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属于二十四史吗

宋史,明史,旧唐书,这三个都属于那一大类的,属于史记?还是资治通鉴?还是二十四史?
1个回答2022-10-17 20:45
二十四史吧,史记和资治通鉴都是书名,二十四史 是好多本史书的合称
二十四史中的新唐书和旧唐书有什么不同?
1个回答2023-02-15 23:55
旧唐书是唐朝人写的,新唐书是宋朝人写的。
旧唐书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4-27 19:35

《旧唐书》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启绝返原名《唐书》,宋祁、欧阳修等所编悄饥著《新唐书》问世后,宏枝才改称《旧唐书》,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945年)。1《旧唐书》的修撰离唐朝灭亡时间不远,资料来源比较丰富。

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属于传记吗
1个回答2024-03-11 01:16
《城南旧事》的写作背景为民国十二年,在一个偌大的北平城,跨越了极深广的时空古城,在主角英子的童年记忆中,却只呈现出它活力的一角。城南的一些街巷,不是旧日京华的遗迹,却是生生不息的现实生活,活的热热闹闹的。 每一章节,如作者所说,的确可视为独立的短篇小说,但是若是把人物的铺陈、场景的转换及关键人物宋妈与主角的密切关联列入考量,著实变成一部不可轻易分割的长篇小说。以宋妈为例,扣除似为引言的「冬阳 童年 骆驼队」和补叙作用的「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两篇,其余四篇,皆看见宋妈在关键的场景、对话出现,引导这个故事的发展,且也扮演英子的人生课程启蒙老师。而当时,作者写作的年代,西方的「结构主义」、「批评理论」尚未影响到中国作家,但一个好的作家能让成功的作品自有它完整的结构,让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各就其位,整体综合再显现出全章的主题。每一章节表面上几乎都没有紧凑的的情节,但在一个不过七、八岁的小女孩眼中看到的小世界,后面却是一个悲惨的大世界。整篇小说作者曾未逾越这个孩子有限的观察,她的天地几乎局限在五十年前北平城的城南一个四合院里。
城南旧事是属于文学类小说吗?
1个回答2024-03-14 08:52

城南旧事是林海音的自传式小说,林海音在城南旧事后记中这么说 ——我记得写上面这段小文的时候,便曾想:为了回忆童年,使之永恒,我何不写些故事,以我的童年为背景呢!于是这几年来,我陆续地完成了本书的这几篇。它们的故事不一定是真的,但写着它们的时候,人物却不断地涌现在我的眼前,斜着嘴笑的兰姨娘,骑着小驴回老家的宋妈,不理我们小孩子的德先叔叔,椿树胡同的疯女人,井边的小伴侣,藏在草堆里的小偷儿。读者有没有注意,每一段故事的结尾,里面的主角都是离我而去,一直到最后的一篇《爸爸的花儿落了》,亲爱的爸爸也去了,我的童年结束了。收集在这里的几篇敌事,是有连贯性的,读者们别问我哪是真是假,我只要读者分享我一点缅怀童年的心情。每个人的童年不都是这样的愚騃而神圣吗?所以,城南旧事里很多人物在作者林海音的童年中是有迹可寻的,虽然这些故事不一定是真的,套用作者的一句话“收集在这里的几篇敌事,是有连贯性的,读者们别问我哪是真是假,我只要读者分享我一点缅怀童年的心情。每个人的童年不都是这样的愚騃而神圣吗?”

二十四史中为什么没有“唐史”而是“新唐书”?
1个回答2024-03-17 09:20

没有唐史这个说法,指的是《旧唐书》和《新唐书》。《新唐书》是北宋时期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全书共有225卷,其中包括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新唐书》前后修史历经17年,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完成,《新唐书》修成后,其主编曾公亮曾上皇帝表“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其旧”,认为这是本书胜过《旧唐书》的地方。《新唐书》在体例上第一次写出了《兵志》、《选举志》,系统论述唐代府兵等军事制度和科举制度。这是我国正史体裁史书的一大开创,为以后《宋史》等所沿袭。自司马迁创纪、表、志、传体史书后,魏晋至五代,修史者志、表缺略,至《新唐书》始又恢复了这种体例的完整性。以后各朝史书,多循此制,这也是《新唐书》在我国史学史上的一大功劳。

二十四史中为什么没有“唐史”而是“新唐书”?
1个回答2024-03-28 23:00
旧唐书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时期。五代后晋时官修的《旧唐书》,是现存最早的系统记录唐代历史的一部史籍。它原名《唐书》,宋代欧阳修、宋祁等编写的《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称《旧唐书》。《旧唐书》共二百卷,包括本纪二十卷,志三十卷,列传一百五十卷。

后晋高祖天福六年(公元941年),石敬瑭命修唐史,由当时的宰相赵莹负责监修。赵莹立即组成修纂班子,到出帝开运二年(公元945年),全书修成,历时仅四年多。

《旧唐书》的作者去唐不远,有条件接触到大量的唐代史料,所以能在短短的四年多时间里修成这样一部二百卷的大书。

但是,由于肃宗以后的国史尚未编出,宣宗以后的实录也未修成,所以《旧唐书》的作者在修《旧唐书》时,唐代晚期的史料相当缺乏。虽然作者曾做过不少搜集史料的工作,但由于成书仓促,所以对于唐代晚期史事的记述,仍显得粗糙,在材料的占有与剪裁、体例的完整、文字的简洁等方面,都存在不少缺点。

《新唐书》行世后,《旧唐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几乎被人们废弃。

等到明朝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闻人诠等重新刊印后,才又广泛流传开来。《旧唐书》传布过程中的兴衰,既反映了它的缺点,也说明它有自己的长处,非《新唐书》所能取而代之。

新唐书

《新唐书》二百二十五卷,包括本纪十卷,志五十卷,表十五卷,列传一百五十卷。

宋仁宗认为的《唐书》浅陋,下诏重修。前后参预其事的有欧阳修、宋祁、范镇、吕夏卿、王畴、宋敏求、刘羲叟等人。其中列传主要由宋祁负责,本纪、志、表主要由欧阳修负责,所以《新唐书》署“欧阳修、宋祁撰”。宋祁有文名,曾任知制诰、翰林学士等职。他历时十余年完成列传,于嘉三年(公元1058年)交齐全部列传的稿子。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擅长古文,他因参加推行“庆历新政”的活动,被贬为地方官,至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才调到朝廷任翰林学士,主持修史工作,等到他写定本纪、志、表,已是嘉五年(公元1060年)的事了。列传与本纪、志、表合在一起时,并没有经过严格的整齐划一。

《新唐书》比起《旧唐书》来,确有自己的一些特点和优点。首先,《新唐书》的作者对志下了一番功夫,增加了以前各史所没有的《仪卫志》、《兵志》。其他几个志也各增补了新资料,质量多在《旧唐书》之上。
唐代的史书为什么有旧唐书和新唐书之分,那一部正宗一些?
2个回答2023-01-31 23:46
都是正宗的,都是二十四史之一!之所以有《旧唐书》和《新唐书》之分是因为唐朝历史太长,所以分开写!新华书店都有卖的!
《新唐书》与《旧唐书》的史料总的来说哪个更为可靠?
1个回答2022-11-16 22:12
一般认为旧唐书的可信度要比新唐书高,旧唐书成书年代更接近唐朝,而且里面大多数内容都是照抄当时唐朝的典籍,而新唐书成书晚,而且欧阳修等人也带有比较明显的政治倾向性,参考的东西有很多道听途说的内容,可信度反而不如旧唐书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