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背景轻音乐

大英博物馆中某个展品的背景故事
1个回答2024-01-19 01:51
  大概许多即使是没来过英国的人,也会听说过鼎鼎大名的“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因 此,在来剑桥之前,早就计划着要去好好看看,终于,在一个星期日,将此计划付诸实施。
  确实,大英博物馆是太有名了,但它的名声,又确实不是凭空而来,而是与其极为丰富的收藏密 切相关。按照介绍,它目前拥有将近600万件藏品,其中,稀世之宝也数不胜数。由于收藏品太多, 展览也总在不停地变换,参观者,特别是偶尔一去的参观者,能够看到的,也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 但就是这九牛一毛,用一整天的时间来看,也还是太过忽忙了些。甚至于,不要说看具体的展品,就 算能把大英博物馆自己出版的有关其馆藏的书籍读上一遍,也不会是件容易的事,那些书籍竟然满满 地摆了好大的一厅,自然也价格不菲。
  不过,不管怎样,既然不能常来,甚至,也许近期只能来此一次,就用上一整天,尽量认真地、 有计划按比例地参观吧。但记述下来的,却仍是极有选择性的,而不可能是看到的全部。
  到2003年,大英博物馆将庆祝其建馆250周年,因此,它的历史也算是非常之悠久了。但是,它也确 实在不断的发展中,例如,原来大英图书馆(British Library)就与大英博物馆同在一处,直到1998 年,大英图书馆才迁到新址,只留下了原来的大阅览室在博物馆的中央。因此,进门之后,很自然地, 就顺人流进入了这个宏大辉煌的阅览大厅。
  恐怕许多中国人都会熟知马克思的故事,其中很有名的一段,就是说马克思当年在大英图书馆里 写作《资本论》,固定坐在一个座位上,数年下来,桌子下面竟然留下了磨出的脚印。当我走进这个阅 览大厅时,头脑中自然也这一故事的背景。按照博物馆的介绍,在这座阅览室里,150年来,无数的学 者、革命家、作家、诗人、音乐家、学生和抄写员曾来到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在一圈的说明牌 中,果然有一块牌子是介绍马克思的。这块以“阅览室与革命”为题的牌子上写道:
  这间阅览室以及在它之前的建筑为众多的政治流亡者和学生提供了避难所和精神的源泉。
  最深地植根于这间阅览室的政治体系是共产主义。卡尔·马克思在将近30年的时间中每天来到这 里。1850年6月,马克思最先被旧的阅览室接待。从1857年起,他在这里从事包括《资本论》在内的 数项计划的研究。很可能,他使用的是离他所需要的参考书不远处的L、M、N、O、P几排的座位。
  当我与那里的工作人员交谈,问起这块说明牌的介绍,并讲了在国内流传的说法后,一位工作人员 非常认真地回答说,我们经常听到的那种说法应该是一种“神话式”的传说,马克思并不是固定地坐在某个订好的座位上。不过,那位工作人员又说:我告诉你一个故事,某年前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来这里参观时,也问过同样的问题,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他们只好告诉戈尔巴乔夫说,马克思当年就坐在某某排某某号,因为那里离参考书比较近的一个座位。结果戈尔巴乔夫听了之后非常高兴。不过,这位工作人员又补充说,在那么多年里,至少马克思应该在那个位置上坐过一次吧,所以他们回答戈尔巴乔夫的话也不能算完全骗人。
  在科学史的传统研究理论中,就有对所谓科学家传记中的“传奇”与“神话”的问题的讨论。其实, 在日常流传的说法中,“传奇”和“神话”是很常见的。不过,如果从历史的严肃性来说,能够破除一 些神话也是很重要的,尽管它的代价可能是让传记的故事不再那么吸引人和激动人心。(图,马克思说 明牌,阅览室照片)
  看完阅览室,自然就是到各展室去参观,大英博物馆有大约100个展室,要想一一细看,再一一 叙述,既太烦琐,也不大可能。唯一能做的是,走马观花般地匆匆浏览一下,像史前英国与罗马的不 列颠收藏、非洲的展览、古代木乃尹的展览、玛亚藏品等,此外,像亚述馆的牛身人面雕像、大量古 代雅典的帕台农神庙的雕塑,真是让人觉得置身于不同的时空中。不过,在我的印象中,我还是最喜 欢它关于古代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古代希腊等收藏,那些收藏,也确实难得。几年前,有一次去德 国柏林开会,当时也去了一个有关古代希腊等收藏的博物馆,当时曾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不过,与大 英博物馆相比,仅就古代收藏而言,要远为更加丰富,更加让人流连忘记返,目不暇接。而且,大英 博物馆除了参观免费之外,再有一个优点,是允许参观者摄影,这是在众多博物馆中不多见的。因为 刚刚装备了数码相机,于是,一气照了近200来张照片。其中,像古代的纸草书、泥板书,以及上万 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石制工具等实物的照片,以后回去在科学史课上展示一下,想必会大大增加教学 的效果吧。 在大英博物馆中,中国古代文物的收藏也是非常独特的,被说成是在欧洲最丰富的收藏。这些藏 品与印度、泰国等藏品一同在一间专门涉及东亚和东南亚的大展室中展出,当然,中国的藏品占据了 最大的比例。尤其独特的是,在中国部分的陈列中,在“与外部世界的贸易”这一专题下,专门有一 个展柜是关于中国古代的科学与技术的(有图片),就我匆忙浏阅的印象中,在大英博物馆的各种展区 里,这似乎也是独一无二的。不过,在这里非常值得注意的是,在文字的介绍中,只是着重提及了中 国古代的“三大发明”,即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介绍的原文先是引用了培根在新工具中的说 法:“印刷、火药和磁石。第一项发明在文献方面,第二项发明在战争方面,第三项发明在航海方面, 这三项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全部面貌和事态,并带来了无数的变革……”。在下面具体的介绍中,除 了“三大发明”之外,也还提到了在中国水稻的培育对人口的迅速增长和国家财富的增加的作用,铁 器铸造的早期发明使中国农民比欧洲早两千多年用上了铁制工具,高温烧窑技术使得瓷器的发展成为 可能,以及中国丝绸的生产依赖于劳动力的高度有组织和织机的发明等。由此看来,他们并不像我们 在国内那样习以为常地将造纸包括在内统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国外学界在这方面的一般观点我 不太了解,但至少在大英博物馆的看法中,是将造纸排除在外的。也许,这至少反映了一部分国外观 点。我想,如果造纸真是是由中国人最先发明,而且如果我们真想要彻底说服人家,让国际上公认“四 大发明”,那么,中国科学史的研究者们还需要拿出更有力的证据和研究成果才行。要不然,就只好关 起门来自豪了
建川博物馆历史背景?
1个回答2024-03-14 11:19

