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赏析

《江楼夕望招客》第三联怎么赏析?
1个回答2023-03-15 06:40
这两句是说,风吹古木,声如落雨,月照平沙,白似霜。写夏夜清凉、优美的风光,逼真、传神。“晴天雨”、“夏夜霜”比喻新奇,措词独特,意境高妙。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一句高妙之处在于:晴本无雨,夏本无霜,风吹古木如闻雨声,月照平沙似见寒霜,联想与想象生出清凉,足以消暑.
江楼夕望招客 第三联加以赏析?
1个回答2022-10-02 15:21
这两句是说,风吹古木,声如落雨,月照平沙,白似霜。写夏夜清凉、优美的风光,逼真、传神。“晴天雨”、“夏夜霜”比喻新奇,措词独特,意境高妙。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一句高妙之处在于:晴本无雨,夏本无霜,风吹古木如闻雨声,月照平沙似见寒霜,联想与想象生出清凉,足以消暑.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的翻译
1个回答2022-10-30 04:25
江楼夕望招客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

【诗词注释】
【注释】:风吹古木晴天雨①月照平沙夏夜霜②
①晴天雨:风吹古木,飒飒作响,像雨声一般,但天空却是晴朗的,所以叫“晴天雨”。 ②夏夜霜:月照平沙,洁白似霜,但却是夏夜,所以叫“夏夜霜”。
七律《江楼夕望招客》作于杭州刺史任内。这两句是说,风吹古木,声如落雨,月照平沙,白似霜。写夏夜清凉、优美的风光,逼真、传神。“晴天雨”、“夏夜霜”比喻新奇,措词独特,意境高妙。
苏轼说“白公晚年诗极高妙”,“‘风吹古木睛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时所不到也”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一句高妙之处在于:晴本无雨,夏本无霜,风吹古木如闻雨声,月照平沙似见寒霜,联想与想象生出清凉,足以消暑.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求翻译
1个回答2023-03-24 08:31
江楼夕望招客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

【诗词注释】
【注释】:风吹古木晴天雨①月照平沙夏夜霜②
①晴天雨:风吹古木,飒飒作响,像雨声一般,但天空却是晴朗的,所以叫“晴天雨”。 ②夏夜霜:月照平沙,洁白似霜,但却是夏夜,所以叫“夏夜霜”。
七律《江楼夕望招客》作于杭州刺史任内。这两句是说,风吹古木,声如落雨,月照平沙,白似霜。写夏夜清凉、优美的风光,逼真、传神。“晴天雨”、“夏夜霜”比喻新奇,措词独特,意境高妙。
苏轼说“白公晚年诗极高妙”,“‘风吹古木睛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时所不到也”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一句高妙之处在于:晴本无雨,夏本无霜,风吹古木如闻雨声,月照平沙似见寒霜,联想与想象生出清凉,足以消暑.
江楼夕望招客中就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2-10-07 13:52
就,在古代有“到特别高的地方去”的意思,有“就高”一词。就,可分为“京”、“尤”,京在本意为高,高丘,尤意为非凡的,特别的。于是“就”就意为特别高的地方,做动词用,就是到特别高的地方去。
诗中“能就江楼消暑否”,诗人为了表示出江楼是很高的,故用就,而不用至,去之类的词语。
原创非复制,希望对你有帮助
望江楼对联赏析
5个回答2022-12-02 21:07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据说这也是关于薛涛的名联上联,多少年无下联对出。“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流千古,江楼千古”一联的绝妙之处在于多重理解,多重意境:1、“望江楼”既可以理解为“望-江楼,”为动宾短语,也可以理解为名为“望江”的楼,是名词短语;2、“望江流”既可以理解为“望-江-流”,也可以理解为“望江-流”,还可以理解为“望-江流”;3、“望江楼上望江流”中,“望江楼”和“江流”都是实实在在、经多年沧桑而一刻不变的景观,与后面的“千古”相呼应;4、“江流千古”可以理解为“江-流-千古”,也可以理解为“江流-千古”;5、“江楼千古”,“江楼”虽仅指江边的楼,但用“江”这个名词来修饰“楼”这个名词,词义悠远;6、“楼”和“流”押韵,顺口。总之,不同的理解能让人充分领略到动与静的结合,古与今的承续。
映月井,映月影,映月井中映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此对联下联时隔三百年后才对上 映月井,映月影,映月井中映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嵌字联,音韵联)   (“映月井”也有作“印月井”者,但我个人觉得“映”字意境更高)   望江楼和映月井皆为戏中出现的实景,即戏里有一座望江楼和一个映月井
望江楼对联赏析
1个回答2023-08-11 01:10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据说这也是关于薛涛的名联上联,多少年无下联对出。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流千古,江楼千古”一联的绝妙之处在于多重理解,多重意境:1、“望江楼”既可以理解为“望-江楼,”为动宾短语,也可以理解为名为“望江”的楼,是名词短语;2、“望江流”既可以理解为“望-江-流”,也可以理解为“望江-流”,还可以理解为“望-江流”;3、“望江楼上宽侍州望江流”中,“望江楼”和“江流”都是实实在在、经多年沧桑而一刻不变的景观慎蔽,与后面的“千古”相呼应;4、“江流千古”可以理解为“江-流-千古”,也可以理解为“江流-千古”;5、“江楼千古”,“江楼”虽仅指江边的楼,但用“江”这个名词来修饰“楼”这个名词谈数,词义悠远;6、“楼”和“流”押韵,顺口。总之,不同的理解能让人充分领略到动与静的结合,古与今的承续。

映月井,映月影,映月井中映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此对联下联时隔三百年后才对上
映月井,映月影,映月井中映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嵌字联,音韵联)
 
(“映月井”也有作“印月井”者,但我个人觉得“映”字意境更高)
 
望江楼和映月井皆为戏中出现的实景,即戏里有一座望江楼和一个映月井
《江楼夕望招客》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1个回答2023-02-07 04:46
诗人到楼上,望着美景,吹着凉风,感觉很爽,希望邀请朋友一起共享此美景
江楼夕望招客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1个回答2022-11-03 09:04
《江楼夕望招客》通过寻常的风景写出诗人的思乡之愁,表现出不尽的思乡的感情。诗人写出了黄昏时站在楼上所看到的杭州城外繁华景色。
在《江楼夕望招客》诗中所写都是寻常景物:海、天、山川、灯火、星河、风雨树木,月下的霜等。但其妙处就在于在短短一首七律中用这么多事物组合出一幅幅清新优美的画面,就像一幅疏朗悠远的山水画,最后以人的心情作结,使整幅画更增加了人情之美。而诗人就是通过这些寻常之物,来写出诗人的思乡之愁,表现出不尽的思乡的感情。
<<江楼夕望招客>>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个回答2023-10-25 02:35
诗人到楼上,望着美景,吹着凉风,感觉很爽,希望邀请朋友一起共享此美景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