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牛虎铜案

牛虎铜案有什么特点?牛虎铜案背景介绍
1个回答2024-04-28 09:54
牛虎铜案是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外观是由牛和虎组成,在古代是一种专门放置肉祭品的礼器。因为牛在古代祭祀品中居于“三牲”的首位,所以算是最要的献祭品;而虎在滇文化中又占据了比较崇高的地位,所以滇人祭祀是就会拿出牛虎铜案,表明自己的崇敬之意。牛虎铜案和马踏飞燕齐名,都算是青铜器中的稀世珍品,目前牛虎铜案收藏于云南省博物馆,作为镇馆之宝,下面就为大家简单讲讲牛虎铜案,感兴趣的话就一起来看看吧。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云南省江川县李家山古墓群被发现,迅速引起了考古界的极大关注。在中国古代,云南都是偏远之地,被视作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地方。然而,李家山古墓群的发现,至少部分改变了这个观点。这是战国时期的墓葬群,里面出土的许多文物,令人叹为观止,展现了古滇国极高的制造水平。比如今天要说的牛虎铜案,就是其中一件。

我们对于甘肃武威出土的重要文物“马踏飞燕”非常熟悉,它以优美奇绝的造型,广为人知。其实,在这件国宝文物发掘的同时,云南,李家山古墓群出土的牛虎铜案也被寄予了重大意义,以至于获得了“北有马踏飞燕,南有牛虎铜案”的美誉。

当它刚一露面,立即就惊艳了世界,获得广泛的好评。它的造型非常独特,一头硕大的公牛是主体造型,四只健壮的牛腿,就形成了案足,牛背呈反弓状,刚好是作为几案。公牛的前半身微微前倾,似乎在挣扎着什么。

我们再看牛尾部分,就知道公牛为什么有这种奇怪的举动。原来是一只猛虎扑在牛尾之上,它的四只虎爪,仅仅爬在公牛的身上,嘴巴则死死咬住牛尾,摆出一副穷凶极恶的样子,而两只怒目,则虎视眈眈地盯着几案,露出贪婪的眼神。

在公牛背组成的几案之下,又隐藏着一头小牛,明显就是公牛的犊子。在如此危险的气氛下,小牛似乎并没有丝毫紧张,反而是怡然自得的表情。就是这二牛一虎的造型,既符合力学原理,又给人以巨大的想象空间。

公牛因为危险而向前倾斜,重心都落在四肢之外,显然是有倾倒的危险,这让整个几案并不稳定。但是,后面的猛虎,增加了后半部分的重量,从而达到了一个相对平衡点,让整个器具的重心回到了公牛四肢之中。几案下面的小牛,更是作为一个支点和重心,确保了几案的不变形、不倾斜。

除此之外,这件文物的寓意,则有很多种解释。第一种是舐犊情深,公牛在最为危险的时候,依然用身体保护着小牛,这是父爱亲情的自然流露,也保证了下一代的繁衍生存,确保了物种的生生不息。在充满着无尽风险的战国时代,人们为了种族的延续,也同样是做出过无数的牺牲,正是这种牺牲,才换来了整个人类社会的繁荣。

第二种解释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在封建社会,特别是战国时期,奉行的就是丛林法则,只有能够保护自己的人才能活下来,这可能也是古滇国先民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其实,这件文物,在当时是作为祭祀用品的。牛是古代生产力的代表,也是最重要的祭品,古滇国先民,正是以这种方式,向神明致敬。老虎则是当时人们所认知中最强大的野生动物之一,老虎的强大,让先民又敬又畏。

这件文物,既展现出当时还属于边远之地的古滇国极高的青铜制造水平,又蕴含着他们对于人生、社会的思考。在它的身上,闪耀着无穷的智慧,也闪耀着光彩的哲学思考,毫无疑问是一件举世无双的国宝。
铜牛头和铜猴头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4 21:04
铜牛头、铜猴头铜制兽头原本安装在圆明园欧式建筑海宴堂前"大水法"喷水池边。原先共有12个设计精美的人身兽头生肖像,头为铜制;兽头按12个时辰依次喷水,正午时刻全部兽头一起喷水。
铜牛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3-16 11:27

华尔街(wallstreet),是纽约市区南部一条大街的名字,长不超过一英里,宽仅11米。从百老汇路延伸到东河,是英文“墙街”的音译。街道狭窄而短,从百老汇到东河仅有7个街段。华尔街设有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证券交易所、投资银行、政府和市办的证券交易商、信托公司、联邦储备银行、各公用事业和保险公司的总部以及棉花、咖啡、糖、可可等商品交易所。华尔街是金融和投资高度集中的象征。对于全球金融业者与投资人而言,有很长一段时间,华尔街就是资本市场的圣殿,它直入云霄,高不可攀。而华尔街的金融巨擘们就像是奥林帕斯山的希腊诸神,超凡入圣。然而这都是以前的事了,现在的华尔街已不比当年。美国房市泡沫破灭,继之而起的次贷风暴与信用危机,使得华尔街光芒尽失。1929年10月24日,美国华尔街股市崩溃,引发全球经济大萧条。[1]

