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东坡最好的诗词一蓑烟雨任平生
1个回答2023-02-18 00:35
出自宋代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谁记得苏东坡的词。什么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2个回答2022-08-05 05:43
定风坡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修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的“ 一蓑烟雨任平生 ”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8-20 18:22

意思是: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出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宋代: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译文】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扩展资料

1、《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创作背景

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突遇风雨,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2、《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鉴赏

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苏轼是以此来磨砺自己的人格境界,并贯穿在他一生的生命历程之中。全词以这样充满哲理的句子收尾,韵味无穷,令人深思。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7-19 09:20
人的一生磨难
一蓑烟雨任平生 人生若只如初见
1个回答2023-05-29 11:02
你问啥的啊?
一蓑烟雨什么意思 一蓑烟雨释义
1个回答2024-02-21 19:46
1、一蓑烟雨:披着蓑衣在风雨里。

2、一蓑烟雨来源于苏轼的一首词,词牌名为定风波。苏轼于沙湖道中遇雨所做。

3、原文:(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4、白话译文:三月七日,(我)在沙湖道上遇到了雨,避雨的工具之前已经舍弃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所以写了这首词。不必去听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徐行。竹杖和草鞋轻快胜过骏马,谁会怕!披一身蓑衣,任凭一生风雨。料峭的春风将酒意吹醒,我感到有些寒冷,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我信步归去,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一蓑烟雨任平生 蓑 念什么
1个回答2022-12-15 23:28
念suo,第一声!意思为:1、用草或棕毛做成的防雨器:~衣。~笠;2、用草覆盖。
一蓑烟雨任平生 蓑 念什么
1个回答2022-07-24 14:25
蓑suō 这是苏东坡《定风波》里的句子,“蓑”就是蓑衣,烟雨是实在的形象,“任”是任由的意思。 整句话的意思是“一蓑衣伴平生任由风雨吹打”,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平生一蓑任烟雨”。 表现出的是苏东坡旷达的胸襟。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一蓑烟雨任平生”,“一”和“烟雨”中间为何用一“蓑”字?
4个回答2022-09-24 23:41
出自苏轼《定风波①》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②。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③,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④,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潇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⑤。

〔注〕
①元丰五年(1082)在黄州作。
②沙河:苏轼《书清泉寺》:“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余将买田其间。”
③芒鞋:草鞋。
④料峭:形容春天的微寒。
⑤潇洒:指风雨。近人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此足微是翁坦荡之怀,任天而动。琢句亦瘦逸,能道眼前景。以曲笔直写胸臆,倚声能事尽之矣。”

“一蓑烟雨任平生”,是苏轼这首豪放词中的名句,用“蓑”字,主要是因为“身披蓑衣”。当时苏轼和朋友身披蓑衣,行走雨中,且吟且啸,何等潇洒、豪迈!
"一蓑烟雨"的"蓑"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07-24 18:30

"一蓑烟雨"的"蓑"的意思是:

1.用草或棕毛做成的防雨器:~衣。~笠。

2.用草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