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

家爱学院做合作父母助推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中讲到父母对孩子正确的方式比正确的内容更重要?
1个回答2024-03-09 12:18
爱在学院做了父母的之后推荐了之后,如果再找到其他的父母的情况,可能是因为他的情况不足以我没有看清楚,他要到底怎么样才能可以?
西方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
1个回答2024-02-25 12:18
中西方父母对孩子教育六点不同
(一)看重日常生活行为和习惯

●西方家长:从小教起从日常教起
西方家长重视从日常行为与情感中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育”,注重从内心情感去尊重别人,看重的是日*常生活的行为与习惯的培养。

●中国家长:忽视了“做人的教育”
而我国家长和幼儿教师往往脱离孩子心理发展的实际,例如幼儿园时就提出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伟大理想主义的教育,忽视基础的行为习惯、良好的人际交往等与孩子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做人的教育”。
我们一直谈教育要循序渐进,这不仅适用于智力教育、知识教育,同样适合于做人做事的道德教育。现在我们的孩子道德观念淡漠,社会性发展差,这与家长忽视对孩子最基础的“做人教育”不无关系。
(二)让孩子学会独立

●西方家长:让孩子自己动手学会独立
西方家长一般都相信孩子具有自我反省和教育的能力,孩子要自己劳做,自己生活,从劳做中得到快乐,从动手中获得各种知识,学习各种技能。孩子能做到的,就让他自己做,这是对孩子的尊重。
比如在西方有很多这样的情形:父亲或母亲在前面走,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跟在后面走。他们认为这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十分重要。

