史书记载,唐高宗死后,乾陵的选址、设计以及营建,都是在武则天直接指导下进行的。作为乾陵地面的主要大型石雕——无字碑也很有可能是当时树立的。又从无字碑与述圣纪碑相互对应来看,很可能两碑是同做哗时树起的。由此看来,无字碑无疑是武则天树立的。
这块武则天精心设计并树立的无字碑在整个乾陵陵园的石雕中,不仅因处于显著位置而引入注目,而且以其精湛的雕刻艺术,独特的丰姿韵味,以及种种富于传奇色彩的传说故事而倍受青睐,名播八方。游客们到乾陵来,几乎都要在无字碑前驻足,或凝眸注视,或摄影留念,或指点评说。无字碑在无数游人眼中不仅是乾陵的象征,更是女皇武则天的象征。

焦山碑林有名的碑?
1个回答2024-05-20 21:00
焦山碑林的所有石刻中,《瘗鹤铭》为第一名碑,为中外历代文人所赞叹,享有“大字之祖”,“书家冠冕”的盛誉。苏东坡评价说“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明代王世祯说:“此铭古拙奇峭,雄伟飞逸,固书家之雄。”字体结构,有草书圆劲之势,有汉隶瘦制之笔,又有篆书的筋脉。在我国众多的碑刻中,镇江焦山《瘗鹤铭》和陕西汉中的《石门铭》被称为“碑中之王”“南北两铭”的说法广为流传。《石门铭》 在汉中市石门东壁,刻于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记载了梁秦二川刺史羊止重开汉褒斜道石门的故事。

其他有:魏法师碑、乾隆御碑、兰亭集序、米芾临《兰亭序帖》、“椒山”横额与《三游焦山》七绝诗、宋代《禹迹图》石刻、澄鉴堂石刻、黄庭坚《蓄狸说》、秦碣石门刻石等等。
无字碑是为谁而立的碑?
1个回答2024-02-13 12:40

武则天。

乾陵无字碑,为武则天所立。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区西北方五十公里处的乾陵,在乾陵司马道东侧,北靠土阙,南依翁仲,西与述圣纪碑相对,奇崛瑰丽,巍峨壮观。

介绍:

无字碑是用一块完整的巨石雕凿而成的是中国历代群碑中的巨制,给人以凝重厚实,浑然一体的美感。碑额未题碑名,只有碑首雕刻了八条螭龙,巧妙地缠绕在一起,鳞甲分明,筋骨裸露,静中寓动,生气勃勃。

