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喜舍

慈悲喜舍什么意思?
3个回答2023-01-11 16:23
就是说人要慈悲向善,没有什么东西比慈悲向善理重要,对待人也要知道如何取舍。
慈悲喜舍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2-23 07:47

慈悲喜舍,指的是《阿含经》到大乘诸经中反复倡导的精神。慈、悲、喜、舍的无限扩大、无限深化,称为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名“四无量心”,或称“四梵住”(四种清净无染的心)。

概述

慈(梵maiteya),音译为“弥勒”,著名的弥勒菩萨即以之为名。慈由“友”〔mitra〕演变而来,意为以深刻、亲切之友情待人,慈悯众生,深心愿给予众生快乐、幸福。

悲〔梵,巴利karuna〕,原意为痛苦,引申为能感同身受地体察他人的痛苦(属于心理学所谓“移情”),深切同情、怜悯,愿为其拔除痛苦。佛典解释说:“慈名予乐,悲名拔苦”。

喜〔梵muditd〕或作“随喜”,对众生所做善事随喜功德以促成,劝进行者。

慈悲喜舍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2-21 15:58
慈悲、喜舍的含义就是内心清净。
慈悲喜舍的解释是什么呢?
1个回答2022-12-31 23:25

慈悲喜舍,指的是《阿含经》到大乘诸经中反复倡导的精神。慈、悲、喜、舍的无限扩大、无限深化,称为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名“四无量心”,或称“四梵住”(四种清净无染的心)。

基本概念

慈(梵maiteya),音译为“弥勒”,著名的弥勒菩萨即以之为名。慈由“友”〔mitra〕演变而来,意为以深刻、亲切之友情待人,慈悯众生,深心愿给予众生快乐、幸福。

悲〔梵,巴利karuna〕,原意为痛苦,引申为能感同身受地体察他人的痛苦(属于心理学所谓“移情”),深切同情、怜悯,愿为其拔除痛苦。佛典解释说:“慈名予乐,悲名拔苦”。

喜〔梵muditd〕或作“随喜”,对众生所做善事随喜功德以促成,劝进行者。

舍〔梵upekga,巴利upekkha〕,意为舍弃、施舍,主要指舍弃怨亲等分别和自己的财物身命。也包括舍弃烦恼及过分的慈悲喜乐等,保持平静空寂的心境。

慈悲喜舍的别名:

四无量心

四无量心,梵文 Caturapramāṇāḥ,佛教四种广大的利他心。即为令无量众生离苦得乐,而起的慈(Maitrī)、悲(Karuṇā)、喜(Muditā)、舍(Upekṣā)四种心,或入慈、悲、喜、舍四种禅观。又称四无量、四等心、四等、四梵住、四梵行、无量心解脱。

慈悲为怀,“慈”“悲”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2-09-21 14:20
“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就是说,大慈就是众生快乐的时候你也快乐,所以你希望众生快乐;大悲就是众生受苦的时候你也痛苦,所以你希望众生没有痛苦。
佛教中经常讲到的慈悲喜舍是什么意思
3个回答2023-02-06 17:24
  慈悲喜舍,是《阿含经》到大乘诸经中反复倡导的精神。慈、悲、喜、舍的无限扩大、无限深化,称为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名“四无量心”,或称“四梵住”(四种清净无染的心)。
  慈(梵maiteya),音译为“弥勒”,著名的弥勒菩萨即以之为名。慈由“友”〔mitra〕演变而来,意为以深刻、亲切之友情待人,慈悯众生,深心愿给予众生快乐、幸福。
  悲〔梵,巴利karuna〕,原意为痛苦,引申为能感同身受地体察他人的痛苦(属于心理学所谓“移情”),深切同情、怜悯,愿为其拔除痛苦。佛典解释说:“慈名予乐,悲名拔苦”。
  喜〔梵muditd〕或作“随喜”,对众生所在善事随喜功德以促成,劝进行者。
  舍〔梵upekga,巴利upekkha〕,意为舍弃、施舍,主要指舍弃怨亲等分别和自己的财物身命。也包括舍弃烦恼及过分的慈悲喜乐等,保持平静空寂的心境。
佛教中经常讲到的慈悲喜舍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2-21 10:50
慈悲喜舍,是《阿含经》到大乘诸经中反复倡导的精神。慈、悲、喜、舍的无限扩大、无限深化,称为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名“四无量心”,或称“四梵住”(四种清净无染的心)。
慈(梵maiteya),音译为“弥勒”,著名的弥勒菩萨即以之为名。慈由“友”〔mitra〕演变而来,意为以深刻、亲切之友情待人,慈悯众生,深心愿给予众生快乐、幸福。
悲〔梵,巴利karuna〕,原意为痛苦,引申为能感同身受地体察他人的痛苦(属于心理学所谓“移情”),深切同情、怜悯,愿为其拔除痛苦。佛典解释说:“慈名予乐,悲名拔苦”。
喜〔梵muditd〕或作“随喜”,对众生所在善事随喜功德以促成,劝进行者。
舍〔梵upekga,巴利upekkha〕,意为舍弃、施舍,主要指舍弃怨亲等分别和自己的财物身命。也包括舍弃烦恼及过分的慈悲喜乐等,保持平静空寂的心境。
佛教中经常讲到的慈悲喜舍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0-11 01:30
佛教中经常讲到的慈悲喜舍的意思是与乐、拔苦、随喜、平等。又叫“四无量心”,是菩萨及修行人应该具备的四种心,是一种广大的利他的心愿。具体分别解释如下:
  1、慈:慈者爱念,即能给予众生快乐之心,菩萨爱念一切众生,常求乐事,随彼所求而利益对方,名慈无量心;
  2、悲:悲名愍伤,即能拔除众生苦难之心,菩萨愍念一切众生受种种苦,常怀悲心,拯救济拔,令其得脱,名悲无量心;
  3、喜:喜者欢喜,菩萨庆他众生离苦得乐,其心悦豫,欣庆无量,名喜无量心;
  4、舍:舍者舍离一切分别,菩萨于所有众生无爱憎之心,名之为舍。抛开一切怨亲差别之相,无量平等利益一切众生,名舍无量心。
你既不肯舍慈悲我也不甘心方便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10-18 22:33
指待人应留情面,以便日后相处。
你既不肯舍慈悲我也不甘心方便是说你现在不愿意对我慈悲为怀,做事做绝了,日后你遇到事求我的时候我也不会甘兄备心放你方便。
你既不肯舍慈悲我也不甘大或心方便源于清代戏剧家李渔的戏曲《意中缘》,其中写道:老兄老兄,自古道人情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你羡仿毁既不肯舍慈悲,我也不敢行方便。
维摩诘所说经中慈悲喜舍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2-17 06:25
  慈悲喜舍,大、小乘诸经中反复倡导的精神。  
  在维摩诘所说经中,维摩诘对慈心做了详细的分析,总结起来,就是让众生得到真实利益。这是慈心,
  悲:"菩萨所作功德,皆与一切众生共之。"意思是,菩萨所做的一切功德,都与一切众生共享,这就是悲心,
  喜:“有所饶益,欢喜无悔。"意思是:对众生有所利益,就非常欢喜,没有丝毫后悔。
  舍::"所作福佑,无所希望。"就是说,对众生所做的一切利益,都是毫无私心和希求,全心全意是付出,而没有丝毫的索取之心,这是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