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西方哲学

男方相亲谈人生哲理的电影
1个回答2024-02-18 21:36
《曾经》《分手信》《初恋50次》《蓝莓之夜》《廊桥遗梦》《如果能再爱一次》《恋夏500天》《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阿甘正传》《返老还童》《英国病人》《附注我爱你》《天使爱美丽》《冷山》《西雅图夜未眠》希望你能喜欢
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进行儿童哲学教育
1个回答2024-03-02 05:08
儿童首先应该学会生活常识和识字。教得好其中己有哲学,无须明着教哲学。
谈谈你对哲学的思考
2个回答2023-05-26 07:30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是一门智慧之学,学习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的看待和认识世界,可以帮帮助我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由于哲学是一门方法论的学科,因此,它还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的去认识事物,用正确的方法分析事物,如哲学中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分为二的观点等。
从洗脸,请你谈谈人生哲理
1个回答2024-01-30 02:42
洗脸是人愉悦表象以求更深之本质或心灵的东西,然而人往往停于表象,而不去洗洗心灵,实为憾矣
运用哲学知识谈谈应该着怎样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1个回答2023-01-16 23:54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谈谈大家对哲学的看法吧?
1个回答2022-11-07 08:36
哲学是智者的产物。不是人人都能生产的。所以个人认为,哲学有一些不太实际。即使能(懂得)运用到生活,也不是人人都能达成的生活姿态。
谈谈对哲学的理解
1个回答2022-11-03 02:46
哲学非常模糊
重要特征是“终极”
终极 就是到最后不可超越之处
哲学追问就是要追问到不可追问的地方为止

[整体]是哲学的维度,与终极相联系,终极是思维境界的扩展极限,而整体超越于终极
整体超越于不可追问,哲学追问趋向于总体
从认识的角度,哲学的特征在于反思
哲学的反思从总体入手
哲学因此也是一种自由的学问
对人生意义而言哲学在于使人觉醒
喂自己挖一口井中画出你认为最有哲理的一句话并谈谈你的感想
1个回答2024-01-29 17:24
金秋时节,处处硕果累累。我们聚在一起探讨教学中的得与失,一起分享教育工作带来的苦与乐。俗话说得好: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的这条道路上,我们每位教师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得力的教法,今天,我把我平时是怎样教,以及如何指导学生学的一点做法写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目的在于“抛砖引玉”引出其他优秀老师们的优秀的做法。

工作多年谈不上经验,只是我的一点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我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学到研,由过得去到过得硬的过程,现在,无论让我上什么样班级的数学,我感觉到都有能力、有信心,并能有的放矢地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实施有效的教育教学工作,以达到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和学业成绩的提高。现在根据本人的教学体会和反思,感觉到有价值与同事们共勉和交流的有以下几点。

各位领导、各位同行:大家好!

经常看到,名教师们上大型公开课前都有一套路,不是和学生谈话、提问,就是和学生一起做游戏啊等等,为什么要这样啊?说穿了,那就是和学生套近乎,拉关系,我想他们的目的就是消除学生的陌生感和紧张心理,让学生从容、自信,从而使课堂变得和谐、轻松、自然、民主。

其实,可不能小看这个环节,如果引导的好,学生一下被这个老师吸引,从喜欢这个老师开始就喜欢上这节课了。某老师是比较特别的一位名师,他的学生不想下课!这在他的很多公开课中可以看到,下课铃响了,老师示意下课,学生挥舞着小拳头高喊“抗议,抗议”。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不仅仅是老师的课讲的精彩,还因为在他的课堂上,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敢说,说的话管用,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喜欢他,喜欢他的数学课。

要做一个学生喜欢的数学老师,也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需要学习、积累和积淀,在专业水平和理论素养上提升自己。
如果把教育比作大海,那教师的专业成长就好比教师驾驶着自己的小船向前航行,有的教师可能会一帆风顺,而有的教师可能会遇上大风大浪,教师的成长,环境固然很重要,但是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作为尤为重要。

有这样一个故事,也许大家都知道,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经常住的店里。
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第三个梦是梦到跟心爱的表妹脱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是背靠着背。
 这三个梦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赶紧去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跟表妹都脱光了躺在一张床上了,却背靠背,不是没戏吗?”
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
店老板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今天你怎么就回乡了?”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乐了:“哟,我也会解梦的。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种吗?戴斗笠打伞不是说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吗?跟你表妹脱光了背靠背躺在床上,不是说明你翻身的时候就要到了吗?”
 秀才一听,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居然中了个探花。