●中国家长:层层保护种种溺爱
中国的家长生怕孩子磕着碰着,往往要抱着或拉着孩子走。
(三)让孩子自然发展

●西方家长:让孩子自由发展
西方人巴望孩子成名成家的观念相对比较淡薄,他们并不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的未来,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他们的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
基于这种观念,西方国家的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靠自身的力量,因此从小就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
例如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铲雪、秋天扫落叶等。西方孩子从小就从事的送报等劳动,本身就是一种吃苦精神的磨炼。
在寒冷的冬天,当中国的同龄孩子还在热被窝里熟睡时,西方孩子早已起来挨家挨户去送报了。
这在娇惯子女的中国家长看来可能有些“残忍”,而正是这看似“残忍”的教育,造就了西方孩子独立自强的生活本领。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孩子逐渐成长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以"读好书,讲文明,做好事,爱父母"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大学生可以用哪些方式做
1个回答2024-01-27 19:23
读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认识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颗深爱子女的心,亲情是我们生活中最普遍的感情,同时,我也深深地体会到:教育孩子需要的不是单纯的无条件的溺爱,而是需要家长与孩子互相尊重,孩子尊敬父母,父母更要尊重孩子。家长的行为是最能够作为表率的,成为孩子模仿的榜样的。这要求家长要在日常小事中注意自己的言行,打铁先要本身硬。只有一个能够克制自己严格要求自己的人,才能严格要求别人。书中孩子的父亲就是这么做的,他用他的博爱、无私、热情,赢得了孩子的敬佩。这一点对我同样也很有帮助,它指导了我怎样和我的学生进行交流。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孩子偷钱父母如何正确教育
1个回答2024-03-11 19:37
偷窃是一种可耻的犯罪行为,但若是这种行为发生在自己孩子的身上,作为父母的你应该怎么办呢?这算是一种偷窃行为吗?首先,我们必须有一种意识,孩子拿亲友的钱和拿非亲友的钱性质是不一样的。那么,孩子偷家里钱怎么办?孩子撒谎怎么办?孩子偷拿家里的钱,不在于他的“偷窃”与“撒谎”,而在于他是否有“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种思维。
01
首先,看看孩子是拿亲友的钱还是非亲友的钱,这两种是性质完全不同的行为。只要孩子没有拿非亲友的钱,就不必担心他会产生盗窃心理。这两种行为分别是“唯我心理”和“利己主义”。是孩子的道德观未成熟前的一种自发行为。
02
第二,孩子在被发现偷钱这一行为时会撒谎其实是一种顺应的“应变”,这种应变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不能避免的。当然,我们也不能因为这样就放纵孩子,我们也应该教育他们学会面对和承担每一件事情,做一个有责任担当的人。只要不让孩子养成习惯,不让孩子以此为荣,那就不用担心。当然,这个问题最令人担心的还是孩子是否有“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思想,此处的思想是为“自发性”还是“自觉性”,当发觉孩子有倾向,并处在萌芽期时,我们就应该进行正确的引导,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
03
意见:
⒈.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一定要冷静下来,切不可打骂孩子,要让孩子对待这件事情严肃认真,而不要让他觉得只是玩闹,但也不能让孩子有严重的压迫感,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容易接受我们的教育。
⒉.要让孩子清楚的认识到这件事中自己错误有三点,不该拿钱,不该撒谎,不该“不择手段”。也要让他明白,最让你生气的是第三点,要告诉他他这种做法与想法是错的,他想要实现自己的愿望,应该用合理的方法去实现,当合理的方法不能实现他的愿望时,应该考虑一下他的愿望是不是不合理,考虑放屁愿望,而不是不择手段的通过一切方法去实现愿望。并且给他举一个例子让他明白自己的错误。但是同时父母也应该注意,在让孩子养成责任感这件事应该在孩子“不择手段”的想法消失狗进行,应该循序渐进,孩子更能接受,切勿心急。
⒊.在教育孩子之后,不能光是责备他,也行考虑他为什么会想要拿钱,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给他增长零花钱。
⒋.如果孩子是因为需要购买某样物品,你应该根据物品的必须程度,来决定是否要给孩子购买,若是不购买,则应该与孩子说明为什么,而不要强硬的制止。
⒌.若是孩子主动承认错误,而不是试图掩盖错误时,我们应该要鼓励他这种做法,不要批评他,应该告诉他这种做法爸爸妈妈很开心,但是犯了错应该去改正,并且下次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
孩子偷钱父母如何正确教育
1个回答2024-02-20 04:52
1、首先看看孩子是拿亲友的钱还是非亲友的钱,这两种是性质完全不同的行为。只要孩子没有拿非亲友的钱,就不必担心他会产生盗窃心理。这两种行为分别是“唯我心理”和“利己主义”。是孩子的道德观未成熟前的一种自发行为。
2、孩子在被发现偷钱这一行为时会撒谎其实是一种顺应的“应变”,这种应变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不能避免的。当然,我们也不能因为这样就放纵孩子,我们也应该教育他们学会面对和承担每一件事情做一个有责任当的人。只要不让孩子养成习惯,不让孩子以此为荣,那就不用担心。当然,这个问题最令人担心的还是孩子是否有“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思想,此处的思想是为“自发性”还是“自觉性”,当发觉孩子有倾向,并外在萌芽期时,我们就应该进行正确的引导,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
有谁知道比较典型的父母对小孩子成长教育方式的电影吗?中外都要的
1个回答2024-01-30 16:49
有部片就叫《成长教育》

《悲伤电影》其中有个故事讲母爱的

《母亲》

《和声》

《婚纱》超感人的,母爱

《阿甘正传》

《当幸福来敲门》
为什么中国式教育中父母总是打击孩子?
1个回答2024-01-24 01:42
第一、中国式教育素有“不打不成器”的传统。很多父母都会认为,孩子做错事打一顿就好了。所以在生活中,有些父母常常因为孩子调皮捣蛋、有意无意地对孩子进行棍棒式教育。更在平时生活中以故意“泼冷水”式教育,打击、嘲笑、各种不认同孩子。实际上这种“打击式教育”不仅会导致孩子缺乏自信,还会影响孩子未来的成长。虽然这是父母们认为爱孩子的方式,但对于孩子来说,是让人很痛苦的教育方式。第二、中国式父母更多的是把自己当成孩子的长辈,而非朋友。或许很多父母觉得孩子就是晚辈,并非朋友。晚辈就应当听取长辈的意见,不接受任何反驳。在孩子的面前通常也都是表达的很强势,不会真正听取孩子内心的声音,有意无意间给孩子施加各种学习压力,对于孩子的表现动不动就给与否定,甚至打击。他们会用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来要求孩子,孩子们就应当按部就班,不能犯下任何错误。有没有想过换位思考,每天被否定着,真的会把孩子的自信一点点的磨灭掉。第三、谁是父母心中最完美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良好的沟通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你看人家小明比你听话多了”“你看隔壁张叔的孩子都比你强”“你看李阿姨家的孩子每次都考第一”却是不少父母脱口而出的话,总是觉得要时刻拿“别人家的孩子”来鞭策他,让他进步。孩子也有自己的人生轨道,该承受的,该经历的,应有完整的体验。这样有意无意对比反而更伤害孩子的情感、自尊,严重挫伤亲子关系。
孩子做错事时,父母最好的教育方式都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05 05:39

