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孙膑庞涓

孙膑和庞涓是鬼谷子的徒弟吗?
5个回答2022-07-31 09:35
庞涓和孙膑两人,其实都不是鬼谷子的弟子,而是后世借鬼谷子之名的附会之说。庞涓死于公元前341年,他的年纪要稍长于鬼故子,并且两人从未谋面,而且当鬼谷子的势力进入魏国时,庞涓早已身死多年。而孙膑更是,他的著作中,你基本看不到鬼谷子的思想痕迹。后世流传的《阴符经》,据说是鬼谷子著作,书中充满了阴气,倒是符合鬼谷子本人的性格,可以跟,《道德经》相比较,更能发现《阴符经》自身的阴性能量和邪恶的一面。
孙膑与庞涓的故事 孙膑与庞涓都是谁
1个回答2024-01-05 00:01
1、故事梗概:

孙膑和庞涓分别是齐国人和魏国人,拜师路上偶遇,并结为兄弟,同拜师鬼谷子学艺,学习兵法,孙膑和庞涓两人性格却不相同,孙膑为人善心实在,庞涓为人险恶人心狠,学艺中听到魏国正在招贤纳士,庞涓觉得机会来了,自己学的东西足可以独当一面,可以得到高官厚禄和国王的赏识。

庞涓走后,在魏国当了军师,后孙膑又学得鬼谷子的孙子兵法和孙武子的兵书十三篇,后经墨子之徒秦华礼推荐给魏国,和庞涓一同做军师,庞涓写信请孙膑来魏国。

后来发现孙膑比自己的才华高,便心生恶意,设计谋害孙膑,使得孙膑膝盖骨被挖掉,并想把兵书十三篇得到手后,便将其除掉,后被孙膑察觉,腿跑不了便用兵不厌诈之计“装疯”忍辱负重拖延时间。