还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奶奶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已去世,小女儿在美国。她坐船去美国看小女儿,途中遇危险,生死难料。其他人都很紧张,只有她还泰然自若。
别人问她为什么,她说,如果没沉船,我就可以见到小女儿了,哦耶!如果沉了,我就可以见到大女儿了。
哦耶!大家看到了,积极的人,象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想法决定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结果。

所以说:积极的心态创造人生,消极的心态摧毁人生。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副牌,而牌是上帝发的,我们分到什么就是什么,别无选择,也不可更换,我们能够做到的,也应该去做的,就是如何将手中的牌优化组合,并力求把每张牌打好。就好比冯巩的相声中所说:和潘长江比个大,和陈佩思比美发,与美国总统比说中国话,发挥自己的优势。

当然这只是一个笑话,我们不可能和最差的比,达到阿Q式的心理安慰,我们应该向好的看齐,发挥个人的潜力、发掘团队的力量,去积极主动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每天进步一点点”,集小成大,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说到每天进步一点点,集小为大,我想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有二个和尚住在相邻的两座山上,这二座山之间有一条小溪,于是这二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边挑水,久而久之他们便成为好朋友了。
就这样,时间在每天挑水中不知不觉己经过了五年,突然有一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右边那座山的和尚心想:他大概睡过头了。便不以为然,哪知第二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还是没有下山挑水,第三天也一样,过了一个星期还是一样,直到过了一个月,右边那座山的和尚终于受不了了。他心想: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我要过去拜访他看看能帮上什么忙。
于是他便爬上了左边这座山,去探望他的老朋友,等他到达左边这座山的庙前,看到他的老友之后大吃一惊,因为他的老友正在庙前打大极拳,一点也不像一个月没水的人,他好奇地问:你已经一个月没有下山挑水了,难道你可以不用喝水吗?左边这座山的和尚说:来来来,我带你去看。

于是他带着右边那座山的和尚走到庙的后院,指着一囗井说:这五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挖这囗井,即使有时很忙,能挖多少就算多少,如今终于让我挖出井水,我就不必再下山挑水,我可以有更多时间练我喜欢的太极拳。

故事讲完了,这个故事的题目叫:“挖一口属于自己的井”。对于这个故事中蕴含的哲理,我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的想法可能不尽相同,但有一点却值得我们思考,那就是左边这座山上的和尚他有长远的眼光,有自己的理想,并且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每天都去做一点事。

相信在坐的每一名青年教师,我们都有自己的思想,这也就决定了我们与芦苇的区别,不是随风而倒,我们不仅要会思考,更要学会为理想而努力,没有理想就会迷失方向,其中“做”也就是行动,是最关键的。因为“做,还有50%的可能,不做,则100%不可能!”

那么,我们到底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数学老师呢?

一、首先,让学生喜欢你这个人
1、给学生的初次印象特别重要,所以你要重视第一节课
去年6月下旬,我带6年级2个班的数学临近毕业,本来安排我和几个班主任一起,带毕业生去上海看世博,结果领导突然通知我,让我第二批又去,现在由于工作需要,让我马上接替5年级数学最差的一个班级的教学工作。我虽然有些不情愿,但是还是马上调整心态,我这样想,这个班需要我,肯定是领导信任我。
早读课的时候领导找的我,吃早饭的时候我找到这个班的班主任了解情况,知道了这个班的孩子数学基础差,愿意学好,可是没信心。而且一看课程表,上午第二节就是这个班的数学课。于是,我想,第一堂课就讲知识肯定不行,首先要激发孩子们,树立他们的信心。只有一节课的准备时间,于是我这样设计,
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很激动,从他们的表情我看出来了。通过一个月,月考成绩就进步很大。一年满了,这个班从最差变成了全级第二名,和第一名比只相差0.7分。当然,学习的进步仅靠一节课是不够的,(后面我还会说到一些具体的做法),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学生改变了对数学的态度。

就在前不久,班上一个特别淘气的小男孩下课突然塞给我一张纸条,还说,老师,你到办公室再看。见《感谢信》,而这次毕业考试这个孩子的数学考了94.5分,应该说进步很大的。