这要看孩子有多小,做错事有多错。幼儿园的孩子只是在做事,没有太多“对错”的概念。做事是一个试错和成长的过程,很有意义。如果没有危险,鼓励她去做。如果我们更大,就要理性分析,展示自己,引导说服。有时候“做错事”的孩子只是想引起父母的注意,你要考虑是否需要多陪陪孩子。不建议和隔壁孩子比较讨论孩子的积极性,也不允许随便给孩子定性的问题,完全否定。好的家庭风格会潜移默化地塑造优秀的孩子和父母。先从提升自己开始吧。

总的来说,人的一生其实是在不断的改错中成长起来的。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不轻易针对孩子采取措施,保持一种静观其变的态度,让孩子在探索中自己成长。至于原则上的错误,我们可以制定九点睡觉等规则,然后孩子必须九点睡觉才能完成作业。第二天早起做作业。这么长的时间会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规则观念。

不要因为他这个年纪对这个世界很好奇,就一直阻止他做任何事情。他从来没有遇到过什么。他想尝试做每件事。比如他什么都想摸。这是孩子的天性,放荡不羁。你不能总是告诉她不要做这个孩子。为什么他根本听不进任何一个孩子的话?

比如你告诉你的孩子,宝贝,这个开关是用热水出来的,热水的那种,不要碰任何东西,他根本不会听,即使他当时听到了你,然后他回答你好妈妈,但是之后他还是会碰这个开关,因为他不知道这个热水是什么,他对这个热水一点概念都没有。你想让他自己去探索世界,比如说,说得直白一点,他被那热水烫伤了。孩子的好奇是不可阻挡的

父母如何正确有效批评孩子,父母需要怎样教育孩子
1个回答2024-01-24 17:48
正确批评孩子的16个技巧
1
先听孩子的解释
当孩子犯错后,不要剥夺孩子说话的权利,给他一个申诉的机会。孩子的自我批评更有针对性。
2
让孩子学会换个立场
当孩子强辩是别人的过错,跟自己没关系时,问问孩子“如果自己是他,该说些什么”。
3
父母也要自我批评
在批评孩子之前,先来一番自我批评,拉近和孩子的心理距离,培养孩子勇于承担的品质。
4
批评孩子注意场合
家长批评孩子最好单独进行,不应该在公开场合,比如公共场所、当着孩子同学或朋友的面、当着众多亲朋的面。
5
批评时别翻旧帐
本来一个很小的错误,偏要延伸到其他事情上。这样的批评只会让孩子对你抵抗,甚至不承认错误。
6
批评时就事论事
批评孩子只评价事实,不分析动机,剥掉孩子最后一丝遮羞布,给他强加罪名,无异于火上浇油。
7
批评时不要动手打孩子
不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去反思错误,而是一味打骂,这种急于求成的批评,往往造成反效果。
8
学会暗示和沉默
父母保持沉默,孩子感到“不自在”,进而反省自己的错误。家长能心平气和地启发孩子,孩子自然会很快明白家长的用意。
9
批评尽量要简短
尽量使用最简练的语言、花费最短的时间来完成。受批评的感觉总是不舒服的,谁都希望这种感受尽快结束。
10
语音语调不能高
低于平常说话的声音批评孩子,会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注意倾听你说的话。
11
想批评可以借鉴他人
父母用他人类似的错误行为,暗示孩子不要犯同一种错误,这么做可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12
给孩子一点心理安慰
孩子犯错受批评后情绪往往低落,父母应及时给孩子一些安慰,让孩子感到你们依然爱他。
13
父母应“统一战线”
父母教育孩子时,如果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孩子所想的就不是如何去认识和改正错误,而是寻求庇护。
14
别把坏情绪发泄给孩子
受到坏情绪影响时,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就不是客观公正的,“你一天到晚...”、“你从来都是...”等指责很可能激化矛盾。
15
增加身体接触
搂着孩子的肩膀说话,或拉着她的手讲道理给她听,用眼睛正视孩子,能达到恩威并用的效果。
16
批评和鼓励相结合
批评后加一点鼓励,不仅能促使孩子尽快改正错误,还能引导孩子向自己擅长的方向发展。 展开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