后被秦华礼等人救出魏国,赶奔齐国,后孙膑在马岭道用兵,庞涓中计,拔剑自刎,也是个罪有应得。

2、孙膑(生卒年不详),本名不详(山东孙氏族谱称其为孙伯灵),出生于阿、鄄之间,华夏族,战国时期齐国军事家,是孙武的后代。

庞涓(?—公元前341年),战国初期魏国名将。相传与孙膑同拜于隐士鬼谷子门下,因嫉妒孙膑的才能,恐其贤于己,因而设计让他遭受了膑刑。
鬼谷子有两个徒弟。一个叫孙膑,一个叫庞涓。庞涓出山的时候,孙膑和
1个回答2023-02-18 12:15
庞涓能确定孙膑肯定不知道这两个数,可以有这样几个推论.
  (A)庞涓手上的数字是5-197之间的数字.
  (B)庞涓的和数一定不能拆成两个质数之和,否则就不会有确信.这可以分解为两点:
  庞涓手上不是偶数,只可能是奇数,因为任意大于4偶数能被拆成两个奇质数之和,这是由歌德巴赫猜想来保证;
  并且庞涓手上的奇数不是2+质数.举例:如果庞涓手上是28,可以拆成11+17,当孙膑拿到了181这个积,
  马上就可以猜出鬼谷子给他的两个数是11和17,与庞涓肯定孙膑不知道这两个数相矛盾,因此将所有偶数排除.
  举例:当庞涓手上的数为质数+2时,例如21,而正好是19+2,那样孙膑手上的数是38,只有一种分解方法2*19,
  因此孙膑同样一开始就能确定这两个数字.
  (C)庞涓的和数一定不是大于53的奇数.因为大于53的奇数始终能够拆成偶数和53(是质数)的乘积,
  这个乘积只能唯一的推断出53和该偶数的乘积,否则就要大于99了.另外97是质数,
  同理应该排除97+2到97+98的所有奇数.最后剩下的是99+98的奇数,因为都是最大的数,
  孙膑本来就可以推理出来,与孙膑本来不知道的前提相矛盾,自然排除了.
  因此由此可以排除超过53以上的所有奇数.举例:如果庞涓手上的数字是59,那有一种可能是53+6,
  当孙膑拿到318时也只有一种分解方式是53*6,因为106*3和159*2中的106和159都大于了99这个最大的数字,
  因此这与孙膑事先不能肯定相矛盾.同理可以推理到195=97+98这中间的所有奇数都被排除,因为97是质数.
  因此,当庞涓手上是53以上的奇数不会有这种把握孙膑肯定不知道这两个数.
  (D)满足以上条件的这样的数字仅有10个:11,17,23,27,29,35,37,47,51,53.
  2、孙膑知道自己手中的积,并说本来不知道,但现在知道了.意味着,
  孙膑看了自己手上的积后分解因式对应的所有组合的和,只可能是上述10个数中的一个.
  也就是10个和数拆开的乘积不于其他和数拆开乘积重合的才可能是孙膑的积.
  这种积有许多种,关键是庞涓的第三句话.
  3、庞涓是知道自己手中的和数,当孙膑说了这句话的时候,庞涓说也知道这两个数字了,
  那庞涓手上的和数有一个特点,就是除一个例外的可能积,其他可能的积都无法满足前面所言,
  否则庞涓没有这种自信.也就是在10个和数中找出积的数组合中只有唯一一对数可以满足前面的条件.
  这时需要结合第二个条件,怎么利用这个条件呢?以17做为例子:
  假设分解为3+14,那么积为52,而42=3*14=2*21=6*7,对应的和有17,23,13
  而当中的17和23均为候选解,也就是说假如孙膑手上的数是42,他就无法知道正确的分解,
  所以17不能分解为3+14.类似地可以构造以下这个可以满足第二条件的分解列表:
  11的可能的分(4,7),(3,8),(2,9),
  17的可能的分(4,13),
  23的可能的分(10,13),(7,16),(4,19),
  27的可能的分(13,14),(11,16),(10,17),(9,18),(8,19),(7,20),(5,22),(4,23),(2,25),
  29的可能的分(13,16),(12,17),(11,18),(10,19),(8,21),(7,22),(6,23),(4,25),(2,27),
  35的可能的分(17,18),(16,19),(14,21),(12,23),(10,25),(9,26),(8,27),(6,29),(4,31),(3,32),
  37的可能的分(17,20),(16,21),(10,27),(9,28),(8,29),(6,31),(5,32),
  41的可能的分(19,22),(18,23),(17,24),(16,25),(15,26),(14,27),(13,28),(12,29),(10,31),
  (9,32),(7,34),(4,37),(3,38),
  47的可能的分(23,24),(22,25),(20,27),(19,28),(18,29),(17,30),(16,31),(15,32),(13,34),
  (10,37),(7,40),(6,41),(4,43),
  53的可能的分(26,27),(25,28),(24,29),(23,30),(22,31),(21,32),(20,33),(19,34),(18,35),
  (17,36),(16,37),(15,38),(13,40),(12,41),(10,43),(8,45),(6,47),(5,48),
  当中只有17有唯一可行
鬼谷子学生有苏秦张仪、庞涓孙膑等,那鬼谷子到底活了多久?
1个回答2024-01-20 13:33

鬼谷子活了100~300多岁。在真正的历史上鬼谷子有一定的弟子,如孙宾、庞涓、苏秦、张毅等。后来的门徒有点牵强。然而这些人都是战国中后期的人物,春秋末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即使有传说中的成分,估计鬼谷子的寿命也很长,大约100年左右,甚至超过100年几十次,这说明鬼谷子的寿命确实很高。

鬼谷子修行的地方被称为“鬼谷岭”,在东山的建凯城附近的一个盘扎古的记录,鬼谷子一年四季都隐居在这里,许多人来到山谷里学习。在他们进入山谷之前,他们都是普通人,但是在他们进入山谷之后,他们都是轰动世界的大人物。例如,苏秦、张毅、孙宾、庞涓、商鞅、李四、吕不韦、白起、李牧、王建、甘茂、乐毅、毛遂、赵沙、李悝、徐福等人都是鬼谷子的弟子。

