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盂兰盆经有声书

佛说盂兰盆经的内容简介
1个回答2024-03-15 17:48

本经 全文八百余字,其同本异译经,有东晋失译的《佛说报恩奉盆经》一卷,及载于《开元释教录》卷十八〈疑惑再详录〉中的《净土盂兰盆经》一卷,前者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后者已佚,但《法苑珠林》卷六十二曾引用其文。
依本经而举行的法会,依《佛祖统纪》卷三十七记载,系始自梁武帝大同四年(538),并且盛行至今,已成每年最重要的法会之一。
又,本经之注疏,现存者有唐·慧净《盂兰盆经讲述》一卷、唐·宗密《盂兰盆经疏》一卷、宋·元照《盂兰盆经疏新记》二卷、宋·普观《盂兰盆经疏会古通今记》二卷,及宋·日新、明·智旭、清·灵耀等人之注疏,共六十余种。

盂兰盆节的来历
1个回答2023-11-21 12:53
盂兰盆节起源于目莲救母的故事,出自《大藏经》。盂兰盆节,节期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的节日,也称盂兰盆会、中元节。但是在一定意义上中元节归属道教,盂兰盆节归属佛教,七月半祭祖节归民间世俗。

盂兰盆,梵文Ullam-bana的音译。盂兰,倒悬的意思,倒悬形容苦厄之状,盆是指盛供品的器皿。佛教认为供此具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亲的倒悬之苦。盂兰盆即解倒悬之意。佛经中《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弟子的旨意,合乎中国慎终追远的俗信,于是益加普及。中国从梁代开始照此仿行,相沿成中元节。不过后来除设斋供僧外,还增加了拜忏、放焰口等活动。

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国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赐福日,中元为地官赦罪日,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所以会在中元时普渡孤魂野鬼。
盂兰盆节的典故
1个回答2023-11-23 12:24

典故原指旧制、旧例,也是汉代掌管礼乐制度等史实者的官名。后来一种常见的意义是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以下是我整理的盂兰盆节的典故,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盂兰盆节原文

“有目连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连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盂兰实际是佛教的节日,“盂兰”为梵文,意为救倒悬、解痛苦。 据“佛说盂兰盆”经记载,当时佛陀的'弟子目揵连尊者,以神通力发现其去世的母亲在饿鬼道受苦,目揵连孝顺深切,以神通力把食物送到其母口中,谁知食物在 咽喉中变为火炭,不能食用,痛苦万分。目揵连焦急忧虑,于是去问佛陀应如何救渡。

佛陀告诉目揵连尊者说:“你母亲罪根深重,曾有五百世的悭贪,纵使你神通第一也无法解救她的苦难,必须靠十方众僧大德威神之力才能得到解脱!”

到七月十五日那天,是解夏日,又是“佛欢喜日”,亦是众僧自恣日。所谓自恣就是自己检点,如发觉自己有过失,应对人露忏悔:如任何人犯过,亦应对僧众忏悔。当日一切圣圣众,均精持律仪,身,口,意三业清净,这时候设斋供僧,功德最为殊胜。

故此佛陀咐瞩目揵连尊者,在七月十五日那天,准备饭食百味五果、汲灌盆器、烧香燃灯,将世上最珍贵的食物都放在盂兰盆内,供养十方大德众僧。当众僧念咒加持,祈福消灾,使在世人增长福慧,先亡超度。

后来目揵连尊者得到佛陀教化在七月十五日设盆供养及斋僧,合各大德威神之力,使母亲得以脱离饿鬼之苦。

根据经中佛所示,如果能在功德、胜会中供佛僧大布施,可令现世父母、六亲眷属,能脱离三涂,衣食丰足。乃至七世父母都能脱离饿鬼之苦,生于人天中,福 乐无极。如父母在,更能福乐百年、长寿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所以身为佛子,为修孝道,应常念及过去仍未解脱之先祖父母,于盂兰超幽法会中供养上师大德, 燃灯供佛作大功德,以报父母之恩乃利乐解脱十方孤魂饿鬼众生。