还记得5年前,我新接了一个班级,这个班的孩子聪明、活跃,数学基础不错,但综合思维欠佳。开学的第一节课,我首先给大家介绍:我是老师,你们新的数学老师,我能给大家带来阳光,让你们感受到温暖,从此你们变得更加智慧,信不x信?一双双单纯的可爱的大眼睛疑惑的望着我,顿了下,我说,我给大家提个问题:请你们猜一猜,阳老师今年多大了?一下子学生活跃了,小手一个接一个,至今我都记得当时的情景。有的说:30了,有的说34了,我趁势问他们怎么猜到的,于是总结到了用观察、比较、推测等数学方法,其实我真正的年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知道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并知道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于是,我引导孩子们明白学数学的作用,以及能学好数学的方法,特别是思考的重要性。一节课快完了,当时感觉孩子们意犹未尽,于是,我说,请你们马上动笔,把刚才的所见、所想、所感记录下来,行吗?孩子们刷刷的写起来。

其中2个孩子的日记我带过来了,大家可以看一下。而我也就这一节课写了教学随笔,和一个学生的日记一起被发表在广外《晨星作文》上。而班上孩子们的数学日记存放在我的博客里。学生和家长可以随时浏览。

2、善待孩子的错误,等待他的成长

我这里说的错误是指孩子的不足,缺点,也包括作业中的错误,而我对他们的包容,等待,赏识,确实让很多孩子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多了一些闪光点。
第一个孩子,是我们一个同事的儿子,数学成绩中等,每次考试就在80来分。他妈妈班主任,我一到这个班,他妈妈就说,阳老师,只要你把我儿子的数学补起来,我一定好好请你,还怎么怎么的。
我当时就笑了,我说,只要你请我,那好说。分析了这个孩子的情况,我就想试一下我一直想用而没用过的办法。上课的时候,这个孩子习惯还好,听讲也专心,我时不时让他回答一下简单的问题,顺势表扬他。
第一次的作业,全班40多个人,全对的就有一半,可是他,竟然错了三道。要知道,我有个习惯,每次的课堂作业,我会让学生独立做,而每次全对的我会在全班读名字表扬,并在作业星级榜上加星一颗。
该怎么办?我把他单独叫到办公室,先教他把错改了,然后试探的问他,想不想作业是全对的,好在全班表扬你?他低下了头,我明白,孩子很自责,我就说,阳老师知道你是很棒的,你能把题做全对的,只是今天检查的不仔细,是吗?孩子点了点头。
我说,这样行不行,我给你三次机会,你到老师这改错,是我们的秘密,可别告诉别人,我在课堂上依然表扬你,怎么样?孩子的眼睛一下亮起来,真的啊?真的,我这样做了,我发现,表扬他之后,课堂上他更认真了,作业也能做完后反复检查,第二次、第三次错的分别是2道、1道,我依然这样,在办公室进行我们的秘密。第4次,第5次,他的作业真的全对了,他自己高兴,我也很开心的。
偶尔还是会有小错,但是我相信他。因为他的自信越来越强,能主动和同学讨论问题,甚至和数学科代表一起研究我出的思考题而不想去吃饭。还经常和其他几个机灵鬼到我办公室主动帮我拿小黑板,抱作业本,要不就是问:阳老师,好久给我们加节数学课?而我总是说:你们表现好了,我就奖励你们一节。这孩子的月考成绩由原来的80多分升到90、92、94、96...100分,还争着当小老师,给全班讲题。这个孩子现在在我们学校上初二了,如果在校园遇到我,远远的一个拥抱就来了。

还有一个孩子,也是这个班的,性格叛逆,数学基础差点,每次70来分,关键是懒惰,不喜欢听课,更不想做作业,还偶尔和邻座的不是说话,就是闹点别扭。为了这个孩子,我可没少费脑筋。
我先是和他家长取得了联系。对待这个孩子,就不是简单的弥补数学知识了。而是解决他的态度、认识和正确做事情的持久性的问题。我和他谈话,散步,找到他的优点,改正他的不足,哪怕一丁点进步,我都把他的名字写在黑板右下角的表扬栏里。看到他一次次的进步,特别是回家做家庭作业的态度,他家长经常打电话过来说感谢我。
可是这个孩子也会反复,还是偶尔不完成作业,还是偶尔和同桌发生口角,还是把字写的像豆芽,还是不想好好听课和好好做笔记...有的时候我也会泄气,但是我清楚的知道,他在6.1班,是我的孩子,我不能放弃,更没权利放弃。一个声音在告诫我:等待!对,等待,我就这样坚持,一年后他的态度有了明显的进步,2年后他的态度、持久性有了长进,对待同学上能做到大度,还能主动帮助同学了,3年后他6年级毕业了,变化更大了,毕业成绩考了91分,他自己画了一幅画送给了我。(他一直喜欢画画的)我把他的变化写了一篇教育案例《等待每一朵花开》放在了我的博客,同时也被学校的招生报采用。