现在有的人都没办法活100多岁了。鬼谷子真的能活200多年吗?事实上没关系。重要的鬼谷子给我们留下了最宝贵的财富,那就是鬼谷子的智慧。事实上,鬼谷子的弟子远不止这些。作为鬼谷子的弟子,我们熟悉王建、柏琦、吕不韦、乐毅和田单。都是鬼谷子的弟子,可以说整个战国时期,就是鬼谷子随意拨动天下局势的时期,至于鬼谷子真正活了多久,没人会知道了。

人们对鬼谷子的身份知之甚少,另一方面也证明了鬼谷子的确优势特别大。否则,道家、法家、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都高度赞扬他。他还有很多未解的事情,希望在不久的将来都能一一解惑。

孙膑的老师是鬼谷子吗,孙膑和庞涓是什么关系呢?
2个回答2023-01-27 00:50
孙膑和庞涓的老师都是鬼谷子,孙膑和庞涓两个人是同学,也是同门师兄弟,两个人就跟亲兄弟一样,但是后来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鬼谷子庞涓的内心想法就只把孙子兵法传给了孙膑,因为此事庞涓更加记恨孙膑。
孙膑庞涓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4-22 11:24

庞涓和孙膑的故事:

庞涓和孙膑是同窗,两人拜鬼谷子为师,一起学习兵法。同学期间,两人情谊深厚,并结拜为兄弟。有一年,魏王招天下贤才,庞涓知道后决定下山,谋求富贵,而孙膑表示自己学业未精,不愿下山。庞涓来到魏国,受到魏王赏识,拜为将军。后来,孙膑受庞涓之邀来到魏国,与魏王交谈后,被拜为客卿。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于是捏造罪名将他处以膑刑和黥刑。孙膑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逃到齐国,成为齐国军师。而后在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中击败庞涓。庞涓羞于面对魏国,最终自刎而亡。

孙膑与庞涓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2 02:02
孙膑早年曾与庞涓一起从师鬼谷子学习兵法。孙膑,为人忠厚,与师兄弟们相处和善。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加上天资聪明,很快便获得了较丰富的军事学知识。孙膑未出茅庐便显示出超人的军事才华。而他的同窗好友庞涓却心胸狭窄,骄傲自大,嫉妒他的才能。

庞涓受魏惠王的聘请,比孙膑先下山,他出任魏国的大将和军师,虽然春风得意,但一想到才能在己之上的孙膑,就深感不安。后来,魏惠王也听到孙膑的名声,便跟庞涓说起孙膑,想让孙膑来效力于魏国。于是,庞涓便派人把孙膑请来,跟他一起在魏国共事。但这并不是他的本意,为了不让孙膑在己之上,他便企图加害于他。孙膑到了魏国,做了一个无名无权的客卿。这时,庞涓便加紧进行陷害孙膑的阴谋活动。他先派人伪装受孙膑表兄的委托,劝孙膑返齐。待骗得孙膑的亲笔复信后,加以涂改,随即向魏王诬告孙膑私通齐国。魏王信以为真,大怒之下要处死孙膑。庞涓为了窃取孙膑的兵法著作,又当着孙膑的面假意向魏王求情。结果“断其两足而黥之”,孙膑被削去了膝盖骨后,成了残疾人,并且是受人贱视的“刑徒”。庞涓倒是对孙膑的生活照顾得很周到,孙膑觉得过意不去,就想报答他,有一天,孙膑主动提出要替庞涓做点什么,庞涓说:“你家祖传的十三篇兵法,能不能写下来,我们共同琢磨,也好流传后世。”孙膑想了想,就答应把《孙子兵法》13篇背诵下来写在竹简上。