有关青铜器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31 18:13
1、幕燕鼎鱼:

在帐幕上筑巢的燕子,在炊器中游动的鱼。比喻处境极其危险。

2、三分鼎足:

比喻像鼎的三只脚一样,三者各立一方,并立对峙。也形容三分天下,鼎友宏足而立。亦作分三鼎立,鼎足三分。

3、举鼎拔山:

能将大鼎举好孝册起,能将高山拔动。比喻力大气壮。

4、击钟鼎食:

古代高官显贵用食时,打着乐器,列着鼎器。形容生活优裕,奢侈豪华。亦作击钟陈鼎,钟慎启鸣鼎食,鸣钟列鼎,鼎食钟鸣。

5、鼎足之势:

局势像
各个时期的青铜器及代表作是什么啊!!!
1个回答2023-02-18 03:45
说🉐很全面!!!🍜
与青铜器有关的故事有
1个回答2023-10-26 01:12
秦武王举鼎死的
关于青铜器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7 05:34
[钟鸣鼎食]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具.指吃饭时敲钟奏乐,列鼎.形容富贵人家奢侈豪华的生活.
[言重九鼎]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鼎:古代煮东西用的三足两耳式的器物.九鼎:比喻力量重.说话的分量,有如九鼎之重.形容说话极有份量.
[笙歌鼎沸]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形容乐声歌声热闹非常.
[幕燕鼎鱼]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在帐幕上筑巢的燕子,在炊器中游动的鱼.比喻处境极其危险.
[三分鼎足]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鼎:古代烹煮器具,多用青铜制成,一般圆形三足.比喻像鼎的三只脚一样,三者各立一方,并立对峙.也形容三分天下,鼎足而立.亦作“分三鼎立”、“鼎足三分”.
[举鼎拔山]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鼎:古代的青铜炊器,大且重.能将大鼎举起,能将高山拔动.比喻力大气壮.
[击钟鼎食]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钟:金属制打击乐器.鼎:古代烹煮用的器物.古代高官显贵用食时,打着乐器,列着鼎器.形容生活优裕,奢侈豪华.亦作“击钟陈鼎”、“钟鸣鼎食”、“鸣钟列鼎”、“鼎食钟鸣”.
[鼎足之势]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势:局势.局势像鼎的三个足一样.比喻势均力敌的三方面对立的局势.亦作“鼎足而居”,“鼎足而立”,“鼎峙而立”,“鼎足三分”,“鼎足而三”,“三分鼎足”.
[鼎镬刀锯]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鼎:古代烹煮用的青铜器物,三足两耳.镬:大锅.鼎镬:是古代的酷刑刑具,用以把人煮死.指古代四种酷刑的刑具,因用指称最残酷的刑罚.
[春秋鼎盛]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春秋:年龄.人年龄正处在旺盛、强壮之际.旧时比喻人正当壮年,精力充沛.
[一言九鼎]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九鼎:古代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比喻份量重.一句话抵得上九鼎之重.形容言语极有份量,能起决定性作用.亦作“一语九鼎”、“片言九鼎”、“九鼎一言.”
什么是青铜器?
1个回答2022-10-29 18:29
司母戊鼎知道吗??
青铜器有关故事和典故
1个回答2024-02-06 18:42
[钟鸣鼎食]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具。指吃饭时敲钟奏乐,列鼎。形容富贵人家奢侈豪华的生活。

[言重九鼎]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鼎:古代煮东西用的三足两耳式的器物。九鼎:比喻力量重。说话的分量,有如九鼎之重。形容说话极有份量。

[笙歌鼎沸]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形容乐声歌声热闹非常。

[幕燕鼎鱼]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在帐幕上筑巢的燕子,在炊器中游动的鱼。比喻处境极其危险。

[三分鼎足]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鼎:古代烹煮器具,多用青铜制成,一般圆形三足。比喻像鼎的三只脚一样,三者各立一方,并立对峙。也形容三分天下,鼎足而立。亦作“分三鼎立”、“鼎足三分”。

[举鼎拔山]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鼎:古代的青铜炊器,大且重。能将大鼎举起,能将高山拔动。比喻力大气壮。

[击钟鼎食]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钟:金属制打击乐器。鼎:古代烹煮用的器物。古代高官显贵用食时,打着乐器,列着鼎器。形容生活优裕,奢侈豪华。亦作“击钟陈鼎”、“钟鸣鼎食”、“鸣钟列鼎”、“鼎食钟鸣”。

[鼎足之势]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势:局势。局势像鼎的三个足一样。比喻势均力敌的三方面对立的局势。亦作“鼎足而居”,“鼎足而立”,“鼎峙而立”,“鼎足三分”,“鼎足而三”,“三分鼎足”。

[鼎镬刀锯]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鼎:古代烹煮用的青铜器物,三足两耳。镬:大锅。鼎镬:是古代的酷刑刑具,用以把人煮死。指古代四种酷刑的刑具,因用指称最残酷的刑罚。

[春秋鼎盛]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春秋:年龄。人年龄正处在旺盛、强壮之际。旧时比喻人正当壮年,精力充沛。