碑的两侧有升龙图,各有一条腾空飞舞的巨龙,线刻而成,龙腾若翔,栩栩如生。

碑座阳面还有线刻的狮马图(或称狮马相斗图),其马屈蹄俯首,温顺可爱;雄狮则昂首怒目,十分威严。

焦山碑林有哪些碑
1个回答2024-03-17 09:23
碑林陈列始于北宋庆历八年(1048)宝墨亭, 明代扩建为宝墨轩,自清以来,蜚声江左,但屡遭毁坏。新中国成立时,已是环堵萧然。 1960年镇江市政府为抢救民族文化遗产,征集四乡刻石,建立焦山碑林。 1988年进行维修,2002年投资400万,对焦山碑林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维修和扩建工程。现占地面积为7000平方米。
焦山碑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摩崖石刻与碑林陈列组成。摩崖石刻环集焦山西侧峭壁,气势磅礴,存有六朝以来刻石百余方,"大字之祖"--《瘗鹤铭》原址即于此。摩崖唐刻《金刚经偈句》、宋刻《米芾摩崖题名》、《陆游踏雪观瘗鹤铭》等,均属上品,弥足珍贵。
碑刻在焦山东麓,宋庆历八年(1048)曾收集梁、唐书法家的石刻,筑宝墨亭收藏,经元、明、清多次兴废,清道光年间(1821~1850)重建于海云庵内。1958年镇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将散存在南郊的碑刻集中于焦山,并修缮玉峰庵、香林庵、海云庵等寺庙旧址用作碑刻陈列。现存碑刻近 500通,其中史料和书法艺术方面的碑刻各200 余通,其他方面的碑刻约50余通。各类书体具备,均出自名家手笔。
  史料碑刻类以《大唐润州仁静观魏法师碑》为最早,立于唐仪凤二年 (677),碑高2.42米,宽0.87米。碑文楷书,计33行,每行75字。碑中叙述了魏降法师(595~677)的一生。碑阴中第8行有“守润州谯山戌主解建威”题名,“谯山戌”未见记载,为研究唐代润州(今镇江)军事设防提供了资料。此外如镇江甘露寺铁塔塔基出土的唐李德裕瘗舍利石函记,宋宝佑五年 (1257) 《□大港税总领文卿赵使君寿祠记》、元代《焦山禅寺重建圆悟接待庵记》、明嘉靖四十年 (1561) 《镇江府儒学对山碑》、清光绪二年(1876)《京口创设义渡碑记》、光绪六年(1880)《渝禁开矿碑》等都是研究地方史的难得材料。再如宋绍兴十二年 (1142) 重校立石的《禹迹图》,与西安碑林阜昌七年(1136)刻石的《禹迹图》内容基本相同。而焦山的《禹迹图》上刻有“元符三年(1100)正月依长安本刊”11字,说明现存的两方《禹迹图》同出于一个北宋时期的长安图本,这对探讨创制《禹迹图》的时间和作者等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书法艺术类以《瘗鹤铭》最为著称,署名“华阳真逸”撰,“上皇山樵”书,是一篇哀悼家鹤的纪念文章,无纪年及作者,自宋代即有东晋王羲之说,南朝陶弘景说,多数学者认为《瘗鹤铭》的书法代表了南朝楷书的风格,历来对其评价甚高,是探讨南朝书法的一件重要作品。“瘗鹤铭”原在焦山西麓瘗鹤岩下,常被水浪冲击,后崩坠江中,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曾任江宁府和苏州府知府的陈鹏年从江中获原石 5块,置于焦山西南观音庵。全文原有 178字,现只剩92字,内中不全者11字。1961年将其移入碑林后院,粘合嵌于壁间,外建歇山顶半亭保护。亭左廊壁上嵌康熙五十二年(1713)陈鹏年书“重立瘗鹤铭碑记” 1石,宽0.63米,长1.18米。亭右廊壁嵌康熙四年(1665)《重摩顾修远(宸)家藏瘗鹤铭跋》 2石,长各1.6米,宽各0.8米,记述了顾修远家藏摹拓本的流传情况。在东西边的长廊上还镶嵌康熙五十三年《林企忠重摩瘗鹤铭宋拓本石刻》4石,宽0.36米,长1.5~1.72米不等;清高宗据传世本临摹石刻1石,长2.12米,宽 0.9米。
  在书法艺术类石刻中,除《瘗鹤铭》外,尚有宋黄庭坚书,米芾临王羲之兰亭序禊帖,明嘉靖四十年(1561)翻刻元赵孟頫画苏东坡像及《前赤壁赋》小楷等。
  摩岩石刻在镇江焦山西麓沿江一线,崖壁满刻南朝以后历代游人的诗文、题字、留名,现已查清的有200处。著名的有宋米芾的“仲宣、法芝、米芾元祐辛未孟夏观山樵书”。陆游的“陆务观、何德器、张玉仲、韩无咎隆兴甲申闰月廿九日踏雪观瘗鹤铭,置酒上方,烽火未息。望风樯战舰在烟霭间,慨然尽醉,薄晚泛舟自甘露寺以归”等题刻。
  1986年底,将毗邻的玉峰庵、槐荫精舍、地藏殿等建筑划入碑林,并作了全面整修。碑林的陈列也按类别和时代作了调整。现焦山碑林已划归镇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管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焦山早在北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就修建了宝墨轩收藏了碑刻, 开启了焦山收藏碑刻的先河,距今已近千年的历史;而焦山最早的石刻源于六朝的著名的摩崖石刻,被誉为"大字之祖"的《瘗鹤铭》。
墓地立碑,白碑和黑碑有什么讲究么?
1个回答2023-10-23 14:42
破除迷信,宣扬科学。
无字碑是为谁而立的碑
1个回答2023-12-10 17:50

无字碑是为武则天而立的碑。无字碑是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所立。它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区西北方五十公里处的乾陵,即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陵。无字碑因最初碑上未刻一字而得名,虽未刻录任何文字,但形制、纹饰已表达或者远远超过了文字所能表达的更为深层的政治社会含义。

不刻字的原因

流传最广的观点是,不刻字是武则天临终遗言提出来的。这是当代已故历史学家郭沫若首先提出来的,他在《我怎样写武则天》一文称:“无字碑,是纪念武则天的碑,原无文字。据说是根据武后的遗言:自已功过让后人评说,不刻文字。”

