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伯宗

李宗吴与李伯清哪个影响力大?
1个回答2023-02-28 10:15
李伯清是四川著名的散打评书艺术家,在川渝可谓是家喻户晓,尤其往前20年,其人气不亚于今天的流量明星,几乎谁都能随口说两句李伯清的经典段子。

但是,李伯清在全国范围来说,就没什么名气了。他也试图在川外闯出一片天地,但效果不佳。大概有这些原因,一是李老师都是用四川话表演,不用普通话;二是散打评书这种表演形式并不大众化,要在其他地方推广难度较大。
蒲剧里面伯桃,伯宗讲得是什么故事?
1个回答2024-01-18 16:49

你乍乍,是不是下面有故事。

清朝康熙年间,山西省稷山县吴城村农民吴绍先(字伯宗),为寻找先后走失又分别被掠卖的两个胞弟,历时17年,走遍十几个省,徒步数万里,受尽千辛万苦,终于将流落异地他乡的两个弟弟找到,重返故里。此事轰动了京师,康熙皇帝闻听此事,颇为赞许,钦封吴绍先为“义民”,并御赐锦匾“兄弟孔怀”;文渊阁大学士、礼部尚书李光地,著文《纪吴伯宗寻弟事》,高度赞扬他的“孝悌”精神;文渊阁大学士陈廷敬,亲自面见吴绍先并邀至府内,为他写了76韵五言诗,称赞他“力田之夫,犹有唐尧虞舜之风”;吴绍先携弟返晋后,山西督抚赠匾“亘姓兄弟”,平阳知府赠匾“名高荆树”,以示褒扬。

冬吴相对论里的吴伯凡是哪里人?
1个回答2022-07-31 12:59
听说是湖北人
吴宗宪和吴宗盛什么关系
1个回答2022-10-19 09:26
亲戚关系的话没有,只是名字相像而已
陈伯宗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4-09 20:16

陈废帝陈伯宗(554年—570年),字奉业,小字药王,陈文帝陈蒨的嫡长子1,母安德皇后沈妙容,南北朝时期陈朝第三位皇帝,566年-568年在位。永定三年(559年),被立为皇太子。天康元年(566年),陈文帝去世,皇太子陈伯宗即位。陈伯宗年少即位,其叔父陈顼专擅朝政,光大二年(568年)以皇太后名义下令废陈伯宗为临海郡王。太建元年(569年),陈伯宗去世,年仅十九岁。

吴伯箫马主要内容?
1个回答2024-02-27 08:18

吴伯箫的作品《马》主要内容为先以儿时骑马的乐趣入手,表达了乡清和亲情,然后以历史上名人名马和对马的想象为经纬,表达了广阔的胸襟。

吴伯萧的简介?
1个回答2024-03-14 03:32

吴伯萧(1906—1982)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山荪,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1906年3月13日生于山东省莱芜市吴花园村,1982年8月10日病逝于北京。吴伯萧从小因受家庭熏陶,又加之天资聪慧,十四岁便考人曲阜师范。1924年毕业后,在孔府任孔子七十三代孙孔德成的英语教师。1925年,因不满封建婚姻,婚后三天即离家出走,暑期考入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1931年师大毕业,在青岛大学(现为山东大学)当过三年多校长办公室职员,之后在简易济南乡村师范当过一年半教务主任兼国文教员。抗战前,还在山东省教育厅担任过高等教育股主任科员、莱阳简易师范学校校长。

吴伯箫的马的读后感
1个回答2024-02-09 14:40
 《马》写马的素质好,但遭遇不好。用拟物的手法写人,写自己,是一种「借题发挥」的婉曲写法。《马》是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其表现方法属比体。而此诗在比兴手法运用上却特有意味。
吴伯箫的介绍
1个回答2022-12-14 04:15
Young你练
太伯奔吴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9 19:51

吴太伯与其弟仲雍,均为周太王之子,王季历之兄。季历十分贤能,又有一个具有圣德的儿子昌,太王想立季历以便传位给昌,因此太伯、仲雍二人就逃往荆蛮,象当地蛮人一样身上刺满花纹、剪断头发,以示不再继位,把继承权让给季历。 季历果然继位,就是王季,昌后来也成为文王。太伯逃至荆蛮后,自称“句(gōu,勾)吴”。荆蛮人认为他很有节义,追随附顺他的有一千余户,尊立他为吴太伯。 太伯死,无子,其弟仲雍继位;就是吴仲雍。仲雍死,其子季简继位。季简死,其子叔达继位。叔达死,其子周章继位。那时正值武王战胜殷纣,寻找太伯、仲雍的后代,找到了周章。周章已经是吴君,就此仍封于吴。又把泰伯之弟虞仲封在周北边的夏都故址,就是虞仲,位列诸侯。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