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悫乘风破浪

古代名人故事之宗悫乘长风破万里浪
1个回答2024-01-04 16:28
  宗悫南阳人,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将领。他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精心刻苦地练武,直到练成才对他叔父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来宗悫真的成为一位赫赫有名的大将军。下面,一起来看看本期的古代名人故事,宗悫乘长风破万里浪。

  南朝时,宋国有个名将叫宗悫。他从小就有胆量,少年时就练了一身武艺,既有见识又勇敢。他哥哥宗泌结婚那天,半夜里,有十几个强盗趁贺客刚散之机,突然来打劫。宗悫毫不畏惧,挺身而起,击退了强盗。

  有一次,他叔叔宗炳问他:“宗悫,你长大后准备怎么样?请说说你的志愿。”宗悫应声答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他叔叔听了这句极有气魄的壮语,很是高兴,满意地赞许说:“好孩子,志向远大的人,正应如此!”

  宗悫长大后,当过振武将军、豫州刺史、雍州刺史等官职,曾率军远征南方的林邑国,大获全胜,建立了一些功业。

  他少年时所讲的“乘长风破万里浪”这句话,极为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有为少年的远大志向,成为激励人们立志奋进的不朽名言。
读了宗悫的故事,你想向他说些什么呢?
1个回答2024-04-08 13:34
我的启事:悫有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我以后也要向他一样,在学习中不怕困难,勇敢的面对困难,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
南朝宋宗悫 是南朝的宋宗悫,还是南朝宋的宗悫
1个回答2022-09-09 22:34
是南朝宋的宗悫
成语“乘风破浪”的故事中,宋朝的宗悫小时候的理想是
1个回答2024-01-06 16:15
宋朝的宗悫少年时,他的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这句话变成以后的成语“乘风破浪”),宗悫成年后果然破外敌立大功。
宗悫是怎样的人
1个回答2024-01-27 23:12
是南北朝时期的人,他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精心刻苦地练武,直到练成了才对他叔父说:“我有了本事,就可以乘长风破万里浪。”(“乘风破浪”这句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后来宗悫真的成了一位赫赫有名的大将军。
与宗悫有关成语
1个回答2024-01-25 15:10
乘风破浪 [chéng fēng pò làng]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船只乘着风势破浪前进。比喻排除困难,奋勇前进。
褒义
出 处
宋·李洪《偶作》:“乘风破浪非吾是;暂借僧窗永日眠。”
例 句
我们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建设四个现代化。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披荆斩棘 劈波斩浪 扬帆起航 破浪乘风 长风破浪 高歌猛进
反义词
裹足不前 垂头丧气
宗悫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3-08 05:50
原文:
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叔父少文高尚不仕,悫年少,问其所志,悫答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少文曰:“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与劫相拒,十馀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义为业,少文既高尚,诸子群从皆爱好坟典,而悫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选自《宋书·宗悫传》


译文:

宗悫的字是元干,南阳涅阳人。他的叔父是宗炳字少文,此人学问很好但不肯做官。宗悫小的时候宗炳问他长大后志向是什么?他回答:“希望驾着大风刮散绵延万里的巨浪。”宗炳说:“就算你不能大富大贵,也必然会光宗耀祖。”有一次宗悫的哥哥宗泌结婚,结婚的当晚就有强盗来打劫。当时宗悫才14岁,却挺身而出与强盗打斗,把十几个强盗打得四下溃散,根本进不了正屋。当时天下太平,有点名望的人都认为习文考取功名是正业。宗炳因为学问高,大家都跟着他喜好读儒家经典。而宗悫因为任性而且爱好武艺,所以没有被乡亲称赞。
慕宗悫之长风
1个回答2024-06-05 10:55
无路二句:据《汉书·终军传》,终军字子云,汉代济南人.武帝时出使念源南越,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时仅二十余岁.等,相同,用作动词.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称“弱冠”.
投笔:用汉班超投笔从戎正高侍的故事,事见《后汉书·班超传》.幕宗悫(què却)句:宗悫字元干,南朝宋南阳人,年少时向叔父自述志向,云“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事见《宋书·宗举吵悫传》.
这两句话,用了终军、班超、宗悫,三个典故.
乘风破浪韩寒讲的什么 乘风破浪电影剧情简介
1个回答2024-03-15 20:49
韩寒说过《乘风破浪》是原创剧本,不是根据他以往的小说改编。
电影讲述了故事的主人公阿浪是个来自偏远小镇的青年,他有着自己的向往的职业和生活,然而,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不被固执的父亲所理解。在机缘巧合之下,他见证了父亲传奇而有趣的一面,于是,他开始反思自己所谓的“职业与生活”。
关于穆桂英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6-18 04:17
穆桂英-戏曲及小说《杨家将》中人物。原为穆柯寨木羽之女,武艺超群、机智勇敢,传说有神女传授神箭飞刀之术。因阵前以杨宗保交战,生擒宗保并招之成亲,归于杨家将之列,为杨门女将中的杰出人物。与杨家将一起征战卫国,屡建战功。佘太君(佘赛花)百岁挂帅,帅时而寡妇西征,她五十岁尤挂先锋印,深入险境,力战番将,大获全胜。是中国古典文学巾帼英雄的典型形象。穆桂英的"穆"姓,卫聚贤《杨家将及其考证》一文,以为是"慕容"一语的音转。慕容氏作为古代鲜卑贵族,久有尚武的传统。欧阳修《杨琪墓志》写到:"杨琪初娶穆容氏,又娶李氏。"杨琪是杨文广的堂兄。翦伯赞先生曾经在《杨家将故事与杨业父子》中指出,杨琪既娶于穆容氏,杨文广与穆容氏联姻,自然也是可能的。穆桂英的家乡,《保德州志》说是"穆塔村"(又写作"木戈砦")。"穆柯寨"或"木戈砦",也就是"穆家寨"、"穆家砦",一如"杨家庄"之作"杨各庄"。此外,据说北京密云和顺义也各有"穆家寨",同样传说是穆桂英的家乡。这固然反映了民间杨家将传说的广泛流行,也可能与慕容氏等少数民族在塞上的广泛分布有关。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