此说似有道理,武则天改唐立周,功过不定,言功言过都有不妥,不著一文,不刻一字,不失为一个策略。但是一个“据说”透露这一说法不可靠,只能是郭沫若的个人猜想。

如果武则天真有遗言,一定会有文字记载的。所以,“遗言说”系无稽之谈。但因为郭沫若生前的影响力和地位,这一观点成了主流。

梅花碑的意思梅花碑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18 23:15
梅花碑的词语解释是:1.亦称"梅花石"。2.在福建省泉州承天寺山门口。
梅花碑的词语解释是:1.亦称"梅花石"。2.在福建省泉州承天寺山门口。结构是:梅(左右结构)花(上下结构)碑(左右结构)。拼音是:méihuābēi。注音是:ㄇㄟ_ㄏㄨㄚㄅㄟ。
梅花碑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⒈亦称“梅花石”。在福建省泉州承天寺山门口。参阅清梁章_《归田琐记·承天寺》。引清施鸿保《闽杂记·梅花碑》:“_艮涂_泉州郡城内承天寺山门有梅花石,石光而平,中隐梅树一株,每年梅树开花结子,石中梅树亦同。余壬子馆泉州,亲见之,俗名梅花碑,乃一石仆地如碑,长丈_,广三尺_,厚一尺许。上有梅花一株,枝疏蕊密,若刻画;或者以手抚之,则平滑无痕。寺僧言,每春时有香闻数武,若花开耳。非若所言开花结子也。”
二、网络解释
梅花碑梅花碑东起城头巷,西至佑圣观路,南通道连长寿弄,北通道连水亭址。长210米,宽6米。梅花碑的所在地原为南宋德寿宫的一部分,明代在这里设有署理木税的南关工部分司。明末,潞王来杭居于南关分司内。当时该署庭院内有梅树和芙蓉石等景物,因而议事厅有“梅石双清”的题额;厅南有一石碑,上面刻有明代著名画家蓝瑛和孙挞画的梅花和石,称为“梅花碑”。后来乾隆帝来杭,见后十分喜爱,将碑移至北京圆明园内,另摹一石留在杭州。民间遂称此处地名为梅花碑。梅花碑是杭州市地名。因为记载了南宋德寿宫历史的梅石碑,杭城有了梅花碑这一地名。
关于梅花碑的成语
望梅止渴俗谚口碑郭泰碑铭口碑载道背碑覆局羊碑犹泣二碑纪功梅花海鹘碑沉汉水有口皆碑
关于梅花碑的词语
梅花海鹘树碑立传里程碑碑沉汉水有口皆碑俗谚口碑驿寄梅花羊碑犹泣郭泰碑铭驿路梅花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梅花碑的详细信息
浯溪碑林的碑林简介
1个回答2024-02-11 02:51

浯溪碑林风景名胜区 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南省十大文化遗产、百姓喜爱的“湖南省景”、湖南新“潇湘八景”。2009年2月1日,被国家批准为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位于县城西南的湘江西岸,此地山水秀美,苍崖石壁连绵78米。