[一言九鼎]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九鼎:古代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比喻份量重。一句话抵得上九鼎之重。形容言语极有份量,能起决定性作用。亦作“一语九鼎”、“片言九鼎”、“九鼎一言。”

[问鼎中原]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问:询问,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代表九州,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为得天下者所据有。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领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

[人声鼎沸]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鼎:古代煮食的器物,有三足两耳。沸:沸腾。人声嘈杂,就像水在鼎里沸腾一样。

[三足鼎立]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鼎:古代青铜制的炊具,一般是三只脚。像三只脚的鼎那样立着。比喻三种势力的并立对峙。亦作“三分鼎足”。

[力能扛鼎]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扛:用双手举起沉重的东西。鼎:三足两耳的青铜器。①形容气力特别大。②亦比喻笔力雄健。

[九鼎大吕]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九鼎:传说夏禹曾铸九鼎,代表九州,象征着国家政权,是夏、商、周三代的传国之宝。大吕:周朝大钟。比喻非常贵重的事物。多指地位、作用非常重要。

[革故鼎新]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革:除掉。故:旧的。鼎:更换。去掉旧的,建立新的。多指改朝换代或重大改革。亦作“鼎新革故”。

[鼎鱼幕燕]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幕:帐篷。在鼎中的鱼,在帐篷上筑巢的燕子。比喻处境非常危险而自己不知道。

[大名鼎鼎]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鼎鼎:盛大,显赫。形容人的名气很大。亦作“鼎鼎大名”。

[尝鼎一脔]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鼎:古代烹煮用的器物。脔:切成小块的肉。品尝鼎中一块肉的味道(可以知道整个鼎中食物的味道)。常比喻由部分可以推知全体,由小见大。亦作“鼎中一脔”、“一脔知鼎”。

[拔山扛鼎]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拔:拔起来。扛:两手举起。鼎:古代用以烹煮的器皿,多为青铜铸造而成,是非常重的器物。圆形的三足两耳,方形的四足两耳。拔起大山,举起鼎。形容力大无比。亦作“拔山举鼎”。
拔山扛鼎 拔山举鼎 尝鼎一脔 春秋鼎盛 重裀列鼎
鼎成龙去 鼎成龙升 鼎铛有耳 鼎铛玉石 鼎鼎大名
鼎鼎有名 鼎分三足 鼎镬刀锯 鼎湖龙去 鼎镬如饴
刀锯鼎镬 大名鼎鼎 鼎鼐调和 鼎折覆餗 鼎食鸣钟
鼎食鸣锺 鼎折餗覆 鼎食钟鸣 鼎新革故 鼎玉龟符
鼎鱼幕燕 鼎足而居 鼎足而立 鼎足而三 鼎足三分
鼎足之势 负衡据鼎 扛鼎拔山 瓜分鼎峙 革故鼎新
革旧鼎新 海内鼎沸 举鼎拔山 九鼎不足为重 九鼎大吕
举鼎绝膑 禁鼎一脔 九鼎一丝 击钟陈鼎 击钟鼎食
扛鼎抃牛 匡鼎解颐 列鼎而食 力能扛鼎 龙去鼎湖
幕燕鼎鱼 鸣钟列鼎 鸣钟食鼎 牛鼎烹鸡 群情鼎沸
人声鼎沸 染指于鼎 三分鼎立 三分鼎足 笙歌鼎沸
四海鼎沸 三牲五鼎 商彝夏鼎 商彝周鼎 三足鼎立
调和鼎鼐 问鼎轻重 五鼎万钟 问鼎中原 夏鼎商彝
彝鼎圭璋 鱼游沸鼎 一言九鼎 一代鼎臣 言重九鼎
折鼎覆餗 钟鼎人家 钟鼎山林 钟鼎之家 钟鸣鼎列
钟鸣鼎食 钟鸣鼎重扛鼎抃牛 匡鼎解颐 列鼎而食 力能扛鼎 龙去鼎湖 幕燕鼎鱼 鸣钟列鼎 鸣钟食鼎 牛鼎烹鸡 群情鼎沸 人声鼎沸 染指于鼎 三分鼎立 三分鼎足 笙歌鼎沸 四海鼎沸 三牲五鼎 商彝夏鼎 商彝周鼎 三足鼎立 调和鼎鼐 问鼎轻重 五鼎万钟 问鼎中原
相传夏初元年,禹皇(也就是大禹)将天下九分,分为九州,并设州牧,铸九个鼎,分派天下工匠采取九个州的具有代表性的山水图画刻在上面,每个鼎代表一个州,每个鼎都掌握一个州的气运,后来,鼎就成了帝王权力的象征,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没落,霸主之一楚庄王就向周问鼎,这就是“问鼎中原”后来秦统一天下,就开始收集九州鼎,当时收集到一个鼎,可是在半路上沉到了江里,秦王朝发动上千人在江里寻找,无奈九州鼎消失的无影无踪。
青铜器
1个回答2024-02-07 07:12
青铜器 是由青铜合金(红铜与锡的合金)制成的器具,诞生于人类文明时期的青铜时代。最早的青铜器出现于6000年前的古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