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出地洞读书笔记

蝉出地洞的读后感
1个回答2024-03-13 04:29
看了《昆虫记》后,这本书使我十分着迷, 原来昆虫世界有这么多的奥秘。昆虫学家法布尔以人性关照虫性,千辛万苦写出这部巨著《昆虫记》,为我们留下一座富含知识、趣味的散文宝藏。让我感受到了昆虫与人类与环境息息相关,又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和细微的观察。
在这本书中,《蝉出地洞》这篇文章让我感悟最深。以前我一直认为蝉幼虫的洞里洞外都是有浮土的,但书上介绍了蝉幼虫的洞里洞外一点浮土都没有,而且洞内畅通无阻。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矿工用支柱和横梁支撑坑道四壁;地铁的建设者用钢筋水泥加固隧道;而蝉的幼虫这个毫不逊色的工程师,用泥浆涂抹四壁,让地洞长期使用而不堵塞。蝉幼虫体态比成虫要大,身体里充满了液体,从尾部排出后就可以把粉状泥土浇湿,使之成糊状,并立即用身子把糊状泥压贴在洞壁上。就这样一点点的挤压,便使坑道畅通无阻了。如果液体用完了,蝉幼虫去吃一些洞底树根的根须,身体里就会又充满了液体,充完后,蝉幼虫会继续工作。蝉幼虫的聪明、机智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我。
《昆虫记》让我开阔了眼界,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了,理解问题的深度也更深了一层。我觉得 《昆虫记》是值得一生阅读的好书, 我想无论是谁,只要认真地阅读一下 《昆虫记》,读出滋味,读出感想,一定可以知道得更多。
蝉是怎么挖洞的?
1个回答2023-11-18 02:06

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和许多次实验,作者发现蝉是靠身体排出的一些尿液来混合泥土,调合成黏土来固定地洞。同时蝉还利用一些昆虫来把挖出的土吃掉。文章赞扬了蝉坚韧不拔的精神,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要先经历磨,这样才会有美好的明天。

扩展资料

在这篇《蝉出地洞》中,作者介绍了幼蝉挖洞、出洞并变化为成蝉的过程。介绍幼蝉挖洞,作者以严谨而又层层递进的思路展开论述和描写,不断设问和求证,最终引导读者发现幼蝉独特的挖洞方式,让人们惊叹于幼蝉的挖洞之神奇。幼蝉出洞和变化成蝉的过程,作者则运用生动细致描写来刻画,栩栩如生。

最后作者还补充了关于蝉被农民们当做药材的故事,尽管蝉作为一种偏方,不一定真的具有科学医用价值,但从中可以看出蝉在人们的生活中的重要性。整篇文章流露着作者对自然神奇的赞叹,彰显着作者科学的态度和精神。
蝉的洞穴(样子)
1个回答2024-03-06 23:56

蝉的洞穴深达十五寸左右;蝉四年才孵化出来要经过极慢长的时光,而它重新回到地面在阳光下高歌只有短短的五星期左右。

蝉洞的特点:蝉的隧道大都是深十五六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却完全关闭起来。地穴常常建筑在含有汁液的植物根须上,为的可以从根须取得汁液。

3个胸部都具有一对足,腿节粗壮发达(若虫前脚用来挖掘,腿节膨大,带刺)。蝉的腹部呈长锥形,总共有10个腹节,第9腹节成为尾节。雄蝉第1、第2腹节具发音器,第10腹节形成肛门;雌蝉第10腹节形成产卵管,且较为膨大。

幼虫生活在土中,末龄幼虫多为棕色,与成虫相似。螽蝉科有两个种,俗称为毛蝉。仅分布于澳大利亚南部,包括塔斯马尼亚岛。蝉也有不同的,它们的形状相似而颜色各异。


蝉分布的地方:

分布于温带及热带地区,栖于沙漠、草原和森林。除每年仲夏出现的三伏蝉——蛾蝉属等属的种类之外还有周期蝉。

蝉的读书笔记
1个回答2024-02-10 18:42
  书名:《昆虫记——蝉》

  作者:法布尔【法】

  主要内容:昆虫学家法布尔利用业余时间,对昆虫的习性详尽、真实地观察,而写成了这本不可多得的好书。本篇精炼清晰地描写了娇小可爱的蝉,通过蝉和蚂蚁的寓言、蝉和蚂蚁的关系、蝉出洞的过程向我们描述了蝉真实的故事。

  好句好段:

  冬天到,蚂蚁把自己受潮的食物搬到太阳下晒干。突然间,一只饥肠辘辘的蝉跳上前来求乞。

  每年夏天,它们被两棵枝繁叶茂的、高大法国梧桐所吸引,成百成百地飞到我家门前安家落户。从日出到日落,此起彼落地叫个不停。

  七月流火,午后酷热难耐,成群的昆虫干渴难忍,在枯萎打蔫的花上爬来爬去,想找点水解渴。而蝉却对普遍的水荒不屑一顾。它用它那如钻头般的细嘴在自己那永不干涸的酒窖中钻了开来。它不停地歌唱着,落在一棵小树的细枝上,钻透那坚硬平滑、被太阳晒得汁液饱满的树皮。它从钻孔中把吸管扎进去之后,便一动不动地、聚精会神地、美滋滋地沉浸在汁液和歌声的甜美之中。