翻译

话说从七月初一到七月十五是鬼门关大开到关闭的日子。这十四天是鬼魂从阴间回到阳间的机会。古人会在七月初二设宴以供奉先人,在七月十四诵经、烧香火超度亡魂。

七月十五又称盂兰盆节,节日的由来与一个佛教的典故有关:一位女子叫目莲,死后在地狱轮回,看到在阴间的母亲收到饿鬼的折磨。每当目莲向母亲供食,都 被饿鬼夺去。目莲不忍母亲在阴间挨饿,于是向佛祖祈祷。佛祖为其诚心而感到,授予盂兰盆经,准许她在七月十五,用盂兰盆装上丰盛的食物,供奉母亲食用。于 是,古人用这个节日设置丰盛的食物,孝敬和对先人表示感恩之情。

不过七月十四和七月十五往往被现代人曲解为鬼节,认为在鬼门关闭之际,会有孤魂野鬼留恋人间而不愿离去,会加害于人,而需对他们超度使他们离开人间。

今天是盂兰盆节吗?
2个回答2023-11-18 15:52
盂兰盆节是农历的七月十五。
盂兰盆节的起源与含义 七月十五盂兰盆节的由来
1个回答2023-11-19 12:29

导读:在佛教中,盂兰盆节是十分重大的一个节日,包括七月这一月份在佛教中更是被称为是欢喜吉祥的月份,而七月十五则有佛欢喜日、盂兰盆节之说,要知道盂兰盆节是在于供僧,其精神在于孝亲报恩。但大家对盂兰盆节的起源与含义了解多少呢,下面就来详细说说七月十五盂兰盆节的由来。

盂兰盆节的起源

盂兰盆节是由印度传入我国,来源于目莲救母的故事。传说有次在地府看到已故的母亲,经常忍饥挨饿,因为食物都被其他的鬼抢走,目莲便用钵装着饭菜给她吃,但是一到嘴边便化为炭火。于是他只好求助于佛祖,佛祖给了他一本盂兰盆经,上面写道要在农历的七月十五,准备美味的瓜果和饭食,放在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目莲便按照上面的指示做了,最后成功救出他的母亲,后来人们也称它为盂兰盆节。

盂兰盆节的含义

它来自梵语,盂兰是倒悬的样子,盆是清洁的器皿。有些人在地府受苦,就像倒挂着的容器,整个词汇连起来指的是解救倒悬的意思。在南朝梁时期,官方将盂兰盆节定为一个民俗节日,那时主要还只是供僧,宋代以后加入了道家元素,变成了祭祀祖先,追思已逝亲人的日子。到了这一天,人们会放河灯,举办相关的仪式,宣传重视孝道的思想。

为何盂兰盆节是每年七月十五这天

佛世时的印度,每逢夏日雨季来临,地面上就有很多昆虫,外出托钵会踩死很多昆虫。因此,佛陀就制定了 结夏安居的制度:农历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这段时间,所有僧侣皆不外出,只在山林间打坐经行,专心修持。

农历七月十五,是大众结夏安居九十日护持戒法、精进修行的圆满之日。三个月的精进用功,到七月十五日 解夏这一天,大家集于一堂,在自我反思的同时,任由同住大众检举自己行为的过失,若有犯戒则要在大众中发露忏悔而得戒体清净,这便是 僧自恣日。十方诸佛见到僧众通过安居精进,发露忏悔,更有人通过三个月的专心修持圆满证得圣果,成为众生福田,大畅佛的本怀,因而心生欢喜,故这一天又被称为 佛欢喜日。

因此, 农历七月十五是非常殊胜的日子,施主于此时供养佛陀,以及通过供养自恣戒体清净、甚至已证圣果的众僧,以此功德回向累世父母,不仅现世父母消灾延寿,七世父母也能脱离恶道。

佛说盂兰盆经简体大字注音读诵
1个回答2023-12-23 10:30

佛说盂兰盆经简体大字注音读诵如下:

wén rú shì。yī shí fó zài shè wèi guó qí shù jǐ gū dú yuán。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dà mù jiān lián shǐ dé liù tōng,yù dù fù mǔ,bào rǔ bǔ zhī ēn。

大目犍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

jí yǐ dào yǎn guān shì shì jiān,jiàn qí wáng mǔ shēng è guǐ zhōng,

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中,

bù jiàn yǐn shí,pí gǔ lián lì。mù lián bēi āi。

不见饮食,皮骨连立。目连悲哀。

一、佛说盂兰盆经简介

佛说盂兰盆经,梵名Ullambana-sutra。又称盂兰经。属方等部经典。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全一卷。系由西晋的竺法护翻译而成。