元结在公元761年撰写了《大唐中兴颂》,后来大书法家颜真卿将此文书写下来镌刻于江边崖石,因其文奇、字奇、石奇,被后人誉为浯溪“三绝”。此后,历代共有250多名文人学士到此游览,题诗作赋,铭刻石上,成为国内最大碑林,是研究碑石文化的一个宝库。其中,除《大唐中兴颂》外,还有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的《浯溪诗》和著名文学家黄庭坚的长诗《书摩崖碑石》及清人何绍基、吴大徵等名家题名刻石的浯溪新三铭等。碑林中还有清代越南使者途经此地留下的刻石四块。
1996年后,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的《东风》诗碑和《踏莎行》词碑相继在景区树立,又增建了陶铸铜像和陶铸革命事迹陈列馆,千年古迹更添胜景。 浯溪摩崖石刻,位于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城(浯溪镇)西南部湘江大桥南端的浯溪公园内。距离永州市区五十多公里。此处苍崖石壁,濒临湘江,巍然突兀,连绵78米,最高处拨地30余米,为摩崖文字天然好刻处。因而,浯溪露天摩崖,为南国摩崖第一家,为神州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浯溪摩崖诗文书法,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历时千百年,享誉海内外。
唐代杰出散文家、诗人元结,于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被任命为道州刺史。永泰元年(765)罢任。次年再任道州刺史。大历二年(767)二月从潭州都督府返道州,舟经祁阳阻水,泊舟登岸暂寓。受此处幽胜,遂将一条“北汇于湘”的元名小溪命名“浯溪”,意在“旌吾独有”,撰《浯溪铭》,浯溪得名从此始。元结又将“浯溪东北廿余丈”的“怪石”命名“吾台”,撰《吾台铭》;还在溪口“高六十余尺”的异石“上筑一亭堂,命名“语亭”,撰《吾亭铭》。返任后,将三铭交篆书名家季康、瞿令问、袁滋分别用玉箸篆、悬针篆、钟鼎篆书写,并刻于浯溪崖壁上。从此有了“三吾”之名。这三块碑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特别是唐相袁滋书写的《吾亭铭》碑,现为国家文物局列为一级石刻,视为“国宝”。
大历六年(771)元结从箧中检出10年前率兵镇守九江抗击史思明叛军时写下的充满浩然正气的名篇《大唐中兴颂》旧稿补充定稿,派专人赴临川,请他的好友颜真卿大笔书写,并于夏六月石刻于摩崖上。 《中兴颂》摩崖是浯溪的核心和精髓。《中兴颂》之后1200余年来,历代杰士名流,游躅接踵,运笔抒怀,吟诗作赋,打碑刻石,镂玉雕琼,使浯溪满山皆字,无石不诗。宋神宗熙宁八年(1104),大诗人、大书法家黄庭坚自鄂州赴宜州谪所,风雨中经浯溪,“三日徘徊崖次”后,在中们碑右侧 ,题七言长诗十四韵《书摩崖碑后有序》。黄刻运笔圆劲苍老,古茂清遒,“深得兰亭风韵”,自称“佳诗妙墨”。宋代四大书家竟有两位在浯溪留下翰墨,这是十分难得的。
清同治元年(1862),著名书法家何绍基游浯溪,步山谷诗韵,作《题摩崖中兴颂碑诗并跋》,刊于黄碑右侧,行楷,颜体,世推为“颜后第一”。清光绪十九年(1893),著名书法家、金石学家吴大雨中游浯溪,读中兴颂,也次出山谷诗韵作长诗,刻于何碑之右侧。楷体,书法秀劲,至此,颜、米、黄、何、吴等一代代宗师、硕大无朋的真迹宝卷,一字儿排开,成为浯溪的一道亮丽风景。加上其他大家的翰墨,仅在此120平方米的摩崖上,就有名刻95方,使之成为书法精品的荟萃地,群星璀璨,美不胜收,形成一个永久性的诗展、书展圣殿,举世绝无仅有。
在中兴碑左侧10步远的崖壁上,嵌有黑色大理石镜石一方,宋时已盛传于世。历代都有咏镜石的诗。民间还流传许多有关镜石的传说故事。使得平民百姓“纵然不识吴钩字,也为摩挲石镜来。”
在中兴碑左侧、镜石上方悬崖上,镌刻着一个直径2.7米的“”(字库无该字,见图片),似字非字,似符非符,人不能识。这是宋代词不州通判柳拱辰特意留刻下来的,成为浯溪摩崖的特殊组成部分。为此而引发的神话传说,更为浯溪留下了一点神秘感,增添了一种浪漫情调。
大唐中兴颂摩崖是与磐乐、石鼓类“至宝垂元垠”的。故而历代名臣、大吏、文人、书家及海外人士,不避地僻路险,梦以求地来浯溪游历瞻仰及吟咏题刻。历代的石刻,从内容看,突出的有《大唐中兴颂》、《大宋中兴颂》、《大明中兴颂》、元结的《老三铭》、吴大 的《新三铭》;从字体看,楷、行草、隶、篆,五体皆全,最大的“圣寿万年”四字,刻于悬崖,每字直径逾丈,最小的字,只有蚂蚁那么大。

有口皆碑是什么意思 成语有口皆碑的简单介绍
1个回答2024-03-02 15:49
1、有口皆碑,汉语成语,拼音是yǒu kǒu jiē bēi,意思是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记功碑。比喻对突出的好人好事一致颂扬。

2、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七:“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3、示例:赵树理《金字》:“想出个模棱两可的成语来,写了有口皆碑四个大字。”

4、近义词:口碑载道。

5、反义词:怨声载道、民怨沸腾。
樱花草是谁唱的
1个回答2024-06-06 20:15
歌曲:樱花草
歌手:sweety 专辑:花言乔语

(乔)晚风吹动着竹林
月光拉长的身影
萤火虫一闪闪
满山飞舞的钱币
(言)天上银河在发光
地上风铃来歌唱
织女星在远方
古老浪漫的神话
(合)流水走过
就像四季的变换
幸福在蔓延
爱你永恒不孤单
恋人手中樱花草
春在漫步的微笑
种下了一朵朵
青春璀璨的年少
恋人怀中樱花草
听见胸膛心在跳
偷偷的在思念
那是我们相爱的记号
la……
(乔)远方钟声再响起
蛙鸣唱起摇篮曲
白沙滩月弯弯
爱你香甜的梦里
(言)天上银河在发光
地上风铃来歌唱
织女星在远方
许下爱恋的愿望
(乔)流水走过
就像四季的变换
幸福在蔓延
爱你永恒不孤单
(合)恋人手中樱花草
春在漫步的微笑
种下了一朵朵
青春璀璨的年少
恋人怀中樱花草
听见胸膛心在跳
偷偷的在思念
那是我们相爱的味道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