孙膑于是每天都忍痛拼命抄写,由于身体亏损,慢慢休整,进度比较慢。在一旁侍奉他的童仆实在看不下去,便把实情告诉了孙膑,此时孙膑才恍然大悟。

他开始思索着救己之法。一天,孙膑突然大叫一声,昏了过去,等别人把他弄醒时,他已经什么人也不认识了。只见孙膑捶胸揪发,两眼呆滞,一会儿把东西推倒,一会儿又把刻好的兵法扔进火里,还抓地下的脏东西往嘴里塞。从人连忙跑去报告庞涓说:“孙先生疯了﹗”庞涓急忙来看,只见孙膑一会伏地大笑,一会又仰面大哭同,庞涓叫他,他就对庞涓一个劲地磕头,连喊:“鬼谷老师救命﹗鬼谷老师救命﹗”庞涓试探着说:“孙兄,是我呀!我是庞涓呀!你连我了不也认识了吗?”看孙膑没有反应,庞涓便走了。

庞涓生性狡黠,恐其佯狂,遂命左右将他拖入猪圈中,孙膑仍然哭笑无常,累了就趴在猪圈中呼呼大睡。庞涓仍半信半疑,又让人献上酒食,欺骗他说:“吃吧,相国不知道。”孙膑知道这是庞涓用的计,一把打翻食物,狰狞起面孔,厉声大骂:“你又要毒死我吗?”

庞涓又让人捡起猪粪、泥块给他。孙膑接过来就往嘴里塞,毫无感觉的模样。庞涓心想:孙膑受刑之后气恼不过,可能是真的疯了。从此,他只是派人监视孙膑,不再过问。

孙膑疯子般白天在街上躺着,晚上又爬回猪圈,有时街上的人可怜他给他点吃的,他就哈哈傻笑,随即又嘟嘟哝哝,谁也听不清楚他说些什么。时间一久,魏都大梁内外都知道有个孙疯子,没有人再怀疑他了。庞涓每天都听人汇报,觉得孙膑再也无法和自己竞争了,就消了杀他的念头。孙膑靠装疯卖傻瞒过了庞涓才活下来,他并没有放弃,还寻找逃出虎口的机会。

有一天,齐国大夫淳于髡出使魏国,孙膑得到这个消息以后,就设法以犯人的身份偷偷地会见了齐国的使臣,向他诉说了自己在魏国的悲惨遭遇、行军布阵的策略及政治主张。齐国的使臣淳于髡大为感动,知道孙膑是个有才能的人,就秘密地把他藏在车中,将他偷偷地带回了齐国。从此改变了孙膑的厄运。
孙膑和庞涓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5 01:11