佛说盂兰盆经记述佛陀之大弟子目连,因不忍其母堕饿鬼道受倒悬之苦,乃问法于佛,佛示之于七月十五日众僧自恣日,用百味饭食五果等供养十方佛僧,即可令其母脱离苦难。

依本经之说所行之盂兰盆会,已普遍流行于我国民间,而有益于民间之孝行。宗密之盂兰盆经疏,即强调本经特具孝子报恩之思想,与调和中国人伦与佛教间关系之性质。

二、经文解说

经文大分三段:甲一,序分,甲二,正宗分,甲三,流通分。此三分,始出唐道安法师之手,法师判一切经,皆作序、正、流通三分,序,是序述一经发起因缘,正宗,陈述一经所说要旨,流通,即将此经流通后代。

法师初判此三分,当时人多不信,后亲光菩萨论传入中国,论中阐明每部佛经应有此三分,以是后人才生信仰,所谓“弥天高判,今古同遵。”以后诸古德释经,多用此三分为判释。

《盂兰盆经》的来历——目犍连救母
1个回答2023-11-22 05:25
各位居士大家好,过几天就是盂兰盆节了。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这个节日的背景和内蕴,我为大家简单讲讲其中的故事。

盂兰盆节,又叫孝节或报恩节。它起源于《盂兰盆经》。盂兰盆是什么意思呢?盂兰是梵语,翻译成中文叫“倒悬”,什么是倒悬呢?就是头在下,脚用绳子吊在上面,全身倒过来,这叫倒悬,这样是非常痛苦的。这其实是一种比喻,比喻饿鬼道的众生,非常的苦。盆是指放供品的容器。盂兰盆整体的意思是,用盆子装好种种供品供养三宝圣贤,十方僧众,以此功德,能够救脱已逝父母和六亲眷属的倒悬之苦。

《盂兰盆经》是佛说的,那佛是以什么因缘去说这部经的呢?这里就要讲到佛陀的弟子——目犍连尊者。目犍连尊者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是神通第一。《盂兰盆经》,就是以目犍连尊者去救度母亲为因缘,而说出的经典。下面我们讲讲其中的故事。

目犍连尊者刚成道时,得到了六种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漏尽通。得到神通后,他觉得自己应该可以度化自己的父母,报答父母的恩德了。于是用神通力观察,想看看他的母亲生到在哪里了。他观察了天上人间,都找不到他的父母,于是再往饿鬼道看,终于在饿鬼道找到了他的母亲。他的母亲在饿鬼道,没有吃的,也没有喝的,全身饿得只剩下皮骨,非常痛苦。目犍连尊者看到之后,非常难过,于是拿钵装好一钵饭,用神通来到饿鬼界,把饭送到母亲面前。

他的母亲拿到饭,用左手把钵挡住,不让其它饿鬼看见,右手抓饭往嘴里塞,谁知饭一到嘴里,马上变成火炭,吃不进去。目犍连尊者看到这种情况,悲伤得哭了起来,他想度化母亲,但神通无法改变业力,所以内心非常悲伤,非常无奈,于是用神通力马上回到佛陀的面前,把自己救母的情况告诉佛陀,希望佛陀教导他一个解救母亲的方法。

佛陀告诉目犍连:你母亲在世的时候,为人悭吝,不喜欢布施,又造了很多的罪业,她的罪业比较深重。虽然你的孝心广大,能感天动地,但是你母亲的业力非常大,就算所有的 天神地祇 、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等一起,也无法解救。惟有依靠十方僧众的力量,才能救脱。目犍连尊者请问道:那如何依靠十方僧众的力量去救脱呢?

