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歌苓的小说有声书

“苓苓”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7-11 07:46
苓苓就是 女儿的名字
苓的成语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17 16:53

【成语】:岑楼齐末 【拼音】:cén lóu qí mò 【简拼】:clqm 【解释】:只比较末端,方寸的木头也可高过高楼。

花苓和茯苓是一样的吗
1个回答2022-11-02 02:05

花苓我没听说过,但是苓花倒是有的,苓花一般指的就是茯苓,茯苓,俗称云苓、松苓、茯灵,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形状像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红色。

五苓散为什么叫五苓散?
3个回答2023-08-13 19:54
本方为化气利水常用方剂,五苓散中的“苓”通“令”,意思是命令水行之意!并不是说方剂里面都是和苓有关的药物组成!
茯苓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2-14 19:57
性状】茯苓个 呈类球形、椭圆形、扁圆形或不规则团块,大小不一。外皮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显的皱缩纹理。体重,质坚实,断面颗粒性,有的具裂隙,外层淡棕色,内部白色,少数淡红色,有的中间抱有松根。无臭,味淡,嚼之粘牙。
茯苓皮 为削下的茯苓外皮,形状大小不一。外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内面白色或淡棕色。质较松软,略具弹性。
茯苓块 为去皮后切制的茯苓,呈块片状,大小不一。白色、淡红色或淡棕色。
【性味与归经】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
【功能与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用法与用量】9~15g。
【贮藏】置干燥处,防潮
茯苓有什么用?
2个回答2022-12-15 20:20
1: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症茯苓功能利水渗湿,而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湿要药。凡小便不利、水湿停滞的症候,不论偏于寒湿,或偏于湿热,或属于脾虚湿聚,均可配合应用。如偏于寒湿者,可与桂枝、白术等配伍;偏于湿热者,可与猪苓、泽泻等配伍;属于脾气虚者,可与党参、黄耆、白术等配伍;属虚寒者,还可配附子、白术等同用。
  2:用于脾虚泄泻,带下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常与党参、白术、山药等配伍。有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
  3:用于痰饮咳嗽,痰湿入络,肩背酸痛茯苓既能利水渗湿,又具健脾作用,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之症,具有治疗作用。可用半夏、陈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术同用。治痰湿入络、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壳同用。
  4:用于心悸,失眠等症茯苓能养心安神,故可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常与人参、远志、酸枣仁等配伍。
茯苓是什么
1个回答2022-09-13 16:15
是一种药材,可以煲汤治疗各种病症
茯苓是什么东西哦?
1个回答2024-02-12 11:00
茯苓

líng
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
(Schw.)
Wolf
的干燥菌核。多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等树根上。野生或栽培,主产于云南、湖北、四川等地。
原植物形态:
菌核类球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直径10-30厘米或更大,常生于松树等根上。新鲜时软,干后变硬。有深褐色、多皱的皮壳,内部粉粒状,白色或淡粉红色。子实体伞形。
性味归经: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
功能主治:
具有利水渗湿功效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如五苓散。
健脾宁心功效用于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如参苓白术散。
药用时内服:
煎汤,3-5钱;或入丸、散。虚寒精滑或气虚下陷者忌服。
中成药:
桂枝茯苓丸、参苓白术丸、五苓散
药膳:
茯苓赤豆薏米粥、茯苓大枣粥、茯苓车前子粥
有关茯苓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04 22:23
惊才风逸 jīng cái fēng yì 【解释】指惊人的才华像风飘逸。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结构】主谓式成语 【用法】作谓语;指人的才华
童祥苓是一个怎样的人
1个回答2024-03-08 06:09
《简介》,就是简单介绍,谁会想到竟然引起了全国戏迷朋友的热议关注。可算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向低调、谦和、与世无争的梨园伉俪童祥苓、张南云实在是忍无可忍了,在微薄上向有关方面发出了愤怒的责问。

之所以引发轩然大波,起因就是:在该院简介中,竟然对童、张两位蜚声海内外的前辈艺术家完全没有提及,哪怕只言片语也没有。似乎京剧院根本就不曾和两位老前辈有过丝毫瓜葛。真的让人很费解。真的很想知道为什么?

(马连良童祥苓师徒)

今年84岁高龄的童祥苓先生,出身在赫赫有名的“童家班”,做功由喜连成的鼎鼎大名雷喜福先生开蒙,唱功由培养出马长礼、李鸣盛的教育家刘盛通先生亲授,武功由钱富川先生教导。在家学艺能请动如此师资力量的,大概只有李少春、李鸣盛、童祥苓三位了。平心而论,能耐是天赋以外用汗水堆出来的,也是拿钱堆出来的。

幼年学艺,少年成名。十九岁拜在马连良先生门下,曾在北京京剧院随马先生一边学艺一边配戏多年,深得师父的颇多传授,并于上世纪60年代,与《智取威虎山》中的搭档参谋长扮演者沈金波一同拜师当时上海京剧院院长周信芳先生。

(童祥苓夫妇)

没做过考证,能得雷喜福、刘盛通两位戏曲教育家开蒙,“南麒北马”,一位“京派”、一位“海派”,两位大师共同垂青传艺的有几位?估计只有童祥苓有此福缘。此时的童先生在艺术道路上似乎一帆风顺,但“样板戏”来了。

说起童先生总绕不过去的话题就是“样板戏”,特别是他在《智取威虎山》中扮演的只身入虎穴的侦察排长杨子荣的形象更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其实这已是后来的事了,童先生所在的京剧院同时排演几个现代戏,也就是后来的样板戏剧组,演员几出几入,所演角色也是换了又换,而且全是京剧院乃在当时更大的人物安排调动,犹如一枚棋子的他任由摆布而不敢有半句怨言,因为此时的童家已在先前的几次政治运动中饱受冲击了。

年轻的童祥苓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演出机会,不论角色大小一律认真对待,不敢有半点马虎大意。细数童先生的“样板戏”剧组之旅颇为曲折:

首先进入的就是《智取威虎山》剧组,但最早的剧本是以“少剑波”为第一主角,年轻的童祥苓饰演少剑波而来,后来《海港的早晨》(拍成电影改名为《海港》)剧组需要,把他调入《海港》出演“徐宝昌”,也就是后改名“韩小强”的落后青年,汇报演出后,领导极为不满,在剧中扮演金树英(后改名方海珍)的童芷苓首先遭难。刚刚调入《海港》剧组的童祥苓也随着芷苓四姐靠边站了。直到院里排演《红灯记》时,童祥苓才被选中扮演粥棚“喝粥群众”,当时的李玉和是沈金波,后来沈调入《智取威虎山》剧组出演少剑波,童祥苓也升了一级,扮演“交通员”,最后才被确定出演李玉和,该版本留有珍贵录音。停演了《红灯记》,童祥苓又被调去扮演《海港》里的大队长,不久后绕了一个大圈,最终又回到了起点的《智取威虎山》,不过剧本早已改动,杨子荣取代少剑波成了第一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