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濡目染成语故事

耳濡目染的出处
1个回答2024-01-27 19:24

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濡耳染,不学以拿磨樱能。” 宋·朱熹《游陵与汪尚消丛书书》:“耳濡目染,以陷溺其良心而不自知。”

耳濡目染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5-21 18:10
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成语:耳濡目染的意思?
1个回答2024-02-01 21:17

耳濡目染 [ ěr rú mù rǎn ] 【解释】:濡: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出自】: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濡耳染,不学以能。”

耳濡目染和那些诗句有关
1个回答2024-01-22 23:25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耳濡目染,出自韩愈的《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灶滑“公胚胎前光生长食息不离典训之内目濡耳染不弊辩友学以能。”意思是不知不觉受到影响,而意思相似的诗句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人们常用它来形容老师对学生默默无文的培育潜移默化的熏陶。租槐
成语耳濡目染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1-28 08:19

耳濡目染的意思:濡:音如;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耳濡目染的近义词:耳闻目染、耳习目染、耳熟能详、目擩耳染、见闻习染、目染耳濡、潜移默化、耳熏目染、耳闻目睹。

耳濡目染的反义词:置若罔闻、充耳不闻。

造句:

1、由于父母都是作家,耳濡目染之下,他也极具文才,能援笔成章,文不加点。

2、因为母亲是音乐家,她从小耳濡目染,所以音乐底子不错。

3、你父亲是个画家,你从小便耳濡目染,难怪有这么好的绘画基础。

4、就这样,在耳濡目染之下,他对绘画及音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也养成了读书的习惯。

5、这样一来,曾经可以在大家庭中耳濡目染而来的常识而今就必须有意识地去掌握了。

6、因为我的室友都是学德文的,耳濡目染之下,我也会说几句德国话。

7、袁世凯在这里耳濡目染的,自然是官场的富贵荣华、纸醉金迷。

8、跟随燕王之后,耳濡目染,郑和受教育程度又加深了一层。

9、他是个铁匠的儿子,从小的耳濡目染,令他对打铁这门手艺十分熟悉。

10、在家里孩子耳濡目染着家长的所作所为,所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

11、八岁小志工跟著父母耳濡目染,把环保当作自己份内的责任。

耳濡目染的意思
1个回答2024-02-13 15:21

耳濡目染的意思是: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出自】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濡耳染,不学以能。”

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就是不学也能慢慢掌握能力。

【示例】她完全没有读过书,但她单凭耳濡目染,也认得一些字,而且能够暗诵得好些唐诗。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分句;指不知不觉地改变

【近义词】耳闻目染、耳习目染、耳熟能详、目擩耳染、见闻习染、目染耳濡、潜移默化、耳染目濡、耳熏目染、耳闻目睹、近朱者赤

【反义词】置若罔闻、充耳不闻

扩展资料

1、耳濡目染的近义词

耳熟能详

【解释】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

【出自】宋·欧阳修《泷冈阡表》:“吾耳熟焉,故能详也。”

我听的惯了,所以了解的很详细。

【例子】有的成语即使你不懂,听得多了,耳熟能详,也就会用了。

【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指听得多了

2、耳濡目染的反义词

置若罔闻

【解释】置:放,摆;若:好像。放在一边,好像没有听见似的。指不予理睬。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宁荣两府上下内外人等,莫不欢天喜地,独有宝玉置若罔闻。”

【例子】想不到他面对此事竟然熟视无睹,置若罔闻。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耳濡目染是不是天生的
1个回答2024-04-19 11:30
后天,耳濡目染,谓形容听得多了,见得多了,自然而然受到影响 。
耳濡目染是什么意思?
4个回答2023-02-14 17:05
耳濡目染里面耳濡就是经常听见的声音,目染是经常眼睛看见事情。它们两个加起来就是,对于平常经常接触过的事情,已经发出熟悉了。
耳濡目染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1-16 05:59
【解释】:濡: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耳濡目染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2-10-27 23:42
耳濡目染 ( ěr rú mù rǎn )

解 释 濡: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出 处 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濡耳染,不学以能。”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分句;指不知不觉地改变

示 例 她完全没有读过书,但她单凭~,也认得一些字,而且能够暗诵得好些唐诗。(郭沫若《少年时代·我的童年》)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