佛陀说:在每年七月十五日,僧众解夏自恣那天,如果有人想度化自己现世父母和过去七世父母的苦难,应当用盆装好饭菜、各种水果、香油焟烛、卧具、以及各种美味的饮食和用具,以此来供养十方僧众。到这一天,十方圣贤,具足种种功德和智慧、持清净戒、化作比丘,来接受大众的供养。另外,在三月的安居修行中,很多比丘通过用功修行,道业增上,很多都证得圣果,所以,在这一天以百种饮食等供品供养僧众,施主能得无量的福德,以此福德回向现世和过去的父母,就能令现世的父母安隐快乐,过去的父母和六亲眷属脱离三恶道之苦,让他们生到天上享受快乐。

目犍连尊者听了之后,非常欢喜,于是在七月十五日那一天,用盆子装着各种饮食供品,供养十方僧众,并以此功德回向母亲。目犍连尊者的母亲也因此而得以解脱饿鬼道的痛苦,生到了天上享受快乐。

由于这样的因缘,所以目犍连尊者就请问佛陀,后世的佛弟子如果要帮助现世和过去的父母、六亲眷属解脱痛苦,获得快乐,是否也应该按照这样的方法去做。佛陀说是的,只要按照以上的方法去供养十方僧众,就能救度过去和现世的父母以及六亲眷属。

以上就是《盂兰盆经》的来历,其实我讲完《盂兰盆经》的来历之后,就差不多等于讲完了《盂兰盆经》,因为《盂兰盆经》里面的内容,也就差不多是这些。希望通过这样的讲解,能够让大家对《盂兰盆经》和盂兰盆节有所认识。如果大家想要为父母祈福,或是想让过去世和现世的父母、六亲眷属生到善道,远离痛苦,得到快乐,就可以在七月十五那一天,按照上面的方法,去寺院供养僧众。
盆满钵盂是什么意思?
3个回答2023-12-14 19:19
应该是“盆满钵满”,形容赚钱赚的多,能盛钱的容器都装满了(古代钱币都不是纸币)
盂兰盆节的起源 神奇的传说
1个回答2023-11-23 15:43

   盂兰盆节 拥有者各种神奇的传说,是由印度佛教引入的,在我国的古代就已经流传开来。直到现在,在我国的一些地方还是非常盛行的。盂兰盆的活动在各个地方都是不一样,每个地方都有着自己的形式,这是一个祈祷祈福的日子。那么你知道盂兰盆节的起源吗,盂兰盆节跟什么有关联呢?


《盂兰盆经》是佛门的《孝经》,是盂兰盆节的真正起源。

  1、说法缘起。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后被称为神通第一的大弟子大目犍连刚刚证得六种神通,打算救度父母以报亲恩,他用天眼查看父母在处,结果发现母亲堕入饿鬼道中,很是可怜,于是他施展神通试图给母亲喂食,结果因为神通难敌业力,饭食一到母亲嘴边就会化为火炭。大目犍连无能为力,于是大哭起来,回去向佛请教求救,该经由此宣说。

  2、核心内容。《盂兰盆经》又称为《盂兰经》,属方等部经典,西晋竺法护译。内容记述佛陀大弟子目犍连因不忍其母堕饿鬼道受倒悬之苦,问法于佛,佛告诉目犍连,应在七月十五日众僧自恣日,用百味饭食五果等供养十方佛僧,可令其母脱离苦难,后世演变为盂兰盆供与盂兰盆节。

  3、殊胜地位。古典戏剧目连救母的故事原型即源于此经,自梁武帝后所行盂兰盆节或盂兰盆会,已普遍流行于我国民间,有益于民间之孝行,故该经堪称佛门另一大孝经。该经虽只有八百字,但历史上注疏就有六十多种,可见流通之广、地位之重。

  盂兰盆节带来的意义是非常好的,我国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谈起跟鬼相关的节日,人们都谈之色变,人们对于鬼神的畏惧是自古而来的,相信这样的起源是人们对于精神的寄托。

佛家 钵盂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10 19:35
过去有一位金碧峰入空定,无常鬼找他不到,无常鬼便请土地公帮忙,土地公云:“金碧峰什么东西也可以空,惟有一水晶钵他最爱,你们俩一变作老鼠,把玩他的水晶钵,一拿锁链,预备他出定时锁他。”
金碧峰入定时身体空掉,但在定中听到老鼠把弄水晶钵的声音,立即出走,大骂“谁人碰我的水晶钵”,另一无常鬼立即锁他,金碧峰知道水晶钵的挂碍令他被无常鬼找到,於是求情许他延期七日,无常鬼走后,金碧峰便把水晶钵打烂,然后入定,临入定前,在墙上写下四句偈:欲来找我金碧峰,犹如铁链锁虚空,虚空若然锁不得,莫来找我金碧峰。

——摘自圣一法师《心经讲记》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