因为,孙斌的才能。

庞涓虽说和孙斌是同门师兄弟,但是他在学识上还是差孙斌一筹的。

这一点也是庞涓深知的。

庞涓学业有成后,出山比孙斌早一些。

他当时根据天下大势,做了一番分析。

在他看来,只有去魏国才能实现他的抱负。

于是,他就单枪匹马的来到了魏国。

当时的魏王一连问了庞涓很多关于国政方面的事情。

庞涓都是对答如流,魏王看他确实是一个人才,

就唯一他重任,让他当了魏国的将军开始为大魏开疆拓土。

庞涓也是好样的,他没有辜负魏王对他的期待。

可以说庞涓一连打了十几章,都胜利里,

这又使本来就强大的魏国名声大噪。

而庞涓也终于如愿,当了大魏国统兵的一把手。

在庞涓扬名于天下的时候,孙斌也开始出山找工作了。

魏王也听说过,庞涓有个师兄还是孙武的后人。

就让庞涓把孙斌给请来了,

期间,魏王总是出题来测试这两个师兄弟,

他想看看两人到底哪个更厉害,结果可想而知。

胜出的总是孙斌,这样庞涓就不高兴了。

庞涓在想若是长期以往,自己魏国主将的位置将会不保。

于是,他就开始算计孙斌了。

他在魏王面前说孙斌的坏话,把孙斌说成小人。

还说,孙斌的抱负就是振兴齐国,他早晚会回到齐国去的。

魏王就信了,让庞涓自觉处理孙斌。

庞涓就以魏王的名义把孙斌给抓了起来。

然后斩了孙斌的双腿。

庞涓这个人格局太小了,是个十足的小人。

才华是有一点,但是终究不是孙斌的对手。

他每一次打仗前所想的,孙斌都能想到。

而且孙斌还能很快的想出策略来对付他。

后来的围魏救赵,和桂陵之战足以说明这一点。

所以,做人一定要大度点,

这样成就别人的时候,顺带也能成就自己。

正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孙膑与庞涓故事简介
1个回答2024-02-17 07:14
孙膑早年曾与庞涓一起从师鬼谷子学习兵法。孙膑,为人忠厚,与师兄弟们相处和善。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加上天资聪明,很快便获得了较丰富的军事学知识。孙膑未出茅庐便显示出超人的军事才华。而他的同窗好友庞涓却心胸狭窄,骄傲自大,嫉妒他的才能。
庞涓受魏惠王的聘请,比孙膑先下山,他出任魏国的大将和军师,虽然春风得意,但一想到才能在己之上的孙膑,就深感不安。后来,魏惠王也听到孙膑的名声,便跟庞涓说起孙膑,想让孙膑来效力于魏国。于是,庞涓便派人把孙膑请来,跟他一起在魏国共事。但这并不是他的本意,为了不让孙膑在己之上,他便企图加害于他。孙膑到了魏国,做了一个无名无权的客卿。这时,庞涓便加紧进行陷害孙膑的阴谋活动。他先派人伪装受孙膑表兄的委托,劝孙膑返齐。待骗得孙膑的亲笔复信后,加以涂改,随即向魏王诬告孙膑私通齐国。魏王信以为真,大怒之下要处死孙膑。庞涓为了窃取孙膑的兵法著作,又当着孙膑的面假意向魏王求情。结果“断其两足而黥之”,孙膑被削去了膝盖骨后,成了残疾人,并且是受人贱视的“刑徒”。庞涓倒是对孙膑的生活照顾得很周到,孙膑觉得过意不去,就想报答他,有一天,孙膑主动提出要替庞涓做点什么,庞涓说:“你家祖传的十三篇兵法,能不能写下来,我们共同琢磨,也好流传后世。”孙膑想了想,就答应把《孙子兵法》13篇背诵下来写在竹简上。
孙膑于是每天都忍痛拼命抄写,由于身体亏损,慢慢休整,进度比较慢。在一旁侍奉他的童仆实在看不下去,便把实情告诉了孙膑,此时孙膑才恍然大悟。
他开始思索着救己之法。一天,孙膑突然大叫一声,昏了过去,等别人把他弄醒时,他已经什么人也不认识了。只见孙膑捶胸揪发,两眼呆滞,一会儿把东西推倒,一会儿又把刻好的兵法扔进火里,还抓地下的脏东西往嘴里塞。从人连忙跑去报告庞涓说:“孙先生疯了﹗”庞涓急忙来看,只见孙膑一会伏地大笑,一会又仰面大哭同,庞涓叫他,他就对庞涓一个劲地磕头,连喊:“鬼谷老师救命﹗鬼谷老师救命﹗”庞涓试探着说:“孙兄,是我呀!我是庞涓呀!你连我了不也认识了吗?”看孙膑没有反应,庞涓便走了。
庞涓生性狡黠,恐其佯狂,遂命左右将他拖入猪圈中,孙膑仍然哭笑无常,累了就趴在猪圈中呼呼大睡。庞涓仍半信半疑,又让人献上酒食,欺骗他说:“吃吧,相国不知道。”孙膑知道这是庞涓用的计,一把打翻食物,狰狞起面孔,厉声大骂:“你又要毒死我吗?”
庞涓又让人捡起猪粪、泥块给他。孙膑接过来就往嘴里塞,毫无感觉的模样。庞涓心想:孙膑受刑之后气恼不过,可能是真的疯了。从此,他只是派人监视孙膑,不再过问。
孙膑疯子般白天在街上躺着,晚上又爬回猪圈,有时街上的人可怜他给他点吃的,他就哈哈傻笑,随即又嘟嘟哝哝,谁也听不清楚他说些什么。时间一久,魏都大梁内外都知道有个孙疯子,没有人再怀疑他了。庞涓每天都听人汇报,觉得孙膑再也无法和自己竞争了,就消了杀他的念头。孙膑靠装疯卖傻瞒过了庞涓才活下来,他并没有放弃,还寻找逃出虎口的机会。
有一天,齐国大夫淳于髡出使魏国,孙膑得到这个消息以后,就设法以犯人的身份偷偷地会见了齐国的使臣,向他诉说了自己在魏国的悲惨遭遇、行军布阵的策略及政治主张。齐国的使臣淳于髡大为感动,知道孙膑是个有才能的人,就秘密地把他藏在车中,将他偷偷地带回了齐国。从此改变了孙膑的厄运。
鬼谷子计算如神,孙膑下山时,为何不阻止他找庞涓?
1个回答2024-01-21 00:37