建川博物馆

建川博物馆全称为成都市建川博物馆聚落, 由民营企业家樊建川创建,位于中国博物馆小镇——大邑县安仁镇,占地500亩,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拥有藏品800余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25件。

博物馆以“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为了安宁,收藏灾难;为了传承,收藏民俗”为主题,建设抗战、民俗、红色年代、抗震救灾四大系列30余座分馆,已建成开放24座场馆,是目前国内民间资本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富的民间博物馆。

目前已对外开放的陈列馆有抗战文物陈列中流砥柱馆、正面战场馆、飞虎奇兵馆、不屈战俘馆、川军抗战馆及抗战老兵手印广场和中国抗日壮士群塑广场;红色年代系列瓷器陈列馆、生活用品陈列馆、章钟印陈列馆、镜面陈列馆、知青生活馆、邓公词;民俗系列三寸金莲文物陈列馆、老公馆家具陈列馆、中医文物陈列馆;地震系列震撼日记5.12-6.12馆、地震美术作品馆、5.12抗震救灾纪念馆以及国防兵器馆、航空三线博物馆等。

博物馆聚落获得了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光彩事业重点项目、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先进社会组织、中国十大民间博物馆、四川省科普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四川民营文化企业综合十强、四川省“十一五”期间旅游工作先进单位和建设成都杰出事件等荣誉称号。

2018年9月,被确定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2020年11月18日,当选“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

2020年12月21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发布了第四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结果,核定建川博物馆为国家一级博馆。

冀宝斋民间博物馆的背景
1个回答2024-05-30 20:30
背景很深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衡水市“十馆一中心一剧院”重点项目之一,河北省少先队实践教育基地、衡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北第三批“省级科普基地”

投资5400万元兴建。博物馆占地60亩

这些数据加上里面狗屁不通的藏品,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根本不是一个村支书可以搞出来的
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的建设背景
1个回答2024-03-08 22:35

聊城是运河沿线的重要城市之一,聊城与运河有着割不断的历史渊源。隋代开凿的京杭大运河从聊城境内西侧穿过。元代会通河纵贯聊城境内腹地,为聊城带来了数百年的经济和文化繁荣,积淀了丰富的运河文化资源。
为传承、弘扬运河优秀的历史文化,聊城在“八五”期间,就提出要建设运河博物馆,并将运河博物馆列入了“八五”计划,后又相继列入“九五”、“十五”发展规划、文化大市建设规划等。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运河博物馆于2002年开工建设,2004年完成主体施工。博物馆主体建筑独特雄伟,远看就像一只巨大的漕船,在运河里乘风破浪,昂首前行。
2004年下半年,开始进行运河博物馆的陈列布展前期准备工作。
2008年8月,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陈列布展工作领导小组成立,负责运河文化博物馆的布展工作。
2009年5月1日,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举行隆重开馆仪式,正式对外免费开放。

博物馆中的某些老场景都是怎么制作的啊?
1个回答2024-03-05 14:27

我来答了,我们博物馆的老场景就跟很多的博物馆一样大部分都是蜡像的,也有些硅胶的,不过都是在上海麦艺蜡像公司做的,反正都很逼真。

结婚背景轻音乐
1个回答2024-02-12 19:12
恋爱写真
I think I
面馆创业背景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2-29 18:15
简单的说就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做的面馆。
茶馆时代背景?
1个回答2024-03-15 23:01

应该是从1898年戊戌变法,到1948年北平解放前夕,半个世纪的故事。

竹里馆背景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4 23:50

《竹里馆》创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

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

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景点知识:西藏博物馆简介
1个回答2024-03-16 18:34
座落在拉萨市罗布林卡东南角,是西藏第一座具有现代化设施的博物馆,占地5395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23508平方米,展出展厅10451平方米,规模宏大,馆内藏品丰富,诸如各种类型的史前文化遗物和手抄藏亮败文典籍,五彩纷呈的唐卡画,各种乐器、法器、培皮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和别具风格的陶器等。藏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可略见一斑。

  西藏博物馆有丰富的馆藏珍品,诸如各种类型的敬中颤史前文化遗物,多种质地和造型的佛、菩萨人物造像,历代蘸金粉、银粉、珊瑚粉等手写的藏文典籍,五彩纷呈的唐卡画,各种乐器、法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别有风格的陶器等等。开馆展览隆重推出了《西藏历史文化》的基本陈列,即史前文化、不可分割的历史、文化艺术、民俗文化四个部分组成。该陈列被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评为“99年度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之一。展出的一千多件精选的文物展品,从西藏的历史、文化、艺术、宗教、民俗等方面向观众直观地展示出藏民族独具魅力的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