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简述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9 17:58
“狼牙山五壮士”是指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他们是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在战斗中他们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的树枝挂住,幸免于难;5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08:11
“狼牙山五壮士”是指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他们是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在战斗中他们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的树枝挂住,幸免于难;5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
给我讲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4 05:42
狼牙山五壮士

狼牙山在河北省易县境内,距保定西北约 50千米,是晋察冀根据地的东部门户。1941年9月,日军集中7万人对晋察冀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因主力调出掩护军区领导机关,这里只留第l军分区第l团第7连担任防御。9月25日晨,日军约 2000人开始向狼牙山进攻,第 1团团长给 7连的任务是坚守到中午12点,然后撤出战斗,向主力靠拢。7连隐蔽在山腰,待敌人接近时突然开火。

图为脱险的两位

日军以为是八路军主力,拼命猛攻。几次交手之后,7连伤亡不小,连长也负了重伤,指导员带领伤员首先转移,把继续坚守的任务交给了 6班。这时,6班也只剩下 5人,他们是,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胡德 林、胡福才、宋学义。全班沉着应战,机动灵活,凭借有利地形,又打退敌人几次进攻。

班长看看太阳,已是中午,但为了让领导机关和主力转移得更远更安全,全班决定再坚守一些时间。日军不知山上有多少八路军,继续猛攻不已、6班正好把日军往山上引,不觉太阳偏西,6班也快退到了山顶,班长边打边和大家商量:如果转移出去寻找主力,日军肯定会跟踪追击,于是 5个人一致同意退向山顶。到了山顶,已无路可退,山顶那边是悬崖峭壁,这边是敌人追兵,怎么办? 子弹打光以后,班长拧开最后一颗手榴弹盖儿,大家都明白班长的意思, 冷静迅速地向班长靠拢,但在手榴弹即将爆炸的瞬间,班长突然将手榴弹扔向敌群,然后一转身,面对悬崖,高喊,“跟我来 !”跳了下去,其余四个人也学着班长的样子,一齐跳下悬崖……

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光荣牺牲,葛振林、宋学义被挂在树上,摔断了腰,被战友们救护归队。他们的事迹传遍全军全国,被誉为狼牙山五壮士,像狼牙山一样,永远巍然耸立!
狼牙山五壮士故事简介
1个回答2024-01-26 15:50

狼牙山五壮士”是指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他们是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在战斗中他们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5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读后感
1个回答2024-03-10 02:46

      狼牙山五壮士的名字,多少年来在中华大地作为表现民族不可征服的英雄楷模而广为传扬.在这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的特殊日子里,我们缅怀革命先烈,了解他们的丰功伟绩.正是怀着如此崇敬的心情,我认真阅读了《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
      马宝玉等5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看完英雄的故事,我真觉得热血沸腾,内心对他们充满了崇高的敬意.想想我们今天的和平年代,是多少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经过千辛万苦,与敌人殊死搏斗才换来的.
因此我们更要珍惜如今的大好时光,好好学习,有最优秀的表现,长大报效祖国,才是对革命先烈最好的纪念.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 简单明了
1个回答2024-05-03 16:09
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梗概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简述
1个回答2023-11-23 16:02
1、《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位于河北省易县境内的狼牙山,曾演出过震惊中外的悲壮的一幕。

2、我八路军五位战士,为掩护主力部队与广大干部,群众突围,把上万名日伪军拖到棋盘索绝壁之上,胜利完成了阻击手任务,五壮士打完最后一颗手榴弹,飞身跳下绝壁……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梗概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简述
1个回答2024-01-14 01:21
1、《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位于河北省易县境内的狼牙山,曾演出过震惊中外的悲壮的一幕。

2、我八路军五位战士,为掩护主力部队与广大干部,群众突围,把上万名日伪军拖到棋盘索绝壁之上,胜利完成了阻击手任务,五壮士打完最后一颗手榴弹,飞身跳下绝壁……
狼牙山五壮士讲的是什么
1个回答2023-11-10 21:47

狼牙山五壮士讲的内容如下:

1941年9月25日,日伪军约3500余人围攻易县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晋察冀军区一分区某部七连奉命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后又留下六班马宝玉等5名战士担负后卫阻击,掩护全连转移。

他们边打边撤,将日伪军引到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

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马宝玉等5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

创作背景:

狼牙山五壮士是1941年11月5日《晋察冀日报》刊登的一篇通讯,原名《棋盘陀上的五个神兵》。延安《解放日报》转载了这篇文章。

同年11月7日,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等首长,签署的训令中,正式称为《狼牙山五壮士》。从此《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从晋察冀边区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成为浴血抗战的中国军民的楷模。

文学赏析:

1、文章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作者写了如下一些情节:接受任务;诱敌上山,痛击敌人;把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杀敌;英勇跳崖等。这些都与中心思想有关,但作者并未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把它们作了精心的安排:有的详写,有的略写。

2、痛击敌人一节就写得比较具体,作者抓住了每位战士的特点,写了班长如何指挥,副班长和三位战士怎样杀敌,每位战士对敌人怎样仇恨,甚至连他们射击投弹的神情、动作、姿势都作了详细的描述。读了这段后,读者仿佛看到了“他们”仇恨的目光,仿佛听到了“他们”杀敌时的吼声……

3、作者对五位壮士把敌人引上山顶之后的情景,也写得比较详尽,最后五位壮士英勇跳崖这一情节写得更具体:站在崖顶的五位壮士完成任务后的喜悦神情;跳崖前砸枪的举动;班长带头、战士们紧跟着跳下悬崖的豪壮场面……充分表现了“他们”对党的无限忠诚和为党为人民自我牺牲的精神。

关于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比课文具体的,不要太多,大神们帮帮忙啊
1个回答2024-01-22 12:06
我只知道五个人最后只有一个人活着,因为这个人挂在树上,比较幸运吧!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