  毫不客气、抢劫时决不退缩的、求食者是蚂蚁,而甘愿与受苦者分享甘露的能工巧匠是蝉。

  收获与感想:《昆虫记》真是一本令人耳目一新的好书。作者除了兢兢业业地教书外,利用业余时间研究昆虫,本篇对蝉的活灵活现、详尽地描写,让讨厌蝉的人对蝉有了重新的认识。寓言故事中,使人们误认为只钟情于歌唱,而不顾未来,严寒来临时,蝉将永远挨冻受饿。其实冬天已不再有蝉。在寓言故事里,蚂蚁一副勤劳的家庭主妇的打扮,身旁放着大袋大袋的麦子,对一只饥肠辘辘的蝉不屑一顾,蝉备受蚂蚁的冷落。

  现实中,蚂蚁和蝉的关系和寓言中的故事正好相反。蝉不需要别人的帮助,轿搭就能很好地活下去。而蚂蚁实在饿得不行,就会跑去祈求蝉,蝉在钻孔中吸食汁液时,蚂蚁就像强盗一样爬到蝉背上,挠蝉的触角,咬蝉的吸管,毫不客气、抢劫求食者是蚂蚁而不是蝉。蝉的生命耗尽,从大树上跌落下来,蚂蚁便蜂拥而上,从各个方面拉扯它,撕拽它,把它肢解,弄烂,搬到自己的食物堆中去。我们这就不难看出这两种昆虫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了。我们是不是应该给蝉平反?看了这篇文章,不仅增长了许多有关昆虫方面的知识,还能体会到作者那份孜孜不倦、那份求实的精神。

  妈妈的话:《昆虫记》真是一本老少皆宜、妙趣横生的书!书扰宽中记叙昆虫的生活习性,真实可信,还有作闭李拿者感人至深的精神!
蝉的简笔画
1个回答2024-02-19 13:00

蝉简笔画大全?
1个回答2024-02-20 12:22

“蝉游敬喊”的神野简笔画:稿凳

蝉的简笔画怎么画?
1个回答2024-02-23 10:16

蝉 chán 昆虫,种类很多,雄的腹面有发声器,叫的声音很大:蝉联。

蝉蜕。蝉韵(蝉鸣)。寒蝉。金蝉脱壳。古代的一种薄绸,薄如蝉翼:蝉纱。笔画数:14; 部首:虫; 名称:笔画顺序 竖、横折、横、竖、横、点、点、撇、竖、横折、横、横、横、竖

蝉的地洞图怎么画
1个回答2023-11-16 02:07

如下:

一、首先我们可以在网上搜索蝉的图片或者照片,进行临摹绘制。

二、如果不要求逼真,只是要求画简笔画的话,可以参考以下步骤进行:

1、首先画出蝉的脸部的轮廓,美术功底不太好的,可以拿铅笔先打底,然后再拿水笔进行勾勒绘制,然后在画出两只黑黑的眼睛,记得统一颜色,前面的黑色水笔,就用黑色水笔,以及蝉的触角,接下来画出蝉的大大的翅膀。

2、接下来画出蝉的左右两侧的脚,最后画出蝉的身体以及翅膀上的纹理,这样蝉的简笔画就画好了。

蝉,俗称“知了”。伏天的蝉俗称“三伏蝉”,先秦多称蜩(tiáo);秋天的蝉则称为螀(jiāng),即“寒蝉”。

蝉的本义是“善鸣之虫”,《诗经》中已有多首诗提到蝉,如《七月》:“四月秀葽,五月鸣蜩[tiáo]”;《荡》:“如蜩如螗[táng] 如沸如羹”;《小弁》:“菀彼柳斯,鸣蜩嘒嘒[huì]”。

因为鸣蝉现象很有规律,古人将其定为夏至节气“三候”之第二候,即“蝉始鸣”。

没有蝉鸣的夏天是不完整的,《礼记·月令》里讲,"仲夏之月蝉始鸣"。那一声声“知了、知了”的蝉鸣,似乎被施了魔法,让人们在蝉叫中坠入热乎慵懒的梦乡。

蝉的简笔画怎么画图解
1个回答2024-02-15 19:06

蝉 chán 

昆宴贺虫,种类很多,雄的腹面有发声器,叫的声音很大:蝉联。蝉蜕。蝉韵(蝉敏祥如鸣)。寒蝉。桥启金蝉脱壳。 

古代的一种薄绸,薄如蝉翼:蝉纱。 

笔画数:14; 

部首:虫; 

名称:笔画顺序

竖、横折、横、竖、横、点、点、撇、竖、横折、横、横、横、竖

蝉出地洞主要讲了什么?
1个回答2023-12-02 13:37
1、《蝉出地洞》主要内容概括:向我们描述在地下待了四年的蝉是如何出洞蜕变的,赞扬了蝉坚韧不拔的精神,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要先经历磨难。

2、《昆虫记》(SouvenirsEntomologiques,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共十卷。1879年第一卷出版,1907年全书首次出版。

3、该作品是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其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