3、走进学生,做他们的好朋友

例如有一次,我到5、3班上课,发现学生集体比较疲惫,精神不振,怎么办?这样想着上课的铃声也响起来了,我果断地让孩子们站起来,说;“同学门,今天老师想和你们一起唱首歌,好吗?你们要用你们最美的声音和最美丽的姿态,能做到吗?”学生一听唱歌,马上来了精神,站的整整齐齐,和我一起拍着手,唱起我亲自为他们编的班歌:“我们5、3班,团结有朝气,…”仅几分钟时间,学生兴奋起来,结果这节课的学习效果比我预想的还要好。
5、1班的孩子爱看书,特别是 《故事会》,他们是走路在看,下课也在看,坐在教室里看,靠在大厅也在看,甚至上厕所书也不离手…本来看书是好事情,可是我觉得他们太着迷了,经常是上课铃响了才匆忙冲进厕所,而下课太用功看书,没出去走走,休息下,到上数学课就会疲倦的,怎么做才好呢?是简单的训斥,没收书吗?
我想这样学生会心里不舒服,会适得其反的。我何不爱着学生的爱呢?于是,我走到孩子们中间,告诉他们,老师也喜欢看《故事会》,谁愿意和老师一起看啊?孩子们可高兴了,呼啦一下过来围着我:“老师,你也喜欢看我们喜欢的书,那看我的吧?”“看我的…?”我顺势给他们讲,老师当年如他们那么大时,想看书,可是书太少,而现在你们条件好了,在什么时间看书合适呢?
下课时间有限,看书久了有什么坏处呢?终于,孩子们和我形成了共识,多在午饭后,晚饭后,或者课外活动时间看书,我也经常陪他们看,还偶尔借他们的书,让学生感觉我和他们在一起,爱着他们的爱,数学课上他们也就表现得更积极了。

4、偶尔来点幽默,和学生一起轻松学习
回想赵本山、范伟的小品中有一句经典对白,范伟:“大忽悠,你不讲究呀,你不按套路出牌呀。”

“不按套路出牌”有时更精彩。在相声作品中,很多的包袱都是“出人意料”的,是“不按套路出牌”的,这样更能吸引观众。

数学课是需要安静思考的,可是如果偶尔来点幽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我们在地震后复课期间,复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我问:“分子相当于什么?”一生说“分母”,我说:“早饭相当于午饭吗?”学生笑,我们的数学科代表补充:“衣服相当于裤子吗?”学生大笑。因为好久没学习了,学生把学过的知识忘记了,没关系,我们在笑声中纠正了错误,并轻松地复习了相关的知识。

又如,我们遇到了填空题: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 )个苹果,总是有学生错写成5/4个。分析时,我说,我们是把苹果平均分给谁?我们能把5个小朋友平均分给4个苹果吗?孩子们乐了,我们在快乐的时光中分析错误的原因,找到正确的解法。也许,有时候的这些说法并不是很恰当,但是我觉得,这些偶尔的幽默却能给学生带来学习时的愉悦,这就够了。
来谈一下,应该怎样阅读哲学书
1个回答2024-03-02 05:32
我的哲学启蒙来自于王小波的《思维的乐趣》,当时是在读高中,看书可谓是忙里偷闲的事了。但正是一种近似享受的阅读感受才让我对哲学越来越感兴趣,《思维的乐趣》可以说不能算作哲学书,而是散文集。但就是这本散文集里面让我对书中经常提到的“罗素先生”及他说的各种各样的哲学思索让我对生活中的一些苦恼和迷茫有了一丝清明。到现在大学,我也看了《苏菲的世界》、《什么是幸福的生活》(罗素),觉得还是先看哲学书还是先了解哲学家的一些主旨思想和流派,看你喜不喜欢这个哲学家,再来试试喜不喜欢他的“哲学”。
谈谈哲学家是怎样谈恋爱的
1个回答2022-08-09 14:52
要嫁就嫁给幸福,要输就输给追求。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