大家都知道,鬼谷子原名王羽,精通百家学问,其中,鬼谷子有一门本事非常神异,即:预测!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鬼谷子计算入神,可以预测到天下大事,为何孙膑下山时,不阻止他去投奔庞涓呢?

曾有这么一个故事,鬼谷子根据两朵花,判断出庞涓和孙膑这两个高徒的未来命运!(起初,孙膑本名叫孙伯灵)

一天,庞涓听说魏国选拔贤才,于是就想去试一试。临行之前,他想鬼谷子求吉凶,于是鬼谷子让他去采一朵花来!庞涓上山之后,连根拔起了一根草花。

对此,鬼谷子预测主要有两个,(1)此花名叫马兜铃,一开12朵,预示你发迹年数,(2)采于鬼谷,见日而萎,说明你成功在魏国!后来,全部应验!

之后,孙膑随手采了一朵黄菊,请鬼谷子预测。结果,鬼谷子看了之后,表达了两层意思:(1)此花已被折断,不为完好,必有伤残,(2)黄菊经霜不坏,生命力强,所以不为大凶!

庞涓让孙膑过去,就是想剪除掉孙膑!所以,孙膑到了魏国之后,一开始庞涓是监视软禁他,后来庞涓捏造罪名将孙膑处以膑刑和黥刑,砍去了孙膑的双足,并在他脸上刺字!

那么,既然知道,为何不制止呢?

其中一个原因是维护自己的权威。鬼谷子虽然神算,但也不可能算的那么精准吧,只能说算了一下大概方向,所以他也无法预测到孙膑的苦难,只有事情发生了,才能验证是否真实!若是制止了,那是不是说明自己的预言诗错误的,这不是打脸了吗?作为这样的一个神人,打脸是不是不合适呢?你说是不是呢?哈哈哈。。。

第二个原因是古代培养人才,不像现在这么娇贵,很多时候奉行的是“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孙膑不经历这一番苦难,就未必有一个辉煌的成就!所以,才要让孙膑经历这个苦难,这可能就是凤凰涅槃的意思吧?当然,你会说这个苦难是不是太深重了?曾经一个牛人说过:当你功成名就时,你所有的苦难都是你炫耀的资本!

第三个就是时也命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难!若是改变了,说不定也不会如此了。孙膑的命运可能就是这样的,若是强行改变,可能危害更大。以前的一个例子:李世民让某个名士预测李唐运势,他说将被武姓取代。李世民就想杀掉所有姓武的,名士说不可。若是如此,另一个取代的人,将杀掉所有姓李的!这才作罢!当然,这是迷信之说,不可轻信!

当然,如果鬼谷子阻止,把事情讲清楚,那么孙膑很可能就躲过这一劫。说不定,从此他就成了冲锋陷阵的大将军,在中国历史上谱写另一曲传奇,而不是只能坐在马车里的谋士!这也是另一段佳话,也未可知!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