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法华经

关于华佗拜师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0 11:18
相传在东汉有一位名医,叫华佗。华佗年老的时候,想找一位关门弟子,将毕生所学樱伏卖传授给他。

华佗想要收徒的消息传了出去,有很多人都来拜师。先来了一位姓张的年轻人,他表现的很勤快。一天,华佗去给一个老人诊断、扎针、用药,可是都没治好。他撬开老人的嘴巴一看,原来是一口痰卡在了喉咙里。华佗就嘴对嘴地将痰吸了出来,老人咳嗽了一声就好了。姓张的青年看到这一幕觉得十分恶心,忍不住干呕起来。华佗见他这副样子,就摇摇头:“医者救人性命就不能怕脏怕累,你这样是学不成医的,还是回去吧。”姓张的年轻人听了只好灰溜溜地离开了。

姓脊逗张的年轻人刚走,又来了一位姓王的年轻人,华佗便领他去了一个腿被蛇咬的伤者家里。姓王的年轻人不怕脏、不怕累,但华佗让他去山上采药,他却很怕,也就是胆小。过了一段时间,华佗发现这小伙子果然做事畏手畏尾,于是找了个借口把他打发走了。

这一天华佗去给一个老秀才看病,华佗知道老秀才家中十分贫苦,于是对他说:“我是免费给你们看病的,不收你一分钱。”第二天一来,华佗就发现老秀才家的药材不全,就对老秀才的儿子说了他家还缺了哪些草药。第二天一大早,秀才的儿子就把草药送到了华佗家的门口,华佗看秀才的儿子不怕脏,不怕累,也不胆小,刚好也想学医,所以就让秀才的儿子当了自己的弟子。

从此这个年轻人成了自华佗之后的一代名医。传说背后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想要成功,必须厅粗吃得下苦,历经考验才行。
华佗拜师华佗是一个什么人
1个回答2023-12-12 10:08
《华佗拜师》华佗是一个任劳任怨,虚心好学的人。文章讲述了华佗为了解除许多人被疾病折磨的痛苦,拜师学医。三年潜心学习,研究病理病例。经过师傅的考验,华佗终于学成医术,就下山治病救人去了。
这篇文章的启示:要在实践中正确处理个人与群众的关系,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汲取人民群众的经验和智慧,才能不断拓展、深化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华佗拜师学艺,不耻下问的故事,就体现了这一点。
李小龙和向华强有什么关系?拜托了各位 谢谢
1个回答2022-11-23 01:14
向和丁据说因为李离婚
华佗拜师,华佗的父亲的好友是怎样考验华佗的?
1个回答2024-02-04 13:41
华佗的老师,蔡医生是一位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老师,他也想收一位聪明的弟子。蔡医生指着家门口的一颗桑树对孩子们说:“你们瞧,这颗桑树最高枝条上的叶子,人够不着,你们说怎么采下桑叶来,有人说用梯子”;“爬上去”众人一时众说纷纭,蔡医生都摇着头。这时候华佗找了根绳子,又在绳子的一端系着一块石头,往那最高的树枝上一抛,那根树枝就被压了下来。华佗一伸手就把桑叶采了下来。蔡医生非常高兴:“很好,很好!”
在家拜法华经能诵一句一拜吗?
4个回答2023-01-08 07:25

《法华经》的篇张前,一般都会有拜《法华经》的修法、拜法,都是一句一拜,照书上做就行了。

拜法华经一字一拜要多少时间
1个回答2022-09-02 14:23
六个月。根据证严法师所讲述,在小木屋清修也不过六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每天礼颂,一字一拜《法华经》,然后抄写《法华经》,研究《法华经》,整个人完全融入在《法华经》的一个这个思维里面,这个思想精神境界里。
佛教有个典故,是哪个祖师面相西方拜了很多年求华严经
1个回答2024-03-17 10:44
在《楞严经》尚未传到中国之时,就已久负盛名了。公元580年,有位印度的僧人来到中国,拜访天台宗的智者大师,曾谈到止观中三种观照的观点和印度的《楞严经》中的意趣相符。智者大师一生弘扬天台止观法门,成就殊胜,自然对从未一读的《楞严径》倍感渴仰。因他研读《妙法莲华经》时,对经中的六根功德来源,心有不明。于是,很希望能设法将《楞严经》奉请到东土来。印度僧人走后,智者大师求法心切,在他所住的天台山华顶上设置了一个“拜经台”,面向西方印度竭诚地礼拜了十八年。遗憾的是,一代佛门龙象智者大师在公元597年圆寂时,也没有见到《楞严经》。后来,印度天竺国有一位叫般刺密谛的法师,听说东土智者大师为了求阅《楞严经》,不畏寒暑整整礼拜祈请了十八年。这令般刺密谛法师深深地感动和钦敬,他觉得这部经和东土的众生,必定有殊胜的法缘,因此决定要把《楞严经》带到中国。但是,《楞严经》是天竺国的国宝,国王下令密不外传。所以,般刺密谛法师将《楞严经》带到边境时,被驻守的官吏搜查出并且没收,般刺密谛法师只好返回。但他传经弘法的决心,无丝毫动摇。般刺密谛法师想到把《楞严经》背下来,这样就不会被查收。再次启程,好不容易到边境后,因旅途艰辛的奔波跋涉,疲劳至极的法师竟然忘失了经文,只好又返回。经历了两次挫折,般刺密谛法师的传经弘法之志更其坚定了。最后,他采用了常人难以想象方法:先将《楞严经》经文写在一种极细的白布上,把自己臂膊的肌肉割开,塞进写好经文的白布;然后将创口缝合,等刀口平复后,再行出国,前往东土。这次般刺密谛法师成功地度海来到中国广州。时值武则天退位、唐中宗继位的神龙元年初(公元705年)。正好当时的宰相房融在广州值事,房融是佛教居士且受过菩萨戒,当知道般刺密谛法师的来历后很重视,将般刺密谛法师请到制止寺。般刺密谛法师用利刃剖开臂膊的肌肉,取出经文。然而白布已经血肉模糊,经文难以辨识,更不要说翻译了。就在大家无计可施之时,奇迹发生了:旁边有一位哑女忽然会说话了,她说用人奶清洗白布上的血肉,字迹就会显现出来。大家试了之后,果然现出了密密麻麻的经文,真是皆大欢喜。经过周密慎重的筹备,于神龙元年五月二十三日正式翻译《楞严经》。般刺密谛法师任译主,北印度弥伽释迦法师翻音,房融宰相笔录润饰文采。因房融宰相学养渊博深厚,故使《楞严经》的文字十分典雅优美。
唱戏的人为什么要拜华光
3个回答2022-09-02 22:33
相传华光为南帝,是掌管火之神。由于粤剧演出之戏棚多用竹、木搭成,演戏时容易发生火灾,故此戏行艺人均拜华光帝为祖师,把华光帝当保护神。
华佗拜师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1-24 10:04

华佗拜师故事告诉我:遇到困难不去想办法,一味地蛮干是不行的。如果华佗不顾危险去爬树,或者去拉开两只山羊,很有可能会受伤,而且也不一定会成功。聪明的华佗善于利用手边的小工具,从而轻松地解决了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